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7年以来,红心相通公益基金援助患者数量迅速增加,分布范围更加广泛。为了方便各地患者就近取药,进一步提升援助效率,红心相通计划于8月份全面启动第二批援助站计划,覆盖全国31个省份。
对于红心相通渠道部门来说,要去全国各地洽谈医药企业,考察筛选援助站点,出差成了家常便饭。渠道部主任王瑞和他的“小伙伴们”经常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准备出差。
目前,红心相通已经与国内4家大型药企和19家医药连锁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了救助乙肝、慢粒白血病患者等的4个药品公益援助项目。
作为一家公益基金,红心相通在短期内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令人瞩目;这既与王瑞和同事们的努力分不开,又得益于红心相通正确的发展策略。
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王瑞,请他谈谈自己从业以来的感悟与经验。以下是采访实录。
|红心相通公益基金办公室
记者: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王瑞:我叫王瑞,今年马上30岁,看起来像40岁,颜值对不住观众,所以希望能在能力方面多多沉淀。我是吉林长春人。
|王瑞近照
记者:不像啊,口音听起来有点京片子。
王瑞:对,在北京待了十一年了,东北的大碴子味儿被同化没了。
接着说啊。我本科法学专业,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之后来到红心相通,刚开始时做医药产业编辑,后来业务转型,成立渠道部,我这个老兵就跳到这个部门来了,现在是渠道部主任。
渠道部最开始只有我一个人,后来两个人,再到现在六个人。我们六个小伙伴以男生为主,因为我们部门一是出差太多,出差是非常累的;二是操心,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跟企业打交道,跟连锁药店打交道,这中间涉及到很多细节,非常繁琐。
|红心相通渠道部工作掠影
但其实我觉得渠道部发展到后面稳定了,选一个女性领导更能胜任一些,因为我们这个部门涉及的琐碎细节太多了。频繁的对账、沟通,女性更适合。
所以你看我一个大老爷们儿在这儿确实也磨炼了性格,有很多地方以前做得不足,比如莽撞啊,粗心啊,现在也慢慢地改过来了。
记者:那么你喜欢目前的工作吗?
王瑞:我是非常喜欢目前的工作的,首先我非常喜欢红心相通,因为我在这儿待的时间很长,其次这里的每块砖瓦都有我的记忆。
记者:所以其实你是渠道部主任兼装修部主任?
王瑞:哈哈,因为没人干装修,所以就让我来了。
记者:会不会是因为你长得像包工头?
王瑞:额,其实在装修咱们公司之前,我的经验仅限于装装网线。现在的话,家装什么的肯定没问题了。我会是一个合格的工程监理。
王瑞参与装修的红心相通会客室
|王瑞安装红心相通会客室照片墙
记者:所以现在你的工作和专业很不搭边儿了?
王瑞:也不是,我本科兼修法学和医药,医药专业的基础知识全部都修完了,现在从事的也是医药相关工作。
我的工作是比较符合我的兴趣的,这个过程中有不相符的时候,但做着做着做回来了,就相符了。其实我还兼着红心相通的法务。
记者:可以描述一下你工作日的一天吗,除了装修之外?
王瑞:除了装修之外,联系各地的援助站点,通过电话、视频、出差拜访等方式;其次是根据我们制定的援助站点服务标准,对各地的援助站点进行评级。
记者:怎么评级呢?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吗?
王瑞:硬件方面的:第一、店面面积,第二、常驻店员、药剂师水平,第三、具备药剂师资格的店员人数。
软件方面的,店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及他们对患者的跟踪回馈。
记者:如何了解店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
王瑞:根据我们客服部打电话了解的情况。我们打电话回访患者时,通常会咨询这些问题。
记者:连锁药店为什么会跟我们合作建立援助站点?
