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回顾老网文,看到两本同人类的小说,名字是宅魔王和无限之召唤笔记,我觉得这两本网文可以隐约窥见国人二刺猿群体的视角变迁
先是宅魔王,这本网文的二次元浓度极高,但是其主要的观察视角并不是对二次元美少女符号的挖掘,说人话就是并不以展示二次元美少女的萌点作为主打卖点(不是没有,二次元同人不写美少女就等死吧,但宅魔王的关注重点显然不以美少女为重),反而更加注重于世界的构造和对美少女形象的二次刻画,在其中的eva篇章表现得尤其明显
而无限之召唤笔记,其二次元浓度反而相当低,主角是个屌丝意味很重的反二次元成年社会人,然而作为一本无限流同人小说,这本书的重点就在于对二次元美少女的展示,其剧情,世界观的构造都相当粗糙,一切都以对二次元美少女的刻板的符号展示为主
也就是说,无限之召唤笔记才是和少女契约之书,无限升级契约流这一类二次元浓度极高的同人网文同一个视角的作品,反而是二次元浓度同样奇高的宅魔王,其关注的重点已经和早年的前辈们有根本上的区别了
以东浩纪的说法,在千禧年的时间段里,霓虹二次元相比于高达的深刻剧情和宏大世界观,更加在意对eva中的明日香和绫波丽的符号发掘,也就是我不在意你这个世界有多精妙多宏大,但我很在意明日香和绫波丽的美貌与萌点
这种视角的变迁他认为是由于公共空间内“**”的崩塌,也就是公共空间内的“神明”出现了举不起来自己创造的石头的BUG,导致霓虹的御宅族转而进入到次文化的领域中,以在虚拟空间内重新构建一种“祭祀仪式”来代替公共空间的内祭祀的缺失
东浩纪没说祭祀,我只是用这个方式表达东浩纪的理论而已
也就是御宅族从公共空间撤退,闭锁于自己的私人领域中呈现出来的后现代性
说人话就是,老子不玩了,洪水滔天也和我看美少女无关
这不是我总结的,有二刺猿认为霓虹二次元群体不是这样的,那你找东浩纪去
但是,以这两本网文的视角变迁来看,国人二次元群体是和霓虹二次元群体反着来的——我不是单靠这两本网文就得出这个结论,而是觉得这两本网文的视角变迁可以窥见二次元群体的变化
先是宅魔王,这本网文的二次元浓度极高,但是其主要的观察视角并不是对二次元美少女符号的挖掘,说人话就是并不以展示二次元美少女的萌点作为主打卖点(不是没有,二次元同人不写美少女就等死吧,但宅魔王的关注重点显然不以美少女为重),反而更加注重于世界的构造和对美少女形象的二次刻画,在其中的eva篇章表现得尤其明显
而无限之召唤笔记,其二次元浓度反而相当低,主角是个屌丝意味很重的反二次元成年社会人,然而作为一本无限流同人小说,这本书的重点就在于对二次元美少女的展示,其剧情,世界观的构造都相当粗糙,一切都以对二次元美少女的刻板的符号展示为主
也就是说,无限之召唤笔记才是和少女契约之书,无限升级契约流这一类二次元浓度极高的同人网文同一个视角的作品,反而是二次元浓度同样奇高的宅魔王,其关注的重点已经和早年的前辈们有根本上的区别了
以东浩纪的说法,在千禧年的时间段里,霓虹二次元相比于高达的深刻剧情和宏大世界观,更加在意对eva中的明日香和绫波丽的符号发掘,也就是我不在意你这个世界有多精妙多宏大,但我很在意明日香和绫波丽的美貌与萌点
这种视角的变迁他认为是由于公共空间内“**”的崩塌,也就是公共空间内的“神明”出现了举不起来自己创造的石头的BUG,导致霓虹的御宅族转而进入到次文化的领域中,以在虚拟空间内重新构建一种“祭祀仪式”来代替公共空间的内祭祀的缺失
东浩纪没说祭祀,我只是用这个方式表达东浩纪的理论而已
也就是御宅族从公共空间撤退,闭锁于自己的私人领域中呈现出来的后现代性
说人话就是,老子不玩了,洪水滔天也和我看美少女无关
这不是我总结的,有二刺猿认为霓虹二次元群体不是这样的,那你找东浩纪去
但是,以这两本网文的视角变迁来看,国人二次元群体是和霓虹二次元群体反着来的——我不是单靠这两本网文就得出这个结论,而是觉得这两本网文的视角变迁可以窥见二次元群体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