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答:平和原有土楼一千多座,几乎每个自然村(社)都有土楼,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农村迁建、改造新房,有很大一部分土楼因没人居住年久失修而倒塌,目前仅存三百多座,而且数量还在逐年减少。 平和土楼建筑资源丰富,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马蹄形(畚箕楼)、八角形、猪腰形、风车形、不规则形。平和土楼(尤其是圆楼)多有楼包,即以主楼为中心,向外围二至三环,环环相连,这样的造型和规模,举世罕见。平和土楼建筑用材多样化,墙体除了生土,还大量采用青石、红砖、青砖等。平和土楼的大门、墙面装饰非常讲究,石刻匾额镌刻楼名,多出自经典,涵义深刻,寄喻志向,如“绳武楼”取自于《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西爽楼”取意唐王维诗:“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西爽”源出《世说新语•简傲》篇,指人性格疏傲,不善奉迎,“黄绮”是指秦末汉初的隐士“商山四皓”,都是品格高洁的人。落款留有署名纪年(目前现存纪年最早的土楼为平和延安楼,建于明万历十一年),有的匾额和对联则标榜“名门望族”、“书香府第”、“理学世家”、“孝悌祖德”等内容,这些特色是周边的南靖、永定、华安等地土楼所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