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见,用了十六个小时,从序章走到了“不见”。
这千里路上,遇见了许多危险,经历了许多抉择,走到最后,上演了一场烟火下的离别。
欲扬先抑,这游戏意义不明剧情和ooc真挺多,男主刻画差女主一大截,当然体量小是一个主要原因,但是不见这个结局是我看过所有的视觉小说里面给我的伤害最大的,可能跟我个人经历有关。
看完不见结局之后,再回头来看这张cg,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地流。本来是温馨的人间烟火,却用乐景把哀情刺进了我的心里。
这个结局,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无助
我的内心像被一块石头堵住了,堵得慌,在这张cg前面发怔几十分钟。
(下面是一些分析,可能不是很专业)
满穗走了,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不是豚妖,不是官兵,不是饥荒,不是饿鬼,不是盗匪,正因为都不是,才把这个结局推到了哲学的高度,即哲学唯一严肃的命题是“自杀”。
她战胜了饥荒和战乱,却没有战胜荒谬的世界。
她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复仇被剥夺了,而人是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的,不知道有什么事要做,有什么地方想去,为什么要活,在这种迷茫和虚无当中,想到自己还要活很久这件事让人痛苦,就会得出人生不值得经历的结论。可是生活本来就是没有意义,世界总是不按我们设想的方式存在,这是理性面对荒谬的无助。
面对这种荒谬,我印象中哲学里好像列举了三种应对方法。
有的人直接自杀了。
有的人不停给自己找意义。
感觉对应的是两个真结局的情况,把刺杀豚妖作为新的复仇,新的目标。虽然历史上的很多成功人士走的都是这一条路,但是一旦达成目标或者反思目标便又会受到挑战。刺杀完豚妖,如果满穗活着逃出来了,又怎么办?又要找谁去复仇?无尽地设立目标和达成目标,还是人生吗?
还有一种方法是认为“目的是没有的,过程就是一切”。从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就可以创造意义,意义是自己定义的,可能比如吃一顿饱饭,逛一次庙会本身就形成了意义。
说实话我对这几种都不太懂,不然也不会高考完上了大学之后越来越感到没有意义,已经两年了,有时候用游戏麻醉自己,每周都要找学校的心理老师,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结局破了我的防,不仅是因为我特别喜欢这个人物,也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能体会这种意义被剥离,三观被解构的感觉。
(那么,结合一点我自己如何保持乐观的经验,来聊一聊穗穗还有救吗。)
首先,得能说上话才有救,但是又不能限制她的自由(估计也限制不了),只能寄希望于牢良情商爆发快点想到湖边了。
但是原作中湖边谈话的片段说实话感觉除了互相交底之外没有太多别的东西(当然交底肯定要的),我估计拉不回来。而且她才刚刚从一段仇恨中出来,马上又给她找刺杀豚妖这个新目标,我觉得不是很对。
由于很多问题牢良根本想的没有穗穗明白,我也想不太明白,所以只能主要从情感上安慰对方。
依我看,首先听她发泄发泄,告诉她把想说的都说了吧,人在这种情况下你先不要急着讲太多,这个原作做得倒是还可以,不要推卸责任,先认错。
等她发泄完了,暂时不杀了,先问问她昨天晚上的烟火美吗?逛庙会开不开心?在洛阳玩得怎么样,要是能给她递过去一个番薯将会是绝杀。用简单的快乐把她从哲学思考里面拉出来。
然后告诉她她有多重要,对自己,对其他三小只,对所有还记得她的朋友,把她的光辉事迹复盘一遍,(很可惜穗穗没有在战斗中救过良,她完全有这个能力的,那样她还能感觉更好一点,被仇人救的感觉是非常难受的)还要表现出自己的依赖,以激发她的母性(无论性别和年龄都会有母性的)。
再然后,才可以开始共情,但是问题来了,良和穗穗共情不了,最多回忆一下这三十天发生的事,为之奈何,有人有高见否?其实还可以找几个经历不同的人和穗穗聊一聊,可惜那个时候没有专业的心理医生,牢良人脉又不行。。。
最后,鼓励她去找新的生活,我觉得可以的话良和穗确实应该分开一段时间。不仅因为你是她目前荒谬感的主要来源,还因为14岁对应现在初中,正是要开始独立认识世界、走出自己道路的年龄,这个阶段无条件的保护和依靠并不是好事,而且良的教育水平你就别祸害穗穗这个好苗子了,满穗的很多封建桎梏已经和过去的自己一起死了,她也许会想去念书、行商,甚至参军,活自己的人生。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问题只有自己想明白才行,别人怎么说都只是个辅助。希望穗穗能够把这些问题想开了,活出精彩的人生吧。也希望我自己可以想通一点。。。

