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50,466贴子:2,039,359

糟糠之妻不下堂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地址:http://liuyajun600.blog.163.com/blog/static/304383522011113004425416/
前些天在论坛上,看到一位网友发的一则亲历的事例,是关于离婚的。在算八字的过程中,也经常看到太多的婚姻的伤害,再回想人生的无常,总令人慨叹不己。
他的一个同事的朋友,男的今年35岁,六年前和前妻结婚。他的前妻和他同一个系统,不同的单位。因为同在一个小区,那位妻子他只见过几次,感觉是个不错的人,待人接物得体大方。
四年前这位老公在外面有了情人,情人大学刚毕业,相貌很不错。她已经有了3个月的身孕,所以逼着要名分来了。老公向前妻提出了离婚。可怜他的前妻也有了五个月的身孕,这个前一刻还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准妈妈,刹那间堕入冰窖。中间的两个多月的纠纠缠缠,旁人也不大清楚,只知道他的前妻无法再挽留、也无法再忍受了那颗背叛的心,最后把7个多月的胎儿打掉,协议离婚。
那位情人在他前妻离开后不到一个月,正式成为了他的新妻子。接新娘、摆酒席、放鞭炮(那里是禁放鞭炮的),仪式举行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
只是没想到,他们的苦难从他们结婚后五个月开始了。他们的儿子出生一个月后被断定为先天性脑瘫,几乎没有治愈的希望。现在他们的孩子已经3岁多了,个子不断长大,但依然不会说话,自己坐不稳,不会控制大小便,甚至对周边的世界只有一些机械的生理反应。由于小区很大,平时极少见到他们。只听说那位在这场婚姻争夺战中胜出的女人,几乎足不出户。
那位涉世未深的情人,她付出了感情,只是需要一个名分。只是这个名分,是以别人的家破人亡(7个月的胎儿也是活生生的生命)为代价的,这名分来得也太奢侈了。把别人手上的幸福抢走,注定自己也幸福不了多久。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建立在别人的家破人亡的基础上的幸福靠得住吗?在这件事上,前妻并没有过错,前妻怀的孩子更是无辜。有什么理由让她们母子、为你的爱情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买单呢?
这就是传说中的报应吗?只是孩子是无辜的吗?
关于孩子的问题,我想这是相互感召。父母与孩子,都是业障重的人,一个挑着卖,一个寻着买,能不凑到一家子去吗?
《后汉书》记载了一则故事,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看上了太中大夫宋弘,托光武帝牵牵红线。光武帝旁敲侧击,问宋弘对“贵易交、富易妻”的看法。宋弘心知肚明,回答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因为贫贱时的结发妻子,皇亲国戚都不做,一句话就干脆利落推掉了一场天大的富贵。不管财富有多少,知识层面差距有多大,跟着一起咽过糠菜的妻子,是没有理由中道捐弃的。
年初看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看到书中记载的一首诗,写得缠绵悱恻,打动人心。一位千年前的女子,在被丈夫休出家门后,以五言古诗记述下的那份同样的伤痛。兹录如下:
去去复去去,凄恻门前路,
行行重行行,辗转犹含情。
含情一回首,见我窗前柳,
柳北是高楼,珠帘半上钩。
昨为楼上女,帘下调鹦鹉,
今为墙外人,红泪沾罗巾。
墙外与楼上,相去无十丈,
云何咫尺间,如隔千重山。
悲哉两决绝,从此终天别,
别鹤空徘徊,谁念鸣声哀。
徘徊日欲晚,决意投身返,
手裂湘裙裾,泣寄稿砧书。
可怜帛一尺,字字血痕赤,
一字一酸吟,旧爱牵人心。
君如收覆水,妾罪甘鞭捶,
不然死君前,终胜生弃捐。
死亦无别语,愿葬君家土,
傥化断肠花,犹得生君家。


