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在重新刷黑大微博,把乌鸡汤转过来,权做备份。之前转的减肥贴直接被系统删除,所以有些内容转不过来。看到哪篇转哪篇,不按顺序来的。
#乌鸡汤# 关于创业的“时机”(2021-1-14)
这些天发生不少事情,有了些感慨,上来和大家分享下,尤其是想对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说说哈。
我这些年的创业之路其实走得蛮顺的,包括这次疫情很多人受到了打击,可因为我们公司的性质不同,反而借此上了一个台阶。我这一整年都心怀感恩,感谢这一路上无私帮助过我的朋友们,也同样,感谢五年前选对了路的那个自己。
也有不少人问过我,什么时候创业,创业应该做什么,我就想和大家聊聊这个所谓的“时机”的问题。
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很明确的想法,未来我要有自己的公司,要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而我发现自己好像有这方面的能力,就是在我频繁多次“预知”到了某些市场动向的时刻。
年轻时候我时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有个XXX什么的就好了,怎么没人做呢?这个XXX里包含过很多品类,比如某种服务,某种产品,甚至某个娱乐活动或者综艺节目。我小时候觉得是自己异想天开,可有趣的就是,我多年前想过的那些XXX,总会在五六年后真实地出现在我身边,它们一一都成真了。
再后来我工作了,工作时候我也很快能察觉哪里不对劲,在我还没有权利改变的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不对劲带来的弊端,也的确都如我所料,我觉得不合适的业务最后差不多都以失败收场。那时候我慢慢意识到,我似乎有提前能看到某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
而最后最强烈的那一次,是我当年作为公司某业务部总负责人,制定了一整套的发展规划,那项业务当时国内没有多少人做,我是做了很多调研,把信息整理在一起分析之后,算是开创性地制定了这样一套规划。而就在我带团队实施这项计划的时候,我一个在美国的好哥们儿忽然联系我,问我是不是在做XXX,我说是啊,然后和他聊了下我大致的战略方向,他就特别激动,跟我说,他现在加入的那个公司(一家世界知名五百强企业)正在孵化的项目就是这个,请的都是美国顶尖专家,最近正在研发的方案和我计划的相差无几。
我当时自己都震惊了,尤其在我听到他介绍那些专家背景的时候,我都有点不敢置信。因为这个项目专业性很强,我也没想到我仅仅依靠不到三个月的调研数据,整合信息制定的方案,居然和专家组的大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那是我最强烈的一次,发现自己的确有某种前瞻性的天分。然后也是因为这件事,我想我大概是“可以了”,所谓的时机,也许是到了。
之后完成了这个大项目,我就辞职了,决定创业,提前预想了未来至少十年的机遇和风险,选择了一条我认为很有前景但国内还不成熟的路,而当初的这个决定,也让我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不至于伤筋动骨,稍微调整架构后,还算顺利地规避了疫情的冲击。
所以我这些天除了感恩,也在反思,就想到曾经有人问过我的“时机”问题:什么时候创业?以及创业做什么?
