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吧 关注:7,884贴子:210,930

【资料】唐太宗李世民的多才多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1-24 13:36回复
    弹琵琶
    唐昭陵陪葬墓《许洛仁碑》记载的“皇帝也弹唱”:
    ……五弦在御,八佾充庭。文皇尝于琵琶中度曲忖声,以示群下。上因顾问曰:“诸人有识此曲者乎?”群臣离席将对,而未有所说。公因前称曰:“此〇〇〇〇之(阙十七字)也如此。—— 《唐故左监门将军冠军大将军使持节都督代忻朔蔚四州诸军事代州刺史上柱国许公之碑》
    大意就是有一次李世民拿着琵琶边弹边唱,问群臣:“有谁知道这首曲子吗?”大家都猜不出来,许洛仁上前答道:“这是一首XXXX曲”(因为碑文磨损严重,看不清楚他具体怎么猜出来的)。
    嗯,看来当时还没有听歌识曲app……
    许洛仁是太原起兵的元从功臣,打从起兵前诛副留守高君雅、王威时起就在李世民的帐下,作为李世民的“内营领兵队主”参加了所有的开国战争(ps还是忍不住说一句:按墓碑记载的生卒年,许洛仁比李世民大21岁,但他投奔李世民那年李只有18岁……)
    正因为如此,他的碑文主要走“天子私人”路线——说白了从封官的品级和事迹来看,此公应该是没有非常不可或缺的大功,两《唐书》有名无传,也没有爵位。不过他的墓碑把宿卫、陪聊、祝寿、献马等小事记录得非常详细,也就留下了这个你唱我猜的小故事。
    结合史书上唐朝灭掉东突厥之后那场著名的“酒酣,上皇自弹琵琶,上起舞,公卿迭起为寿,逮夜而罢”的宴会,以及李世民所作的诗“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来看,当时琵琶在李唐皇室中十分流行,李世民偶尔会向近臣卖弄一下也不奇怪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1-24 13:38
    回复
      弹琵琶编曲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1-24 13:43
      回复
        太宗不仅热爱琵琶曲,还亲自弹奏琵琶曲,对琵琶的精通造诣还颇高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1-24 13:45
        回复
          太宗文武全才。个人能力古今无可匹敌者。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1-24 15:04
          回复
            太宗谓侍臣曰:“礼乐之作,盖圣人缘物设教,以为撙节。治之隆替,岂此之由。”御史大夫杜淹对曰:“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之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齐之将亡也,而为伴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以是观之,盖乐之由也。太宗曰:“不然。夫音声感人,自然之道也。故欢者闻之,则悦。忧者听之则悲。悲悦之情,在于人心,非由乐也。将亡之政,其民必苦。然苦心所感,故闻之则悲耳。岂乐声哀怨,能使悦者悲乎。今玉树后庭花、伴侣之曲,其声俱存。朕当为公奏之,知公必不悲矣。”
            李世民不仅会弹乐器,对音乐的作用还有独到的见解。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1-24 17:55
            回复
              吞楼吞的也太厉害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1-24 17:57
              回复
                打仗
                (侦察)
                世民尝自帅轻骑觇敌,骑皆四散,世民独与一甲士登丘而寝。俄而贼兵四合,初不之觉,会有蛇逐鼠,触甲士之面,甲士惊寤,遂白世民,俱上马,驰百馀步,为贼所及,世民以大羽箭射殪其骁将,贼骑乃退。
                秦王世民将轻骑前觇世充,猝与之遇,众寡不敌,道路险扼,为世充所围。左右咸惧,世民命左右先归,独留后殿。世充骁将单雄信数百骑夹道来逼,交抢竞进,世民几为所败。世民左右驰射,皆应弦而毙,获其左建威将军燕琪,世充乃退。世民徐还,犯冒埃尘,见者不能识,欲拒之,世民免胄自言,乃得入。
                (练兵)
                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丁未,上引诸卫将卒习射于显德殿庭,谕之曰:自古突厥与中国更有盛衰。若轩辕善用五兵,即能北逐獯鬻;周宣驱驰方、召,亦能制胜太原。至汉、晋之君,逮于隋代,不使兵士素习干戈,突厥来侵,莫能抗御,致遗中国生民涂炭于寇手。我今不使汝等穿池筑苑,造诸淫费,农民恣令逸乐,兵士唯习弓马。居闲无事,则为汝师,突厥入寇,则为汝将。庶使汝斗战,亦望汝前无横敌。如此中国之民可以少安乎!”于是每日引数百人于殿前教射,帝亲自临试,射中者随赏弓刀、布帛。其将帅亦加上考。韩州刺史封同人诈乘驿马入朝切谏。上皆不听,曰:“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由是人思自励,数年之间,悉为精锐。
                (统筹)
