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矛盾,关键是二者如何才能完美结合。
“应试教育”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能在测试中得高分,从而考上心仪的学校、找到满意的工作。但究竟学习了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应该怎么用,那就靠学生自己的悟性了。而为达到考高分的目的,学生必然会竭尽全力去背诵这些知识,同时做大量的练习,以应付卷面上的试题,而忽略了学习知识究竟有什么用、应该怎么用的本质思考和运用。这就造成了社会上很多“高分低能”的现象。如:很多文科状元在纸上运笔如飞,而在生活中却并不能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口若悬河,甚至连基本的人际交流都很困难,因为他所学的知识都是为提高“应试”能力而学,而非为提高“应用(素质)”能力而学。可喜的是国家已经在最近几年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素质教育”及“减轻学生负担”的教育方针,但可悲的是目前的很多教师本身就是“应试”教育时代下的“高材生”,同时又受到现在国内“高考”的“应试”方针依然未有实质性改变的影响,所以专家、教师、学生、家长都在为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才能做到“素质教育”、要“素质”还是“应试”、该为学生“减负”还是“补课”等问题而困惑、苦恼、迷茫。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最重要的是要能高效运用这些知识,使学生学有所用、学即能用,使文化知识真正变成“能力”、变成“素质”,从而创造财富。同时为适应国家目前的教育现状,还要能考出高分。
如何将“素质”与“应试”完美结合呢?
“素质教育”依然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这就离不开学习、巩固、提高、测评,找出不足,再复习巩固。而实现这一切就离不开“应试”。所以“素质”和“应试”也并不完全矛盾,关键是如何用“应试”考出“素质”,使“应试的高分”与“素质的运用”两者兼顾,完美融合。
如何用“应试”考出“素质”呢?
“素质”与“应试”都需要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这点可以达成共识,本质差别是“素质”注重提高“应用”能力,而“应试”注重提高“应试”能力,而这两者在目前的国情下又同样重要,所以把这两者兼顾、融合即可完美解决问题。“应试”可以通过卷面测试考测出学生是否掌握应知应会知识,而“素质”需要通过实践应用去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掌握应知应会知识,问题和难点就出在这里,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千差万别,教师也不可能跟踪检验每个学生的实践应用,所以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还是“以考试定素质”,因为这样更具可操作性。因此,只要在平时的作业、练习、测评中,把应知应会的知识均以“紧密联系实践应用的素质训练题”出全,即可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从而为走上社会实践学好理论、积累经验、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