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吧 关注:7,340贴子:85,420

殷商帝乙帝辛在位年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08-17 21:06回复


    2楼2010-08-17 21:06
    回复


      3楼2010-08-17 21:06
      回复
        殷商帝乙帝辛在位年代
             【作 者】谢元震
            
             中国古史年代学上殷商王朝与西周王朝以周武王克商为分界线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此一年代用公元纪元的绝对年代,古今中外异说纷纭,有三十四种之多,其中自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说层出不穷,有十一种,如前1127(本人), 前1106 (张汝舟), 前1105 (马承源),前1093(葛真),前1076(丁骕),前1059(彭瓞钧),前1049 (王保德),前1046(美国班大为),前1045(美国倪德卫、周法高),前1039(何幼琦),前1029(黄宝权)等〔1〕。
        


        4楼2010-08-17 21:08
        回复

                我们认为武王克商年代应该以古代文献、考古发掘资料与现代天文历学紧密结合,奠定牢固基础,进行探讨。
               如果缺少其一方面,必将徒劳无功。
               拙著《西周年代论》论证公元前1140年周文王受命,前1129年武王伐纣,前1127年克商。
               同时推算武王以“二月甲子昧爽”“陈师牧野”,在前1127年3月26日,儒略日:1309871〔2〕。
          


          5楼2010-08-17 21:08
          回复

                 此外武王伐纣出现彗星,见于《淮南子·兵略训》等书〔3〕。
                  一九七八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张钰哲台长首先提出以哈雷彗星运行轨道,推算公元前1057年3月7日哈雷慧星回归,距离地球最近,在是年开头三个月地球上能看到。
                 同时哈雷彗星到近日点,岁星(即木星)当黄经127.2度,在张宿运行, 正是“鹑火”之次(柳、星、张三宿为鹑火。
                 《国语·周语》:“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4)张氏测算为论证武王克商年代开辟了现代天文历法研究中国古史年代的新领域。
            


            6楼2010-08-17 21:08
            回复

                   但是古代文献记录克商年“一月壬辰旁死霸”、“二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
                   而该台张培瑜《中国先秦史历表》(1987)公元前1057年丑月丙子朔,十七日既望壬辰与生霸死霸不相牵连;寅月二十日甲子,其前五日也不是既死霸,所以克商在公元前1057年证据尚嫌不足〔5〕。


              7楼2010-08-17 21:09
              回复

                     我们引用今本《竹书纪年》:“帝辛四十八年二日并出。”设想为公元前1133年哈雷彗星早于前1057年前一周期回归。
                     凭此设想,我们对殷商帝乙帝辛年代进行新推断,试论如下。
                    
                


                8楼2010-08-17 21:09
                回复

                       以上排列年代,是否出于偶然,仍应从今本《竹书纪年》“帝辛四十八年二日并出”说起。
                       第一,今本《竹书纪年》并非汲冢所出,经过宋代以后编造,一般以为是伪书。
                       但伪书中并不完全排除古本《竹书纪年》史料。
                       例如宋罗泌《路史·发挥》引《纪年》:武王卒年五十四岁,出于古本《竹书纪年》,而今本《竹书纪年》亦有此条。
                       第二,“二日并出”亦见北宋刘恕《通鉴外纪》云:“纣即位以来,……两日见,天火烧宫,大水,大龟生毛,兔生角。”按此书采录唐宋以前大量史料,不注出处。
                       此段“两日见”即“二日并出”。
                       第三,“二日并出”与哈雷彗星回归时天象是否可以比拟,拙著《重光论与西周开国年代》(待刊)有详细论述。
                       《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汉马融注:“重光,日月星也。太极上元十一月朔旦冬至,日月如叠璧,五星如连珠,故曰重光。”(见《尚书释文》)桓谭《新论》:“二月甲子日,日月若连璧,五星若连珠。昧爽,武王至于商郊牧野。”(见《太平御览》卷三三九)两家皆以天象解释重光,自是汉代经师遗说。
                       《汉书·儿宽传》颜注引李奇曰:“太平之世,日抱重光, 谓日有重日也。”此为重光另一种解释。
                       我们认为《顾命》“重光”涉及文王武王两王世,应该联系公元前1140年文王受命,前1129 年武王伐纣,前1127年克商加以考虑。
                  


