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吧 关注:14,434贴子:9,451
  • 7回复贴,共1

华夏治理方式的演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8-31 12:56回复
    部落时期: 奖励惩罚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各种资源土地丰富,人与人之间矛盾很少。《管子》记载:山不童而用赡,泽不獘而养足。耕以自养,以其余应良天子,故平。牛马之牧不相及,人民之俗不相知,不出百里而来足,故卿而不理,静也。
    进入到上古四圣 ,皋陶(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中国司法鼻祖,制定了《狱典》,自此进入人神共治时期。 为什么叫人神共治呢? 因为人性除了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也有不善不恶的一面,比如立场问题无法判定善恶。 此时只有部分行为是明文规定的;天灾,梦境,心情,等等,都有可能决定一个人受到的奖惩。 截止到商末,人祭行为才被周武王取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8-31 12:56
    回复
      来到西周,武王,周公时期,《周礼》公布。神权逐步瓦解,进入到礼治早期。 大部分奖惩行为明文规定,但是依然受到君王心情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300年后,周朝内忧外患,进入生死存亡时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8-31 15:13
      回复
        公元前七世纪,齐桓公管仲登台,直接跳跃到法治时期,提出了全面系统的法治理论。先展示一下管仲关于法治的名言: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法令要尊重人性)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法令需要倾向于百姓)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广泛性)
        罚罪宥过以惩之,杀戮犯禁以振之(尺度性,轻罪原谅为主,重罪严惩不贷)
        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机数性: 遍知天下,审御机数。没有数据就没有信誉)
        凡将举事,令必先出,日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法令要求明确性)
        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依法治国)
        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统一性,君主需要带头守法)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进化性)
        令求不出谓之灭,出而道留谓之拥,下情求不上通谓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反馈性)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可持续性)
        凡将立事,正彼天植,风雨无违,喜无以赏,怒无以杀 。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8-31 16:27
        回复
          管仲作为周穆王的后代,代表的是华夏文明的利益,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一匡天下! 是当之无愧的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周朝也是华夏历代文明中对外姓诸侯最公平的朝代。
          管仲的理论非常超前,各诸侯纷纷学习。一百多年后孔子开始游学。 孔子虽然发展了礼治,但是在鲁国施行的效果并不好,礼治逐步被法治替代。
          公元前4世纪,来到战国时期,进入百家争鸣时代。家家户户藏有商鞅,管子之法,天下人皆言治。各种理论学说百花齐放。法家成为主流,各家观点看似差异很大,但是都认同法令的广泛性,尺度性,机数性,明确性,统一性。 最大差别在于法治是围绕计划经济展开,还是围绕市场经济展开。 纵观华夏历史,计划经济的下限高,上限低。市场经济的下限很低,上限很高。 关于市场经济的层次我在其他文章中有介绍,这里不在赘述。
          诸子百家,无论法家,道家还是儒家,都需要基于管仲的法治思想来构建,区别在于人性的认知各不相同。 所以管仲是当之无愧的圣人之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8-31 19:57
          回复
            分地若一,强者能守;分财若一,智者能收。智者有什倍人之功,愚者有不赓本之事。然而人君不能调,故民有相百倍之生也。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 财富的幂律分布凌驾于一切制度之上,虽然各国积极改革,生产力也飞速发展,但是内斗依然愈演愈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9-08 09:27
            回复
              公元前239年,吕不韦集百家之长推出《吕氏春秋》,但因为一些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的原因,吕不韦下台。 李斯上任,秦王统一六国后,为了推行郡县制,焚尽天下书,仅留一份存于皇宫。 此时华夏人口已达3000万,而华夏文明结晶却被封存,加上六国势力错综复杂,很快爆发内乱。
              公元前206年,项羽火烧咸阳宫,备份的华夏书籍也化为灰烬!世人将乱世的失败归结于法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9-08 09:28
              回复
                公元前202年,刘邦统一天下,但是内斗并未停止,全民战争转变为上层博弈,刘氏,吕氏,功臣集团三方大战,三败俱伤! 刘氏皇子八死一生,吕氏全灭,外姓功臣大残。汉文帝登基,道法结合,实行黄老道家,国内休养生息有所发展,但是依然无法阻止聪明人积累大量财富。财富两极分化,内乱依然无法避免。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将财富两极分化,内乱的原因归结于黄老道家,开始独尊儒术。儒术不是儒家,而是长期内乱环境下的迫不得已!再加上连年战争,半数国民死于非命。华夏仅剩1500万人口。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9-08 09: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