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过,更新下各项指标和使用方法。数据库表格地址↓
https://www.kdocs.cn/l/cstiRh7gXWLk
目前使用金山文档在线表格,无广告,不需要登录,不会带给本人任何盈利,甚至还会减少视频播放量(有结果直接看,谁还会去看过程啊)。也欢迎小伙伴们提供更好的分享表格数据的方式。
Q:哪款好吃
A:可以在口味中添加筛选条件 按条件-包含“味道还可以”或者包含“味道一般般”,即可得出,也可以同时结合好评率(完善中)增加可靠性。
Q:如何挑选自己想要的面
A:总表中每列都开放筛选功能,添加自己想要的筛选条件即可,脂肪、蛋白质、饱腹感、口感、热量、好评率(完善中)按20百分比值分5个档位,图标类似手机信号格数,筛选中可以直接点按颜色设置档位。
举例我想选择一款低脂肪、高饱腹感、比2毫米宽的拌面,可以在
脂肪中按颜色筛选低档位,
饱腹感中按颜色筛选高档位,
宽中按条件筛选数字大于等于“2”,
烹饪方式中选择煮拌和泡拌,
即可得出符合的低脂肪高饱腹的拌面
如果还想选择高评分的,可以在好评率中筛选(完善中),或者口味中添加筛选条件提高准确率,目前数据可得数据较少,本人正在努力测评,扩大数据量。
测评选择:优先吃本人库存内临期的,然后根据每日食欲找最近没有测评过的品牌的口味。本人库存一直维持在100款左右各品牌各口味的方便面,参考性价比、受众、口味全面性(泡、煮、干吃)等各方面原因,目前购买都是袋装的,网友推荐的面会优先购买,但是为了不浪费,很多只有5连包出售的只能以后考虑。袋装面测得差不多以后会向米粉、米线、粉丝、粉条、桶装面、生面、日晒面等等速食品,拓展数据库。
测评目的:本人致力于打造一个偏客观、包容性高的粉、面类速食品数据库供大家选择,在线表格才是本人的核心内容,视频投稿是各项指标的采集过程以提高数据库的可靠性、公信力,视频风格很难做改变。感谢各位粉丝的意见、建议和支持。
各参数说明及测评流程:
口味评价:片尾尽量客观描述口味体验。隐藏评分"不好吃"、"味道不怎么样"、"味道一般般"、"味道还可以",隐藏评分为本人主观感受,仅针对口味做出的评价,测评时没有受价格、份量、品牌口碑等因素影响,但是本人不吃香菜不喜欢辣,对应类型方便面会带偏见(降一档评分),测评时的食欲也会影响评分,因此相邻档位分界会有些模糊,千人千味,隐藏评分仅供参考。个人认为"味道还可以的“也会在视频下方(本人已加入创作激励,视频下方原本就会有网站随机投放的广告)和橱窗展示,嫌弃在线表格筛选麻烦的可以直接右滑橱窗(顺便可以增加本人收入,展示的都是尽量低价低佣金的商品,单笔成交预计会增加本人0.1~0.2元收入,),不知道哪个好吃的小伙伴更推荐依据在线表格的好评率选择。
好评率(完善中):小破站每期投稿都会发起投票收集观众对该款方便面的好坏评价,记录总投票数>50,只有50多人投票的好评率公信力会显得很低,所以总有效投票数量<100的会高亮显示提醒。好评率的计算方式为投票中的 “好吃”投票率/(“好吃”投票率+“不好吃”投票率),好评率会受方便面价格、口味、厂家口碑、时事新闻(比如315)、广告宣传力度、产品生命周期、受众等等各因素影响,并不完全反应该产品口味的好坏,但是相比个人主观评价可靠性更高。好评率也会存在幸存者偏差,即热门方便面投稿会有更多小伙伴刷到,好评率会偏高,冷门方便面没人看可能几个月都达不到50投票,希望小伙伴们辩证看待好评率。
