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吧 关注:155,823贴子:1,234,933
  • 1回复贴,共1

所用观点和数据如果经不起推敲,就不要来打比赛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事缘起某艺术院校法学专业计算机高手发出的质疑:
“如果说我们辩论之中的一切涉及到观点,均需要给出【链接】,否则就是误人子弟、败坏风气,那请各位反思一下自己哪个辩论能经得起这样推敲?”
个人表示,所用观点和数据如果经不起推敲,你还敢打比赛?
嗯,他真敢,而且觉得给不出信息来源的事情蛮正常。嗯。他是真的没见过打奥瑞冈要准备多厚的材料,没见过上场四个人每人带两本书对拼数据的场面。嗯。见识短。
也因此,带队的时候,我要求辩手7天备赛的基本强度是论文至少30篇,去CNKI、维普、万方找,加其他资料,比如国家统计局、大赦国际、世界卫生组织、unesco等公布的数据信息以及常规图书,比如打死刑的时候参考《法律之门》相应章节,打最低工资制度参考《每日经济学》,打生物医学伦理参考《医学伦理十五讲》等或专业或普及型的书籍。我觉得这个强度其实在辩论强队里面算是比较低的了。这些信息经过分拣、提炼,以及查缺补漏,基本可以完成勾勒出一个辩论话题的大概轮廓。
立论一样,基本每个论点必须要有对应的数据做支撑,查不到数据的要么不说,要么明确告知对手和裁判,这一部分的依据为个人经验。
昨晚向我的小队员要了几张资料图。但也不知道啥原因,手头七八张照片,只能上传俩图片。各位差不多看看,反正都是这么个厚度。需要说明的是,纸质版是从众多电子版中筛选出来的,有些也可能丢失。所以查到的资料只能比这个多不能比这个少。几场比赛都是市赛级别的强度,到了华辩这样的级别准备的会更多。

其实我不太关心艺术院校法律专业的计算机高手是咋看待辩论的。我只是想对那些初入此道的人说,这些本职工作本来就是辩手要做的。我知道有的学校有的辩手可以做到更认真。所以,查好资料没什么好夸耀的,不懂装懂,面对稍微强一点的队伍就只能坐以待毙。为啥?因为有盘问环节啊。要么在对方追问下你支支吾吾,要么你啥也不知道却梗着脖子信口胡说,真当评委傻么?
反正不知道其他人怎样,我当评委的时候是干过因为某方承认编造数据,然后直接对他们一票判负的事情。去评某些校赛决赛级别的比赛也经常在出结果前索要关键数据的来源,给不出来的酌情减分。
反正原则很简单。没有来源的信息尽量不采信,胡说八道绝对不能忍。
所以,只有low货才能恬不知耻的觉得自己信口雌黄是辩论常态。


IP属地:北京1楼2015-08-12 14:13回复

    媒体的价值更体现在挖掘真相还是弘扬价值
    莫名其妙,一会能传一会不能传……


    IP属地:北京5楼2015-08-12 14: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