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历来有关《雪中芭蕉》的主要文章一览
二川
有关《雪中芭蕉》主要的论文、散文和论著(还有更多散见于各类书籍和文章中的观点无法一一列出。以下有◆入【附录】,◇大家可以自行参考,现在网络很方便):
◆陈允吉《王维“雪中芭蕉”寓意蠡测》(《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p81-86)(陈允吉《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p1-11及 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p67-80)
◆杨军《“雪中芭蕉”命意辨》(《陕西师大学报》,1983年第2期p78-81、p60)
◇文放《“袁安卧雪”与“雪里芭蕉”》(《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2期p126-127)
◇蔡诗意《〈袁安卧雪图〉与传统美学观》(《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第3期p10-14)
◆皮朝纲《慧洪以禅论艺的美学意蕴》(《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p56-60、p66)
◇张景鸿《关于王维〈袁安卧雪图〉的思考》(《美术观察》2000年第12期p54-56)
◇周怡《雪蕉与雪竹——关于王维绘画禅理表现的一个模式》(《齐鲁艺苑》,2003年第4期p18-19)
◇黄崇浩《“雪里芭蕉”考》(《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p27-28)
◆林清玄《雪中芭蕉》(1982年)
◇殷杰《雪里芭蕉与红竹》(1983年)
◆初国卿《雪里芭蕉》(2000年)
◇詹杭伦《雪里芭蕉》(2003年)
◇流沙河《夜蝉与雪蕉》(2003年)
◆王改娣《雪中芭蕉》(2004年)
◆王光福《雪里芭蕉与疟疾文字》(2004年)
◇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
◇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葛兆先《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陈允吉《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张育英《禅与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
◇皮朝纲《禅宗美学史稿》,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
【附录】
附录一:陈允吉《王维“雪中芭蕉”寓意蠡测》——《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p81-86
王维“雪中芭蕉”寓意蠡测
陈允吉
王维的“雪中芭蕉图”,作为一帧很受推祟的名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现代的某些艺术论著,也都经常提到这幅作品。根据史料的记载,这幅画在宋明之间还存在。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中,记云:
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
赵殿成《王右丞集注》卷末引明代陈眉公《眉公秘笈》,又云:
王维《雪蕉》,曾在清閟阁,杨廉夫题以短歌。
涉及“雪中芭蕉”本身情况的材料,能够征引的只有这样两条,大概明代以后,作品已经遗佚,因此我们无法看到它的真实面貌。从《梦溪笔谈》的记述中,可知所谓的“雪中芭蕉”,并非包括画的整体,而只是《袁安卧雪图》的一个局部。至于“袁安卧雪”的内容,前人多不注意,现在无从推知它对这个题材如何表现。前人谈到王维这幅画,大多是从艺术上对它作了热情的肯定,至于作品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则始终没有作过认真而具体的论述。而本文的写作宗旨,主要想就这个问题做点查考和论证,探索一下王维在这幅画中所寄托的思想寓意。
历来有关《雪中芭蕉》的主要文章一览
二川
有关《雪中芭蕉》主要的论文、散文和论著(还有更多散见于各类书籍和文章中的观点无法一一列出。以下有◆入【附录】,◇大家可以自行参考,现在网络很方便):
◆陈允吉《王维“雪中芭蕉”寓意蠡测》(《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p81-86)(陈允吉《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p1-11及 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p67-80)
◆杨军《“雪中芭蕉”命意辨》(《陕西师大学报》,1983年第2期p78-81、p60)
◇文放《“袁安卧雪”与“雪里芭蕉”》(《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2期p126-127)
◇蔡诗意《〈袁安卧雪图〉与传统美学观》(《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第3期p10-14)
◆皮朝纲《慧洪以禅论艺的美学意蕴》(《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p56-60、p66)
◇张景鸿《关于王维〈袁安卧雪图〉的思考》(《美术观察》2000年第12期p54-56)
◇周怡《雪蕉与雪竹——关于王维绘画禅理表现的一个模式》(《齐鲁艺苑》,2003年第4期p18-19)
◇黄崇浩《“雪里芭蕉”考》(《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p27-28)
◆林清玄《雪中芭蕉》(1982年)
◇殷杰《雪里芭蕉与红竹》(1983年)
◆初国卿《雪里芭蕉》(2000年)
◇詹杭伦《雪里芭蕉》(2003年)
◇流沙河《夜蝉与雪蕉》(2003年)
◆王改娣《雪中芭蕉》(2004年)
◆王光福《雪里芭蕉与疟疾文字》(2004年)
◇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
◇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葛兆先《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陈允吉《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张育英《禅与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
◇皮朝纲《禅宗美学史稿》,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
【附录】
附录一:陈允吉《王维“雪中芭蕉”寓意蠡测》——《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p81-86
王维“雪中芭蕉”寓意蠡测
陈允吉
王维的“雪中芭蕉图”,作为一帧很受推祟的名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现代的某些艺术论著,也都经常提到这幅作品。根据史料的记载,这幅画在宋明之间还存在。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中,记云:
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
赵殿成《王右丞集注》卷末引明代陈眉公《眉公秘笈》,又云:
王维《雪蕉》,曾在清閟阁,杨廉夫题以短歌。
涉及“雪中芭蕉”本身情况的材料,能够征引的只有这样两条,大概明代以后,作品已经遗佚,因此我们无法看到它的真实面貌。从《梦溪笔谈》的记述中,可知所谓的“雪中芭蕉”,并非包括画的整体,而只是《袁安卧雪图》的一个局部。至于“袁安卧雪”的内容,前人多不注意,现在无从推知它对这个题材如何表现。前人谈到王维这幅画,大多是从艺术上对它作了热情的肯定,至于作品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则始终没有作过认真而具体的论述。而本文的写作宗旨,主要想就这个问题做点查考和论证,探索一下王维在这幅画中所寄托的思想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