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大道,弃独门,挤主弃支。如宁广T152离开皖赣,客流却意外爆满。这算是近年来的趋势了 ,k784、k1557已经有了背书。 大家都往主干道上比赛,客流单一车次看确实会有提升,但挤入同一赛道的恶性竞争似乎逐渐逼近。( 不过诚然依某大所言,本身普速需求短期内也很难满足,这杯羹还是够分的 ) 也许这是市场的选择,但老铁路的损失不言而喻,走向“倒闭-减车-更倒闭”的恶性循环,基本丧失客运能力。
(另外这车新点排点确实挺好还挺快 可能以后会不少打交道
)
2.抄近路。尤其伴随部分新线开通,普速现在多数选择了更快的道路。但对于诸多长途车,放弃原有较好的区间客流直接硬闯,平时又疏于优化、一味调慢,就怕全程优势不明显、区间客流丢光光。
3.增加诸多全卧车,不仅仅是夕发朝至或zz车。这些车次往往与同向车次相比时间点较好、适合购买卧铺。且同向多有高铁/动车。此项宁局一马当先,T77/T26/K1234等“二手破烂”直接上全卧。 (其实现在没有很破只是偏老了)另有言,补票电子客票后 , 补卧收入正规化或对此项政策推行有助推作用。
4.取消大站,增停小站。最经典的当属Z99,增金减杭。客流上确实符合多元需要,杭州可选择(高铁)车次(铁)较多 ,大城市对高铁选择可能性更高;而小站也更符合普速车的消费习惯。 ( 当然也有保动卧客流的说法 )
(另外这车新点排点确实挺好还挺快 可能以后会不少打交道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28.png?t=20140803)
2.抄近路。尤其伴随部分新线开通,普速现在多数选择了更快的道路。但对于诸多长途车,放弃原有较好的区间客流直接硬闯,平时又疏于优化、一味调慢,就怕全程优势不明显、区间客流丢光光。
3.增加诸多全卧车,不仅仅是夕发朝至或zz车。这些车次往往与同向车次相比时间点较好、适合购买卧铺。且同向多有高铁/动车。此项宁局一马当先,T77/T26/K1234等“二手破烂”直接上全卧。 (其实现在没有很破只是偏老了)另有言,补票电子客票后 , 补卧收入正规化或对此项政策推行有助推作用。
4.取消大站,增停小站。最经典的当属Z99,增金减杭。客流上确实符合多元需要,杭州可选择(高铁)车次(铁)较多 ,大城市对高铁选择可能性更高;而小站也更符合普速车的消费习惯。 ( 当然也有保动卧客流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