王瑞:我们能给援助站点带来的东西不多,但是我们找到的公益援助站合作伙伴全部都是全国医药行业的巨头,前五名只有两家还没跟我们合作。而且不是他们不跟我们合作,而是因为他们的点没在我们的目标区域里。
我们是真正在做公益,这是药企们需要的。因为大企业也有公益情怀。我们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种做公益的方式,他们加入我们就可以了。
第二点呢,我们常规的援助项目,叫做PAP(Pharmaceutical Assistance Program,药品援助项目)项目,是药店做处方药领域的第一站。因为现在连锁药店都想转型做DTP(Direct to Patient,药品直达患者)药店,就是说从销售常规的感冒药啊,中药啊这种常规的OTC药品,转向销售处方药。
处方药,不是简单的上架和销售就可以了,有很多步骤去完成它。PAP项目是DTP的前沿。我们经常走市场就会发现,现在做的好的DTP药店,都是单体药店,或者是连锁事业部单设,而不能把常规的社区药店,或二甲三甲医院附近的药店作为一个核心的DTP业务去做。而没法单列出来,就是因为没有操作经验。
所以这些医药连锁巨头愿意接洽我们。我们在走的时候也发现了,无论是成大方圆还是老百姓、国药,他们都非常重视DTP的项目,想以PAP项目为种子,发展DTP的业务。
|红心相通援助站点
现在连锁药店的竞争比较激烈。我们跑渠道出差,一家药店当时还在,过几个月就关了。哪怕是大型的连锁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大家迫于无奈想转型到处方药领域,国家也支持。当然这只是个想法,到真实的落地,还有很大的难度。
记者:都有哪些困难呢?
王瑞:第一、老百姓习惯了到医院去拿处方药。像美国,你在超市也能买到处方药,处方也能随意的流转。但在中国,老百姓一般只在医院拿处方药。
第二,中国药店的总体水平可能会回归到20万家左右的水平。很多连锁药店希望和红心相通公益基金合作,这也催促着我们,要加大力度宣传和建设援助点。
记者:昨天听你们部门同事说上周出差,你们在一家药企门口等了整整一天,听了觉得你们也真是挺不容易的。
王瑞:这很正常。它是一个长期的事业,有很多人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要花费一些力气,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碰了壁,遇到各种困难阻碍,工作时间长了也见得多了。
工作五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想做成任何事都不是容易的。你付出100%的努力,通常只能得到80%的结果。你付出120%,也顶多能得到95%。
记者:的确,做成一件事情相当不容易。我觉得这个过程中,你一点一点积累了很多经验,内化成了你个人的职业素养,比如沉稳,能吃苦,等等。
王瑞:这件事教育了我,读书和经历有很大的区别,读书只能在广度上拓展你,但是它不能增长你人生的经验。因为读书只停留在你懂得的层面,没有实践就永远没有办法掌握书本得来的知识。
记者:所以王阳明说的很好,知行合一。如果你没有去实际地做,就永远不能说你知道。
王瑞:我正好在看《知行合一》。
记者:所以你觉得岗位上所需要的技能你现在都达到了吗?
王瑞:还远远不够。
记者:哪些地方还不够?
王瑞:我真觉得,我需要在援助站里面,站两周的柜台。从整理库房,到上架,到盘点,到核算一周的账目,都做一遍,彻底搞清楚连锁药店的真实运转情况。甚至需要到生产企业的车间里,做做质检员,做做投料工,去磨炼几个月,去扎扎实实地懂得这个行业。
|红心相通工作人员为援助站工作人员介绍援助系统使用方法
一份工作,不是越往高大上走越好,反倒是踏踏实实地走基层比较好。因为越基础的工作,越容易发现它的实际价值在哪里。
记者:除了工作之外,你还有其他提升自己的途径吗?
王瑞:平时在家宅着喜欢看看书,看的比较杂。虎嗅和哈佛商业评论每周会推荐五本书,我一般会去看这些推荐。这些书金融类和管理类的居多。
记者:法学呢?
王瑞:已经很久都不看了。再过几年可能会回归老本行吧。本身红心相通也在成长,估计过几年这些关键性岗位需要用人,我就在咱们这儿当个法务好了,也不累。年纪大了,精力以后也跟不上了。
我觉得人过了24就老了,就是说从你脱离大学校园的那一刻,你就老了。不是说你的身体,而是你的心态老了。
大学的梦想还是原始和野蛮的,你挑战社会,对抗文化,然而从你工作的第一个月起,就得踏踏实实地变成一个老实人,接受很多社会规则。朝九晚五的生活,让那份原始的梦想埋藏在心里,不敢去做了。这就是我说的心态上的老。
记者: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只不过我们踏入社会会发现,梦想没那么容易实现罢了,会遇到很多困难。那么你现在的岗位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王瑞:第一个困难是在我们的公益伙伴这么积极的情况下,我想把这份公益的心和公益的成就分享给他们,但是因为我们存在本身传播力量的不足,以及团队太年轻的问题,我们真的面临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我们发现了这个症结,但是怎么解决,还有待探索。
第二个困难在于,对于医药,中国老百姓需要一场广泛的科普。当年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在欧洲跟今天在我们这里是不同的,没有真正把“德先生”和“赛先生”推广出去,时至今日,我们依然需要一场广泛的、深刻的科普革命,把一些伪科学去除掉。这样的话,老百姓与时俱进,我们的项目很快就能铺开了。
这么说可能宽泛些。具体点说,时至今日,我们的老百姓仍然把“吃茄子、喝绿豆汤治病”当成真事儿听。这是很可笑的,也很可怕。说明“赛先生”在中国影响力不够。
记者:做公益事业特别能带给人成就感,是吧?
