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吧 关注:26,941贴子:279,575

【告别】岁月纷飞 流年不减——一个读者关于网络文学社的感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酒化残窗莺啄月,别时亦作相逢。絮言才了竟西风。寄时愁字句,一语入三更。
点碎清杯分红蜡,话留长夜添灯。春还未尽便归程。问卿曾记,薄醉笑无声?
——《临江仙·文学社吧临别赠言》
大家好,我是寒粥。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2-03 19:57回复
    可能有些人认识我,因为我加的社团实在太多了。有些人不认识我是谁,因为我文学水平并不高,自然也不出名。其实,我只是在文学社这个小小的“圈子”里待了三年的读者。这三年来,我认识了太多热爱文学的朋友,也遇到了一些性格各异的伙伴。文学这个东西,虽然被说成是“湖边杨树的倒影”,是颇为感性的存在,但我觉得,想要写好作品、提升水平同样也需要一些理性思维。因此从理性思维上来看,说实话我认为自己写作水平不高。因为站的越远眼界也就越大,越觉得自己实力不够,仍需努力。所以在此要首先感谢我加过的文学社和工作室们,是你们给了我展示的机会,让我充满了值得珍藏的回忆。


    IP属地:日本2楼2018-02-03 19:57
    回复
      这三年来,我加了超过150家文学社,截止刚刚,我还剩60家文学社在同时参与或运作。而实际上,三年来文学社的总数可远远不止这些,经过我的统计,目前在文学社吧有过招募行为的就有265家文学社。三年来,我感受着这些文学社的成长,伴随着这些热爱文学社的初高中生、大学生们从青葱稚嫩逐渐发展成了一个个有担当有想法的文学社人。作为热爱文学的我,是非常高兴的。自古以来,我国的文学发展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民国以来虽然出现了重理轻文的说法,但文学也能救国、文学也能复兴我们的民族文化的口号从未间断。因此,文学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我国是不言而喻的。对文学的赤诚和热枕,也将是文学社们不断发展的唯一动力。


      IP属地:日本3楼2018-02-03 19:58
      回复
        在不少的文学社里,我做过编辑。有时在审核的时候,总会问新人一个问题:文学的功用是什么?有人可能会说,文学是这样主观的一个领域,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呗,谈功用是不是有些太功利了?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是这样。我本身是学史学的。正所谓“文史不分家”,我认为这两门学科都是一样,如果是为了“有什么用”而去学它,去看书,脑子里经常想着,“我看完这一本小说能有什么收获?”、“我想快速提高,应该看什么书?”这样的问题,那么看再多的文学经典、大师名著也是无济于事。所以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有人问我,看书有什么用?学历史、文学有什么用?我会告诉他没用。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接触文学,感悟文字,就是为了让自己不再问出“学什么什么有什么用”这样的愚蠢问题,就是为了发现一个真理:阅读也好,写作也罢,从来就不是为了有什么用才去做的。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我则认为坚持文学本真之追求,是为了或反映客观而以文载道,或表达主观而不忘初心。文学的功用大体是这两者任一或这两者的结合。


        IP属地:日本5楼2018-02-03 19:59
        回复
          在目前的60个社团中,我几乎做遍了除了美工以外的所有工作。2个社长(被转让而被迫接手),2个副社长,1个人事部部长,4个编辑部部长,1个编辑部副部长,2个写手部部长,1个写手部副部长,20个编辑,2个讲师,2个宣传策划,20个写手或社员(包括诗词散文等分组),2个手写,1个摄影。可以说积累到了不少经验。
          可能有人讲,这么多做的过来吗?
          其实我今天想着重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样一个极其讽刺的答案:做的过来。不仅做的过来,还非常清闲。每天只要用不到累计一个小时来回复(大部分的时间是审核),就没有问题了。


