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吧 关注:25,049贴子:358,150
  • 9回复贴,共1

诸葛亮诫子书对其子诸葛瞻的精准预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瞻字思远。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2、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
3、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4、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
5、《元和郡县志》初,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曰:‘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IP属地:山东1楼2023-06-20 09:42回复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
    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IP属地:山东2楼2023-06-20 09:47
    收起回复
      1、【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瞻34岁坐到全国军事和政务上的实质二把手,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以姜维这么优秀才45岁干到卫将军,还没有行都护。关键是诸葛瞻无功升官,这叫淡泊明志?
      2、【险躁则不能治性】: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这么容易就中了敌人的激将计,是不是险躁,冒险草率、急躁不安?
      3、【意与日去】:诸葛瞻早就忘了其父三十年前北伐的宗旨,沉溺于安宁,反对姜维北伐不遗余力,而且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是不是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4、【多不接世】:诸葛瞻一辈子都在京城,没干过县令太守,直接从京城部门升到宰相,没带兵打过仗,没有一点基层经验,就做到宰相、卫将军的高位,宗预不去拜访他,看不上他。他是不是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
      5、【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瞻曰:‘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悔恨有什么用呢?


      IP属地:山东3楼2023-06-20 10:18
      收起回复
        仅胜卖国者尔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6-20 10:36
        回复
          顶楼第五条有异议:
          《三国志》引《华阳国志》:【(瞻子)尚叹曰:“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
          这句话的原出处不涉及姜维,而且也不是诸葛瞻说的。《元和志》似有后人加工之嫌。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6-20 12:44
          回复
            继承了丞相的忠义之气,却没能继承丞相的才能,关键还不听人劝:
            《三国志·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黄崇)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到涪县,瞻盘桓未近,崇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崇至于流涕。”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6-20 23:53
            回复
              诸葛瞻第一次上战场,顶住了邓艾第一次进攻已经不差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季汉不只是需要顶住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彻底打败对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6-22 15: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