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幅员广,车速不可太低,蒸汽机时代,干线车速是40公里,太低了不合适,所以干线铁路采用准轨模式,限界也比较大,车辆重,桥梁造价高,结果就是总里程短
如果当初采用准轨窄轨双模式,那么地方铁道就可以兴起,里程造价低,车辆运营成本低,便于地方士绅集股投资。
窄轨和准轨之间货物过驳,可以采用人力方式,安排大量就业,
地方物流成本低 ,对发展经济好处很大
窄轨标准有1米和30英寸两种,这两种差距很大,
前者是支线铁道,后者是矿区铁道
如果采用30英寸即762毫米,内燃机车方式,一辆卡车头就可以拉百吨物资,基本上每个乡镇都能普及,在汽车普及前,就可以覆盖主要经济区,
西方发达国家没有窄轨铁路网,是因为汽车和公路的出现,窄轨便利度不如卡车运送。
而当年中国中农家产200元,卡车5千(2吨级),所以是不可能普及的,卡车作为公铁两用车头,则完全合适。
理想的三级铁路网:
干线:准轨 ,速度40,省会间全国性路网;
支线:米轨,速度30,县城间,省内路网;
轻便:762mm或30英寸,马拉或拖拉机马达车头,速度20, 乡镇间运输。
特别是马拉铁道,对于农村作用巨大,参考80和90年代的拖拉机拉车和农用运输车,农村可以形成产业分工,效率提升,那么GNP就地滚一倍,也便于实现工业化,如此,1950年代就可以实现初步工业化,前提是无战乱。
当然,都是马后炮
如果当初采用准轨窄轨双模式,那么地方铁道就可以兴起,里程造价低,车辆运营成本低,便于地方士绅集股投资。
窄轨和准轨之间货物过驳,可以采用人力方式,安排大量就业,
地方物流成本低 ,对发展经济好处很大
窄轨标准有1米和30英寸两种,这两种差距很大,
前者是支线铁道,后者是矿区铁道
如果采用30英寸即762毫米,内燃机车方式,一辆卡车头就可以拉百吨物资,基本上每个乡镇都能普及,在汽车普及前,就可以覆盖主要经济区,
西方发达国家没有窄轨铁路网,是因为汽车和公路的出现,窄轨便利度不如卡车运送。
而当年中国中农家产200元,卡车5千(2吨级),所以是不可能普及的,卡车作为公铁两用车头,则完全合适。
理想的三级铁路网:
干线:准轨 ,速度40,省会间全国性路网;
支线:米轨,速度30,县城间,省内路网;
轻便:762mm或30英寸,马拉或拖拉机马达车头,速度20, 乡镇间运输。
特别是马拉铁道,对于农村作用巨大,参考80和90年代的拖拉机拉车和农用运输车,农村可以形成产业分工,效率提升,那么GNP就地滚一倍,也便于实现工业化,如此,1950年代就可以实现初步工业化,前提是无战乱。
当然,都是马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