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末民初学制规定来看,严家麟创立童子军应是1913年的2月25日,而非1912年的2月25日。清末兴办学堂,无论是光绪还是宣统年间,学校均实行两学期制,其中,关于每年的第一学期开学时间规定分别如下。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学堂章程规定,“每年以正月二十日开学,至小暑节放假”;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学部规定,“每年正月十六日开学,夏至后六日散学”;宣统元年(1909年),学部增订学堂管理通则规定,“每年以正月二十日开学,至小暑节前散学。”以上规定表明,清朝末年,新年开学的时间规定最早从未超过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六日。与此同时,教会学校不仅与官方规定一样,实行两学期制,且新学年实际开学时间也在元宵节以后,“开学之期约在上半年正月二十日,下半年约在八月初一”。应该说,教会学校的开学时间规定不仅与官方规定保持一致,而且也符合当时中国人的节日风俗和文化心理。1912年9月,国民政府规定新学制,把一学年分为三学期,“年假休业定为七日以上、十四日以下”,这一规定立即便遭到指责:“年假七日至十四日,…实际则有因之假归稽留时日,逮过阴历元宵始来校办学者,亦以其积习难返而姑听之。”新的学制所引起的反响从反面说明,违背文化习俗与心理的开学时间规定,在实行过程中很难行得通,人们仍然按照过去的规定,在阴历的元宵节后才返校开学,这种做法已成了一种习惯,无论学校还是个人都只能听之任之。况且在1912年9月前,国民政府仍然沿袭的是清末学制,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颁发学制法令,条令明文规定:“在新学制未颁行以前,每年仍分二学期;阳历三月开学,至暑假为第一学期。”迪以上规定表明,民国初年,学校学制师承清末,分为两个学期,自1912年9月起到新学制颁布前,每年新学期开学为阳历3月。如按此规定,1912年文华书院新学期开学应在阳历3月以后,而参照其他教会学校新学期的开学规定,作为教会学校的文华书院,1912年第一学期开学日期至少也应该是在阴历正月十五日以后。因为1912年2月25日是阴历正月初八,如果严家麟创立童子军时间是1912年的2月25日,也就是该年阴历正月初八,无论是按照清末学制安排,还是按照该年教育条令规定,此时的文华书院尚不可能复校开学,所以,1912年2月25日,严家麟召集书院幼童部儿童“宣誓”成立童子军不具可能性。而1913年2月25日是阴历正月二十,元宵节已过,按中国人当时的岁时习惯,以及学制管理规定来看,此时的文华书院已开学是可能的。因此,从学制规定来看,严家麟创立童子军时间应是1913年的2月25日,而不是1912年的2月25日。
从当时社会形势来看,严家麟于1912年2月25日创立童子军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自民国起义以来,教育机关,一时停歇,黉舍变为兵营,学子编入卒伍,此迫于形势,不得不然”。此番描述说明,辛亥革命不久,由于形势所迫,教育机关停闭,学校不得已变为兵营,学生参加了军队。由此推断,身处革命首义武昌的各类学校和学生,概莫能免受此种冲击。文华书院处于革命风暴中心的武昌,被打乱了的学校秩序要在短短的4个月内,即1912年2月25日就达到开学的条件,其可能性甚小。因为1912年1月19日(农历腊月初一),革命政府要求“各州、县小学校,应于元年三月初四日(阴历壬子年正月十六日)一律开学;中学校、师范学校视地方财力,亦以能开学为主”。此条令说明,1912年,在革命政府控制的范围内,小学开学时间统一规定为正月十六日,这与此前学制规定相吻合,而中学则视其财力,做好开学准备,文华书院如果财力允许,是否就可以于阴历正月初八正式开学呢?从上述学制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即使文华书院有开学的经费条件,其要在1912年2月25日之前,即阴历正月初八前就开学的可能性很小。更何况3月5日(阴历正月十七日),革命政府在“电饬省属高等专门学校从速开学”不久,3月14日(阴历正月二十六日),教育部又要求各省将已设之优级、初级、师范一并开学。接二连三的电令说明,在1912年,政府督促各级各类学校“从速开学”的时间,最早也不会超过该年的3月4日,即阴历正月十六日。综上所述,从社会形势和政府电令开学的时间要求,以及严家麟关于童子军是创始于文华复校的回忆来看,1912年2月25日之前,文华书院复学的可能性较小,学校尚且没有开学,那也就谈不上在这一时间组织学生宣誓创办童子军了,其创立的时间只可能是1913年的2月25日。加之1915年严家麟回忆创立童子军是1913年2月,且该年2月25日为阴历正月二十,这一时间,不仅社会秩序的恢复使得文华书院具备开学条件,而且按学制规定也应该开学,所以,此时严家麟创立童子军才具有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