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自身吧 关注:1贴子:135
  • 13回复贴,共1

资产还是负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一样东西,如何判断他是资产还是负债?
很多人和我之前一样, 不能理解,一件东西既然有价值,为什么会是负债呢?这个问题其实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了,车子,你花20多万买了辆车,不能简单以为你有了20多万的资产,因为资产价格要根据他的现阶段可交易价值来计算,你转手当二手车一卖,在国内可能就只值18万了,亏了十万。如果你能卖到非洲或者战争地区去,可能能卖40万,所以也要看你的交易对手和你的交易能力,另外还有一件事,你也可以通过开网约车的形式来赚回来,把变成营运车辆,然后看你每天接单的收入而定。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你绑定了你自己,请你也把你自己当成一种资产(同时也是负债),你的收入是两种资产的叠加所产生,这就是我为什么不认为网约车是个好生意的原因,因为车子可以复制,但是你的时间不能复制。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8-12 13:26回复
    来说说负债的问题,资产的债务属性,是很好理解的,车子从他落地一拿证那刻开始就要不停的花钱,开要花钱,不开也要花钱,汽车后市场配件是个庞大的生意,从这点就可想而知,另外,房子的话,物业费,维修费,装修费这些都是它的债务属性,以及它的这个电水电煤燃气,至于人的话,更好理解你衣食住行,每天的开销是刚需的,什么都不干就是负数懂,为什么不是负债属性呢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8-12 22:00
    回复
      所以只有当它的可交换价值大于购入价值或者它的收益值能覆盖维持他的债务成本,那这种情况才能被认为是资产,反之就是负债,这两点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交易,对手之间是会发生变化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8-12 22:02
      回复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市场上如果流动性不足,则资产价格会大副贬值,甚至变为负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8-13 20:39
        回复
          一个事情,根据参与的人数会有很多变化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8-16 09:06
          回复
            ZHUFANG养老金制度的推出,其实也使得持有房产的成本会变得更高,我主张在一个处于增长期的市场,可以选择性持有可变资产,并且不会一直持有,随时转换成其他资产。。,如果处于萧条期,则应该尽量处置资产,避免继续持有。


            IP属地:上海7楼2024-09-03 15:33
            回复
              从农耕文明开始,人控制了自然的过程就是利用并根据自己从自然界了解的知识不断开发工具,投入到原本自然的生态中的这么一个过程,农业,工业+商业社会都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又分几个阶段,总体来说从部族到现代国家,都是从自然获取资源然后不断反哺自身导致人口快速扩张的过程,在这个环境里面 从以物易物到后期建立中央货币,是为了适应更复杂的社会分工而建立起来的交易保障机制,有一点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一直以来,和猿人从树上摘果子吃一样,推动这套系统前行的都是人的需求和欲望,也就是说,现在社会所有货币扩张行为,发债,生成,贸易,最终锚定的是人的需求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9-05 10:28
              回复
                所以商业社会要扩张,有两个办法,第一个扩大单位人口的需求,一个是扩大人口总数
                在这几千年来,全方位的,提升了人口总数和单位人均的需求以及人多样化需求,那在提升人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之外,他们还凭空制造了很多需求,比如画画艺术的需求,听音乐的需求,嗯,盖房子的需求就是会衍生出很多需求工具的需求,汽车的需求,配件的需求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9-05 13:10
                回复
                  我们回看个人资产情况,当你收入稳定并每年增长的时候,就会购入各种资产,而当你失业降薪了一段时间后,这些持有的资产收益率如果也是经济大周期而下架,使得其不能覆盖资产的持有成本的时间,你就会主动抛弃资产已降低消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9-05 21:04
                  回复
                    国家是单位个人的总和,但是和个人不同的是,国家有无限扩张货币的能力印钞,使得他在短期内不受债务影响,但是其印钞带来的后果确实不能承受的,会在一个已经严重不平衡的市场环境里带来局部通胀的同时也会破坏市场平衡,并削弱法币的权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9-05 21:08
                    回复
                      好家伙,今天看了一下,咱买股票,也不是投资者了,是金融消费者,你买了国产电动车,里面的零配件就不要想着去外面找地方自己修,所有的标识都给你抹掉,特殊配件,只能去指定4s店修,一修成本就是几倍于原来的成本,然后明明好的继电器,说是坏的,让你买新的,你到底是买了个资产,还是买了个祖宗,要天天供着,所有这些资产,你都要为其投保,因为出了啥问题,你都是最终负责人。所以,我判断,以后啊,咱老百姓,尽量不要有资产,光脚不怕穿鞋的,咱就踏踏实实薅羊毛,能租不要买,除非是营生的东西。
                      消费,哪有那么多钱消费,要我说,从现在的体系里面脱离出来,不再听其他人的话语,才是更好的


