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新都出土“石门关”性质相类似的汉代题铭
首先有必要指出,新都三河镇互助村东汉崖墓出土的“石门关”题铭,在四川地区的考古史上并非孤例。与之性质相类似的汉代墓葬题铭,也曾在四川成都及其附近地区有过发现。1994年,四川大学考古系张勋燎教授撰文指出,他曾在四川省博物馆内发现其收藏的墓门门枋石刻两块,两石门枋高195、宽27、厚15厘米,两石侧面分别刻有青龙、白虎图像,右枋正面刻字三行,满行长98厘米,31字,共64字。左枋刻字三行,满行长67厘米,18至20字不等,共40字。经张勋燎教授释读,其右枋所刻文字为:“唯吕氏之先,本丰沛吕□子孙。吕禄,周吕侯。禄兄征过,徙蜀汶山□□□□□□□□建成侯怠征过,徙蜀汶山□□东(杜)社造墓藏丘冢,作冢以劝后生。工匠杨顺,子孙”;左枋所刻文字为:“兄弟兴盛,进□□宫,拜爵二千石、令、长、丞。继建左师门立阙作冢,以劝后生者。工师杨顺,子孝,寿如金石。”他认为这两块门枋石上的刻文加有剥蚀缺泐,但大部沿清晰可识,文字中虽无纪年,“但从画像和字体风格观察,当属东汉遗物无疑”[3]。
很显然,四川省博物馆藏的这两块东汉石门枋(以下简称“省博石枋”)所刻文字和新都所出土的“石门关”铭文,都是刻写在东汉时期墓葬的墓门之上,属于建墓者有意为之,意在显示墓主祖先的生平并昭宣于后世,一来祈求死者的亡灵在地下安稳;二来祈求子孙后代兴盛多福,其性质是相同的。细读两墓石刻文字,从行文格式到主要的表述内容也多有相似之处。
例如,石门关首先追忆了墓主的生平来历“惟自旧忯,段本东州。祖考倈西,乃徙于慈”,其大意是说墓主人的祖先是来自“东州”的段氏,从西而行,最后来到汉代的广汉郡定居(汉代新都属于广汉郡)。省博石枋也是开篇便叙述其墓主人的祖先,是西汉高帝吕后(雉)的两个族侄——周吕侯吕禄和建成侯吕怠(台),因罪(“征过”)迁徙到蜀地的汶山(这里写错了,是刻文吕碌兄和建成侯吕怠,后面作者又改回来了)。
接下来,石门关铭文讲叙段氏后裔的段仲孟于东汉永建三年(永建为东汉顺帝刘保年号,永建三年即公元128年)八月在此(广汉郡新都)“造墓定基”,以使死者飘浮不定的灵魂在此得到安宁(“魂零不宁,于斯革之”),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使其所营建的墓宅成为“万岁之宅”,以利子孙。而省博石枋也是紧接着描述吕氏之后裔在蜀之汶山“造墓藏丘冢”“立阙作冢”,其目的也是企求“以劝后生”,使其封官拜爵,官至“二千石、令、长、丞”,且“寿如金石”。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也和两墓石刻文字内容相关,那就是这两处墓葬都流行东汉时期死者亡灵可以佐护生人的这种思想观念,盛行“聚族而葬”丧葬习俗。出土“石门关”铭刻的新都三河镇互助村第3号东汉墓(编号M3)同时发掘出土的一共是四座墓(编号HM1~4),魏启鹏先生曾经推测,这处墓地“有可能就是包括了段氏在内的几个家族墓地”[4],但因在墓地其他几座墓中未发现段氏之外其他家族的铭文材料,这个推测还无法坐实。不过,仅就出土石门关的M3而言,从考古出土材料也可以肯定是一处段仲孟生前预建的墓宅,在永和三年(永和也为东汉顺帝年号,三年即公元138年)八月,也就是八十一岁的段仲孟在其生前预建了这处墓宅的十年之后,不仅他本人葬进了这座墓宅,在其先后葬入的,还不止他一个人。据考古发掘报告,这座墓葬是一座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和侧室构成的多座墓,在墓的前室西南部放置有一具陶棺,中室西部也放置有一具陶棺,另在前室西侧东南部还放置有一具画像石棺,只是遗憾的是报告中没有提及人骨的情况,我们不知道这几具棺内是否葬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死者,所以也无法确定他们与段仲孟之间的关系。但是,发掘者根据“石门关”文字材料推测,墓中的画像石棺可能为段仲孟的葬具,而其他陶棺的存在,“说明此墓的使用时间较长”[5],我的理解,作者这句话的意思也可转译为“葬入的死者至少不止段仲孟一人”,结合墓中同时发掘出土多具棺材来看,表明M3也应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多人合葬墓。
省博石枋原来的墓葬因为缺乏考古出土背景材料,信息极少,但张勋燎教授从石枋刻文上有“立阙作冢”以及“工师杨顺,子孝”等情况推测:“第一,石刻所在的墓葬原来在地面还另有附属的石阙建筑,规模巨大,宏伟壮观。其次,此墓建筑工程是由当时政府工官机构负责人经办完成。”[6]如果这个推测可以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设想,这处吕氏后人的墓葬地面建有石阙、规模很大,就很可能也是一处东汉时期以“家族合葬”为特征的多人合葬墓。