仅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能够给到年轻创业者们的建议就是,当你在生活和职场中,有过无数次验证了市场前景的经历,再来谈是否要创业。你在别人的平台先有过很多次“证明你的想法可行”的经历,再自己亲身去做这个事。注意我说的是很多次,不是一两次,很多次是证明了你的思维已经是正确的战略性思维了,你能多次看出哪条业务线不正确,哪个方案不可行,而同时你自己所负责的方案又都比较顺利,你才算具备了敏锐的商业嗅觉,未来创业就省去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这个坎坷过程。
另一个要素,也是我一直强调的,就是广交人脉,我这些年朋友们帮了我很多,光有能力没有助力一样也会很辛苦,况且老板的本职工作差不多就是谈投资谈合作抓战略大方向,前两点都需要人脉的支撑,后一点大方向的问题,就是上面讨论的内容了。
当你做到了上面这两点,创业要做什么,什么时候该出手,就不需要问别人了,当你还需要问别人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也说明了你的“时机”还未到。
忽然想到这些,就和大家随便聊聊吧,希望有帮助到你们少走些弯路。创业者的失败率非常高,所以做好准备再行动,不要冲动,怎么检测自己足够准备好了,上面两点暂时可以作为检查点吧。
稍作记录,与大家共勉。
#乌鸡汤# 关于创业的“时机”(2021-1-14)
这些天发生不少事情,有了些感慨,上来和大家分享下,尤其是想对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说说哈。
我这些年的创业之路其实走得蛮顺的,包括这次疫情很多人受到了打击,可因为我们公司的性质不同,反而借此上了一个台阶。我这一整年都心怀感恩,感谢这一路上无私帮助过我的朋友们,也同样,感谢五年前选对了路的那个自己。
也有不少人问过我,什么时候创业,创业应该做什么,我就想和大家聊聊这个所谓的“时机”的问题。
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很明确的想法,未来我要有自己的公司,要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而我发现自己好像有这方面的能力,就是在我频繁多次“预知”到了某些市场动向的时刻。
年轻时候我时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有个XXX什么的就好了,怎么没人做呢?这个XXX里包含过很多品类,比如某种服务,某种产品,甚至某个娱乐活动或者综艺节目。我小时候觉得是自己异想天开,可有趣的就是,我多年前想过的那些XXX,总会在五六年后真实地出现在我身边,它们一一都成真了。
再后来我工作了,工作时候我也很快能察觉哪里不对劲,在我还没有权利改变的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不对劲带来的弊端,也的确都如我所料,我觉得不合适的业务最后差不多都以失败收场。那时候我慢慢意识到,我似乎有提前能看到某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
而最后最强烈的那一次,是我当年作为公司某业务部总负责人,制定了一整套的发展规划,那项业务当时国内没有多少人做,我是做了很多调研,把信息整理在一起分析之后,算是开创性地制定了这样一套规划。而就在我带团队实施这项计划的时候,我一个在美国的好哥们儿忽然联系我,问我是不是在做XXX,我说是啊,然后和他聊了下我大致的战略方向,他就特别激动,跟我说,他现在加入的那个公司(一家世界知名五百强企业)正在孵化的项目就是这个,请的都是美国顶尖专家,最近正在研发的方案和我计划的相差无几。
我当时自己都震惊了,尤其在我听到他介绍那些专家背景的时候,我都有点不敢置信。因为这个项目专业性很强,我也没想到我仅仅依靠不到三个月的调研数据,整合信息制定的方案,居然和专家组的大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那是我最强烈的一次,发现自己的确有某种前瞻性的天分。然后也是因为这件事,我想我大概是“可以了”,所谓的时机,也许是到了。
之后完成了这个大项目,我就辞职了,决定创业,提前预想了未来至少十年的机遇和风险,选择了一条我认为很有前景但国内还不成熟的路,而当初的这个决定,也让我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不至于伤筋动骨,稍微调整架构后,还算顺利地规避了疫情的冲击。
所以我这些天除了感恩,也在反思,就想到曾经有人问过我的“时机”问题:什么时候创业?以及创业做什么?
仅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能够给到年轻创业者们的建议就是,当你在生活和职场中,有过无数次验证了市场前景的经历,再来谈是否要创业。你在别人的平台先有过很多次“证明你的想法可行”的经历,再自己亲身去做这个事。注意我说的是很多次,不是一两次,很多次是证明了你的思维已经是正确的战略性思维了,你能多次看出哪条业务线不正确,哪个方案不可行,而同时你自己所负责的方案又都比较顺利,你才算具备了敏锐的商业嗅觉,未来创业就省去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这个坎坷过程。
另一个要素,也是我一直强调的,就是广交人脉,我这些年朋友们帮了我很多,光有能力没有助力一样也会很辛苦,况且老板的本职工作差不多就是谈投资谈合作抓战略大方向,前两点都需要人脉的支撑,后一点大方向的问题,就是上面讨论的内容了。
当你做到了上面这两点,创业要做什么,什么时候该出手,就不需要问别人了,当你还需要问别人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也说明了你的“时机”还未到。
忽然想到这些,就和大家随便聊聊吧,希望有帮助到你们少走些弯路。创业者的失败率非常高,所以做好准备再行动,不要冲动,怎么检测自己足够准备好了,上面两点暂时可以作为检查点吧。
稍作记录,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