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这个词非常有意思,什么叫“无职综合征”?难不成又是8u们整的花活吗0.0?不过话说回来,我来逛贴吧大部分原因也是为了缓解看这部小说给我带来的许多情绪,例如对故事结局的失落、惆怅以及幻想的成分在里面。而在现实生活中一看,我才注意到“无职转生”这个圈子是有多小,我几乎找不到能够一起畅谈的人,就算有幸遇到看过的人,也多半没有什么自己的见解。那么我就先来讲一讲我的阅读流程吧。
刚开始接触《无职转生》是从动漫入手的,一开始我便被这样的世界观构造,人物丰富的心理呈现,以及引人入胜的情节所深深吸引,最初是为艾莉丝的离开而难过(可能本身我是一个同理心比较强的人),这就像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那段时间也导致我做啥都提不起劲QAQ,脑子里全是无职转生(啊啊啊简直要疯掉了),一开始逛吧,被8u们说的老鲁迪日记骗惨了(艾莉丝为保护鲁迪而死,一直没有走到一起)所以我开始从小说中寻找答案,万幸的是理不尽这个老嫂子后续给了个he(happy ending),至少让我没那么难受了。
再后来我继续补小说,不得不说,小说相比于动漫拥有更加丰富的细节,让我能够更加了解人物的各种心理活动,也就给了我更强的代入感,仿佛置身于无职的世界当中去了,直到最后,作品以鲁迪寿终正寝,家人环绕着离世为结局,乍一看没什么问题,是个he,但是这样一来,我的无职综合征达到了顶峰,各种情绪接踵而来,涌入我的脑子,斩断了我的思考能力,我陷入了作品完结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
完蛋了,我也患上了“无职综合征”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为什么会难过、惆怅呢?后来我开始慢慢分析。首先,最直观的,这部小说的结尾,与众多小说不同,他引入了“寿命论”,可以说将一个众人不愿意面对的东西搬出来了,见证了不同生命长度的物种经历生与死的分别,多半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他引发了我们对悲观未来的遐想,和大家不想看到的后续,因为我们都被鲁迪乌斯这个角色所深深吸引了,而他34岁到74岁的光景是否被同化为千篇一律,所以也就没什么好赘述的了呢?
他的故事怎么就这样结束了...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从头开始谈谈《无职转生》。这是定位为轻小说的作品,他具有高效地将故事内容传达给读者的通俗的写作手法,我认为就是推主线。而轻小说的受众群体大多都是年轻人,可以说本就是为年轻人而写。年轻人往往是充满活力且较为浮躁的,大多数人的想法也通常是想着事务的发展需要顺从自己的本心,会不自然的抵触自己不想看到的东西,追求认同感,希望自己的观点被大众接受,也就容易被大众的观点带节奏,往往因此缺乏了辨别好坏正误的能力。
作品与读者问题讲完了,聊一聊作品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也就是作品的独到之处以及魅力所在。本书在剧情上张弛有度,故事有严肃,也有温情,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每一个人物,也就更加具有代入感。看到感人至深的地方,我也会默默留下泪水——在这架空的魔法世界,鲁迪乌斯真的有拿出真本事,他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与救赎。也正是这样的故事,以鲁迪乌斯传奇的一生落幕画上了句号,我们从而联想到了自己:
在这个自己所处的世界中,你是否拿出了真本事,你是否拥有鲁迪乌斯一样的勇气与决心,勇于承担责任,面对困难?