餐量:人体每日所需热量1800~3000大卡,1千焦=0.2389大卡,分配到每餐再除以方便面总热量即为建议最小餐量和最大餐量。这里的建议餐量仅以满足生存所需热量作为参考,并不是真的建议每顿吃这么多。方便面作为应急食品设计生产,大部分产品脂肪超标,蛋白质不足,维生素缺乏,膳食纤维几乎没有,所以不建议作为主餐替代正常饮食。即便需要经常食用,也建议每次一包,仅当作主食搭配其他蔬菜、肉类或者饭后水果食用,丰富营养素摄入。
脂肪含量:数据来源为包装袋营养成分表。脂肪含量我根据表格数据汇总以20%百分点值为挡位分成5档,分别对应视频介绍的“脂肪含量高” 、“脂肪含量中上” 、“脂肪含量中等/一般” 、“脂肪含量中下” 、“脂肪含量低” ,每次表格添加新数据会对原档位排序影响,所以会出现前几集“脂肪含量高” 的在后面变成“脂肪含量中上” 档位现象。
脂肪营养素参考值:固定脂肪含量/60g(人体每日所需脂肪为50~60g),所得数值与包装营养成分表会有些许误差,因为各厂家的参考值略有不同,我固定60g方便排序。
蛋白质含量:数据来源为包装袋营养成分表。蛋白质含量我根据表格数据汇总以20%百分点值为挡位分成5档,分别对应视频介绍的“蛋白质含量高” 、“蛋白质含量中上” 、“蛋白质含量中等/一般” 、“蛋白质含量中下” 、“蛋白质含量低” ,每次表格添加新数据会对原档位排序影响,所以会出现前几集“蛋白质含量高” 的在后面变成“蛋白质含量中上” 档位现象。(蛋白质适中的方便面不足1%,体现不出不同方便面的差异,246集开始视频投稿中不再描述蛋白质含量,只在在线表格中体现,膳食纤维和钠含量同理。)
蛋白质营养素参考值:固定蛋白质含量/60g(人体每日所需蛋白质为60~90g,健身增肌、孕妇等特殊人群相对会很高),所得数值与包装营养成分表会有些许误差,因为每家的参考值略有不同,所以我固定60g方便排序。
钠含量:数据来源为包装袋营养成分表。钠含量我根据表格数据汇总以20%百分点值为挡位分成5档供筛选。
钠营养素参考值:固定钠含量/2000毫克(人体每日所需钠含量为1500毫克~2300毫克,体力劳动者相对更高,平均到每顿),所得数值与包装营养成分表会有些许误差,因为每家的参考值略有不同,所以我固定2000毫克方便排序。钠是主要的味道来源,属于多吃多排,并且喝水和运动也能快速排出。大部分方便面为了调味和防腐钠含量超标,7/29起本人采纳粉丝建议,表格中加入钠含量供参考,并不是为了制造焦虑,所以请辩证看待,不要自我焦虑。
总热量:数据来源为包装袋营养成分表,包含面饼、料包总热量,重量为包装袋显示重量,与测评时称重无关。
泡发倍率:数据来源实测,泡发倍率=泡发后面饼重量/干面饼重量
饱腹感(泡发重量):数据来源实测,泡发倍率为泡开后称重/面饼称重
我根据表格数据汇总以20%百分点值为挡位分成5档,分别对应视频介绍的“饱腹感高” 、“饱腹感较高” 、“饱腹感一般” 、“饱腹感偏低” 、“饱腹感低” ,每次表格添加新数据会对原档位排序影响,所以会出现前几集“饱腹感高” 的在后面变成“饱腹感较高” 档位现象。
饱腹感和热量不同,食物在肠胃中消化时会给大脑信号刺激,高饱腹感不像高热量那样会使热量过剩变胖。食物体积的大小会影响饱腹感强度,所以面条膨胀倍率和面饼重量会直接影响饱腹感。
面径:数据来源实测
拉伸倍率、峰值拉力:初始5cm,两端3圈以上缠绕固定(不用夹子因为面条容易夹断),拉伸断裂长度/5cm=弹力,断裂时的拉力。每款面多次测量,直到出现两次的峰值拉力差距在0.02牛以内,采用高的那次记录视频。因为实际测试时长4分钟以上,面条冷却过程中弹性韧性会有变化,测试时无法控制这个变量,加上面条加工时也无法保证每条的粗细一致,所以会有误差,这也是我没法“严谨”测试的原因。6月中旬开始因为室温变热,面条自然冷却速度慢,加入风冷加速冷却。6/17以后(大概190集以后)将测试面条提前”晾晒“冷却,尽量保证每条的温度与室温一致,控制测试时温度这个变量,实际测试结果也确实更稳定了。
