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伟大的创举,黄河将被彻底驯服。首发2023-07-11 09:56·老杜侃江山
黄河在孕育华夏文明的同时,也频繁泛滥,给中下游带来沉重的灾难。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土质相对疏松,雨季时期大量的泥沙被冲刷进入黄河,在进入下游后随着地势减缓,黄河流速降低,河中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造成河床的不断抬升,这就导致了黄河经常发生淤积堵塞、溃坝、泛滥,以及改道等现象。
小浪底枢纽建成后,经过二十多年的调水调沙,下游河床下降了3米多,河槽过流大幅增加,悬河风险逐步降低。但是,要彻底改变黄河地上悬河的现状仍然需要百年调水调沙冲刷。不但每年需要大量冲沙用水,作为中国第二大河流无法发挥其航运价值,非常可惜。主因是小浪底坝下至入海口落差太大,水流太快,要实现通航必须保持2000方/秒的流量,常年保持这个流量是不可能的,因为黄河没这么多水。并且流量大流速快对河滩冲刷严重,易造成河槽摇摆,黄河九曲十八弯就是这样形成的,这样的黄河还占用大量土地,仅下游就占用了3800平方公里的土地。
黄河下游河道
那控制流量又能通航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修建船闸,利用道道船闸既保持通航水位,又控制了流速流量。但是这又会造成新的问题,那就是河道淤积。如何解决河道淤积?唯有在三门峡以下实施水沙分离清浊分流,就是从三门峡大坝底孔铺设管道到小浪底坝前,再从小浪底大坝排沙孔经管道排入黄海。黄河主河道只流清水,问题迎刃而解。
小浪底水利枢纽
水沙分离、清浊分流最早由黄委会高工侯起秀提出,在小浪底建成之初侯老师就提出了21世纪“水沙分离、高效输沙”治黄设想。侯起秀认为“水沙分离,高效输沙”的机制控制和处理泥沙的步骤有三个:
1、在加强水土保持的基础上,在中上游修建必要的干支流水库群,通过水库群的拦蓄调节平衡四季流量。三门峡水库对小浪底水库来水来沙的有效控制,使小浪底水库沉降分离水沙后,能够利用机械、管道进行输沙,直接排沙到海。
2、从中游水库群以下到河口铺设专用输沙管道,利用比较成熟的固体物料浆体(异重流)管道输送技术,输沙到海,可以有效减少输沙水量,提高输沙效率,从而避免下游河道淤积。
3、由于管道输沙的高效率,能将更多的泥沙排入黄海,发挥填海造路功能,同时由于人为控制管道输沙,便于调节,有利于排放利用,哪里需要就输送到哪里去。
运河船闸
侯起秀提出的21世纪“水沙分离、高效输沙”治黄设想,可以说是治黄史上的伟大革命,也许当年他提出时,国家还不具备实施能力,但是今天已经是实施的时候了。三门峡距小浪底120公里,小浪底到黄海850公里,只需铺设两条4米口径水泥管道,不一定都用管道,根据地形需要也可以是深10米宽20米的明渠,总造价不会超过300亿。一旦完工后,黄河每年冲沙用水不超过30亿方,可以节约冲沙用水180亿方,这部分用水指标可以分配给西北地区,这相当于西线规划调水的水量,相比西线工程预算4894亿,无论如何都应当优先实施。
水沙分离、清浊分流工程实施后,黄河主河道可以进行高质量重构改造,取直河道,开深槽束水攻沙,从上而下全面深淘河槽,定宽定深固化堤岸,修建多道船闸,整个黄河水库化。泥沙在兰考改道经明渠或管道通向黄海。下游河道重整后,可以节约出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用来发展港口、造船等重工业,为河南、山东内陆经济腾飞插上翅膀。未来黄河航运向陕西西安、咸阳、宝鸡通航也是水到渠成。
黄河在孕育华夏文明的同时,也频繁泛滥,给中下游带来沉重的灾难。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土质相对疏松,雨季时期大量的泥沙被冲刷进入黄河,在进入下游后随着地势减缓,黄河流速降低,河中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造成河床的不断抬升,这就导致了黄河经常发生淤积堵塞、溃坝、泛滥,以及改道等现象。
小浪底枢纽建成后,经过二十多年的调水调沙,下游河床下降了3米多,河槽过流大幅增加,悬河风险逐步降低。但是,要彻底改变黄河地上悬河的现状仍然需要百年调水调沙冲刷。不但每年需要大量冲沙用水,作为中国第二大河流无法发挥其航运价值,非常可惜。主因是小浪底坝下至入海口落差太大,水流太快,要实现通航必须保持2000方/秒的流量,常年保持这个流量是不可能的,因为黄河没这么多水。并且流量大流速快对河滩冲刷严重,易造成河槽摇摆,黄河九曲十八弯就是这样形成的,这样的黄河还占用大量土地,仅下游就占用了3800平方公里的土地。
黄河下游河道
那控制流量又能通航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修建船闸,利用道道船闸既保持通航水位,又控制了流速流量。但是这又会造成新的问题,那就是河道淤积。如何解决河道淤积?唯有在三门峡以下实施水沙分离清浊分流,就是从三门峡大坝底孔铺设管道到小浪底坝前,再从小浪底大坝排沙孔经管道排入黄海。黄河主河道只流清水,问题迎刃而解。
小浪底水利枢纽
水沙分离、清浊分流最早由黄委会高工侯起秀提出,在小浪底建成之初侯老师就提出了21世纪“水沙分离、高效输沙”治黄设想。侯起秀认为“水沙分离,高效输沙”的机制控制和处理泥沙的步骤有三个:
1、在加强水土保持的基础上,在中上游修建必要的干支流水库群,通过水库群的拦蓄调节平衡四季流量。三门峡水库对小浪底水库来水来沙的有效控制,使小浪底水库沉降分离水沙后,能够利用机械、管道进行输沙,直接排沙到海。
2、从中游水库群以下到河口铺设专用输沙管道,利用比较成熟的固体物料浆体(异重流)管道输送技术,输沙到海,可以有效减少输沙水量,提高输沙效率,从而避免下游河道淤积。
3、由于管道输沙的高效率,能将更多的泥沙排入黄海,发挥填海造路功能,同时由于人为控制管道输沙,便于调节,有利于排放利用,哪里需要就输送到哪里去。
运河船闸
侯起秀提出的21世纪“水沙分离、高效输沙”治黄设想,可以说是治黄史上的伟大革命,也许当年他提出时,国家还不具备实施能力,但是今天已经是实施的时候了。三门峡距小浪底120公里,小浪底到黄海850公里,只需铺设两条4米口径水泥管道,不一定都用管道,根据地形需要也可以是深10米宽20米的明渠,总造价不会超过300亿。一旦完工后,黄河每年冲沙用水不超过30亿方,可以节约冲沙用水180亿方,这部分用水指标可以分配给西北地区,这相当于西线规划调水的水量,相比西线工程预算4894亿,无论如何都应当优先实施。
水沙分离、清浊分流工程实施后,黄河主河道可以进行高质量重构改造,取直河道,开深槽束水攻沙,从上而下全面深淘河槽,定宽定深固化堤岸,修建多道船闸,整个黄河水库化。泥沙在兰考改道经明渠或管道通向黄海。下游河道重整后,可以节约出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用来发展港口、造船等重工业,为河南、山东内陆经济腾飞插上翅膀。未来黄河航运向陕西西安、咸阳、宝鸡通航也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