          IP属地:日本6楼2018-02-03 19:59
          回复
            没错,这也就是现在我们这个不算大众的“圈子”,文学社的情况。在我做社团信息表(2015年1月-2018年1月)的时候,我发现在2015年中旬之前,并没有太多文学社在发招募贴,大多是文学知识或单纯的分享。而从2015年下旬,尤其是2016年开始,各种各样的文学社、工作室、同好会真的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在这里说个题外话。三年来,我加了150多个审核群,除安澜文学社认为我写的还不够完美、山迢文学社认为我的文章太“匠气”以外,全部一次通过。难道我的文章真的就足以通过吗?我看不是。我的文章同样问题很多,然而这么多文社这么多审核人员却并未发现。这只能说明,目前网络文学社的审核人员的水平整体非常低。文学相关职位尚且如此,何况人事与策划这种部门?那这种审核又有什么意义?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网络文学社应该有三大特点:网络、文学、社团。在这三部分中,网络是阻碍,文学是桥梁,社团是组织形式。但是我要在此举一个简单例子:2018年1月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内,我就有四个文学社宣布解散。其中轻寒文学社、寄江北文学社不说一句就直接解散了。后来好不容易找到并在问到寄江北的副社的时候,他的解释是“寿命到了。”另两个,原来叫“五岛慢邮”后来重组的归零文学社,社长在没有任何声明的情况下将群转让,自行退社;唯一声明的屿汐文社,本来想解散社群的社长,在我的主动申请下,把只有六个人的社团留给了我。她是这样声明的:“很抱歉各位,这个文社我不想继续下去了,接连的有人退群让我没有什么信心了。”、“最初建立这个文社只是一时兴起,感觉自己……真是特别对不起大家。”我不禁发问:一时兴起真的可以建立文学社吗?社团的存废是个人喜好吗?这是何等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是何等悲哀的社团结局?


            IP属地:日本7楼2018-02-03 19:59
            回复
              正如上文所言,文学是感性的。文学社社员间需要相互交流、了解,认识到对方的不足与长处,互相促进提高,才能有长足发展。但网络这一性质,本身就是虚拟的、不可现的,且联结不紧密,本身又带有一定的隐私性。基于这样的平台,文学社这样一个表达主观感情、共叙未来的形式真的能成立吗?暂且放下不谈。


              IP属地:日本8楼2018-02-03 20:00
              回复
                关于社长。我在和于归文学社社长交流时有总结,建立文学社的最初目的有四:一是消磨寒暑假,想找人聊天。二是想体验做社长的感觉,拥有自己的社团,炫耀自己的文章,或者为自己的文章做宣传。三是想要盈利或出名。四是想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同好。在此请社长们扪心自问,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建立的社团?真的是为了文学的功用吗?真的是为了文学本身吗?一放假就发招募贴,一开学就半废社,没人说话,这又和应季水果有什么区别?在建立社团前有考虑到这一点吗?有处理这一问题的应急机制吗?所以在别人问起我,如何评判一个文学社的好坏的时候,我想了想,告诉他:先看看在上学期间还有没有人讨论文学,而不是机械的早安晚安吧。可能有人会说了,学业重要,没有办法。既然学业重要那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毕业了再建立社团?有人说我可以兼顾。大学尚且可以理解,初高中如何兼顾?上课时用手机兼顾吗?如果真的热爱文学,请先认真听语文课,认真完成议论文,拓展阅读量,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文学涵养。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什么时候建社都不晚。再举一例:芜城文社是2017年12月17日建立的社团。在1个月之后,社里基本进入停滞状态,社长一度担心废社的可能。我与芜城文社社长持续交流两三天,将文学社的性质、发展方向简单的与社长进行了沟通后,一起将社团进行大面积清理整改,重新保持了社团的正常运行。不难看出,社团是以社长为核心的。再举一反例:某1月份新成立的文学社社长在成立第二天就在群里讲,没有时间管理社团,上线时间不多,请大家多帮忙。我不禁又产生疑问,如果知道自己没有时间,那还建什么社团?难道只是为了当某某长来显示自己的管理能力、向同学炫耀自己是社长,还是只是为了消磨不想学习玩手机的时间?不得而知。


