长孙皇后吧 关注:7,884贴子:210,950
  • 14回复贴,共1

【资料】明朝藩王府的奇葩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1-16 23:46回复
    1.明朝郡主与人私奔
    弘治九年(1496年),秦王府会宁县君就干了一件大事。这位丈夫早逝独守空闱的贵妇人不知怎的对一个叫杨鼎的平民一往情深,后来两人居然私奔去了凤翔居住。身为皇室成员不守节在当时已经不为礼法所容,更何况还违背祖制私自离开府邸!于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有损皇家颜面,镇守陕西太监刘琅上奏请将各王府中寡居无子的郡主县君全聚集到一起派老成的太监和年长宫人们看守不许随便出入。弘治九年,镇守陕西太监刘琅奏:秦府会宁县君自仪宾胥钦死后,为奸民杨鼎诱之出府,往来凤翔地方居住,今已送还本府。然有玷宗室,乞赐各王府凡郡主县君有孀居者,除年老有子外,但系年幼无出者,宜令聚处一府,拨老成内使并年长宫人守视,不许擅自出入,致有他虞。礼部覆奏宜如所请,若有他虞,罪坐守视之人,仍行彼处军卫有司一体防范,从之。然而,关了寡居的人,关不了老公还在的啊!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隰州王府又出事了,该府广望县君和丈夫柳廷凤真可谓是一对活宝。柳廷凤整天嫖娼赌博作长夜之饮,估计因此和妻子日间生疏。广望县君也不是好惹的,居然就这样和不知道从哪来的游唱子弟王进贤勾搭上了,还趁着深夜出府私奔!(莫名想起骑马与砍杀里教人情诗的"吟游诗人")唉,遇到这种丑事自然要快刀斩乱麻,最后广望县君与仪宾柳廷凤都被革封。嘉靖三十二年五月,隰州王府管理府事辅国将军俊樚参奏:仪宾柳廷凤宿娼、赌博、夤夜歌饮,以致广望县君被不知籍贯游唱子弟王进贤王佩夤夜诱引去讫,要行移山西抚按通行各处地方挨访得获,明正其罪。该本部参看得仪宾柳廷凤纵肆酗淫、帷薄不修,以致县君相背被诱私奔,大坏风化,有玷宗藩。既该管理府事将军俊樚参奏前来,又该礼科参称前因委应重究合无,将柳廷凤革去仪宾职事,广望县君革去封号,诰命、冠服俱行追夺。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1-16 23:48
    回复
      2.宁河王府“闹妖”案。
      朱美堛,大明首任晋王朱棡的孙子,第二任晋王朱济熺的第八个儿子,明英宗正统二年八月受封为宁河王。
      因为是庶子的缘故,所以正史中关于朱美堛的记载不多,但每次出现朱美堛的身影,都是这货再找皇帝哭穷要东西。
      景泰三年十二月,上疏找明代宗要吃的:
      “宁河王美堛奏:臣母年老,而日食粟米,无以尽孝,愿将岁支粟米四百石,内支粳米一百石,使得奉母。”
      虽然不是直接伸手要,说的有点拐弯抹角,但朱祁钰看到后大手一挥,还是拨给王府了七百石粮食。
      景泰六年三月,上梳找明代宗要穿的:
      “宁河王美堛奏:臣幼年受封,蒙赐袍服,今已短穿。乞赐大红滚龙纻丝纱罗各一匹,令臣自制袍服之。”
      长大了,衣服小了,要换新衣服。
      后来朱祁镇复辟,先后给朱美堛增加岁禄以及扩建王府,当然这都不是朱祁镇主动的,而是朱美堛自己上梳要求的。
      所谓“从王请也”。
      可以看出宁河王朱美堛过的确实不算阔绰,但自从朱祁镇给他增加岁禄和扩建王府后,这货消停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做“伸手党”。
      直到明宪宗成化十九的时候,这货又在史书上开始蹦跶了,不出意外这次还是找皇帝要东西。
      但这次要的就特别过分,受赐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
      “绢三十疋,布五十疋,米六十石”;
      “冕旒、圭带、冠服”;
      等等。
      为啥嘞?
      据朱美堛自己上梳称,自己的宁河王府里有妖怪,妖怪把自己王府给烧了,所以衣冠器物全部焚毁,没办法只能找他的侄孙皇帝朱见深重新要了。
      “自成化十七年以来,有妖见王府,每夜或为神像,或为王侯,需索酒肉,时举火将焚宫。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夜,果焚,府第无遗,冠服器用皆荡尽,妖亦随绝。”(《明宪宗实录》)
      咱就说这“妖怪”真离谱,出来闹事竟然只为了索要酒肉,这踏马得是饿死鬼才能干的事吧?
      根据其他野史笔记的记载,每当妖怪举火作势要焚烧王府时,王府人等就要跪拜恳请,送吃送喝的打发妖怪别找事。
      但妖怪说:
      “还我故地!”(《涌幢小品》)
      不知作何理解?