各厂家面条粗细、配方、脱水方式会直接影响韧性。
目前测了2次粉丝,几乎都达到拉力计测试长度的极限,所以在升级设备之前暂时不考虑粉丝类高拉伸倍率的方便面测试。
口感参考:数据来源为拉伸倍率*峰值拉力
按理说测试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抗压强度、弹力能比较科学的对比面条口感,但是本人设备简陋,加上面条太软,设计了好几个模具都不能利用拉力计测出面条抗剪强度,所以只能放弃抗剪、抗压强度的测试。另外根据经验公式抗剪强度=0.6~0.8*抗拉强度,同材料的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是成正比关系,而我也只是需要对比各面条的韧性高低,并不是要精确计算面条的具体韧性,所以只用弹性、抗拉强度反应面条的各项指标。
2024/8/10起,总表将弹力、拉力也做分档,方便不同口感需求的小伙伴筛选,比如喜欢软烂、Q弹,或者只追求嚼劲的。一般来说面条弹性越高口感越Q弹,拉力越大越有嚼劲,面条直径细的会感觉爽滑(不怎么需要咀嚼直接可以吞下的感觉)。
口感参考为结合拉伸倍率和峰值拉力的综合数据,冲泡时间,煮泡方式,水温均会影响实际口感,千人千口,每个人的口感喜好不同,所以数据排行仅供参考。
口感我根据表格数据汇总以20%百分点值为挡位分成5档,分别对应视频介绍的“韧性高” 、“韧性中上” 、“韧性一般” 、“韧性偏低” 、“韧性低” ,每次表格添加新数据会对原档位排序影响,所以会出现前几集“韧性高” 的在后面变成“韧性中上” 档位现象。
辣度:0=不辣,1≈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辣度,2≈康师傅老坛酸菜牛肉面的辣度,3≈康师傅香辣牛肉面的辣度,4≈三养火鸡面的辣度,5≈三养双倍辣火鸡面的辣度,各厂家调味区别、吃面时的状态、汤面的放水量都会影响吃面时对辣度的判断,相邻档位分界会比较模糊,辣度仅供参考。
香菜:有=有香菜,无=没有香菜
饼类型:主料为小麦粉的是面饼,方便面主料基本都是小麦粉。主料为大米的为米粉、米线。主料为绿豆、红薯淀粉的为粉丝、粉条。
脱水方式:油炸=油炸方便面,非油炸=除了油炸外其他脱水方式,包括不限于烘干,手工日晒等等,区别是非油炸的饼脂肪含量不到油炸的1/3
烹饪方式:泡汤=可以泡食的汤面,煮汤=只能煮食的汤面,泡拌=可以泡食的拌面,煮拌=只能煮食的拌面,干吃=推荐干吃的干脆面,
测评条件:水温100°,每次均为烧开后再泡(前几期因为天冷,测试流程没有固定导致测试时间比较长,所以烧开后放在保温瓶中)。水质均为小米净饮器过滤后的水。
泡、煮时间以包装袋上厂家建议为准,如果没有则为3分钟(依据为第1集 泡面泡多久口感最好),如果厂家同时建议泡或者煮,优先泡面(相对更符合大家情况,同品牌泡的不好吃可能会尝试煮食),换水后加入水量为100g~130g(根据面饼含量波动,视频没有记录过程)。120期以后为控制粉包、酱包、水的重量总和在130g左右(不包含菜包,除菜包和粉包混合),方便片头展示大致份量。
餐具:该选项主要是为了区分袋装和桶装,袋装需要自备餐具(碗、筷、锅),桶装、部分盒装自备餐具。
参考价格:参考价格为本人实际购买价格。实际购买价格会受购买渠道、打折活动、店铺优惠等影响,价格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