                IP属地:日本9楼2018-02-03 20:00
                回复
                  关于管理。在实际文学社运营的过程中,大家想一想,哪个职位任务最重?我看到的是写手和美工。名义上,编辑审稿、策划负责活动、人事负责整理。但事实上呢?编辑无稿可审,写手极少去请教编辑;策划根本没有几个写过正规的社团策划案或教案,活动在大多数社团内也无法成功开展,在实际运行中是活跃群内气氛的存在;人事更是如此,说白了人事部门就只需要几个EXCEL表格就解决问题了,单设部门有什么意义?在实际运作中,写手成为了社长与编辑的催稿对象,成为了支撑整个文学社的唯一支柱,成为了唯一“文学”的存在;美工凭借着轻易无法学习的技巧,在招募贴日益图片化的趋势下格外抢手,写手有时还不断要求美工做所谓的“封面”。文学社变成了每个月月底的催稿组织,变成了毫无文学交流的闲聊游戏群,变成了如机器人一样每天“早早早”、“晚安晚安晚安”个不停的广告群,甚至在部分文学社社长眼里,变成了金字塔式的管理试验品。我就浅说一句,为什么社长和副社长就不能担任人事的工作?一定要另外拿出一个部门?这难道不是这个部门很闲的原因?难道社长和副社长不应该承担起社团最重、最多的职务,是个全能万金油吗?如果社长本人文学水平都不高、能力不是最强,那建立什么社团?如果社长连如同鸡肋一样的人事工作都做不好,那凭什么持续地做社长?难道开国之君只开国不治国吗?我曾经寄托于通过早安晚安,让大家交流起来,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不可能。甚至在挽颜文学社里,同时出现了四个卖AV的广告号,试问社长及管理是怎样放进来的?这是有多不管理社团?在洛轩文学社的审核群群文件里,竟然出现了盗号的APK文件,这又是多么地不加管理?我们不得而知。


                  IP属地:日本10楼2018-02-03 20:00
                  回复
                    关于编辑。由于做过多次编辑,在这里浅谈一下这个职位。我认为,编辑本应该成为文学社的支柱,是最负责也最贴近“文学”的职位。但是现实情况是,一部分编辑根本不会评价,纯粹是读者身份去吐槽;另一部分只会一些套词,套在任何文章上都看不出问题如“结构”、“文笔”、“层次”、“详略”,却说不出个所以然。这两类编辑是文学社不能发展、写手水平不能提高的最大障碍。目前,第一种由于已被大部分人识破,渐渐少了,第二种人逐渐增多。他们用的是初高中古文鉴赏和阅读理解的套词,用的是作文书和作文素材上的解析点评的套话,试图掩盖自己文学理论功底不足的现实。难道社团管理者觉得高中生能够指导好初中生?还是非汉语言专业的大学生能指导好高中生呢?没有一定文学理论及广泛的阅读,又如何有资格提供指导?因此在我做4份编辑部长的期间,均是严格把关,在此对一些未能通过的文学爱好者们深表歉意。可能有人会问了,我看了不少的书,为什么一定要是名著?在此我想推荐大家多看纸质书,多看部分人不爱看、看不下去甚至鄙视的世界名著、大家之作。我认为,既然热爱文学就要学习经典,这和学习数学首先学习公式是一个道理。心灵鸡汤、成功学大可不必去看,而那些历百年而不衰的文学经典,才是跨越国界,跨越文化的不朽明珠。


                    IP属地:日本11楼2018-02-03 20:00
                    收起回复
                      关于月练制度。不少社团都有月练制度。在我的想象中,月练一定是一个学霸发明的。他用最应试、最古老的考察监督方式去进行强制练习,实在是不可理喻。大家可以设身处地地去想一想,假如你是初高中生,在忙完一天的学业,写完作业之后回到家打开手机好不容易能有时间看看文学社了,却发现等待自己的是另一份作业。你愿意吗?这也难怪大多数社团的月练如此难交了,更别提有些社团还有季练、周练、不定期练习。即便退一步讲,文学也是需要灵感的。强制命题,或者半命题,或者明显带有社长本人文风趋向的话题,能够让写手们提高文学水平吗?在没有摸清写手的个人背景与写作经验之前,就开始进行毫无意义的写作训练又有什么意义?至于怎样摸清写手的个人背景和写作经验,这不是一句“欢迎新人”就能达到的。当然,这有着网络的固然弊端,因此这实际上又回到我说的第一个问题上去了。总而言之,月练这一制度,是社团管理者不能依靠自己的个人魅力和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提高社团水平,而只能采用最愚蠢、最贴近自己学习生活的自己最了解的一种方式进行强制的社团沟通的形式,这不是文学社的悲哀又是什么?我们建立文学社本就是为繁忙的学业生活提供一个畅聊文学和生活的地方,结果呢?如沉鸢文学社社长一样,将月练和社团任务变成了工作,变成了冰冷的强制,变成了“文学补习班”和又一个课外学校,那又怎么可能提高社员的积极性,怎么可能提高本就难提高的写作水平?没有文学理论作指导的月练毫无意义。