这千里路上,遇见了许多危险,经历了许多抉择,走到最后,上演了一场烟火下的离别。
欲扬先抑,这游戏意义不明剧情和ooc真挺多,男主刻画差女主一大截,当然体量小是一个主要原因,但是不见这个结局是我看过所有的视觉小说里面给我的伤害最大的,可能跟我个人经历有关。
看完不见结局之后,再回头来看这张cg,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地流。本来是温馨的人间烟火,却用乐景把哀情刺进了我的心里。
这个结局,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无助
我的内心像被一块石头堵住了,堵得慌,在这张cg前面发怔几十分钟。
(下面是一些分析,可能不是很专业)
满穗走了,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不是豚妖,不是官兵,不是饥荒,不是饿鬼,不是盗匪,正因为都不是,才把这个结局推到了哲学的高度,即哲学唯一严肃的命题是“自杀”。
她战胜了饥荒和战乱,却没有战胜荒谬的世界。
她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复仇被剥夺了,而人是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的,不知道有什么事要做,有什么地方想去,为什么要活,在这种迷茫和虚无当中,想到自己还要活很久这件事让人痛苦,就会得出人生不值得经历的结论。可是生活本来就是没有意义,世界总是不按我们设想的方式存在,这是理性面对荒谬的无助。
面对这种荒谬,我印象中哲学里好像列举了三种应对方法。
有的人直接自杀了。
有的人不停给自己找意义。
感觉对应的是两个真结局的情况,把刺杀豚妖作为新的复仇,新的目标。虽然历史上的很多成功人士走的都是这一条路,但是一旦达成目标或者反思目标便又会受到挑战。刺杀完豚妖,如果满穗活着逃出来了,又怎么办?又要找谁去复仇?无尽地设立目标和达成目标,还是人生吗?
还有一种方法是认为“目的是没有的,过程就是一切”。从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就可以创造意义,意义是自己定义的,可能比如吃一顿饱饭,逛一次庙会本身就形成了意义。
说实话我对这几种都不太懂,不然也不会高考完上了大学之后越来越感到没有意义,已经两年了,有时候用游戏麻醉自己,每周都要找学校的心理老师,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结局破了我的防,不仅是因为我特别喜欢这个人物,也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能体会这种意义被剥离,三观被解构的感觉。
(那么,结合一点我自己如何保持乐观的经验,来聊一聊穗穗还有救吗。)
首先,得能说上话才有救,但是又不能限制她的自由(估计也限制不了),只能寄希望于牢良情商爆发快点想到湖边了。
但是原作中湖边谈话的片段说实话感觉除了互相交底之外没有太多别的东西(当然交底肯定要的),我估计拉不回来。而且她才刚刚从一段仇恨中出来,马上又给她找刺杀豚妖这个新目标,我觉得不是很对。
由于很多问题牢良根本想的没有穗穗明白,我也想不太明白,所以只能主要从情感上安慰对方。
依我看,首先听她发泄发泄,告诉她把想说的都说了吧,人在这种情况下你先不要急着讲太多,这个原作做得倒是还可以,不要推卸责任,先认错。
等她发泄完了,暂时不杀了,先问问她昨天晚上的烟火美吗?逛庙会开不开心?在洛阳玩得怎么样,要是能给她递过去一个番薯将会是绝杀。用简单的快乐把她从哲学思考里面拉出来。
然后告诉她她有多重要,对自己,对其他三小只,对所有还记得她的朋友,把她的光辉事迹复盘一遍,(很可惜穗穗没有在战斗中救过良,她完全有这个能力的,那样她还能感觉更好一点,被仇人救的感觉是非常难受的)还要表现出自己的依赖,以激发她的母性(无论性别和年龄都会有母性的)。
再然后,才可以开始共情,但是问题来了,良和穗穗共情不了,最多回忆一下这三十天发生的事,为之奈何,有人有高见否?其实还可以找几个经历不同的人和穗穗聊一聊,可惜那个时候没有专业的心理医生,牢良人脉又不行。。。
最后,鼓励她去找新的生活,我觉得可以的话良和穗确实应该分开一段时间。不仅因为你是她目前荒谬感的主要来源,还因为14岁对应现在初中,正是要开始独立认识世界、走出自己道路的年龄,这个阶段无条件的保护和依靠并不是好事,而且良的教育水平你就别祸害穗穗这个好苗子了,满穗的很多封建桎梏已经和过去的自己一起死了,她也许会想去念书、行商,甚至参军,活自己的人生。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问题只有自己想明白才行,别人怎么说都只是个辅助。希望穗穗能够把这些问题想开了,活出精彩的人生吧。也希望我自己可以想通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