      后来妖怪索要酒食不被满足,然后就举火把王府给烧毁了。
      嗯,这就是宁河王府妖怪纵火案···········
      妖怪之说肯定是扯淡,尤其是因为吃喝不被满足,这离谱程度就挺离谱的。
      所以我做两个猜测:
      其一、朱美堛自己干的;
      根据之前他的出现总是要吃要穿来看,这次不排除他为了翻修王府、要吃要喝,有自行纵火的可能;
      毕竟妖怪要酒食就离谱。很有可能妖怪就是朱美堛自己。
      当然也可能是意外失火导致;
      第二、可能是被其他外部势力焚毁了;
      可能是跟王府周边的人或势力有矛盾,尤其可能是在宅基地的问题上,要不然妖怪不会说要地的事。
      所以可能是得罪周边人被报复了,而这事可能朱美堛还不占理,所以不能直接给朱见深报告,就只好推给妖怪背锅。
      当然以上仅是猜测,妖怪之说绝逼是不可能的,最终还是人为导致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1-16 23:52
      回复
        3.明太祖之孙新安王朱有熹有个爱好,吃人肉。他白天不干啥事,一到傍晚,准时蹲在自家门口,一有路人经过,就把人拐到王府里杀了来吃,吓得人们都不敢从他家门口路过。他后来诈承兄弟朱有爝和朱高燧一同谋反,吃人的事才被揭发。
        出自《万历野获编》
        周府新安王有熹者,太祖第五子周定王之子也,性狠戾,嗜生食人肝及脑胆,常以薄暮伺有过门者,辄诱入杀而食之。其府第前,日未晡即断行迹。后以伪作兄祥符王有爝书,与赵王高燧同反,逮至京,鞫得其奸,削夺居京师,猰枭獍,乃出帝系,亦宗藩异事也。
        4.另一个宗藩就有趣了。齐王一系有位宗藩朱某,他有一天宣称要给自己出生殡,就是明明活得好好的,却要给自己办丧事。葬礼的仪式弄了七天,孝子贤孙,有一长串,哭哭啼啼,热热闹闹,爆竹轰响,锣鼓声声,南京百姓,争相来看。但见朱某自己坐在轿子里跟在最后面,乐呵呵地给自己送葬呢。朱某早就告诫过婢妾们,要放声大哭,就像他真的死了一样。哭得悲痛的,有赏,那些演技不高的小妾们,身处这场闹剧,哭不出来呀,于是就被打了。
        出自《客座赘语》
        史痴翁常预出生殡,己于宾客中,步送出南门,一时传为奇事。万历中,齐府一宗人仿而为之,治丧七日,宾客往吊,命其婢妾号哭。恸者赏之以金,不则詈而挞之曰:“我在尔尚不哭,矧异日身后耶?”殡日极仪物之盛,己自乘笋舆随其后而观之。
        这亲王的爱好跟乾隆弟弟弘昼爱好很相似,弘昼有一个爱好,即喜欢置办丧礼,他曾经说过:“人没有一百年还不死的,还有什么好避讳的?”他还曾经亲自指挥过丧仪,坐在庭院的中间,让府里的家人祭奠哀泣,自己在一旁岸然笑饮以为乐趣。而且制作冥器、象鼎、彝盘盂等物品,放在自己的塌前。
        说句题外话,齐王朱榑在永乐四年被废为庶人之后,软禁南京,齐王这一支的后代身份都只是平民,包括这位齐宗藩在内。但齐藩后人身为平民,却大多骄纵不法,横行南京城,喜欢玩强买强卖那一套。普通百姓,青楼娼妇,和尚道士,都被他们欺压。还有僭越规制的举动,南京城里的百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今支属渐繁,横行留都,廊下诸铺,院中诸妓,动辄出票。取物不还值,荐枕不损橐,以至僧寺亦罹其害。间有自爱者,不多得也。尤可笑者,负贩不得志,即设一几北面拜,自称谢恩。次日系金带服象龙拜客,家中受人谒贺,正不知此章服从何來。都下百寮习见,以为故常,不复致诘。
        和这些齐庶人比起来,出生殡的朱某反而还算不错了。从这个奇怪的现象也可以看出明代宗室之跋扈,被废为庶人的宗族尚可以欺压民众蔑视官员,不难想见其他宗藩之作为。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1-16 23:56
        回复
          5.嘉靖年间楚王府世子弑父案
          楚世子英燿为楚愍王朱显榕妃吴氏所生,这个世子从小就骄纵不法,一天到晚和一些流氓鬼混在一起。后来楚王看不下去,杖杀了挑唆世子玩闹的流氓——陶元儿,因此啊,父子两人便结下了仇。
          到了嘉靖二十三年端午节的王府酒宴上,这个世子又不老实,看上了一位乐妇,于是派一个叫刘金的手下偷偷摸摸地把她带了回来,玩起了“金屋藏娇”之事。但此事被楚王发觉了,楚王气得想再度杖杀刘金。刘金见状,立马跑回世子那儿,扬言楚王有废立世子之心。世子因此惶恐不安,有弑父之心,并和一群狐朋狗友约定在次年上元节起事。
          到了上元节这天,一群人蒙上面,手执铜瓜、木梃埋伏了下来,约以举炮为号。众人计划已定,一放炮,便冲上去趁乱杀了楚王。当时武冈王也在场,混乱之中也被世子这帮人所伤。世子杀了楚王还不解恨,还让人上去鞭尸。
          事情发生后,王府长史等人为了避免受到牵连,也为楚世子进行包庇,并把武冈王监禁起来,同时,对地方衙门假称楚王死于中风。幸好当时有楚王亲随逃出王宫,弑父一事才泄漏。
