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吧 关注:1,191,775贴子:8,756,423

【小说】悲情红颜(系列,不断添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下那些古代绝世红颜的故事,她们的美貌才情、爱恨悲欢。
卓文君,蔡文姬,唐婉,李清照,西施,赵飞燕,杨贵妃……她们从文字里一一走来。


1楼2015-02-11 21:51回复
    愿得一心人之卓文君

    一日午睡后,闲来无事,翻看《中华诗词名句》,偶然看到了卓文君《白头吟》里的两句诗:“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这两句诗,就像三月里血染的桃花,一下子艳了我的目,刺入我的心。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浪漫爱情故事,就像经典的传奇,曾经深深的打动过我。
    那年,文君17岁,窈窕妩媚才过人,精通诗文善弹琴。可惜命运不济,偏偏和她开了个很大的玩笑,她年纪轻轻,未聘夫死,便成了名门新寡。她绮年玉貌,被幽居在寂寞深闺中,但一颗芳心却如春天萌动的笋芽,止不住地往上窜。司马相如的出现,则如温暖的春风,催生她的爱情一节节地拔高。
    一次文君父亲卓王孙宴请宾客,风度翩翩的司马相如来了,带来了他的一曲《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琴曲悠扬深情,悦耳动听,博得众人的阵阵喝彩,更是倾倒了隔帘听曲的卓文君。她早已知道相如的才名,又见他仪表堂堂,潇洒自如,琴艺不凡,顿生爱慕。相如也闻知卓文君貌美若仙,才气过人,只恨无缘相见。宴会后,相如便设法花重金买通文君的贴身丫鬟,让她传递他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
    卓文君遥遥知意,于是偷偷地前去司马相如的驿所相会。
    她大胆直率,热情似火;他诗情过人,眼底藏春。才子佳人两相遇,瞬间碰撞出电光石火般的爱情。她和他一见倾心,再见情深。
    他爱上了她,她也委身于他。两人相吸相悦,却遭到了卓父的强烈反对。卓家是临邛的首富,而相如年少孤贫,卓父岂肯把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穷书生?
    一天夜里,文君偷偷地随相如私奔,到了成都。
    相爱时,爱情就是止渴的鸩酒,哪怕中毒,也要以最美的姿态,一饮而尽。相爱时,哪管山高路远坑深,就是走尽天涯道路,也要把他紧紧追随。文君就这样,与相如私定终生,放弃富家小姐的身份,跟随穷书生走了。


    3楼2015-02-11 21:56
    收起回复

      与文君成婚以后,司马相如凭借着他的辞赋名扬天下,官运亨通,名利随之而来。
      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穷的叮当响的书生。他功成名就,在长安城被封为中郎将,翅膀硬了,名望有了,他忘了曾经的海誓山盟,忘了曾经的爱意缱绻。那些算什么,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吧了。
      他全忘了,要把它抛进汪洋大海,所以,他要休妻纳妾。
      相如不好直说 ,他派人送信给文君,信的内容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他把心思隐含在数字里,十三个数中,唯独少了一个“亿”(忆)字。无“亿”岂不是“无意”的暗示?
      聪明的文君哪能不懂?她读信后,泪流满面,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提笔给他回信,写下了一首《怨郎诗》:
      一别之后
      二地悬念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尽
      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几断
      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5楼2015-02-12 10:09
      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2楼2015-02-13 11:15
        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3楼2015-02-13 11:15
          回复
            多少次,虞姬随项王出征,她亲眼目睹了项王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的盖世豪气。每当项王征战归来,她时而在他的身边温柔软语,时而翩翩起舞。她用一腔柔情,滋养着项王那颗劳顿疲惫的心。她为夫君自豪,也为他心忧。她害怕失去他,她还没有做好心里准备,那一天就来了。
            那是公元前202年,在垓下,项羽兵少粮尽。韩信用计,十面埋伏,将项羽军层层包围,并在楚军的营帐外唱起楚地的歌谣。楚军听了,思念家乡,人人悲泣,纷纷逃亡。
            项王知道大势已去,脸上写满了悲伤和无奈,他看着陪伴自己多年的乌骓马,又看着随军东征西战的美人虞姬,在营帐中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声苍凉悲壮,久久在营帐里,在虞姬的耳边回旋。项王歌罢,止不住的流泪。此时,他不再是一个横扫三军、不可一世的盖世英雄,而是有着万缕柔肠的深情男儿。
            虞姬环顾四周,看到士兵无不落泪,她怆然和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她横剑一刎,立即鲜血如注。“项王,你——,你——多——保重——”她断断续续地说完,微笑着倒在项王怀里!
            据《情史·情贞类》“美人虞”一文记载:当项羽听到四面楚歌时,泣数行下,对身旁的虞姬说:“善事汉王!”虞姬哭着说:“妾闻忠巨不二君,贞妇不二夫。请先君死。”
            虞姬以好女不嫁二男为由,拒绝侍奉汉王。
            她爱项王,不愿成为他突围路上一根缠绕的藤蔓。她要以死来证明自己的爱情,以断项羽后顾之私情,激励项羽奋战的斗志,希冀胜利突围。


