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3d吧 关注:4,121贴子:10,144
  • 0回复贴,共1

联想、华硕、中兴已上市裸眼3D笔记本、裸眼3D显示器、裸眼3D平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注:转载请注明”燃景显示“
*************裸眼3D显示原理介绍*************
裸眼3D显示技术已经成熟且多家品牌已有产品上市,如联想、华硕、中兴已上市的裸眼3D笔记本、裸眼3D显示器、裸眼3D平板电脑等,看到3D显示却无需佩戴任何眼镜,都是有视差的真3D显示技术。
一些人质疑裸眼3D显示器的真实性,没有亲生体验是很难想象的。真3D(生理3D)画面只有“现场、双眼”才能看到3D画面。
在电影院看3D电影就是真3D体验(中学物理有介绍偏光眼镜看3D的原理),它有双目视差,取下眼镜时看到重影,戴上眼镜时左眼和右眼分别看到一幅画面,两幅画面间有一定视角差,大脑通过这个微小的视差让人感知到空间深度信息。
市面流行的户外LED大屏(商业街L型折角巨幕)、旋转LED空中成像、透明全息仓库等是心理3D(伪3D)。
3D感知的生理因素(真3D):双目视差、辐辏(眼球轴向)、视焦距。
1、双眼视差是指两眼看向同一景物时,左右眼两幅画面叠在一起时画面实际会有微小的差异;就像一个魔方放在眼前时,左眼看到左侧面更多,右眼看到右侧面更多。鸟类、兔子眼睛长在两侧,虽有更宽广的视区,但只有很小的双眼交织共同视区,兔子在慌乱中判断不到”景深“,才会出现守株待兔的情形。
2、辐辏就是双眼看向同一目标,看较远目标时两个眼球轴向趋近平行,看越近的目标时两个眼球轴向交叉角越大。
3、视焦距,人看远处和看近处时,睫状肌自动调节,眼球焦距随之自动调整。
以上三点都大脑底层功能自动完人,通过此三点大脑自动形成空间感知,形成景深感知。这些是生理层面的反应。
以上有生理层面变化的,形成的3D感知也有人称为”真3D“。
3D感知的生理因素(伪3D):遮挡关系、心理暗示、移动视差、透视原理。
比如用网格的前后”遮挡关系“,形成景物飘出窗外的感觉。用围绕目标景物移动拍摄的视频,让人形成”移动视差“,离眼近的移动得快,离眼远的移动地慢,心理上会认知到哪些远、哪些近。还有”近大远小“原理,从画面中判断远近。这些都没有形成生理上的变化,只是心理层面的感知。还有心理暗示型的,如当下流行的户外LED大屏幕墙,都建成L型折角的,首先从心理人给人以”空间“暗示,再用遮挡关系,让景物树枝或手臂“伸出窗外”(窗户边沿实际是屏幕画面伪造的)。以上这些都没有真正形成生理上的变化,同一画面没有双目视差、同一画面在相同焦距上、眼球轴向固定没有发生变化。
********重点********裸眼3D显示原理********重点********
裸眼3D显示原理,1、在传统LCD表面贴合光栅(光栅可改变像素光折射方向);2、普通左右格式的3D片源(比如网上下载的3D电影)经软件交织运算后,形成一个重影画面(这时若是普通显示器上则看到重影),3、摄像头实时追踪眼球,根据实时眼球位置,把每个像素(经光栅折射)按计算好的角度送入左右眼(无需佩戴任何眼镜)。使得左右眼分别看到一幅不同的画面(对应3D片源的左右两个画面),在双眼中还原真实空间中看景物时双眼呈现的画面。
因为加入了摄像头实时追踪眼球运算,人眼在屏幕前自由移动时不会出现”10年前“裸眼3D显示技术的晃眼、眩晕、重影等问题。
最新的电子光栅技术(液晶光栅),让光栅可以受控的开关,使得2D画面显示时分辨率也不受任何损失,不再像”10年前“的柱镜光栅那样,看2D画面时文字有明确的颗粒感,分辨率下降受损失。
更厉害的是,光场3D显示技术,人在屏幕前左右移动时,不仅有真实的景深感知,同时可以真实的看到景物不同侧面信息。比如显示屏中的魔方,从左侧看时真的可以看到魔方的左侧页,从右侧看时也真的可以看到魔方的右侧面;就像人们在真实空间中看到的物体一样,光场显示屏中显示出有真实景深及真实视差的栩栩如生的景物。
目前华硕、联想、中兴等上市的电子产品都是带眼球追踪的裸眼3D显示技术(片源是左右格式的视频或3D模型文件),并不是真光场3D显示。
现阶段光场3D显示因要求更高的分辨率及更高的主机运算性能,所以主要用于商业领域的3D显示。
欢迎关注,下次再介绍全光场3D显示技术。
注:转载请注明”燃景显示“


IP属地:广东1楼2024-12-06 11: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