          当时镇抚官员已经写好了奏疏上奏,世子来不及派人追回,于是决定张罗人给自己辩护。崇阳王受到胁迫不得已参与保奏,但通山王坚决不从,暗地里向朝廷汇报了世子弑父、胁迫别人辩护之事。随后刑部左侍郎和锦衣卫指挥使两位朝廷高官,会同镇巡等官前来调查,武冈王趁机才得以逃脱监禁,并如实举报了世子的不法事迹,全如通山王所言。
          最后,嘉靖帝听取了诸位大臣的意见,表示:“并多官会议明白,皆欲明正典刑,朕不敢赦。 ”最后,朱英燿被斩于市,焚弃其尸,不许收葬。至于他的一群狗腿子呢,则得到了凌迟处死的惩罚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1-16 23:58
          回复
            6.荆府荆王朱见潚
            初始案情
            主犯:荆王朱见潚
            涉案罪名:逼死生母,杀害亲弟,逼奸弟媳,饿死堂弟。
            朱见潚的父亲荆靖王朱祁镐,祖父是荆宪王朱瞻堈,曾祖父是仁宗昭皇帝朱高炽。
            荆靖王朱祁镐一共有三个儿子,王妃魏氏生长子朱见潚和第三子朱见溥,夫人王氏生第二子朱见澋。魏氏偏爱小儿子朱见溥,凡有金帛给小儿子的总是大儿子的一倍。朱见潚对此一直心有怨言,但在他父王朱祁镐在世的时候始终隐忍不发。
            逼死生母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朱见潚袭封荆王之后,立刻对母妃进行了残酷的打击报复,最后魏氏在被囚禁多年之后郁郁而终。
            靖王薨,见潚嗣位。锢魏氏于宫中,减去衣服饮食,抑郁而死。(《明孝宗实录卷六十七》)
            杀害亲弟
            魏氏死后,朱见潚依然余怒而消,把复仇的目光又对准了弟弟都梁王朱见溥。他派人以骑射为名请朱见溥入宫,随即让左右下人将弟弟绑起来,自己亲自用铁尺对其进行殴打。朱见溥苦痛哀号,恳求哥哥放自己一马。朱见潚不为所动,让人用衣服堵住弟弟的嘴巴,最后竟然用铜锤将其活活打死。事发之后,朱见潚将弟弟尸体送回都梁王府,谎称其受惊落马,被践踏而死。
            逼奸弟媳
            都梁王死后,朱见潚依然不打算收手。在都梁王妃何氏入宫朝见自己祖母荆宪王妃周氏的时候,朱见潚派妾婢将其引到别室,然后强行奸污,并且就在强留在宫中不予放回。
            都昌王朱见潭,是朱见潚叔父都昌惠靖王朱祁鉴的儿子。朱见潚见都昌王妃茆氏貌美,竟然再次将都昌王朱见潭骗进宫中,将其活埋而死。都昌王妃茆氏也被抓入宫中奸淫。
            饿死堂弟
            朱见潚作恶之后,唯恐都昌王朱见潭的兄弟检举揭发,将都昌镇国将军朱见釜、朱见淲全部抓到宫中活活饿死。
            当时荆府宗室中唯一的成年活口樊山王朱见澋唯恐祸及自身,向朝廷密疏奏之。孝宗皇帝得奏之后震怒不已,命太监白俊、驸马都尉蔡震将荆王朱见潚拘捕进京,命宗室诸王共议其罪。而对于受害人何氏、茆氏以及樊山王朱见澋,皇帝本人做出了迅速的裁决。
            命何氏自尽,削茆氏封号、冠服。以见澋举奏不早亦不尽实,减其禄三之一。(《明孝宗实录卷六十七》)
            经过三个多月的审讯,孝宗皇帝最终决定将朱见潚废为庶人,于北京皇宫西内监禁。
            上曰:见潚悖违祖训,灭绝天理。戕害骨肉,渎乱人伦,得罪于天地、祖宗。诸王议其罪大恶极,当置于法。今亲王文武大臣及科道官又交章劾奏,法当处死。但念亲亲,不忍加刑。从轻曲宥,削王爵降为庶人,锢之西内。其辅导官员阿顺逢迎,致王犯罪,俱罢黜之。《明孝宗实录卷七十》)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1-17 00:34
            回复
              后续案情
              朱见潚被废为庶人之后依然死性不改,对于检举揭发他的樊山王朱见澋恨之入骨,不断上疏皇帝告发朱见澋平时累积的违法案件。朱见澋恐惧之余,决定干一票大的,向朝廷揭发朱见潚意图谋反的实锤。
              明孝宗皇帝派出太监韦宁、大理寺右寺丞王嵩、锦衣卫都指挥佥事陈云往蕲州进行核实,结果令他大为震惊。韦宁等人回奏称朱见潚在蕲州置弓弩,筑土山,操演船马,广积生铁,收器械。其子祐柄相济为恶,见澋亦有淫虐诸事。对于亲王谋反事实,皇帝迅速做出反应。朱见潚被勒令自尽,包括荆王世子朱祐柄在内的所有子嗣被全部废为庶人。荆王爵位由朱见溥之子都梁王朱祐橺承袭。
              上曰:见潚戕害诸弟,逼奸弟妇,棰死弟母。灭绝天理,伤败彝伦。又潜蓄异谋,其诸不法事不可悉数。穷凶极恶,天地所不容,国法所不宥,即令自尽。
              以见澋发见潚异谋,潜削荆楚大害,功亦可嘉。且先已减岁禄三之一,今小过姑宥之。以祐柄义不得复为世子,并其余子女俱从降革,安置于武昌城内。《明孝宗实录卷八十》)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1-17 00:35
