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结算,一般是款到发货,月结,季度结和半年结。
款到发货在外贸比较多。国内已经很难做到了,一般采购好的,做到月结,已经是非常优质的公司了。
而上面说的各种结算,是现金结算。大概在2012、13年前,大部分都是走的现金结算或银行承兑。
大概在2014-15左右,就开始大量的商业承兑了,基本乱七八糟的公司都搞。而且商业承兑还有个更离谱的。例如原来合同商定是半年结的。半年到期,给你一张商业承兑,又拖半年。你如果急用钱,只能去贴现,亏几个点。或者背书转给下游,一个转一个。
这种做法,一般是大厂压榨小供应商。我以前的公司就是这样搞。然后大厂之间如果互相有产品采购的,也是互发商业承兑。搞到最后都是货物抵价冲账。
开了这个头之后,小供应商为了抵消贴现的损失,报价就会对应提高。然后进入中国式的无底线内卷,最终,价格其实还是下调。这样,售价一直下调,商票又要贴现赔钱,那用什么保证利润?只能偷工减料或者压榨人工了。
大型的制造厂,走量大,供应商薄利多销,可能供货质量问题还不大,最多对内压榨工人,或者压榨下游。
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因为不上不下的,行业内卷又严重,肯定是走偷工减料+压榨工人的双重路径。
在经济繁荣时期,问题还不大。到经济差的时候,基本一死一大片。银行是非常清楚企业的资金流和经营情况的,大把商票变废纸,或者打骨折。
所以有的企业是从来不接受商业承兑的,宁愿不做你生意。但有很多急着扩充的企业,只能硬着头皮接。死的也是最惨。
款到发货在外贸比较多。国内已经很难做到了,一般采购好的,做到月结,已经是非常优质的公司了。
而上面说的各种结算,是现金结算。大概在2012、13年前,大部分都是走的现金结算或银行承兑。
大概在2014-15左右,就开始大量的商业承兑了,基本乱七八糟的公司都搞。而且商业承兑还有个更离谱的。例如原来合同商定是半年结的。半年到期,给你一张商业承兑,又拖半年。你如果急用钱,只能去贴现,亏几个点。或者背书转给下游,一个转一个。
这种做法,一般是大厂压榨小供应商。我以前的公司就是这样搞。然后大厂之间如果互相有产品采购的,也是互发商业承兑。搞到最后都是货物抵价冲账。
开了这个头之后,小供应商为了抵消贴现的损失,报价就会对应提高。然后进入中国式的无底线内卷,最终,价格其实还是下调。这样,售价一直下调,商票又要贴现赔钱,那用什么保证利润?只能偷工减料或者压榨人工了。
大型的制造厂,走量大,供应商薄利多销,可能供货质量问题还不大,最多对内压榨工人,或者压榨下游。
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因为不上不下的,行业内卷又严重,肯定是走偷工减料+压榨工人的双重路径。
在经济繁荣时期,问题还不大。到经济差的时候,基本一死一大片。银行是非常清楚企业的资金流和经营情况的,大把商票变废纸,或者打骨折。
所以有的企业是从来不接受商业承兑的,宁愿不做你生意。但有很多急着扩充的企业,只能硬着头皮接。死的也是最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