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零几年初的时候,经常泡在在半壶紫砂论坛(听说过或泡过半壶紫砂论坛的人应该年纪都不小了,那里曾经被调侃为玩儿壶人的黄埔军校)。曾经在论坛的商城里见过一把小煤窑朱泥的宫灯壶,因为爆砂、铁质析出的黑点在壶身上有那么七八处,被当做瑕疵壶处理,大几百元。当时就是因为这些所谓的瑕疵下不了决心拿下,错失了机会。不知它最终落到了谁家的案头。
现在想起来真是悔的七荤八素,那可是能用来当标本的小煤窑朱泥壶啊。这种错过,早些年不在少数。也正是因为这种错过,让自己对紫砂壶的理解与认知逐渐的成熟。自然之美,才是紫砂壶的魅力所在!懂得欣赏自然之美,才是玩儿壶的境界所在!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科技狠壶应运而生,规整的挑不出一丝毛病,还没泡养就已经油光水亮,就像韩国整容回来的美女,美是美,但就是感觉哪里不对。思前想后终于悟出了这么个结论——好看不好用!成壶不再是原来的模样,泥料也从当年简简单单的段泥紫泥清水泥发展成了形容词大汇编,日新月异让你闻所未闻,让我不得不经常审视自己对泥料知识的浅薄以及对中国词汇掌握的贫乏,总怀疑自己的文化水平停留在初中肄业。
好就好在当年接触的早,知道啥是原汁原味的紫砂壶,内心一阵唏嘘之后,还是坚定了自己多年来对一把紫砂壶好与坏判断和辨别的标准。六祖慧能说过,不是风动,不是旗动,是你的心在动!有了这些年的经验积累,现在那些个科技狠壶想忽悠我?您还得修炼!真的入不了我的眼!
当你亲身经历过这些变迁,你才真正痛心于近些年网络时代和现代科技对紫砂壶的伤害,你才愈发怀念那个有着瑕疵不尽完美的年代。
最后写几句话与新迈入紫砂之门的壶友们共勉,真的想玩儿壶,那就踏踏实实从一把看上去朴朴素素甚至灰头土脸的光素器入手吧,你不负它,它不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