              回复
                7.:晋府宁化王朱钟鈵
                起始案情
                主犯:宁化王朱钟鈵
                朱钟鈵的父亲是宁化僖顺王朱美壤,祖父是宁化懿简王朱济焕,曾祖父是晋恭王朱棡,高祖父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从犯:太原左卫军马健、恶少张斌等十一人
                涉案罪名:奸收父妾,强夺人妻,棰死人命。
                马健为了拍朱钟鈵的马屁,不惜将自己的妻妾献上,与王爷通奸。
                朱钟鈵食髓知味,指使马健大肆搜刮其他有姿色的军妇以供自己奸淫。碰到敢于反抗的军人郝俊等人,朱钟鈵则在马健、张斌等人的协助下,亲手用金骨朵棰将郝俊等人打死。前后共杀死17人。
                此外好色如命的朱钟鈵还将自己父亲朱美壤遗留的侍妾李素真收为己有。
                本来朱钟鈵在当地一手遮天,虽罪恶累累却无人监管。最终因其气焰过于嚣张,欺负到了弟弟宁化镇国将军朱钟錥头上。朱钟錥一怒之下将此事给捅了出来。
                山西巡抚等官查明真相之后上报朝廷,明孝宗下旨将朱钟鈵革去郡王身份,只许穿平民服饰生活。马健、张斌等人则全部处死。
                (弘治四年十一月)丁丑,诏以钟鈵奸收父妾,强夺人妻,又残酷棰死人命数多。革去冠带禄米,令戴头巾闲住。马健、张斌等十一人俱处死。(《明孝宗实录五十七》)
                后续案情
                朱钟鈵这一革爵就是四年,但是在这四年里面朱钟鈵不但毫无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所作恶事称得上是罄竹难书。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1-17 00:36
                回复
                  1、滥杀无辜
                  朱钟鈵色心不改,四年里继续搜刮妇女入府,对于不从命的不但施以棍棒,滥加死刑,甚至残害人命。
                  晋府宁化王钟鈵既以罪革岁禄、冠服,而凶残益甚。多阑妇女入府中,稍失意辄痛加棰楚。或斫足髡首,或囊土压面,前后死者六七人。
                  2、逼妻通奸
                  王府校尉吴刚、白宗善于拍马逢迎,朱钟鈵可能是心理变态,竟然甘戴绿帽,逼王妃武氏及婢妾与二人淫乱。对敢于反抗的婢妾,朱钟鈵依然是一杀了之。
                  3、不孝犯上
                  对于朱钟鈵的恶行,其父朱美壤正妃赵氏惊恐成疾,忧虑而死。其生母刘氏某次席间对儿子好言相劝,结果不孝逆子朱钟鈵居然顺手抓起酒盅就向老母掷去。
                  宁化王府中宫人终于被朱钟鈵逼得忍无可忍,连夜逃出王府,结果被巡逻军士所获,恶行由此暴露。孝宗下令太监罗禄、大理寺丞王鉴之、锦衣卫指挥佥事叶广等前往山西进行调查。朱钟鈵派人向调查团行贿,结果罗禄等人葫芦僧乱判案。朱钟鈵反而趁机报复私仇,诬陷弟弟朱钟錥和王妃武氏私通,对二人动用私刑拷打。生母刘氏意图救人,反被朱钟鈵打翻在地,更被逆子用棍子打烂嘴巴,血流满地。
                  此事暴露之后,山西镇守太监刘政等人向朝廷汇报罗禄等人查案不实。孝宗再派太监陈宽、刑部侍郎戴珊、锦衣卫指挥同知王伫等人前去山西查案。最后都察院汇报称王妃武氏不承认通奸,王母刘氏不愿指证儿子。
                  对此孝宗最终做出决定,下旨将朱钟鈵废为庶人,送凤阳高墙内禁锢终身。武氏革去妃号,令回府养其姑。逃出宫婢,悉杖送浣衣局。吴刚、白宗蛊惑宗藩,导之为恶,他罪亦重,皆处斩。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1-17 00:37
                  回复
                    吞楼吞的太狠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1-17 09:20
                    回复
                      8.。楚王为太祖第六子,传至愍王,见弑于世子英耀。耀伏法,以庶子英佥嗣位,是为恭王,在位久无所出。说者哗言不男。《万历野获编》
                      不请自来 写嘉靖年间赵康王朱厚煜 这位藩王性情仁厚 但是居然是自缢身亡 原因《明史》记载是被官府入王府逮人气的自缢 但是根据其他史料记载 恐怕是因为他儿子成皋王载垸与其妃私通而导致其忿恚而自缢身亡