            17楼2015-02-14 21:56
            回复
              在飘雪楼主著的《汉朝那些事儿》一书里,楼主分析项羽在逃跑的路线上,有两大选择:
              第一,是乘韩信和彭越、英布等人还没有赶来之际,带兵火速往自己的老窝彭城撤军。那样一来,自己就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第二,先到垓下,然后再绕道灵璧县回彭城,这样要走好多的弯路,就要耽搁较长时间。
              如果按常理,项羽定会直接撤军,火速退回彭城。但在这个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他却选择了第二条道路,先到垓下,再绕道灵璧回彭城。原来,他最为心爱的女人虞姬此时正被汉军围困在垓下。
              戎马半生,征战南北,眼看到手的江山就要拱手他人,却为了一个女人而逗留,在常人看来,项羽太儿女情长,天下美人有的是,何必为了虞姬一人自寻灭亡?而这恰恰是项羽的钟情和可贵之处,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我想项羽一定是深爱虞姬的。她是他心头一颗鲜红的朱砂痣,伤一点都让他痛。他舍不得她啊!
              项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拒渡乌江,除了无言见江东父老的自尊和气节外,虞姬的死去,是否也是促使他自刎的原因呢?
              死不足惜,但愿和美人相伴!
              有些时候,英雄豪杰不是败在错综复杂的战场,不是败给了凶猛强悍的敌人,而是被心底那份不舍的柔情所击倒,被那份铮铮铁骨的气节所击败!
              因为花柔,所以愿意舍弃,愿意停留。因为节操,所以不愿意苟活,不愿意偷生。
              虞姬和项羽,这对美人英雄,一个自刎于垓下,一个遗恨于乌江。曾经的垓下刎别,曾经的楚汉之争,都淹没在历史的云烟中,只有英雄美人的故事,千古流传。
              项羽,为了心爱的女人,无视江山和生命;虞姬,为了深爱的英雄,挥剑一刎,含笑而死。纵观历史,有几个红颜能以生命报答男人的宠爱?有多少红颜能以自己的美丽光照历史?又有几个女子有如此英雄用江山、生命作为回报?