                秦王世民引兵自龙门乘冰坚渡河,屯柏壁,与宋金刚相持。时河东州县,俘掠之馀,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世民发教谕民,民闻世民为帅而来,莫不归附,自近及远,至者日多,然后渐收其粮食,军食以充。乃休兵秣马,唯令偏裨乘间抄掠,大军坚壁不战,由是贼势日衰。
                (突击)
                渊众才数千,贼围渊数匝;李世民以轻骑突围而进, 射之,所向皆披靡,拔渊于万众之中,时骑兵已散,高祖气愦将战,太宗苦谏方止。适会步兵至,世民与渊又奋击,大破之。
                世民与军头临淄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驰下,跃马先登,深入贼阵。敌人矢下如雨,世民为流矢所中,拔而复战,冲突其阵;后愤气弥厉,手杀数十人,两刃尽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
                (料敌)
                屈指而候驿,视景而望书,符应若神, 算无遗策。
                 唐太宗初为唐国内史,总兵十万徇东都。两月而旋,帝筹之曰:“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俄而隋段达学万馀人自後而至,帝发伏以击之,贼师大败,亲自追奔至於城下,斩四千馀级。
                焉耆王背德怀二,归诚於咄陆可汗。诏安西都护郭孝恪伺机便以讨之。辛卯,帝谓侍臣曰:“孝恪近奏称率兵三千以八年十一月诣焉耆,二十日应至,必以二十二日破之,朕计其行程,使人今日应到。”言未毕,驿骑至云:“郭孝恪已破焉耆。”
                忽闻城中鸡彘惊鸣,帝谓李世勣曰:“围城多日,城中烟火日微,今鸡猪甚喧,此其飨士也。卿宜严兵虏,今夜当出矣。”及夜高丽数百人纟追城而下,帝闻之,从四五骑至城下召兵急击,斩首数十级,高丽奔退。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1-28 17:18
                回复
                  博戏
                  朕少在太原,喜群聚博戏……
                  武术
                  帝亲率左右击之,有一突厥勇壮绝人,直冲帝。刃将接,帝以天策上将大箭射之,中心洞背,应弘而毙。遂传此箭於北蕃,突厥见而惊叹,以为神。
                  兵才接,帝以骑冲之,挺身先进,与通表里合势,贼众殊死战,散而复合者数焉,帝所乘之马中箭而死,易马又战,地既险隘,贼多牌槊,骑战稍难,帝亲自射之,莫不人牌俱彻,应弘而倒。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1-28 17:18
                  回复
                    写诗赋作文章:
                    照搬一下知乎秋菊落英对李世民文章的评价: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1-28 17:25
                    回复
                      李世民诗中他的一天怎么度过的:https://www.zhihu.com/answer/869807711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1-28 17:28
                      回复
                        书法
                        唐太宗负观十四年四月,自为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先是,人间有王羲之书,悉购之书府,凡真行二百九十纸,装为七十卷。草书二千纸,装成八十卷。每听览馀时,取临玩焉。尝问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谓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朕少时为公子,未遭阵敌,义旗之始,及平寇乱,每执金鼓,必自指挥,习观其阵,即知强弱,尝取吾弱对其强,取吾强对其弱,敌犯吾弱,追奔不过数百十步。吾击其弱,必突过其阵,自背而反,击之无不大溃,多用此而制胜,思得其理深也。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唯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然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
                        十八年二月,诏三品以上赐宴於玄武门。帝既工隶书,又好飞白,於王卫之间,别更立意,遂触类增长,精好绝伦,每有新奇,群臣无不下拜。启请是日,太宗操笔作飞白书,群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竞。散骑常侍刘洎登床引手,然後得之。其不得者咸称:“洎登床,罪当死,请引付法。”帝笑而言曰:“昔日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五月,帝为飞白书鸾凤螭龙等字,笔势惊绝,谓司徒长孙无忌、吏部尚书杨师道曰:“明旦五日,旧俗必用衣服玩物相贺,朕今各贺君飞白扇二枚,庶动清风,以增德义。”
                        十七年,太子太师魏徵卒。帝为制碑文,并御书石。刻毕,停於将作北门。公卿士庶竞以模写,车马填噎,日有数千。时人号其碑为二绝,文与书也。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1-28 17:29