                  11楼2010-08-17 21:13
                  回复

                         拙著《西周年代论》上篇曾经指出:
                             公元前1133年哈雷彗星出现与文王受命武王继位的年代相当。
                         如此对西周开国年代的估计,我们要向史学界请教,并愿意共同商讨〔7〕。
                         因为武王克商年代为中国古史年代学上迄今尚未解决之重要课题。
                         拙著论证克商在公元前1127年,哈雷彗星在前1133年回归,“日有重日”与“二日并出”皆可以解释为哈雷彗星不确当记录,亦即武王伐纣以前出现之奇异天象。
                         唐代李淳风撰《晋书·天文志》云:
                         彗星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光芒,或长或短。
                         此处所说彗星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以哈雷彗星光芒之强,与重光之“日有重日”“二日并出”都可以比拟。
                         再照上列帝辛王世铜器年代,其元年在公元前1179年,对照西周开国年代,列表如下:
                    公元前 帝辛纪年 周文王纪年
                         1179 1
                         1140 40 受命(在季秋)〔8〕
                         1139 41 受命1
                         1135 45 5
                         1134 46 6
                         1133 47(哈雷彗星回归) 7
                         1132 48(二日并出) 8
                         1131 49 9
                         1130 50 10
                         1129 51(岁在鹑火) 11武王伐纣
                         1128 52 12
                         1127 13克商
                         此表帝辛四十八年“二日并出”在公元前1132年,即哈雷彗星回归之次年,仅有一年出入。
                         且回归在公元前1133年,相当文王受命七年,与旧史文王受命七年而崩可以吻合。
                         是年正在文王武王交替年代,所以《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之记录是可以说明历史真实。
                    


                    12楼2010-08-17 21:14
                    回复
                           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帝辛在位年代,自公元前1179年至前1128年,计五十二年。
                               (二)帝乙在位年代
                           帝乙年代之资料皆以甲骨卜辞为依据。
                           卜辞中帝乙时期有十祀征人方,与廿祀在上,所记历日干支资料比较丰富。
                           其中引起注意即出现殷商历法一个月中有四个癸日之特殊现象,经过近人研究,认为一个月有三十一天。
                           如果排除殷历岁首建丑、排除大小月相间,与闰旬诸说,帝乙年代可以测算出来。
                           (1)《殷墟书契续编》1·23·5:癸巳,王卜贞:……在六月,唯王三祀。
                           《历表》:公元前1202年未月小乙亥朔,丙子胐为月首,十八日癸巳。
                           (2)《续编》1·5·1:癸酉,王卜贞;旬亡尤。
                           ……在十月又一,唯王三祀。
                           《历表》十一月当下年子月,公元前1201年未月小庚午朔,辛未胐为月首,三日癸酉。
                           (3)《殷契粹编》896:癸丑卜贞:今岁受年?弘吉。
                           在八月,唯王八祀。
                            《历表》:公元前1197年酉月大甲辰朔,丙午胐为月首,八日癸丑。
                           (4)《通纂》别二《中村》9:丁未卜,贞:王宾父丁,在十月又二,唯王九祀。
                           《历表》:公元前1196年相当帝乙九祀,是年有十三月,但《历表》不能说明殷历十三月日辰,此十二月相当前1195年子月小戊戌朔,己亥胐为月首,九日丁未。
                           (5)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排列帝乙十祀九月至十一祀五月“征人方”日程,共有64个干支日辰,列表如下:
                           十祀九月:甲午……癸亥
                           十月:癸酉乙酉丁亥己丑辛卯癸巳甲午
                           十一月:辛丑壬寅癸卯辛亥癸丑甲寅乙卯辛酉癸
                           十二月:己巳癸酉己卯甲申乙酉丙戌庚寅壬辰癸巳甲午
                           十一祀正月:丁酉己亥庚子辛丑壬寅□□乙巳丙午癸丑己未癸亥乙丑
                           二月:癸酉丁丑戊寅庚辰□□辛巳壬午癸未丙戌庚寅壬辰癸巳甲午
                           三月:癸卯乙巳丙午己酉庚戌辛亥癸丑
                           四月:癸酉
                           五月:癸卯癸丑
                           此组“征人方”卜辞干支日辰,经过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1983)论证殷历出现新问题,即卜辞中不仅有小月二十九日大月三十日之记录,而且有大月三十一日之记录。
                           据其分析,此组九月甲午为九月月首,因此九月癸亥正好是九月第三十日。
                           由此十月月首为甲子,十月月终又为甲午,正好是第三十一日。
                           所以是年九月至十二月各月日数为三十、三十一、三十、三十,出现连续四个大月,其中三个大月是三十日,一个大月是三十一日。
                           我们认为温、袁二人论证合乎逻辑。
                           同时我们曾经查阅张培瑜《历表》公元前1275,前1267,前1259,前1205皆出现四个连大月,前1200年以后再未出现。
                           而出现三个连大月为经常现象,不胜枚举,如前1258,前1255,前1252 , 前1250,前1248,前1242,前1240,前1234,前1231,前1230,前1229,前1224,前1223,前1221,前1216,前1215,前1214,前1213,前1212,前1208,前1206,前1205,前1204等等,其中前1216至前1212连续五年出现三个连大月,在中国古代历法从来未有过。
                           所以我们对温、袁二人论证表示赞同。
                      