王瑞:我们的基金在成立之初,无论是去找慈善医生,开发援助点,到接触患者,到陪患者开处方,这全链条我都在走。在这里面,能感受到的意义是什么呢?所有人都觉得实现了价值,所有人都是开心的。
曾经在西安,去引导患者找我们的慈善医生开处方,一个白血病的患者,60多岁了,本身怕累,怕出汗,大热天跟着我跑医院,开完了处方跟着我到援助点领药,领完没走,却跑到很远的超市给我买了两根冰棍回来。
有患者给我们送咸鱼,我们北方人可能吃不惯,放在那儿,但这是一份心意。因为患者这样去感激一个跟他本来毫无关系的人,把自己认为很珍贵的礼物送给他,这份心意很珍贵,很难得。
我们的援助方——生产企业,他们也很乐于做这样的事情。这件事本来就是做公益,在这个过程中药品生产企业也能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不单纯是商业价值,还有公益价值。我们的援助站愿意,因为这对门店来说本来就是形象的提升,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了处方药是如何运作的。
曾经见过一家三口全是乙肝的,一个月几千块钱药费,而且是父母偶尔吃药,长期把药给孩子吃,孩子一发烧住院,这一家三口的收入就花光了。但是有了我们的援助,药就非常便宜了。现在爸爸正常工作没什么问题了,妈妈负责在家照顾孩子,整个家庭相当于又活过来了。
记者:你怎样看待红心相通的发展前景以及你个人的职业理想?
王瑞:工作以来,我一直想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在社会上占到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但是并没有悟透这个社会价值是什么,做了这件事才发现,原来是真实有效的帮助别人。
我们的本心是把这个基金一直做下去,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去真实解决国内这么多贫困患者和家庭的问题。
但是这里面问题太多了,哪个步骤都不容易,甚至很多患者也不理解我们。比如让他们提供一个合理的处方,都会有争吵和矛盾。但这些不重要,有这么多有公益心的伙伴加入我们,同时又能帮助这么多患者,我们已经非常开心了,这就足够了。
|在红心相通,许多志愿者和孙建设(中)一样,从受助患者变成了志愿者,从自助走向助人
有的时候走着走着,会发现这件事情本身已经开花结果了。如果能更美好,当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我现在也有足够的自信对我身边的同事朋友说,我们在这么年轻的年纪,做了一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每个家庭的事。
一件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儿,回想起来会带给人长久的幸福感。至少现在,以前接触到的那批患者,每个节日会给我发信息,有困难的时候会到我们这里来寻求帮助,足够了。
关于我个人,我肯定是不想做管理岗的,因为人老了,我就想去做个稳定的法务工作。
记者:你的性格里是不是有那种求稳定的倾向?
有吧。我的人生规划里,前24年读书求学,基本上是沉浸在校园里了。有梦想,但也被局限在校园里了。这几年出去拼搏,获取人生经验。我觉得过了40,我的人生更多属于我的家庭,工作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平时陪着媳妇儿孩子,当然工作是要有的,我们需要有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记者:其实就是一个平衡。
王瑞:这几年用力去拼,去闯,我现在的足迹已经遍及全中国了,我已经很知足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都走了个遍,谈了这么多企业,见了这么多人,每年的名片夹,换了一批又一批。
接下来希望我们的援助点能每天联系我们,要求加入我们,这是我们最大的梦想;其次是希望能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别把我的专业丢掉,因为再过几年,当我没法再给红心相通提供更多的价值时候,我希望能在这儿做一份稳定的法务工作,算是养老吧。
记者:你是不是奔波久了,所以希望定下来?
