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吧 关注:46,830贴子:216,454
  • 0回复贴,共1

LED照明政策打开市场大门望增加收益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今年相继发布的政策法规来看,政府政策和补贴逐渐向LED应用领域倾斜。前两年,政府政策资金向LED产业的上游倾斜,造成产业结构性过剩,近两年,政府发现中下游渠道通畅的重要性,因此多项政策“瞄准”LED照明等应用领域。
  根据政府近期发布的政策和文件,可发现我国政策的特征和走向,记者发现近期与LED相关的政策法规有一个共同目的——打开LED照明市场。其中,LED商业照明明显受惠。
  从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调整公布第十三期节能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和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半导体照明产业节能规划》内容来看,都强调了LED商业照明的应用推广。一方面,《关于调整公布第十三期节能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将LED道路/隧道照明产品、LED筒灯、发射型自镇流LED灯纳入其中。另一方面,《半导体照明产业节能规划》指出,逐步加大财政补贴LED照明产品推广力度,逐步推广应用技术成熟、节能效果明显的LED照明产品,优先推广室内商业照明产品及系统。但上述两大文件有一个共同点:重点还是放在了LED商照和LED路灯身上。这些灯具大多集中在户外照明和商照领域使用,并未走进平常百姓家。
  但LED家居照明还是尝到了一些甜头。国家发改委淘汰白炽灯项目办主任吕芳公开表示,2013年推广LED照明产品将达到3000万只,涵盖的产品种类不仅包括了隧道灯、路灯、筒灯和射灯,今年还新增了LED球泡灯,加大了在民用照明市场的推广力度。补贴对象的范围包括大宗用户的室内照明与大宗用户的室外照明。其中室内照明包括政府办公楼、写字楼、医院、宾馆、商厦、车站、机场等。同时,工信部官网公开征集对《LED球泡灯性能要求》标准的意见。
  由此可见,政府对LED室内照明的“给力”主要还是在LED商照和LED路灯方面,但是LED筒灯、LED射灯和LED球泡灯的入围还是值得高兴的。
  既然看出了国家政策法规的目的,那么记者就来分析一下政府欲打开LED照明市场的原因。从2009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和鼓励LED产业的发展,例如“十城万盏”照明应用工程,例如《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里对上游芯片的扶持政策。但上述政策方向最后似乎都走进了死胡同,工程出现问题,上游结构性产能过剩,受到业界人士毁誉参半的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国家政府开始换档提速,开始疏通堵塞的产业链中下游,因而,近两年国家政府开始在LED室内照明应用领域发力,先后发布“2012年度半导体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项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禁止进口和销售100W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等。
  但值得商榷的是,不少国内LED企业靠偷工减料或者是打价格战降低生产成本来推广LED照明产品,而不是靠技术的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这使得部分政策几近成为一纸空文。
  也许正是由于政府政策有可能不符合LED产业实际的发展情况,才会在后来发生“深圳市政府宣布废止2009年出台的《深圳市LED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这一事件。分析该规划的内容,可发现部分内容的目标存在不合理性,过于理想化,即俗话说的“放卫星”。此时废止该规划似乎意味着当地政府对LED产业有了更准确的认识。有专家指出,该事件有可能引起LED企业向珠三角的其他城市转移。在此情形下,江门、佛山、东莞等城市还是一样“给力”LED产业,一方立新,一方废旧,与深圳相比,表现迥异。如东莞通过《东莞市促进LED产业发展实施办法》,佛山市有可能近期公布LED绿色照明补贴政策等。
  我国LED产业政策的制定与美国、日本等国的LED产业政策有所区别。美国和日本都强调技术领先,相比日本的“先技术后市场”,中国LED产业上起步较晚,LED核心技术和专利基本上被国外垄断,因此在技术上无法取得大突破,虽然在量方面中国占有极大的份额,但在技术和专利上毫无优势。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启动LED产业政策的国家之一,在技术发展后,日本强调市场的培育,因而发布的政策多数都是针对市场。而中国的产能比较大,技术在一定时期内无法超越其他发达国家,但可以以量取胜,占领市场,大概因为,我国政府才选择了畅通渠道,而不是优先发展技术。
  再来看看美国,从美国实施的SSL计划便可看出,美国政策一改以前的单纯强调技术,如今变成强调协调发展。以前美国LED产业政策的核心路线主要是通过科技突破带动市场,加速市场渗透速度。现在的美国LED产业政策着力点较多,较均衡,即在注重产业链上游研发的同时,也注重中游制造工艺提升与先进技术运用,以及下游的商业化支持与专利标准发展。
中国LED安全应急照明交易网 http://www.ledzm360.com/整理所得


1楼2013-10-21 16:4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