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文化吧 关注:2,953贴子:119,771
  • 3回复贴,共1

「细说红楼」“有凤来仪”妙在何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京日报客户端


IP属地:北京1楼2024-08-02 15:27回复
    《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写贾政带领一帮清客到刚竣工的大观园里题匾额对联,走到一处房子(后来命名为潇湘馆),有这样一段文字: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说毕,看着宝玉,唬的宝玉忙垂了头。众客忙用话开释,又说道:“此处的匾该题四个字。”贾政笑问:“那四字?”一个道是“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是“睢园雅迹”。贾政道:“也俗。”……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贾政道:“难道‘淇水’‘睢园’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
    这里的“淇水遗风”“睢园雅迹”“有凤来仪”都蕴藏着历史典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北京第1版、2008年7月北京第3版《红楼梦》(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对“有凤来仪”的注解是:
    有凤来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舜所制的音乐;乐一终为一成。意思是箫韶的乐曲演奏了九章,凤凰都鸣叫着配合乐声起舞。凤凰是传说中祥瑞的灵鸟,又是后妃的象征,用在此处正合“颂圣”的要求。仪:来、招来、归来。来仪,为同义连文。
    这个注释虽然交代了“凤凰来仪”的文献出处,但是并没有说清楚“颂圣”的准确含义,以致读者看完这条注释,对于“众人都哄然叫妙”到底妙在哪,仍一头雾水。
    查《康熙字典》,“仪”字其实没有“招来、归来”的含义;“仪”有“来”的含义,但只是一种方言,见扬子《方言》:“来也,淮、颍之间曰仪。”在古文献里,“凤凰来仪”的“仪”表示“成对起舞”,“来仪”二字并非同义连文。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2楼2024-08-02 15:28
    回复
      其次,“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这句话要结合上下文才能正确理解。需要说明的是,《益稷》并非《尚书》之固有篇目,而是东晋梅赜为了凑够所谓五十八篇之数而从今文《尚书》之《皋陶谟》里硬分出来的。早在清初,著名经学家、考据学家阎若璩就已推翻伪古文,而后学人皆知《益稷》为伪造篇题。《红楼梦》注释不宜仍用此伪题,误导读者。在《尚书·皋陶谟》里面,相关句子原文本为:“……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意思是:笙和大钟分别在堂下更换着演奏,鸟兽都轻盈地跳起舞来;箫韶的音乐演奏了九次,凤凰便成对地飞起来。夔说:“啊!让我敲着石罄,奏起乐来,让那些无知无识的群兽都感动得跳起舞来吧!”(以上据王世舜等译注《尚书》,中华书局出版)东汉儒学家郑玄注称:“箫韶,舜所制乐。”又称:“来仪,止巢而乘匹。”清代经学家孙星衍疏:“《尔雅·释诂》:仪,匹也。乘匹,谓升合之雌雄成匹。”又,《列子·黄帝篇》称:“尧使夔典乐。”夔是尧帝任命的乐官,此时舜帝在位,夔仍为乐官。(以上据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出版)不难看出,在《尚书》原文里,“凤皇来仪”这个词的赞美对象并不是凤凰,而是舜帝。虽是传说中的神鸟,凤凰在舜帝的面前仍然是“无知无识的群兽”。
      《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述了大量与凤凰有关的古代文献,比如《琴操》:“周成王时,天下大治,凤皇来舞于庭,成王乃援琴而歌曰:凤皇翔兮于紫庭,余何德兮以感灵。”可见,在帝制时代,凤凰被当作“祥瑞”,凤凰的出现意味着“天下安宁”“其政太平”,“凤凰来仪”“有凤来仪”都是专用于歌颂帝王“盛德”的词汇。
      如果把这里的“凤”理解成元妃,把“有凤来仪”与元妃归省画上等号,那就意味着元妃到大观园来是作为“无知无识的群兽”的代表——这显然与贾宝玉想要表达的意思恰恰相反。在这里,“凤”不是“后妃的象征”,更不是指代贾元春。“凤”在这里只是虚指。元妃是作为皇权的化身来到贾府,来接受凤凰的歌舞、朝拜的。贾宝玉用“有凤来仪”来寓意“天下安宁”,从而达到“颂圣”的目的。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3楼2024-08-02 15:28
      回复
        巧妙的是,虽然“有凤来仪”的“凤”只是虚指,但是用到潇湘馆这个具体场景,却一点都不突兀,反而十分自然贴切。因为在传统文化里,凤凰有着丰富的含义,其中包括象征后妃。同时,凤凰又与竹子有着特殊联系。《太平御览》引《诗疏》:“凤凰一名鸑鷟(yuè zhuó),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凤凰食竹实的传说,在明清时期仍然流行,贾宝玉题“有凤来仪”匾额的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刚好又切合了这些典故。贾宝玉奉元妃之命为潇湘馆题诗,有“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秀玉指竹子)之句,这里才是将元妃比作“凤凰”。
        综上所述,贾宝玉在为潇湘馆题“有凤来仪”匾额时,既用“凤凰来仪”典故达到了“颂圣”的目的,又借用凤凰食竹实的传说将元妃比作从贾府飞出的金凤凰,而且十分切合潇湘馆作为“第一处行幸之处”,此处又“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的实际情形,难怪“众人都哄然叫妙”。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4楼2024-08-02 15: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