                      有明人笔记记载如下:
                      1.王以正德十六年嗣位,以嘉靖三十九年薨,在位凡四十年,寿六十三。王生平无过失,不应受鬼瞰。徒以仁柔少断,未薨数日前,侍儿有见王者,咄咄自语,若有所恨。或云事起于张妃及成臯,而长史辈惧罪,乃架咎于通判田时雨,诏械至彰德府王封内斩之。王府建楼,必无人雉经。即有之,王必避不居,何以得此?想其或有暧昧,未可知矣。赵王世子、世孙俱先卒,仅曾孙常清在,世孙夫人遂奏以载垸摄府事矣。于是人益疑王之死,专为张妃与成臯事,惭恚自经云。《万历野获编》
                      康王之缢也,对侍儿咄咄自语,若有所恨者。 殆为妃与成皋王。外论汹汹於成皋王。先是翊络争民田,彰德通判田时雨挞其奴。亡何,汤阴王府奉园将军厚烠、厚煅与彰德知府傅汝砺求禄,汝砺亦囚其奴,不与。王使家人诣府求解,汝励不见;见时雨,时雨复以语寝之。然王殊无恚于时雨也。王暴薨,成皋王惧得罪,罪汝励、时雨威逼之,以状闻。世宗诏械京师,论汝砺戍极边,时雨归斩于赵,时论冤焉。《名山藏》
                      嗯。。。儿子和他妈(名义上)私通 气死了他爸 emmm 爱是一道光 绿到你发慌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1-17 22:21
                      回复
                        9.朱华奎乃是楚藩的第九代楚王,楚恭王朱英㷿(音xian)的庶长子,生辰及生母皆不详。由于楚恭王去世时,他还是个未获得赐名的婴儿,故先后由武冈王朱显槐、东安王朱显梡(音kuan)两位近支叔祖摄理府事。他本人直到万历六年(1578年)才被封为楚世子,万历八年方才得以袭爵。明末,已成为米虫的亲王,大都籍籍无名,可朱华奎却是其中另类,他先后经历了引起朝野震动的楚藩版三大案,并被明末农民大起义波及,使其人生富有了传奇色彩。
                        关于武昌城破前朱华奎的表现,及城破后的结局,言者甚众,阿越也不在赘言。今天主要聊聊陷入楚藩版三大案的朱华奎。
                        楚府寄物案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八月,留守后卫百户王守仁上疏申冤,称自家数额庞大的家产被楚王府霸占,请朝廷为其做主。
                        区区一个百户自然不可能有什么足以让楚王府觊觎的庞大家产,所以王守仁所说的家产不是他本人的,甚至不是当下的。这份家产属于他的太叔祖定远侯王弼家族,记有:钦赐陕西庄田八十六处,黄金六万八千余两,白银二百五十余万两,及为数众多的稀世珍宝。
                        王弼的嫡长女乃是楚贞王元妃,故永乐十四年(1416年)第二代定远侯王钥去世后,儿子王琩因年幼托庇于姑奶奶处。王家庞大的家产,也因此暂时由楚王府代管,具体由王府承奉司负责。
                        本来双方对此相当默契。可经过六传到王锦袭这代时,楚王府突然翻脸不认人,将王家的家产给侵吞了。至于王家的田产所出,自永乐以来更是有八百万两之巨,同样成了楚王的囊中之物。好在当年方便王琩袭爵后取回家产,在朝廷的干预下,对王家家产有过逐一登记造册,且制成一式三份,分别由大内、凤阳府和王琩本人保管。王琩的那本就在王守仁手中。
                        涉及开国勋贵与大明亲藩的争端本就是大事,加上王守仁一句“愿尽所出以助大工”,更是刺激的已将张居正留下的丰厚家底折腾一空,正两眼冒光到处找钱的明神宗精神大振,命心腹司礼监太监孙举、锦衣卫佥书庄德福南下武昌,汇合有关部门进行查勘。
                        闰八月二十日,得到朝廷查勘指令的湖广巡抚李得阳与巡按御史赵文炳,以防止楚藩转移财产为名,命当地官军将楚王府团团围住,所有楚王府外出人员都要经过搜身才会被放行,以防夹带。楚藩承奉郭伦等人,在司礼监太监孙举提议下,更是被当做人犯羁押。
                        因为一桩真假未定的“楚府寄物案”,就将本是犯谋反等重罪的亲藩才能享受的待遇,用到了无罪亲藩头上。对楚王朱华奎而言,这简直是亘古未有的奇耻大辱。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自觉受了委屈的他也只能在规则之内进行辩驳和反击。
                        九月初六,随着孙举、庄德福的抵达,对楚王府的查勘正式开始。处于半囚禁状态的朱华奎也开始了自己的反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楚藩历代先王之中没有楚贞王,只有楚昭王朱桢,而他正是王弼的女婿。可昭王妃薨逝于洪武三十年(1397年),如何收养二十余年后来投的王琩?
