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08,869贴子:9,637,542
  • 1回复贴,共1

说说为患者开方经常用到的抗癌经典名方——乌梅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组成】乌梅30克,蜀椒10克,细辛3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当归15克,炮附子15克,桂枝10克,人参10克,黄柏10克。(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功效】缓肝调中,清上温下。
【方解】肿瘤病情沉疴,临床表现各异,大多寒热错杂、阴阳乖违,由此确定其治疗大法应通调阴阳、补泻兼施、寒温并用。
《伤寒论》中乌梅丸为厥阴证治之主方,药性寒热错杂,酸、苦、辛、甘并用。
方中乌梅为君,以醋浸渍,酸之甚也,然方中辛散温热之品居多,故欲散先敛,酸又为阴,阴阳互根互用,《黄帝内经》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此乌梅用意之深。
再以黄连、黄柏之大苦大寒配伍生姜、附子之大辛大热,直接调错杂之寒热;并以乌梅之酸与人参、桂枝之甘相合,酸甘以化阴,与黄连、黄柏之苦相合,酸苦以泻热,再与细辛、花椒之辛甘合,辛甘化阳,与苦合,辛苦通降,间接调错杂之寒热。
因厥阴之病,寒热乖违、虚实错杂,温散则恐助热,清泄则恐助寒,唯有酸收敛肝,散中有收、收中有散,虚实兼顾,则使无攻补之过,无寒热升降之偏。全方诸药合用,并行不悖,共奏燮理厥阴阴阳寒热虚实之功,清热而不滞寒,温化而不助热,使之归复于平和。
方中用药充分体现出调理阴阳、补益气血,养肝体、助肝用,实为扶正祛邪之良剂,且方中药物尚有通利血脉,活血止痛,消癥散结,调畅气机之功。正如《医宗金鉴》云:“此药之性味,酸辛甘苦、寒热并用,故能解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之邪也。”临床中应用乌梅丸治疗晚期肿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方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交流使用,本人不对使用者负任何责任。


IP属地:江苏1楼2024-04-19 11:16回复
    黄芪 24g
    山药30g
    麸炒白术 10g
    醋三棱 10g
    醋莪术 10g
    浙贝母 15g
    玄参 10g
    牡蛎(先煎) 30g
    射干 6g
    桔梗 5g
    醋鸡内金 18g
    北柴胡 10g
    熟地黄 15g
    夏枯草 15g
    清半夏 12g
    海藻 10g
    木蝴蝶 3g
    陈皮 10g
    当归 10g
    酒萸肉 12g
    这个方子那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08 03: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