              21楼2015-02-17 11:03
              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6楼2015-02-18 09:19
                回复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述了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时的情景,这样写到: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一个曾叱咤风云、战无不胜的末路英雄的痛苦和无奈表现淋漓尽致,他不知如何安置自己的爱妾虞姬。


                  29楼2015-02-19 09:30
                  回复
                    情路坎坷之蔡文姬

                    知道蔡文姬,是从文姬归汉的故事开始的。原来,我并不知晓她曾经历过三次婚姻。
                    要写蔡文姬的爱情,必须从她显赫的家世和小时候的才情说起。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字明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她是我国东汉末年女诗人和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其父蔡邕,是汉末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洛阳文坛的领袖。其父和当时的许多名门望族之士多有交往,像一代枭雄曹操就经常出入蔡府,和蔡邕是相交深厚的挚友。
                    诗书礼乐的熏染,父亲的言传身教,自身的天赋资质,文姬博学能文,善长诗赋,精通音律,就不足为怪了。相府里的丫鬟久而久之也染上了官宦贵气,更何况文姬本身就成长在一个殷实富足的大儒之家呢?可以说,文姬是在文学和音律的熏陶中,度过了十分快乐幸福的童年。
                    文姬博学多才,自小音乐天赋过人。她六岁时,蔡邕在室外弹琴,忽然弹断了一根弦,室内的文姬听到变调的琴音,走到家父跟前,提醒着父亲:“爹爹,你的第二根弦断了。”蔡邕看着聪慧可爱的女儿,抚摸着她的小脸,惊讶之余,又故意弄断第四根弦,文姬又分辨了出来。父亲不解,问文姬何以辩出?文姬答道:“您给我讲过,古人季札听了琴声,能判断一个国家的兴亡;师旷听了琴声,能断定楚国要打败仗。女儿天天听您弹琴,难道哪根琴弦断了还听不出来吗?”
                    这件事对蔡邕触动很大,他对文姬信心大增,他断定文姬是可树之材, 从此,开始教女儿学琴。聪明伶俐的文姬有着音乐的天赋,对于琴技,一学就会。两年之后,文姬琴艺便成,还赢得父亲最珍爱的焦尾琴。


                    30楼2015-02-19 09:38
                    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46楼2015-02-28 17:29
                      回复
                        石崇宠爱绿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金谷园里流传着他们的爱情故事。洛阳的金谷园是石崇的别墅,里面亭台楼榭,曲水流觞,鸟鸣幽村,鱼跃荷塘。每当阳春三月,风和日暖,桃花灼灼,柳丝袅袅,楼阁亭树交辉掩映,蝴蝶蹁跹飞舞于花间,小鸟啁啾,对语枝头。真是人间圣境。
                        石崇和绿珠居其间,赏花游园,日舞夜歌,过着神仙眷侣般的日子。
                        白州和洛阳,一南一北,相距遥遥,绿珠难得回家,经常思念家中的亲人。于是,石崇专门为绿珠建了个百丈高的崇绮楼,可 “极目南天”,以慰绿珠的思乡之愁,里面装饰有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贵重物品,极尽豪华奢侈之能事。
                        石崇不仅是个大富翁,还是较有名气的文人,他和当时的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结成诗社,号称“金谷二十四友”。石崇经常在金谷园中宴饮宾客,吟诗作赋,搞一些类似今天文学沙龙之类的活动。每次宴客,绿珠都会出来且歌且舞,把一帮酸文人看得神魂颠倒,但他们也只是一饱眼福,意淫一下而已,不敢有非分之想。
                        但暗中,早已有人垂涎于绿珠的美貌,并打起了她的主意,他静静地等待时机。这个人就是孙秀。
                        石崇既有花不完的银子,又有美人在怀,那么多的美事都被他占上了,有人在嫉妒他。他的背后已有许多双贼溜溜的眼睛在盯着他,觊觎他的财富。


                        53楼2015-03-01 16:18
                        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58楼2015-03-04 10:16
                          回复
                            情意绵绵织“璇玑”之苏若兰