                        回复
                          跳舞设计乐舞图
                          《秦王破阵乐》是唐时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军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刚建立的唐政权。于是,他的将士们遂以旧曲填入新词(此处有多种说法),为李世民唱赞歌:“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1]
                          李世民显然很喜欢这支军歌,公元633年,李世民亲自设计《秦王破阵乐舞图》,据图可知:舞队的左面呈圆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战车,后面摆着队伍,队形展开像簸箕伸出两翼、作成打仗的态势。太宗叫吕才按图教授给一百二十八位乐工,经常穿甲持戟练习。此曲即为这场乐舞的主题曲。
                          《秦王破阵乐》在当时的名气很大,甚至传到外国。玄奘大师到达印度后,印度戒日王拜见他时就曾问起此曲的事项:“师从支那来。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武则天时期日本遣唐使节粟田正人将其带回日本。 [1]
                          此谱在国内已无遗存,但在日本保存有五弦琵琶谱、琵琶谱、筝谱、筚篥谱、笛谱等多种,何昌林将日本所存之唐传五弦琵琶谱《秦王破阵乐》进行解译,并将唐凯乐歌辞与乐曲组合成歌曲,在1983年举行的“华夏之声·古谱寻声音乐会”作首次演出。
                          七年正月,帝制破阵乐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後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阵之形。
                          630年,李靖率军打败东突厥。不仅如此,他还活捉颉利可汗,并且俘虏和15万突厥部众和数十万头牲畜,东突厥从此灭亡。西突厥知道后,为避免唐朝的打击,开始西迁。消息穿到长安后,唐朝举国同庆。当时的庆祝宴会上,太上皇李渊亲自弹琵琶,皇帝李世民亲自跳舞。
                          十一月甲辰,诞皇太子太孙。宴百寮於弘教殿,帝幸东宫,自殿北门而入。太子自投阶下舞蹈称万岁。帝谓宫臣曰:“顷来生业稍可,非乏酒食,而唐突公等宴会者,朕甲馆之庆故,就公为乐耳。”咸称万岁。酒酣,帝起舞,群臣并舞,乐极而罢,赐物各有差。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1-28 17:37
                          回复
                            酿酒
                            及破高昌,收马乳葡萄实,於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上自损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春酷列,味兼醍盎。既颁赐群臣,京师识其味。
                            熬糖
                            西蕃胡国出石蜜,中国贵之。太宗遣使至摩伽佗国取其法,令扬州煎蔗之汁,于中厨自造焉,色味逾于西域所出者。
                            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 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1-28 17:38
                            回复
                              医术(虽然不知道水平,但二凤至少还是会一点的,毕竟理论上积极阅读医书,行动上很多次都非常主动地实践(咳))
                              甲子,车驾还京师,上读《明堂针炙书》,云:“人五藏之系,咸附于背。”戊寅,诏自今毋得笞囚背。
                              马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书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 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章奏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 后名,吾不为也!”
                              (李大亮)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
                              李世勣尝得暴疾,方云“须灰可疗”;上自剪须,为之和药。世勣顿首出血泣谢。上曰:“为社稷,非为卿也,何谢之有!”
                              道宗伤足,上亲为之针。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01-28 17: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