王瑞:确实有这个成分。
对于红心相通渠道部门来说,要去全国各地洽谈医药企业,考察筛选援助站点,出差成了家常便饭。渠道部主任王瑞和他的“小伙伴们”经常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准备出差。
目前,红心相通已经与国内4家大型药企和19家医药连锁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了救助乙肝、慢粒白血病患者等的4个药品公益援助项目。
作为一家公益基金,红心相通在短期内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令人瞩目;这既与王瑞和同事们的努力分不开,又得益于红心相通正确的发展策略。
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王瑞,请他谈谈自己从业以来的感悟与经验。以下是采访实录。
|红心相通公益基金办公室
记者: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王瑞:我叫王瑞,今年马上30岁,看起来像40岁,颜值对不住观众,所以希望能在能力方面多多沉淀。我是吉林长春人。
|王瑞近照
记者:不像啊,口音听起来有点京片子。
王瑞:对,在北京待了十一年了,东北的大碴子味儿被同化没了。
接着说啊。我本科法学专业,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之后来到红心相通,刚开始时做医药产业编辑,后来业务转型,成立渠道部,我这个老兵就跳到这个部门来了,现在是渠道部主任。
渠道部最开始只有我一个人,后来两个人,再到现在六个人。我们六个小伙伴以男生为主,因为我们部门一是出差太多,出差是非常累的;二是操心,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跟企业打交道,跟连锁药店打交道,这中间涉及到很多细节,非常繁琐。
|红心相通渠道部工作掠影
但其实我觉得渠道部发展到后面稳定了,选一个女性领导更能胜任一些,因为我们这个部门涉及的琐碎细节太多了。频繁的对账、沟通,女性更适合。
所以你看我一个大老爷们儿在这儿确实也磨炼了性格,有很多地方以前做得不足,比如莽撞啊,粗心啊,现在也慢慢地改过来了。
记者:那么你喜欢目前的工作吗?
王瑞:我是非常喜欢目前的工作的,首先我非常喜欢红心相通,因为我在这儿待的时间很长,其次这里的每块砖瓦都有我的记忆。
记者:所以其实你是渠道部主任兼装修部主任?
王瑞:哈哈,因为没人干装修,所以就让我来了。
记者:会不会是因为你长得像包工头?
王瑞:额,其实在装修咱们公司之前,我的经验仅限于装装网线。现在的话,家装什么的肯定没问题了。我会是一个合格的工程监理。
王瑞参与装修的红心相通会客室
|王瑞安装红心相通会客室照片墙
记者:所以现在你的工作和专业很不搭边儿了?
王瑞:也不是,我本科兼修法学和医药,医药专业的基础知识全部都修完了,现在从事的也是医药相关工作。
我的工作是比较符合我的兴趣的,这个过程中有不相符的时候,但做着做着做回来了,就相符了。其实我还兼着红心相通的法务。
记者:可以描述一下你工作日的一天吗,除了装修之外?
王瑞:除了装修之外,联系各地的援助站点,通过电话、视频、出差拜访等方式;其次是根据我们制定的援助站点服务标准,对各地的援助站点进行评级。
记者:怎么评级呢?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吗?
王瑞:硬件方面的:第一、店面面积,第二、常驻店员、药剂师水平,第三、具备药剂师资格的店员人数。
软件方面的,店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及他们对患者的跟踪回馈。
记者:如何了解店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
王瑞:根据我们客服部打电话了解的情况。我们打电话回访患者时,通常会咨询这些问题。
记者:连锁药店为什么会跟我们合作建立援助站点?