答案肯定是摇摆的,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未知,对已经经历过的事务总有说不完的遗憾和不甘,往往做不到无拘无束,放开手脚的大胆闯荡。通过种种自身与故事的对比之下,我甚至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所经历的简直就是一团糟,我能够拥有那样精彩的人生吗?这是我自己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
关于遗憾,作者在书中也有侧面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从中得出的是:无论怎样都会有遗憾,不管做出什么选择都会后悔。这些理论能深入人心是因为套入到现实世界仍然适用。他想告诉我们,遗憾是常态,如果因为害怕会留下遗憾,从而失去面对的勇气,那么遗憾永远只会成为遗憾,你会在面对更多选择的时候收到更多的遗憾,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错失良机,不断陷入“泥沼”。
我相信,每一个喜爱无职这本书的人,在自己细细品读的时候绝对是充满了激情的,会为作者笔下的人物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但是归根结底,这部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更深层的思考,也因此有收获,有自我对未来的考究。
我保持之前的观点: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在贴吧发表的的看法拥有着一些目的。首先将我自己对作品的想法表达出来,用文字描述出来,思考我为什么会悲伤惆怅,直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其次,系统且客观的叙述是为了获得各位8u姥爷的认同,如果有更多的人认同我的观点,我就会感到满足,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认为这么做是具有意义的,既能帮助他人,也能与自己和解。
最后,我想说,只言片语不能代表我个人,也会与大家的见解有所不同,欢迎大家能更多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断完善。
刚开始接触《无职转生》是从动漫入手的,一开始我便被这样的世界观构造,人物丰富的心理呈现,以及引人入胜的情节所深深吸引,最初是为艾莉丝的离开而难过(可能本身我是一个同理心比较强的人),这就像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那段时间也导致我做啥都提不起劲QAQ,脑子里全是无职转生(啊啊啊简直要疯掉了),一开始逛吧,被8u们说的老鲁迪日记骗惨了(艾莉丝为保护鲁迪而死,一直没有走到一起)所以我开始从小说中寻找答案,万幸的是理不尽这个老嫂子后续给了个he(happy ending),至少让我没那么难受了。
再后来我继续补小说,不得不说,小说相比于动漫拥有更加丰富的细节,让我能够更加了解人物的各种心理活动,也就给了我更强的代入感,仿佛置身于无职的世界当中去了,直到最后,作品以鲁迪寿终正寝,家人环绕着离世为结局,乍一看没什么问题,是个he,但是这样一来,我的无职综合征达到了顶峰,各种情绪接踵而来,涌入我的脑子,斩断了我的思考能力,我陷入了作品完结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
完蛋了,我也患上了“无职综合征”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为什么会难过、惆怅呢?后来我开始慢慢分析。首先,最直观的,这部小说的结尾,与众多小说不同,他引入了“寿命论”,可以说将一个众人不愿意面对的东西搬出来了,见证了不同生命长度的物种经历生与死的分别,多半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他引发了我们对悲观未来的遐想,和大家不想看到的后续,因为我们都被鲁迪乌斯这个角色所深深吸引了,而他34岁到74岁的光景是否被同化为千篇一律,所以也就没什么好赘述的了呢?
他的故事怎么就这样结束了...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从头开始谈谈《无职转生》。这是定位为轻小说的作品,他具有高效地将故事内容传达给读者的通俗的写作手法,我认为就是推主线。而轻小说的受众群体大多都是年轻人,可以说本就是为年轻人而写。年轻人往往是充满活力且较为浮躁的,大多数人的想法也通常是想着事务的发展需要顺从自己的本心,会不自然的抵触自己不想看到的东西,追求认同感,希望自己的观点被大众接受,也就容易被大众的观点带节奏,往往因此缺乏了辨别好坏正误的能力。
作品与读者问题讲完了,聊一聊作品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也就是作品的独到之处以及魅力所在。本书在剧情上张弛有度,故事有严肃,也有温情,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每一个人物,也就更加具有代入感。看到感人至深的地方,我也会默默留下泪水——在这架空的魔法世界,鲁迪乌斯真的有拿出真本事,他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与救赎。也正是这样的故事,以鲁迪乌斯传奇的一生落幕画上了句号,我们从而联想到了自己:
在这个自己所处的世界中,你是否拿出了真本事,你是否拥有鲁迪乌斯一样的勇气与决心,勇于承担责任,面对困难?
答案肯定是摇摆的,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未知,对已经经历过的事务总有说不完的遗憾和不甘,往往做不到无拘无束,放开手脚的大胆闯荡。通过种种自身与故事的对比之下,我甚至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所经历的简直就是一团糟,我能够拥有那样精彩的人生吗?这是我自己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
关于遗憾,作者在书中也有侧面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从中得出的是:无论怎样都会有遗憾,不管做出什么选择都会后悔。这些理论能深入人心是因为套入到现实世界仍然适用。他想告诉我们,遗憾是常态,如果因为害怕会留下遗憾,从而失去面对的勇气,那么遗憾永远只会成为遗憾,你会在面对更多选择的时候收到更多的遗憾,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错失良机,不断陷入“泥沼”。
我相信,每一个喜爱无职这本书的人,在自己细细品读的时候绝对是充满了激情的,会为作者笔下的人物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但是归根结底,这部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更深层的思考,也因此有收获,有自我对未来的考究。
我保持之前的观点: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在贴吧发表的的看法拥有着一些目的。首先将我自己对作品的想法表达出来,用文字描述出来,思考我为什么会悲伤惆怅,直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其次,系统且客观的叙述是为了获得各位8u姥爷的认同,如果有更多的人认同我的观点,我就会感到满足,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认为这么做是具有意义的,既能帮助他人,也能与自己和解。
最后,我想说,只言片语不能代表我个人,也会与大家的见解有所不同,欢迎大家能更多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