                      13楼2010-08-17 21:16
                      回复

                             据《历表》:公元前1195年相当帝乙十祀。
                             卜辞九月相当戌月,是月大壬辰朔,甲午胐为月首,三十日癸亥。
                             亥月大壬戌朔,甲子胐为月首,而癸亥在亥月胐前,为戌月(九月)月终三十日。
                             十月为亥月,月首甲子,三十一日甲午。
                             十一月为前1194年子月,月首为乙未,二十九日癸亥,三十日甲子。
                             十二月为丑月,月首应为乙丑,月终为三十日甲午。
                             随之十一祀正月月首乙未,三十一日乙丑,方可与卜辞吻合。
                             但《历表》:公元前1194年丑月大辛酉朔,乙丑已相隔四月,我们采取甲骨卜辞真实记录,以《历表》作为参考,终究不能以现代历表取代中国殷周以上古史年代。
                             下文将有其他例证以作补充。
                             十一祀二月月首丙寅,月终甲午为二十九日。
                             卜辞二月以甲午为止,以后三月癸卯至癸丑四月癸酉,五月癸卯癸丑,其月首难以确定,但可以适当排列,不致发生窒碍。
                             本条为推算帝乙十祀在公元前1195年之关键。
                              (6)《续编》2·1·3:癸亥,王卜贞;……在二月,唯王廿祀。
                              《历表》:公元前1185年卯月小己亥朔,庚子胐为月首,二十四日癸亥。
                             (7)《通纂》596:
                             癸丑卜,在贞:王旬亡祸?在六月,王于上。
                             癸亥卜,在向贞:王旬亡祸?在六月,王于上。
                              癸酉卜,在上贞:王旬亡祸?在七月。
                             癸未卜,贞:王旬亡祸?在七月,王征□□商,在爵。
                             癸巳卜,贞:在上贞:王旬亡祸?在七月。
                                 (8)《通纂》597:
                             癸未王卜,贞:旬亡祸?在九月,在上,王廿司(祀)。
                             癸巳王卜,贞:旬亡祸?在九月,在上。
                             (9)《通纂》600:
                             癸未卜,在上贞:王旬亡祸?在九月,王廿司。
                             癸卯卜,在上贞:王旬亡祸?在十月,王廿司。
                             (10)《簠室殷契徵文》地望10:
                             癸巳卜,在上贞:王旬亡祸?在九月。
                              癸卯卜,在上贞:王旬亡祸?在十月。
                              癸丑卜,在上贞:王旬亡祸?在十月。
                             癸亥卜,在上贞:王旬亡祸?在十月。
                              癸酉卜,在上贞:王旬亡祸?在十月又一。
                             癸未卜,在上贞:王旬亡祸?在十月又一。
                             癸巳卜,在上贞:王旬亡祸?在十月又一。
                              (11)《通纂》598:
                             癸□□,□□□贞:王□□□?在□□。
                             癸卯卜,贞:王旬亡祸?在二月,在上。
                              癸丑卜,在上贞:王旬亡祸?在二月。
                             □亥卜,在□□贞:□□亡祸?在□□。
                             郭沫若云:“此片当在王之廿又一祀。”从以上排列帝乙廿祀六月至廿一祀二月卜旬日期:六月 …… 癸丑 癸亥
                             七月 癸酉 癸未 癸巳
                             八 …… …… ……
                             九月 …… 癸未 癸巳
                             十月 癸卯 癸丑 癸亥
                             十一月 癸酉 癸未 癸巳
                             十二月 …… …… ……
                             正月 …… …… 癸巳
                             二月 癸卯 癸丑 癸亥
                             《历表》公元前1185年未月小丁酉朔,戊申朏为月首,十七日癸丑,二十七日癸亥。
                             申月小丙寅朔,丁卯朏为月首,七日癸酉,十七日癸未,二十七日癸巳。
                             戌月小乙丑朔丙寅朏为月首,十八日癸未,二十八日癸巳,相当卜辞九月。
                             亥月大甲午朔,丙申朏为月首,八日癸卯,十八日癸丑,二十八日癸亥,相当卜辞十月。
                             《历表》是年有十三月,月小甲子朔,乙丑朏为月首,九日癸酉,十九日癸未,二十九日癸巳,《历表》癸巳是下年子月朔,在朏为月首之前,相当卜辞十一月。
                             帝乙廿一祀正月有癸巳,二月有癸卯癸丑癸亥,依上例推算,正月在公元前1184年丑月大癸亥朔,乙丑朏为月首,二十九日癸巳。
                             二月在寅月小癸巳朔,乙未朏为月首,九日癸卯,十九日癸丑,二十九日癸亥,历日皆可贯通。
                             综上所考,帝辛元年在公元前1179年,在位五十二年。
                             帝乙元年在前1204年,在位二十五年。
                        


                        14楼2010-08-17 21:19
                        回复
                          唉,帝辛52年,亏你算的出来
                          不过,金文中帝辛有二十五祀的说法。
                          帝辛的大哥微子后来还去宋国担任君主,要帝辛52年,微子该活多大啊!
                          那时候平均寿命才30多点
                          60就算很长寿的了。


                          16楼2010-09-18 21:21
                          回复
                            话说天文啥的很复杂,早年间翻到的一本相关书籍差点让我对书本铅字产生抵抗心理……


                            IP属地:北京17楼2010-09-19 08:40
                            回复
                              去你的吧,什么52年。那是夏桀在位的年数。
                              纣王公元前1076——前1046年在位30年。帝辛元年是公元前1075年。


                              18楼2010-11-16 22: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