王瑞:我们能给援助站点带来的东西不多,但是我们找到的公益援助站合作伙伴全部都是全国医药行业的巨头,前五名只有两家还没跟我们合作。而且不是他们不跟我们合作,而是因为他们的点没在我们的目标区域里。
我们是真正在做公益,这是药企们需要的。因为大企业也有公益情怀。我们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种做公益的方式,他们加入我们就可以了。
第二点呢,我们常规的援助项目,叫做PAP(Pharmaceutical Assistance Program,药品援助项目)项目,是药店做处方药领域的第一站。因为现在连锁药店都想转型做DTP(Direct to Patient,药品直达患者)药店,就是说从销售常规的感冒药啊,中药啊这种常规的OTC药品,转向销售处方药。
处方药,不是简单的上架和销售就可以了,有很多步骤去完成它。PAP项目是DTP的前沿。我们经常走市场就会发现,现在做的好的DTP药店,都是单体药店,或者是连锁事业部单设,而不能把常规的社区药店,或二甲三甲医院附近的药店作为一个核心的DTP业务去做。而没法单列出来,就是因为没有操作经验。
所以这些医药连锁巨头愿意接洽我们。我们在走的时候也发现了,无论是成大方圆还是老百姓、国药,他们都非常重视DTP的项目,想以PAP项目为种子,发展DTP的业务。
|红心相通援助站点
现在连锁药店的竞争比较激烈。我们跑渠道出差,一家药店当时还在,过几个月就关了。哪怕是大型的连锁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大家迫于无奈想转型到处方药领域,国家也支持。当然这只是个想法,到真实的落地,还有很大的难度。
记者:都有哪些困难呢?
王瑞:第一、老百姓习惯了到医院去拿处方药。像美国,你在超市也能买到处方药,处方也能随意的流转。但在中国,老百姓一般只在医院拿处方药。
第二,中国药店的总体水平可能会回归到20万家左右的水平。很多连锁药店希望和红心相通公益基金合作,这也催促着我们,要加大力度宣传和建设援助点。
记者:昨天听你们部门同事说上周出差,你们在一家药企门口等了整整一天,听了觉得你们也真是挺不容易的。
王瑞:这很正常。它是一个长期的事业,有很多人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要花费一些力气,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碰了壁,遇到各种困难阻碍,工作时间长了也见得多了。
工作五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想做成任何事都不是容易的。你付出100%的努力,通常只能得到80%的结果。你付出120%,也顶多能得到95%。
记者:的确,做成一件事情相当不容易。我觉得这个过程中,你一点一点积累了很多经验,内化成了你个人的职业素养,比如沉稳,能吃苦,等等。
王瑞:这件事教育了我,读书和经历有很大的区别,读书只能在广度上拓展你,但是它不能增长你人生的经验。因为读书只停留在你懂得的层面,没有实践就永远没有办法掌握书本得来的知识。
记者:所以王阳明说的很好,知行合一。如果你没有去实际地做,就永远不能说你知道。
王瑞:我正好在看《知行合一》。
记者:所以你觉得岗位上所需要的技能你现在都达到了吗?
王瑞:还远远不够。
记者:哪些地方还不够?
王瑞:我真觉得,我需要在援助站里面,站两周的柜台。从整理库房,到上架,到盘点,到核算一周的账目,都做一遍,彻底搞清楚连锁药店的真实运转情况。甚至需要到生产企业的车间里,做做质检员,做做投料工,去磨炼几个月,去扎扎实实地懂得这个行业。
|红心相通工作人员为援助站工作人员介绍援助系统使用方法
一份工作,不是越往高大上走越好,反倒是踏踏实实地走基层比较好。因为越基础的工作,越容易发现它的实际价值在哪里。
记者:除了工作之外,你还有其他提升自己的途径吗?
王瑞:平时在家宅着喜欢看看书,看的比较杂。虎嗅和哈佛商业评论每周会推荐五本书,我一般会去看这些推荐。这些书金融类和管理类的居多。
记者:法学呢?
王瑞:已经很久都不看了。再过几年可能会回归老本行吧。本身红心相通也在成长,估计过几年这些关键性岗位需要用人,我就在咱们这儿当个法务好了,也不累。年纪大了,精力以后也跟不上了。
我觉得人过了24就老了,就是说从你脱离大学校园的那一刻,你就老了。不是说你的身体,而是你的心态老了。
大学的梦想还是原始和野蛮的,你挑战社会,对抗文化,然而从你工作的第一个月起,就得踏踏实实地变成一个老实人,接受很多社会规则。朝九晚五的生活,让那份原始的梦想埋藏在心里,不敢去做了。这就是我说的心态上的老。
记者: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只不过我们踏入社会会发现,梦想没那么容易实现罢了,会遇到很多困难。那么你现在的岗位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王瑞:第一个困难是在我们的公益伙伴这么积极的情况下,我想把这份公益的心和公益的成就分享给他们,但是因为我们存在本身传播力量的不足,以及团队太年轻的问题,我们真的面临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我们发现了这个症结,但是怎么解决,还有待探索。
第二个困难在于,对于医药,中国老百姓需要一场广泛的科普。当年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在欧洲跟今天在我们这里是不同的,没有真正把“德先生”和“赛先生”推广出去,时至今日,我们依然需要一场广泛的、深刻的科普革命,把一些伪科学去除掉。这样的话,老百姓与时俱进,我们的项目很快就能铺开了。
这么说可能宽泛些。具体点说,时至今日,我们的老百姓仍然把“吃茄子、喝绿豆汤治病”当成真事儿听。这是很可笑的,也很可怕。说明“赛先生”在中国影响力不够。
记者:做公益事业特别能带给人成就感,是吧?
