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市公交调整的一大“亮点”就是再现了2020年的线路停运“热潮”。除去118路、352路等短暂恢复的线路,2023年有7条常规线路与我们“永别”了。其中虽然有浪费公交资源的1路、184路等,但也不乏作用独特且无可替代的线路,如256路停运使得吉顺街北段仅剩最后三条线路,269路是阜丰路仅剩的两条线路之一(思考题1:从2016年至今,吉顺街和阜丰路各损失了哪些线路?),277路更是湖滨街唯一的线路。诚然,近年来全国公交行业都欠景气,我市公交的运营状况也是困难重重,然而公交毕竟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像这般唯利是图,“一停了之”不善后,制造盲区不眨眼,怎能不令人诟病?
相比之下,64路与364路的整合、116路“二合一”、1路和184路的停运就显得合理得多了。这些调整的共同特点是调整前存在大规模无意义的重复,且有可代替线路,无需善后,调整后可以节约一批车辆。实际上,个别线路大段连续重复、多线路分支开线等不合理现象长期存在着,理应予以革除(思考题2:目前还存在哪些两条线路重复站点数量超过50%的现象?试举一例)。2023年已经消除了“大马路系列”、104路与184路、116路正副线、64路与364路这几组重复,希望新的一年公交集团继续对不合理重复“开刀”,在不影响市民出行的前提下,把有限的公交资源分配到更需要的地方去,实现方便市民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平衡。
新开线路方面,除了公路客运公交化改造,2023年只开通了6条“9字头”线路。这6条线路的共同特点是里程短、车隔差,导致客流惨淡。而且,除了903路、904路周边无可代替线路外,其他4条线路可以说毫无优势,对周边基本没有吸引作用,尤其是901路,完全就是罔顾市民需求,“想当然”开行的,其结果必然是白白浪费公交资源。77路、79路的成功再次表明,在目前的“2元时代”,市民真正需要的不是“短接驳”线路,而是长距离干线。希望新的一年继续开通这样的穿城干线,给市民出行带来切实的方便。
继2018年中兴公司解散后,西北公司于2023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坊间早有传言称公交集团要进行分公司整合,最终只保留四个分公司,如今这个目标正变得越来越近。分公司整合有利于进行冗余线路的整合,避免不必要的内耗,符合“降本增效”的趋势(思考题3:公交集团曾存在过哪些分公司不同但有大段连续重复的线路?试举一例),但是,这种整合终究不能解决个别公营线路与民营线路之间的恶性竞争。比起分公司整合这种“空架子”,个人还是更希望民营线路逐步收归公营,结束数十年来的“混战”局面。
受2012年“两横三纵”快速路局部路段烂尾影响,一些线路迟迟没能恢复原线。例如223路、233路苦等了十一年之久才恢复原走向。截至目前,“两横三纵”快速路遗留至今的烂尾路段只剩东荣大路(太有街~天石街)。此处烂尾十多年来没有任何复工的迹象,不仅严重破坏了路网的完整性,还使得一些公交线路至今都无法恢复原线运行(思考题4:请完整地指出东荣大路烂尾都影响了哪些公交线路?)去年曾传出东荣大路以南地块征收的消息,希望借此机会消除烂尾,改善周边交通环境,尽快恢复公交线路,方便周边市民。
应行管部门要求,二十余条线路开行夜车。但是实际情况不堪入目,多数线路只加开了一两趟,车隔非常长;除末班以外的班次发车时间不固定,让人根本不敢等。长春公交的末车时间普遍偏早是事实,但如此方法的延时效果如何?这样的夜车怎么可能会吸引到客流呢?希望今后夜车公示定班或者缩短车隔,这样才能真正为有需要的乘客服好务。
本prince统计过2023年全市公交线网站点数的变化,结果是意料之中的负增长。2022年的短暂繁荣终究只是昙花一现。虽然今年有68路、79路、223路等可圈可点的有益调整,也有30多条线路增设中途站这样前所未有的加站“潮流”,但和2022年相比还是远远不够,更何况2023年还有7条线路停运的强力“拖后腿”。公交集团的运营现状已经是捉襟见肘,连新车都换不起(现在已经有一批车辆超期服役了)。如果2024年这一状况得不到根本好转,那么2018年的车辆大量超期的惨状恐将重演,想靠集团自身的力量恐怕只能“节流”而难以“开源”了,线网优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____END____
(欢迎大家看上文里的思考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