                            近段时间,当我在才女的星空下徘徊,曾一度将她错过,但当我在历史的尘烟中,再次遇到她时,还是忍不住停下了脚步。因为,她彷如悠远天幕上一颗耀眼的星子,太过明亮。
                            仅以一幅绣制织锦《璇玑图》流传于世,孤篇横绝;回文诗的集大成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就是魏晋三才女之一的苏若兰。
                            东晋时代,北方被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占据,他们之间相互攻伐,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战争连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恰在这纷争的战火中,武功县苏道质秀才的家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苏秀才夫妻俩虽不甚满意,但看着襁褓中女儿俊美可人的小脸,他们还是面露喜色。苏秀才思虑再三,给女儿起名为“惠”,字“若兰”,他希望女儿长大后具有兰心慧质,像空谷幽兰那样暗香怡人。
                            父母看着女儿聪明灵秀,于是认真教她识字习文,教她弹琴作画。不曾想,小若兰聪明异常,一教就会,过目不忘。十来岁时,先秦诗歌,汉魏乐府,她无不通晓。每有亲戚上门,或者朋友来访,都想一试若兰的才学,若兰总是对答如流,博得亲友的一片喝彩声。
                            若兰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长大,她肤如凝脂,面若桃花,目如秋波,举止娴雅。腹有诗书气自华,若兰在诗书乐画的熏陶下,不仅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那种先天的资质和后天的修炼集于一身而形成的独特气质,使邻里的女孩子们黯然失色。
                            那时的妇女喜欢纺纱织锦,若兰每看着母亲和周围的妇女拿着纱线,在织机上织锦时,她就站在旁边观看。每当母亲完成一件花样新鲜、色彩鲜艳的织锦时,若兰就会拿过来,左瞅右瞧,好不喜爱。于是,习诗作画劳累之后,她就会静静的坐下来,学习刺绣织锦。没想到,两年之后,织锦技术大长。


                            59楼2015-03-06 15:25
                            回复

                              千留恋,万惜别,还是要走啊!
                              一天早晨,若兰送别丈夫,情意绵绵,依依不舍,她慢慢地挪动脚步,总想多走一程。送到扶风城北门外时,必须分手了。瑟瑟的秋风吹打在身上,顿生寒意,一只孤雁悲鸣着向南飞去,若兰和丈夫站在古道上,都不禁流下了悲伤的泪水。面对满目萧条的景色,若兰情不自禁的吟出了一首诗:
                              瑟瑟秋风孤雁鸣,古道西望泪湿巾。
                              野日惨惨照荒草,佳音不知几度春。
                              万物萧瑟,荒草连天,野日惨惨,良人将去,此景怎不让人伤悲?不知何时才能得到丈夫的佳音,也许再见时,已过几度秋。
                              窦涛也不忍离开爱妻,她安慰着若兰:“秋去冬尽春日暖,自有鸿雁送佳音。”分别自有鸿雁传书,等待冬尽春来的时候,就会有鸿雁送去佳音。你切莫为我担心,在家好好照顾自己。
                              窦滔沿着茫茫的丝绸古道走了。若兰日日独守空房,长吁短叹,静候丈夫的佳音。她望穿秋水的双眸里,满是幽怨和愁思。静夜无眠,独对孤灯,她用诗歌编织对丈夫的思念。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楼。
                              几多月圆月缺,几度花开花落,若兰在煎熬中苦度时日,黯然落泪。她思念丈夫,把一首首诗织在锦缎上,寄给远方的良人。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还能收到窦滔的回信,可是日子一长,竟然音书寥寥。莫非丈夫变了心?莫非他另有新欢?还是……?她不敢往下想。她真想插上一双翅膀,飞到夫君的身边,和他一起分担生活的风霜雨雪。
                              可是千山万水,路途迢遥。夫君,那在哪里?
                              夜阑人静之时,她悲愁满怀,忧心忡忡,独自坐在空堂上,思念远人。她抚琴寄怀,琴声悠悠,弹着心中的悲歌:
                              伤惨怀慕增忧心,堂空惟思咏和音。
                              藏摧悲声发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
                              这首诗描述了满怀悲思的人儿,独自坐在空寂的堂上抚琴,琴声时而呜咽如泉,时而激越如风,相思愁怨,心潮翻卷涨落。


                              62楼2015-03-07 2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