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6日,我在武汉一中报告厅聆听了管理文学的代表作家成君忆的演讲——《说三国,论人生》。演讲结束后,我问询了部分师生的感受,都对成君忆持保留意见,并明确表示易中天比成君忆讲得好。我却认为,成君忆比易中天伟大。以下是支持上述观点的八大理由。
理由之一:易中天的品三国,只有故事,没有灵魂,只重趣味,不讲道义;而成君忆的演讲,通过解读三国故事,发现了蕴藏其中的文化密码,引导人们关注道德问题,注重道德重建,将人性引向光明,这是做学术的最高旨趣和最终归宿。从易中天的演讲中,我们能获得欣赏的快感,因为他长于用生动、明快、时尚的语言讲解历史故事,剖析人情事理,加上浑厚的音质,流畅的表述,很能迎合世人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历史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心理,故而能享有“学术超男”“百家讲坛坛主”等美誉。我倒认为,“学术艺人”更能反映易中天的学术风格,在贯通历史的过硬功底中自觉不自觉地夹有媚俗的习气。成君忆则以立诚的态度,对三国故事作了深入细密的研究,从中引出“园丁文化”这一三国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和另一种文化即“渔夫文化”(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引出)加以比对,表明倡导园丁文化反对渔夫文化的鲜明立场,虽带有文人的迂腐气,而其对人性的肯定对人道的弘扬,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故而能打动人心,震撼人心,触动灵魂,净化灵魂。
理由之二:易中天的演讲,虽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观点之间不相联属,基本上是知识的堆积,材料的罗列;而成君忆的演讲,则提出了系统的理论,这种理论不仅为解读《三国演义》提供了钥匙,而且可以广泛运用到教育管理等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运用价值。
理由之三:易中天的演讲,只是研究成果的炫耀和展示,而没有向世人昭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于人”,是之谓也;而成君忆则向我们真切地展示了研究学问的思路和方法,指出从怀疑开始,一步步走向真相,是研究学术的的不二法门,故而能给人深刻的启示。
理由之四:易中天的演讲,给人带来瞬时的快感,快感过后便归于虚无,头脑中基本不留什么痕迹,也没有做笔记的必要;成君忆的演讲,则让人产生凝重感,引导人作艰苦细致的思考,如同一次精神历险,信息量非常密集,给人带来全方位的教益——既有知识上的斩获,又有思想上的豁然贯通,还有方法上的启迪,更有灵魂上的触动和震撼。
理由之五:易中天的演讲,是一种书斋生活的折射,很少面向实际、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成君忆的演讲,则将历史知识、文学情调、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治学的宝贵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八方友)和优良传统(文以载道,经世济用)。
理由之六:易中天的演讲,很少向世人提供有价值的建议,表面的热情掩盖不住内在的冷漠;成君忆的演讲,则时常向听众进尽忠言,如中学生要从眼下开始着手职业规划,要做出明确的人生说明宣言,要勇于怀疑那些众口一词的结论,要从怀疑走向真相等等,表现出真诚的人文关怀和敢于承担的道德责任。
理由之七:从研究方向看,易中天以文学的语言来解读历史,使历史更贴近现实,贴近大众,贡献卓著,但跨度较小;成君忆从文学的角度来讲解管理学的知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解读文学作品,这种跨学科的研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天地,能给人更大的启示。
理由之八:易中天正走向衰老,成君忆则正走向成熟。这一点不言而喻。
我希望时间会证明我的上述判断的正确性,我更希望更多的人会支持成君忆的努力,我还希望两个人能够更加坦诚的正视自己的不足,学习对方的优点,原谅对方的偏激,摈弃成见,握手言和。
理由之一:易中天的品三国,只有故事,没有灵魂,只重趣味,不讲道义;而成君忆的演讲,通过解读三国故事,发现了蕴藏其中的文化密码,引导人们关注道德问题,注重道德重建,将人性引向光明,这是做学术的最高旨趣和最终归宿。从易中天的演讲中,我们能获得欣赏的快感,因为他长于用生动、明快、时尚的语言讲解历史故事,剖析人情事理,加上浑厚的音质,流畅的表述,很能迎合世人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历史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心理,故而能享有“学术超男”“百家讲坛坛主”等美誉。我倒认为,“学术艺人”更能反映易中天的学术风格,在贯通历史的过硬功底中自觉不自觉地夹有媚俗的习气。成君忆则以立诚的态度,对三国故事作了深入细密的研究,从中引出“园丁文化”这一三国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和另一种文化即“渔夫文化”(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引出)加以比对,表明倡导园丁文化反对渔夫文化的鲜明立场,虽带有文人的迂腐气,而其对人性的肯定对人道的弘扬,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故而能打动人心,震撼人心,触动灵魂,净化灵魂。
理由之二:易中天的演讲,虽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观点之间不相联属,基本上是知识的堆积,材料的罗列;而成君忆的演讲,则提出了系统的理论,这种理论不仅为解读《三国演义》提供了钥匙,而且可以广泛运用到教育管理等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运用价值。
理由之三:易中天的演讲,只是研究成果的炫耀和展示,而没有向世人昭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于人”,是之谓也;而成君忆则向我们真切地展示了研究学问的思路和方法,指出从怀疑开始,一步步走向真相,是研究学术的的不二法门,故而能给人深刻的启示。
理由之四:易中天的演讲,给人带来瞬时的快感,快感过后便归于虚无,头脑中基本不留什么痕迹,也没有做笔记的必要;成君忆的演讲,则让人产生凝重感,引导人作艰苦细致的思考,如同一次精神历险,信息量非常密集,给人带来全方位的教益——既有知识上的斩获,又有思想上的豁然贯通,还有方法上的启迪,更有灵魂上的触动和震撼。
理由之五:易中天的演讲,是一种书斋生活的折射,很少面向实际、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成君忆的演讲,则将历史知识、文学情调、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治学的宝贵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八方友)和优良传统(文以载道,经世济用)。
理由之六:易中天的演讲,很少向世人提供有价值的建议,表面的热情掩盖不住内在的冷漠;成君忆的演讲,则时常向听众进尽忠言,如中学生要从眼下开始着手职业规划,要做出明确的人生说明宣言,要勇于怀疑那些众口一词的结论,要从怀疑走向真相等等,表现出真诚的人文关怀和敢于承担的道德责任。
理由之七:从研究方向看,易中天以文学的语言来解读历史,使历史更贴近现实,贴近大众,贡献卓著,但跨度较小;成君忆从文学的角度来讲解管理学的知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解读文学作品,这种跨学科的研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天地,能给人更大的启示。
理由之八:易中天正走向衰老,成君忆则正走向成熟。这一点不言而喻。
我希望时间会证明我的上述判断的正确性,我更希望更多的人会支持成君忆的努力,我还希望两个人能够更加坦诚的正视自己的不足,学习对方的优点,原谅对方的偏激,摈弃成见,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