                      IP属地:上海12楼2024-09-14 10:53
                      回复
                        我最近还在整理其他人的思路,关于货币的在通胀和通缩时产生的效用的,先来看一下,今天某个人的论断
                        收割者讲故事,而被收割者相信故事。当你想要成功,他们就预先定义了成功,而当你努力通向他们定义的成功之时,就中了他们预先埋伏的镰刀。在我分析茅台财报时,当我得知市场售价2000多元的茅台成本不到100元时,我明白了什么是品牌。
                        所谓品牌,就是他们要用1人月劳动生产的产品,要换走你20个月的劳动。而你多出的19个月的劳动,就变成了茅台股东年末的分红。
                        同理,他们可以把钻石定义为爱情,把原本你看不上的东西,定义为审美。其目的都是白嫖和收割你的劳动。
                        当你始终用10份20份的劳动去换回他们的1份劳动,10倍的GDP增长又与你有何干?你依然要被迫在劳动岗位上延续996式的产出。而对手盘却白嫖你的劳动,变成了他们财报中的高毛利率,支撑着他们的市值,形成了他们的财富。
                        你只要记住,只要一个故事,一个叙事被大力宣传,那么背后一定就隐藏着锋利的镰刀。
                        但以上我说的还不是最狠的。
                        因为抢劫,只能抢走你过去的存量,而出卖故事的最高境界,是收割你的未来,让你陷于债务泥潭而造成一生对于货币的饥渴。
                        这里面讲的最好的故事,我认为莫过于印钞和通货膨胀。这类通用叙事,自然都是错的。
                        当你好不容易有了劳动结余,他们告诉你,你不能停下,因为有印钞,有通货膨胀。所以你要投资,但你殊不知,投资才是他们收割你未来的决定盘。
                        所以他们并不会告诉你,印钞是有反身性的。而反身性必然形成周期,而这正是他们镰刀的埋伏点。
                        什么意思?
                        比如面向韭菜的通用叙事的印钞,指的是钞票被印出来造成了房价和物价上涨。印出来的钞票就是物理存在,不会再被消灭。
                        而真实的印钞,货币必然和债务同时产生,并同生同灭。
                        当你找你亲戚借1万元,结果是你亲戚的1万给了你,整个过程没有新增货币产生。
                        但你找银行借1万元,银行就会同时创造1万的货币和1万的债务。其创造货币的上限,就是货币乘数,其扩张极限被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所决定。因此降准从供给侧的说法就是放水,就是提升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上限。
                        当任何数量的货币被创造出来的第一天,其创造者(借债者)就立即开始了消灭它的征程。这就是印钞的反身性。
                        也就是说,居民借债是为了支付(买房或买车等),借债创造了货币,但之后居民就立即要为了偿还债务而努力。而还债,就是新增货币和债务共同消亡的过程。
                        而这必然造就的一个结果,就是借债时创造货币形成通胀,而还债时消灭货币形成通缩。
                        当市场有人借债有人还债就会互相对冲,并形成债务和货币庞氏,而当人口红利的婴儿潮进入青壮年就形成整个社会的借债周期,也就是通胀,反过来,婴儿潮人群进入中老年开始还债并且后续出生率断崖导致新的借债人群跟不上,就会形成整个社会的还债周期,也就是通缩。这正是日本经历过一遍的。


                        IP属地:上海13楼2024-09-21 16:33
                        回复
                          今年股票大涨,本质上是国家定向放水,在房子和电动车赛道已经悄然烂尾的时候,开启股票市值新赛道,本质还是一样,获取新的地方财政方式,通过不断增发,出让地区财政控制的上市公司,并锁定收益,一次性出清债务。


                          IP属地:上海14楼2024-09-29 11:22
                          回复
                            谁来买单??嘿嘿嘿,我觉得不太可能是外资。。。


                            IP属地:上海15楼2024-09-29 1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