                        二、王弼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因卷入蓝玉案而被处死,定远侯被除爵,他儿子王钥又如何成为定远侯?
                        三、楚藩的确收留过王氏子孙,可那是因为先王闵念无依来投的亲戚,而非贪图钱财。至今仍有王氏子孙与楚藩一起生活,但其中并无王守仁、王锦袭。
                        四、武冈王朱显槐摄理府事时,在湖广抚按三司等大小官员见证下,对楚王府财产做过一次大盘点,点出王府存银仅有十八万两,何来数百万之数。
                        五、所谓的“钦赐陕西庄田八十六处”,乃是太祖皇帝钦赐给楚藩的陕西牧地,万历十年(1582年)湖广、陕西方面还奉命联合会勘过,何以成了王弼家族之地?
                        因此他认为王守仁所言全是“虚诳”,目的只不过是想借此助王锦袭承袭,故请求朝廷治以欺君之罪。
                        末了朱书奎还表示,为证清白,他愿意率领阖府上下暂离王府,任由有司搜查,哪怕掘地三尺都无所谓。这一表态可把整个调查组给吓到了,真这么做了,不管结局如何,事后一旦被人按上一个凌辱亲王的罪名,那可就要了卿卿性命了。
                        碍于身份调查组不敢对朱华奎如何,如此执掌王府内务的楚王府承奉郭伦、高擢等就倒了血霉了。可三木之下理出来的账册上所登记的财产,却全是楚王府所有,没有一件能与王守仁所递交的账册上的物品对得上号。
                        就这样纷纷扬扬的闹到当年十二月,几乎将楚王府翻了个底朝天,可拿不到任何王家曾寄物于楚府实证,明神宗只得悻悻然下令暂停调查。好在王守仁宣称此事乃是二百年前的旧账,而楚王府在此期间两遭大火,又历“乙巳楚藩宫变”,其后两次因继承人年幼而由郡王摄理府事。这种种变故,恰好给了明神宗一块很好的遮羞布。
                        “甲戌,楚王题奸恶诬蔑亲藩欺罔天听等事。上悟谕:‘朕初念开国旧勋,故行查勘。据王所奏,册籍年远散逸无存,又厄遇多艰,姑不深究,以示亲亲之意。其差去内外官员及原奏都便回京,还著部院。该科将先年案卷缘繇查明,详细具奏。’”(明神宗实录》)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1-17 22:31
                        回复
                          终于松了一口气的楚王朱华奎,立马释放善意以进献“助工银”的名义,给明神宗打过去二万两白银,让皇帝陛下稍稍满意了些。
                          楚府寄物案,户部最终得出“守仁妄认弼为远祖,所奏尽属虚妄”的定论。按理来说诬告亲王的王守仁少不得要吃一刀,还会累及家人。然而明神宗只是把王守仁发配回原籍当差便算了事,估计他内心对这一结果很是失望吧。
                          伪楚王案
                          轰动一时的楚府寄物案,对绝大多数明朝亲王而言,百年难遇的大事件,可对楚王朱华奎而言仅仅是一道开味小菜,更豪华的大餐还在后头等着呢。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二月,楚藩仪宾袁焕受崇阳王府辅国中尉朱华趆(音di)之托,代其将一封奏疏递入通政司。
                          朱华趆的奏疏内容非常劲爆,他宣称楚王朱华奎是异姓假王,与其弟宣化王朱华壁均非楚恭王之子,朱华奎实为王太妃(楚恭王妃)兄长王如言之子,朱华壁则是王太妃族人王如綍的家人王玉之子。他之所以能知晓其中隐秘,是因为其妻乃是王如言之女。
                          当年四月,朱华奎上疏弹劾朱华趆 “欺罔”等四大罪行。这份奏疏很快被呈到皇帝案头,并不清楚有“伪楚王”之事的明神宗立即命礼部进行查勘。
                          五月,没等来调查“伪楚王”,反而等来了查勘自己消息的朱华趆,决定将事情闹大,携带有二十九名楚藩宗室联名副署奏疏亲至北京,向礼部伸冤。通政司听闻朱华趆到京,将他叫到本司衙门,让他修改前次奏疏的日期后上呈皇帝,结果被明神宗留中。
                          苦等得不到答复的朱华趆,暴起发难,向礼部举报通政司“邀截实封”,楚王朱华奎“广行贿赂”等情形。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由不得明神宗再沉默不言。在暑部事的礼部右侍郎郭正域,及礼科都给事中张问达等人的上疏请求下明神宗下旨让礼部会同都察院及礼科商讨个具体处理章程出来。
                          “辛卯,楚府宗室华越讦奏楚王以异姓假王。上悉其以小犯大,令部院会同该科参看具覆。”(《明神宗实录》)
