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笛声吧 关注:71贴子:906
  • 2回复贴,共1

【蔡骏】恐惧并不来自于恐惧本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蔡骏:悬疑小说《荒村公寓》、《地狱的第十九层》作者,目前国内悬疑小说写作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悬疑就是未知 


读书报:包括你也好,其他的悬疑作家也罢,笔下都描绘了一个我们日常经验所不能到达的世界。很多的神秘事件,包括灵异事件,是否是你亲身所感,或所领悟? 


蔡骏:其实我写的小说,涉及到灵异的并不多。至于是否有这方面的亲身体验,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体验,但就我本人来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明确的灵异事件的体验。有时候我也会开玩笑说,是否是我身上的磁场太过强大,小鬼不敢近身。 


但我觉得“有”或“没有”并不重要,就像悬疑本身。我曾经给悬疑下过定义:悬疑就是未知。而灵异也是未知,我们没有办法证明它存在不存在。所以,对神秘事件,我们不能轻易否定,也不能轻易肯定,只能说它可能在,因为小说本来就是一种可能性,不是实在。而且这里边有很多文化的命题。子不语,怪力乱神。确定一个态度就可以了,不必苦苦确定它是否存在。我们可以与它保持一定的距离,也不必过分崇拜它。人类有很多本能的东西,比如说,对未知的恐惧,对黑暗的恐惧。对于这样的一些本能,我也一直在思考,想通过作品探讨。 

读书报:你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也没有特别的关于灵异这一块的体验,但你同时又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你说过,在脑海中已经有了一百部作品的构思。那么,是什么让你有了源源不断的玄妙故事? 


蔡骏:一个作者,他的生活,他的经历,应该是分开来看的,他的内心世界和实际物质生活也是可以分开来看的。我的内心可能存在另外一个世界,它有无限的可能性。优秀的作者应该做到这点,他的文字就是一个世界,他是绝对自由的,可以用他的想像力创造一切事物。而且我是一个敏感的人,对于一个敏感的人来说,任何微小的东西,都会带给你很多的发现。 


另外这可能与我的阅读有关。我的阅读量非常大,阅读的范围比较广泛,不仅限于文学。历史,心理学,哲学等等,我都有大量的阅读。特别是历史和地理方面,可以说是我的酷爱。我经常读一本书读到一半时,从书里得到灵感,然后记录下来;或者看一个电视、电影,又来了一个灵感,然后又记录下来。我的生活其实是一个不断记录灵感的过程。 


读书报:任何写作都不是随意而为的,他有他的表层原因,也有深层原因。你想通过你的作品表达一些什么东西呢?读者通过阅读悬疑作品又会获得怎样的经验呢? 


蔡骏:这需要分成很多层面来说。首先,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是永恒存在的,对未知的探索也是永恒存在的。正因为我们的生活存在未知,我们才会去探索未知。其实人类文明的进步,就体现在这样一个过程:很多我们原来不知道的现象,原来认为的神秘现象若干年后被破解,但新的神秘现象又会产生。人类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不断进步的。承认未知,发现未知,破解未知,再遇见新的未知,世界本就是无穷大的。 


而且,就人的心灵而言,也存在一个无穷大的未知。人本身就是一种未知的动物,人的内心也有无限的可能。对人心和人性的未知的探讨,也是我的悬疑小说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我在解读我的《地狱的第十九层》时曾反复提到,我所赋予这本书形而上的东西,就是,传说中的地狱,对应的是每个人心里存在的这样那样的罪恶。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这是人类一个永恒的命题。在我的作品中,会经常出现这样的命题———没有纯粹的好人,也没有真正的坏蛋。 


第三个层面,是一个形而下的层面,一个通俗的大众化的层面,就是给读者奉献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这个层面同样重要,因为它决定你的作品和思想有多少读者在接受,究竟能得到多大范围的传播。 



1楼2007-05-08 11:22回复
    等待是最可怕的 


    读书报:大部分悬疑小说让人读后,一个强烈的直观感受就是“恐怖”。当然恐怖并非悬疑的最终目的,但悬念、死亡、心理暗示,加上普通人无法掌控的神秘事件,让人无法不产生这样的感觉。在你看来,你的作品中最让人惊恐的地方是什么呢? 


    蔡骏:还是对于毁灭的未知。毁灭不一定是死亡,因为毁灭会有很多形式,心理的毁灭比肉体的毁灭更加可怕。其实死亡、毁灭,包括另一些可怕的事情,其本身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这种可能性将要到来却没有到来的那一瞬间。等待是最可怕的。 


    读书报:那么,你个人认为,什么是生命中最大的恐惧?你有没有遭遇过最让自己恐惧的东西? 


    蔡骏: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虽然我在作品里边写道对毁灭的未知是最大的恐惧,但我也曾经说过,不能和自己相爱的人一起是最大的恐惧。可能比较煽情,但就我本人来说,我会选择这句话。 


    读书报:写作一系列悬疑文本,悬疑又可能带来未知的恐惧,自己会不会深陷其中呢? 


    蔡骏:大多数情况下,我不会陷入到自己的小说中。只有偶尔写到最关键的时候,会在某些瞬间进入这样的情境,这时的状态有点像角色扮演。就是说,你已经成为小说的主人公了,或其中的一个人物,或者是这个故事的参与者和目击者。你能够看到故事的发展,你可以和这些人物对话,你笔下的人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力,是他们带着你往前走。


    2楼2007-05-08 11:22
    回复
      悬疑需要本土化 


      读书报:阅读过你的作品,感觉很像倪匡的风格,你是怎样看待自己作品和倪匡的区别的? 


      蔡骏:我的第一个作品《病毒》在网上传播之后,也有很多读者说这个小说像倪匡的。但写作这部作品之前,我根本没有看过倪匡的作品。我想,我的作品还是和他的卫斯理系列有很大不同。卫斯理设置了一个超人,有点像“007”,然后赶往世界各地去破解各种神秘的“007”式的难题,然后将所有问题归结为科幻的、灵异的根源上去。但我的作品里没有超人,所有的人都是平凡的人。(记者:《荒村公寓》里的小枝呢?)她也不是超人,只是一个游荡于地狱和人间之间的一个灵魂,而且是一个为爱而存在的灵魂。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还是平常人,这其实是写“爱”的一部小说。我想我的小说更近似于美国、西方、日本的一些悬疑小说,以城市生活为主要素材,突然发生一些不平常的事情,将平凡的人卷入一些不平凡的事件,最后回归平凡。 


      读书报:子不语,怪力乱神。可以发现,中国的主流文化对悬疑、惊悚、灵异相关的写作是排斥的。借《达·芬奇密码》在国内的畅销,中国掀起了“悬疑”出版年,但这种不被传统主流文化看好的写作可以走多久呢?


      3楼2007-05-08 1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