IP属地:湖北1楼2014-01-05 14:23回复
    顶贴


    IP属地:湖北4楼2014-01-06 12:17
    回复
      顶贴


      IP属地:湖北5楼2014-01-09 10:04
      回复
        顶贴


        IP属地:湖北6楼2014-01-13 09:13
        回复
          顶贴


          IP属地:湖北7楼2014-01-14 13:39
          回复
            顶贴


            IP属地:湖北9楼2014-01-15 14:28
            回复
              顶贴


              IP属地:湖北10楼2014-01-21 17:06
              回复
                顶贴


                IP属地:湖北11楼2014-01-22 10:25
                回复
                  顶贴


                  IP属地:湖北12楼2014-02-03 18:49
                  回复
                    去寺院烧香,当然有效果。众心所望,感应自然很强。只要是合理的愿望,佛菩萨会想办法成就我们的善愿的。对佛菩萨的信心越坚定,感应越强。但学佛之人,凡事从因果去造就,才是正信佛弟子之行为。比如求财,从布施入手;求健康平安,从放生及布施医药入手等等。


                    IP属地:湖北16楼2014-02-20 13:17
                    回复
                      顶贴


                      IP属地:湖北17楼2014-03-01 15:52
                      回复
                        涅盘不是没有了,修行的目的,不是修得没有了,也不是修成没有知觉的那块石头。
                        佛法是以智慧为核心的,六度波罗蜜中,以般若波罗蜜统率其他五波罗蜜,指向解脱的智慧是放在核心地位的。哪会修成无知无觉的木头契子呢?
                        佛灭度后,不是有,也不是没有。有与无是世间的概念,佛法是超越世间法的。佛法是减法,放下贪嗔痴等,放下到了尽头,照彻十方三世的智慧就自然现前,生死二字就永远被抛在了身后。
                        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念佛的功德自然不虚。
                        再从另一层面来理解,念佛即是忆念佛的功德。佛有十号,世尊、正遍知、明行足、世间解......每一种名号,代表一种功德。念佛即是忆念这些功德的过程。心有导向作用,与佛境界俱,则与佛同在。忆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IP属地:湖北21楼2014-04-07 22:07
                        回复
                          初学佛阶段,如果诵经的话,还是宜选择一种最容易起信的佛经为主,以一位佛菩萨为心的依止对象,心无旁婺则更易生起感应。如果另一部经典更容易令你生起信心,可以转可诵另外一部。诵一部经的同时,可以学习其他经典,多看多学佛法书籍,广泛猎涉,尽快建立起正见正信。许多人强调专一,认为不能同时阅读其它任何佛经佛法。专诵一经,与广泛学习毫无冲突,广泛学习可以更深入理解专诵的这部经典。许多人诵经念佛很多年,连一些最基本的佛法常识都不懂,极容易被一些错误知见所误导,这是不广泛学习而导致的。最初级阶段是谈不上一门深入的,一门深入是要建立在广泛猎涉的基础上的。就象读书一样,小学初中阶段是不可能设专科的。起码要学好基础知识,到了中专与大学,才能设专科,才有条件谈术业专攻。学佛不要局限于诵经。诵读是最浅层意义上的学佛,深入理解佛法是进了一层,将佛法落实到实处则更进一层,真正做到心无挂碍才是上乘。


                          IP属地:湖北22楼2014-04-08 14:05
                          回复
                              女子额主事业、又主夫星。若是额头黯淡,或太多痘,多主目前感情方面不太如意、事业也不利。暗得过份了,就要防官司了。这些都只是运程上的问题,大运一转,则气色自然会改变。   有这方面的问题,就应多诵经、放生、拜佛、忏悔等,多做这些方面的回向。


                            IP属地:湖北24楼2014-04-09 13:01
                            回复
                              人都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即使一个完全没受过因果教育的人,他做了善事,就不自觉地感觉到很快乐;做了坏事,做得再隐密与安全,都会有强烈的不安感。被执行死刑的人,他再万恶不赦,让你去执行,你心里能很坦然吗?这种不安,恐怕也是对业力的不安。 只是业力有轻有重,在个体及全体得失之间,需要去选择而已。


                              IP属地:湖北25楼2014-05-10 09: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