首先有必要指出,新都三河镇互助村东汉崖墓出土的“石门关”题铭,在四川地区的考古史上并非孤例。与之性质相类似的汉代墓葬题铭,也曾在四川成都及其附近地区有过发现。1994年,四川大学考古系张勋燎教授撰文指出,他曾在四川省博物馆内发现其收藏的墓门门枋石刻两块,两石门枋高195、宽27、厚15厘米,两石侧面分别刻有青龙、白虎图像,右枋正面刻字三行,满行长98厘米,31字,共64字。左枋刻字三行,满行长67厘米,18至20字不等,共40字。经张勋燎教授释读,其右枋所刻文字为:“唯吕氏之先,本丰沛吕□子孙。吕禄,周吕侯。禄兄征过,徙蜀汶山□□□□□□□□建成侯怠征过,徙蜀汶山□□东(杜)社造墓藏丘冢,作冢以劝后生。工匠杨顺,子孙”;左枋所刻文字为:“兄弟兴盛,进□□宫,拜爵二千石、令、长、丞。继建左师门立阙作冢,以劝后生者。工师杨顺,子孝,寿如金石。”他认为这两块门枋石上的刻文加有剥蚀缺泐,但大部沿清晰可识,文字中虽无纪年,“但从画像和字体风格观察,当属东汉遗物无疑”[3]。
很显然,四川省博物馆藏的这两块东汉石门枋(以下简称“省博石枋”)所刻文字和新都所出土的“石门关”铭文,都是刻写在东汉时期墓葬的墓门之上,属于建墓者有意为之,意在显示墓主祖先的生平并昭宣于后世,一来祈求死者的亡灵在地下安稳;二来祈求子孙后代兴盛多福,其性质是相同的。细读两墓石刻文字,从行文格式到主要的表述内容也多有相似之处。
例如,石门关首先追忆了墓主的生平来历“惟自旧忯,段本东州。祖考倈西,乃徙于慈”,其大意是说墓主人的祖先是来自“东州”的段氏,从西而行,最后来到汉代的广汉郡定居(汉代新都属于广汉郡)。省博石枋也是开篇便叙述其墓主人的祖先,是西汉高帝吕后(雉)的两个族侄——周吕侯吕禄和建成侯吕怠(台),因罪(“征过”)迁徙到蜀地的汶山(这里写错了,是刻文吕碌兄和建成侯吕怠,后面作者又改回来了)。
接下来,石门关铭文讲叙段氏后裔的段仲孟于东汉永建三年(永建为东汉顺帝刘保年号,永建三年即公元128年)八月在此(广汉郡新都)“造墓定基”,以使死者飘浮不定的灵魂在此得到安宁(“魂零不宁,于斯革之”),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使其所营建的墓宅成为“万岁之宅”,以利子孙。而省博石枋也是紧接着描述吕氏之后裔在蜀之汶山“造墓藏丘冢”“立阙作冢”,其目的也是企求“以劝后生”,使其封官拜爵,官至“二千石、令、长、丞”,且“寿如金石”。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也和两墓石刻文字内容相关,那就是这两处墓葬都流行东汉时期死者亡灵可以佐护生人的这种思想观念,盛行“聚族而葬”丧葬习俗。出土“石门关”铭刻的新都三河镇互助村第3号东汉墓(编号M3)同时发掘出土的一共是四座墓(编号HM1~4),魏启鹏先生曾经推测,这处墓地“有可能就是包括了段氏在内的几个家族墓地”[4],但因在墓地其他几座墓中未发现段氏之外其他家族的铭文材料,这个推测还无法坐实。不过,仅就出土石门关的M3而言,从考古出土材料也可以肯定是一处段仲孟生前预建的墓宅,在永和三年(永和也为东汉顺帝年号,三年即公元138年)八月,也就是八十一岁的段仲孟在其生前预建了这处墓宅的十年之后,不仅他本人葬进了这座墓宅,在其先后葬入的,还不止他一个人。据考古发掘报告,这座墓葬是一座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和侧室构成的多座墓,在墓的前室西南部放置有一具陶棺,中室西部也放置有一具陶棺,另在前室西侧东南部还放置有一具画像石棺,只是遗憾的是报告中没有提及人骨的情况,我们不知道这几具棺内是否葬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死者,所以也无法确定他们与段仲孟之间的关系。但是,发掘者根据“石门关”文字材料推测,墓中的画像石棺可能为段仲孟的葬具,而其他陶棺的存在,“说明此墓的使用时间较长”[5],我的理解,作者这句话的意思也可转译为“葬入的死者至少不止段仲孟一人”,结合墓中同时发掘出土多具棺材来看,表明M3也应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多人合葬墓。
省博石枋原来的墓葬因为缺乏考古出土背景材料,信息极少,但张勋燎教授从石枋刻文上有“立阙作冢”以及“工师杨顺,子孝”等情况推测:“第一,石刻所在的墓葬原来在地面还另有附属的石阙建筑,规模巨大,宏伟壮观。其次,此墓建筑工程是由当时政府工官机构负责人经办完成。”[6]如果这个推测可以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设想,这处吕氏后人的墓葬地面建有石阙、规模很大,就很可能也是一处东汉时期以“家族合葬”为特征的多人合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