                          定调子的时候,首辅沈一贯提出“亲王不当勘,但宜体访”。即他也认可应当对“楚王的真伪”进行调查,但亲王非比寻常,关乎国家脸面,不应该公开进行,而应当让当地巡抚等秘密查访。署理礼部事务的郭正域则针锋相对的提出,正因为亲王关乎国体,所以更应该全力调查,以正本清源。最终明神宗采纳了郭正域的意见,命湖广巡抚赵可怀与巡按御史应朝卿率领当地官员,对楚王的身份展开调查。
                          湖广巡抚赵可怀与巡按御史应朝卿接旨后带人花了近月时间,对有关人等详细审问,甚至对其中的七十多人严加刑讯,都没能获得证明楚王是“假”的实质性证据出来,唯有朱华趆的其子王氏自始至终一口咬定朱华奎是“伪王”。遂于八月初五据实上奏,请求朝廷委派官员前来继续查勘。
                          紫禁城东阙门
                          对这个结果,明神宗不甚满意。八月二十五日,他命礼部将所有涉及“伪楚王案”的奏疏刊刻成册,下发给九卿和科道官,要他们各自参详之后合议,形成意见上报。
                          九月初五,在礼部的主持下,九卿和科道官于紫禁城东阙门(即阙左门)集议,最终收到三十七份意见。按照惯例,集议当天就要把所有意见誊抄完成上呈皇帝。由于当日天色将晚,负责誊抄上报的郭正域和李廷机二人担心全文抄录难以及时送如宫中,遂选择了节选关键内容誊抄。
                          结果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都给事中杨应文、御史康丕扬等人对二人的动机提出质疑,认为他们是在有意摘取诸臣意见上呈,企图借此左右皇帝陛下对此事的看法,进而达到诬陷楚王的目的。
                          对此,李廷机和郭正域各自上疏自辩。李廷机的自辩疏只涉及东阙集议本身,诉说事情的前因后果,表示节选上报之事赶时间,并无他意。而郭正域的《直陈楚藩行勘始末疏》就非常劲爆了。他在奏疏中完整梳理了一遍“伪楚王案”的发酵过程,更爆出了两大猛料: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1-17 22:39
                          回复
                            首辅沈一贯多次阻挠朝廷公开调查此案。
                            二、楚王向他行贿。称朝廷正式决定公开审理此案前,楚王朱华奎派旗尉夏槐持赴京,打着送寿仪的名头,给他送来白银百两,并承诺只要肯曲意维护于他,愿意再奉上万金。为了自己所言非虚,将“楚王礼帖”一并上呈。
                            郭正域奏疏的意思很明白,楚王为了阻止朝廷调查“伪楚王案”不惜下重本对他行贿,自然不会只贿赂他一个人,那么阻碍调查此案的相关人等,想必也受了楚王的贿赂。且还有一个潜意思,那就是楚王是“伪王”,否则何须如此。
                            对此,明神宗降旨进行了驳斥:“诏:以楚王真假之事,何至于三十余年发觉来奏?且夫主讦奏,其妻证见岂可凭信?其礼帖原是寿礼,具呈后无押字,俱难以为的据。”(《明神宗实录》)
                            即便此,郭正域的这封奏疏,却将事情引向了不可测的方向。一时间包括首辅沈一贯,次辅沈鲤等大佬在内的众多朝臣纷纷下场,立场也由支持公开审理“伪楚王案”与否,演变为首辅与次辅之间的党争。
                            闹到最后,沈一贯、沈鲤待勘在家,内阁只剩下朱赓一人苦苦支撑,整个朝政算是乱套了。不想过劳死的朱赓,于九月底上疏请求明神宗赶紧下旨让礼部给“伪楚王案”下个结论,“以定全楚宗室之疑,以慰满朝臣工之望”。
                            十月初二,明神宗接受朱赓的建议,亲自给“伪楚王案”定了调子:那就是楚王非假。持续数月的“伪楚王案”,凭借一纸诏书,以一种看似儿戏的方式落下帷幕。朱华趆等因诬告亲王被废为庶人,禁锢高墙。
                            “诏:‘以楚藩讦奏事情,年远无据,讐口难凭,非假甚明,不必再勘。便行与彼处抚按启王,安心整理国事。华越等,着抚按官分别议处,奏来定夺,毋纵毋枉。’”(《明神宗实录》)
                            可皇帝的命令显然不是万能的,楚藩宗室对此多有不服,东安王朱英遂、武冈王朱华增、江夏王朱华塇等重量级人物纷至沓来,力挺朱华趆,与楚王朱华奎你来我往攻讦不断。只不过朝廷的风向变了,在皇帝定调之后,浙党与东林党又开辟了新的战场——妖书案,“伪楚王案”已成为昨日黄花。顺便说一句,点燃了这场大战的郭正域,也在沈一贯的攻击下去职。
                            劫杠案
