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196年),刘恒是在汉高祖刘邦平定陈豨之乱后被封为代王的。
《汉书》:上还雒阳。诏曰:「代地居常山之北,与夷狄边,赵乃从山南有之,远,数有胡寇,难以为国。颇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代之云中以西为云中郡,则代受边寇益少矣。
从史料中不难看出:刘邦重置的代国非此前赵歇、刘喜、刘如意等为代王时的代国,割去了原有的云中郡收归朝廷,由朝廷分担了一部分代国的防务,将本不属代的太原郡划入了刘恒的代国,并初都晋阳,后迁中都(今山西平遥)。所以换个角度来讲,刘恒名为代王,实是领有原代国雁门郡和代郡的晋王。
今平遥古名中都,中都处于“进可攻退可逃”的有利位置,周边山势复杂,有狐突山、雀鼠谷、团柏谷、马岭、金锁关等险隘。有非常突出的防守优势,另外一旦受到匈奴的进犯,亦可就近南遁。刘恒就是在晋阳和中都度过了他十七年的代王生涯,并非很多人对刘恒想当然那样长期身处代郡边塞直面匈奴,十分凶险。很有可能,他这一辈子,就从来没去国代地,当皇帝后也只到了太原。边关之地,交给部下将领即可,他在相对远离前线的太原安稳享乐做着实际上的晋王,一旦边关失守,他也能就近南遁。
《汉书》:上还雒阳。诏曰:「代地居常山之北,与夷狄边,赵乃从山南有之,远,数有胡寇,难以为国。颇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代之云中以西为云中郡,则代受边寇益少矣。
从史料中不难看出:刘邦重置的代国非此前赵歇、刘喜、刘如意等为代王时的代国,割去了原有的云中郡收归朝廷,由朝廷分担了一部分代国的防务,将本不属代的太原郡划入了刘恒的代国,并初都晋阳,后迁中都(今山西平遥)。所以换个角度来讲,刘恒名为代王,实是领有原代国雁门郡和代郡的晋王。
今平遥古名中都,中都处于“进可攻退可逃”的有利位置,周边山势复杂,有狐突山、雀鼠谷、团柏谷、马岭、金锁关等险隘。有非常突出的防守优势,另外一旦受到匈奴的进犯,亦可就近南遁。刘恒就是在晋阳和中都度过了他十七年的代王生涯,并非很多人对刘恒想当然那样长期身处代郡边塞直面匈奴,十分凶险。很有可能,他这一辈子,就从来没去国代地,当皇帝后也只到了太原。边关之地,交给部下将领即可,他在相对远离前线的太原安稳享乐做着实际上的晋王,一旦边关失守,他也能就近南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