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吧 关注:778,580贴子:9,356,816
  • 7回复贴,共1

略论《西游记》的“阴谋论”式阐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刚好四级,在机场候机,看到有吧友讨论这个,随便聊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8-21 10:32回复
    “阴谋论”类解释的优点在于“以经释经”,立足文本,在不同文本之间发现矛盾,并尝试通过文本间的互释来建立一致性,但是这一过程往往会引入可以解释更多矛盾的更高的统一性原则,但这里面包含了一种部分-整体的解释学循环:(1)各种矛盾往往被预设为在西游世界观(文本内)是可解决的,换言之,预设了文本是完全无bug的。(2)反过来说,正因为预设文本完全自洽,所以才会细钻,去将各种本身仅仅是“瑕疵”的矛盾(尤其是各类时间性矛盾)当成“破局”的关键。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8-21 10:33
    回复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阴谋论类解释往往一方面显得扎实无比,另一方面又“谨慎”地得出了对常识来说离谱的结论,因为对于这种扩张性解释来说,它面对的是文本本身,而不是作者原意,或者说,他们认为作者原意一定体现在了文本所有部分,二者无缝对接,通过把文本说“圆”,也就能把作者的原意说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8-21 10:34
      回复
        换言之,如果反对阴谋论,但又不认为文本是可以“犯错”的,或者依然坚持认为文本给出的意义就是作者的意图,事实上只是不同意“阴谋论者”的结论并抱有一种情感上的反对,但却和他们在这个方面是一致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8-21 10:34
        回复
          下面再说对《西游记》的“阴谋论”类解释在文献-历史和思想义理两方面的局限:
          就文献-历史而论,“阴谋论”缺乏对版本流变的考察,缺乏对文本生成过程的历史视野,从这一点上来说“就文本论文本”只是片面的扎实,无视了文本自身的非封闭性。众所周知,四大名著的版本史都极为复杂,由各种话本、民间故事积累而成,换言之,现存版本《西游记》很可能根本就非吴承恩一人所做,可能存在各种衍文啥的(具体我不懂,都忘光了),但“阴谋论”解释事实上无视了这一点;至于文本内的无法自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原书来自于话本体系,是将各种已有故事缀合而成,诸如“为什么水帘洞里有家具”“卵二姐到底是谁”等问题,事实上都是优先采用文献解释就能解释得通的,“脑补”应当是第二步的事情。如果说经过比对后发现和前代文本不同,那么才更适合去解读作者“用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8-21 10:35
          回复
            从义理方面,《西游记》本身就是一个喻象体系,隐喻五行、修行等等,相比《西游原旨》等古代的道教式解释,“阴谋论”者的解释关注点不在“义理”,而在“故事”。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承认“显白”文本下有着“隐微”的内容,并且都不同程度地试图回溯到自己认为的“作者原意”上,但区别在于:(1)从时代上看,“阴谋论”解释属于现代网络时代兴起后的产物,包含了很多现代人旨趣,而古代侧重“性命”“金丹大道”的义理解释则“去圣未远”,属于和作者同时代的,换言之,今天我们看来可能不可思议的比喻在以前或许是常见隐喻,属于“固定搭配”,例如我们今天说起“只因”就知道是什么,但对于古人来说这是不可理解的;同样,“羌笛何须怨杨柳”在今人望文生义看来容易联想为一种修辞,把“怨杨柳”理解为述宾结构,但实际上“怨杨柳”指的是古人熟知的《杨柳》曲。(2)同样是认为文本与作者意图之间有直接对应,古人的阐述毕竟有古代的局限性,可以理解,相应的,文本也并没有被按照通常理解的“零度写作”的方式来写;但今人是受过现代文学理论洗礼锤炼的,再这样解读事实上大有问题(况且解读方向还不如古人精准)。(3)虽然同样面对着“原意”,古人在阐释时知道自己是在“解读义理”,知道有自己发挥的地方,并且试图接近原意,在这个意义上尊重了作者,也尊重了在当时人看来更高明的义理;但是,说得难听一点,“阴谋论”则包含着一种对作者原意的“敲诈”式利用:在作者原意对自己有用时搬出来说“作者这么写暗示了…”,在原意与自己的解释发生明显冲突时则“绕开”或“无视”它。(4)最后,从阐释结果上看,前者是从表象到义理,后者是从表象到表象。前者得出的义理对人有用,后者虽然不能一棒子打成“哗众取宠”,但得出各种诸如“红孩儿的亲生父亲是谁”“唐僧的父亲是不是水贼刘洪”的“新解”主要满足带有猎奇性质的“求真意志”(尼采语),并且除了彰显智力之外,很难说对人有什么帮助(特别是做人的帮助)。从表象到义理的解释容易被人辨别,人们可信可不信,但是从表象到表象的解释却容易误导人并造成封闭。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8-21 10:35
            回复
              3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8-21 10:36
              回复
                说的好,但是+3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8-21 1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