                            “伪楚王案”看似被明神宗以一纸诏书压下,然而楚藩内部的风暴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可以说楚藩的宗室体系已经因此分崩离析,使得楚藩犹如一个火药桶,只要有人燃起一根火柴,就会爆炸。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九月,再次以“助大工”为由,向明神宗敬献两万两白银。皇帝陛下自然龙颜大悦,可反对楚王的一派楚藩宗室顿时就怒了。以朱蕴钤为首的宗室纠集数百人,越境埋伏在武昌对岸的汉阳,等押解贡银队伍一到,突然杀出将押解人员全的绑了,把贡银洗劫一空。进献给皇帝的礼品被称为皇杠,故此案被称为劫杠案。
                            事后,当地通判等官擒获32名劫杠案参与者,缴获赃银二千九百余两。
                            不想此举激起大量楚宗心中的怒火。飞扬跋扈的宗室群起闹事,据说聚齐起三千余人,突入巡抚衙门,将兵备副使周应治和窦子偁俱殴重伤,并将湖广巡抚赵可怀殴打致死,随即放出在劫杠案中被抓的人犯。
                            当时正好在荆州办事而躲过一劫的湖广巡按吴楷闻变,一面紧急向朝廷通报此事,一面星夜兼程的赶回武昌主持。
                            明神宗得知自己的小钱钱被人抢了,顿时心痛到无法呼吸,哪还顾得上宗室不宗室,直接将他们定义为强盗,要求湖广方面全力缉拿。当然“三千人”这个数字是不信的,概因楚藩宗室总人口也就这么多,总不至于所有人都参与了吧。所以要求不得“滥及无辜”。
                            “恶宗劫抢扛银,戕杀抚臣,好生悖逆玩法,既系强盗,岂得以宗室顾忌,着该抚按尽法擒拿。奏内言聚党数千,恐有一时观看之人,务拿真正凶犯,毋得滥及无辜,亦不许因而纵弛,致逋天诛。”(《明神宗实录》)
                            为此明神宗甚至一改拖沓的毛病,在首辅沈一贯的奏请下,火速任命熟悉湖广情况的湖广左布政使梁云龙为湖广巡抚。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01-17 22:42
                            回复
                              到此为止,从朝廷到地方都将劫杠案当做一起牵涉宗室的特殊治安案件在办理。可当湖广巡按吴楷的第二封奏疏,在十月初二送达北京后,局势骤然大变。
                              吴楷在奏疏中称,楚藩逆宗公然发出榜文“历数抚臣赵可怀党助亲王以假作真,又妄指该藩行贿于皇上,又伪捏抚臣与书,及伪传文书房索贿”等事,相约在二十二日举事,诛除“伪王”,然后顺江东下前往南京。
                              这便成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政治目的的叛逆事件。为此吴楷已先一步前往承天府(今湖北钟祥市)调集兵马,候旨进剿。为避免官兵因对方是宗室而有顾忌,请皇上下特谕。
                              此疏一上,明神宗立马将其定性为反叛,命湖广官员赶紧发兵擒拿。同时传令郧阳、江西、河南三地巡抚,南京兵部,及操江提督,要他们“相机发兵协剿”。
                              十一月初三,朝廷得湖广巡按吴楷上疏禀告称“叛宗就擒”。
                              至于旬月之间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唯一能肯定的是事情的解决并非通过战争手段。
                              为防再起变故,刑部提议将所有人犯押往承天府,由湖广巡抚梁云龙、郧阳巡抚胡心得、湖广巡按吴楷召集相关官员共同勘审。
                              三十三年四月,明神宗依据勘审结果给出裁定:为首的朱蕴钤、朱蕴訇二人处斩;朱华隽等五人勒令自尽;朱英嫶等二十三人废为庶人,发配凤阳高墙禁锢;朱蕴钫等二十五人革去封爵,分发远府闲宅禁住;朱蕴䥸(音mi)等十五人降爵一等革禄二年;至于那些尚未获得封号的,全不准封。
                              当然劫杠案的参与者并不止这些人,只是对宗室的处置必须经过皇帝同样,而寻常人等的处置办案官员就可以一言而决。故除宗室以外的人被“余如拟”所代替,多年后薛三才的自辩奏中也提到“内王二王三等人俱依强盗已得财处斩”。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01-17 22: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