王瑞:我们的基金在成立之初,无论是去找慈善医生,开发援助点,到接触患者,到陪患者开处方,这全链条我都在走。在这里面,能感受到的意义是什么呢?所有人都觉得实现了价值,所有人都是开心的。
曾经在西安,去引导患者找我们的慈善医生开处方,一个白血病的患者,60多岁了,本身怕累,怕出汗,大热天跟着我跑医院,开完了处方跟着我到援助点领药,领完没走,却跑到很远的超市给我买了两根冰棍回来。
有患者给我们送咸鱼,我们北方人可能吃不惯,放在那儿,但这是一份心意。因为患者这样去感激一个跟他本来毫无关系的人,把自己认为很珍贵的礼物送给他,这份心意很珍贵,很难得。
我们的援助方——生产企业,他们也很乐于做这样的事情。这件事本来就是做公益,在这个过程中药品生产企业也能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不单纯是商业价值,还有公益价值。我们的援助站愿意,因为这对门店来说本来就是形象的提升,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了处方药是如何运作的。
曾经见过一家三口全是乙肝的,一个月几千块钱药费,而且是父母偶尔吃药,长期把药给孩子吃,孩子一发烧住院,这一家三口的收入就花光了。但是有了我们的援助,药就非常便宜了。现在爸爸正常工作没什么问题了,妈妈负责在家照顾孩子,整个家庭相当于又活过来了。
记者:你怎样看待红心相通的发展前景以及你个人的职业理想?
王瑞:工作以来,我一直想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在社会上占到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但是并没有悟透这个社会价值是什么,做了这件事才发现,原来是真实有效的帮助别人。
我们的本心是把这个基金一直做下去,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去真实解决国内这么多贫困患者和家庭的问题。
但是这里面问题太多了,哪个步骤都不容易,甚至很多患者也不理解我们。比如让他们提供一个合理的处方,都会有争吵和矛盾。但这些不重要,有这么多有公益心的伙伴加入我们,同时又能帮助这么多患者,我们已经非常开心了,这就足够了。
|在红心相通,许多志愿者和孙建设(中)一样,从受助患者变成了志愿者,从自助走向助人
有的时候走着走着,会发现这件事情本身已经开花结果了。如果能更美好,当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我现在也有足够的自信对我身边的同事朋友说,我们在这么年轻的年纪,做了一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每个家庭的事。
一件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儿,回想起来会带给人长久的幸福感。至少现在,以前接触到的那批患者,每个节日会给我发信息,有困难的时候会到我们这里来寻求帮助,足够了。
关于我个人,我肯定是不想做管理岗的,因为人老了,我就想去做个稳定的法务工作。
记者:你的性格里是不是有那种求稳定的倾向?
有吧。我的人生规划里,前24年读书求学,基本上是沉浸在校园里了。有梦想,但也被局限在校园里了。这几年出去拼搏,获取人生经验。我觉得过了40,我的人生更多属于我的家庭,工作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平时陪着媳妇儿孩子,当然工作是要有的,我们需要有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记者:其实就是一个平衡。
王瑞:这几年用力去拼,去闯,我现在的足迹已经遍及全中国了,我已经很知足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都走了个遍,谈了这么多企业,见了这么多人,每年的名片夹,换了一批又一批。
接下来希望我们的援助点能每天联系我们,要求加入我们,这是我们最大的梦想;其次是希望能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别把我的专业丢掉,因为再过几年,当我没法再给红心相通提供更多的价值时候,我希望能在这儿做一份稳定的法务工作,算是养老吧。
记者:你是不是奔波久了,所以希望定下来?
王瑞:确实有这个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