                      IP属地:日本12楼2018-02-03 20:00
                      回复
                        关于所谓的“盈利”。首先我们得知,大部分文学社的编辑水平是不足的,或文体与题材接触不广、或理论功底不牢,没有指导别人的可能性。这样,文章的质量全要仰仗写手个人的水平随着阅历与岁月不断提高。敢问这需要何等长的周期?部分工作室自认为与文学社有一定差异,似乎“高人一等”。实际上,部分工作室管理者承认,叫“工作室”只是因为比较少见,听起来比较正规、好听、洋气。而另外一部分工作室负责人解释说,与文学社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盈利”。我们知道,一般写手的个人作品如果想要盈利的话,首选的是自费出书的形式,其次是投稿。当然,还有自己制作电子刊物、微信公众号、微博宣传、建立社团贴吧等多种方式。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自费模式。首先我们的前提是,我们的写手是不知名的。如果是知名作家,不仅不需要钱甚至有时还会给予稿费。在没有公费出书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选择到不是很出名的小出版社进行出版。如果联系不到,可以纯自我销售式的出书。我这里不再多讲,感兴趣的想盈利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价格。便宜的国内丛书号在1万元左右,此外还需要印刷费(100页1200册要在8000元左右)、编审费(约千字100元)、排版设计费(约1500元)、物流拖运费用(约500元)等。全部流程下来,一本书最低2万元(包括托付费用),注意,我们能够实现的前提是网络实体化。而我们做好之后,还需要一定的销售才能换回成本,实现盈利。工作室写手至少要在10人以上才能形成大概的规模,每两人就算出一本书,费用可想而知。当然也有朋友讲,我自己不要书刊号,自己出着玩,内部参考怎么样?可以。我曾经义务帮助老人出版诗集。200本成本约4500元,且是黑白竖开,没有排版,质量一般。这样的书没有我们所谓的条形码和出版社,自然也无法盈利。关于投稿在这里不多讲。但是对于一些新成立的工作室广撒网揽收稿件为我所用的行为,相信大家也是不同意的。此外,部分社团负责人煞有其事竟然把一个词——“版权”挂在嘴边。看似很懂法,很维权,但实际上对于版权是什么、法律上关于版权的问题如何规定根本不了解,每当遇到想要合作的工作室,张口第一句就是苦大仇深的“版权怎么算?还归不归我们?”这样只会显得十分幼稚,成为了真正的法盲,好像以为一说版权,对方就会发憷,就会觉得你很正规、很难对付。关于法律,不是我的专业,在此抛砖引玉,希望相关专业者能够补充。我们再来说说微信、微博的宣传。这一方面也不多讲,请大家考虑考虑关注量从哪儿来。大部分社团只能建立个人公众号而非企业,因此就无形中降低了宣传层次。买关注量似乎成了唯一的做法——而这唯一的做法还是要用到钱。当然,你也可以像各大城市地铁里的微商推销员一样拿着手机让路人扫二维码。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有涉及到网络实体化的问题。而又有几个网络文学社能够真正实现实体化呢?社团成员们分散大江南北,又部分的人因为学业无法火车飞机地赶过来,怎么办?这就是毫无疑问的网络局限性了。最后,我们再提一下社团贴吧。除了月练、闲谈和活动记录,就根本没有关于文学本身的帖子。文学理论的分析呢?文学史的科普呢?文学家的推介呢?一概没有。而讽刺的是,贴吧关注人数还没有社团成员多。因此,类似电子刊物这样的产品,除了自娱自乐自我欣赏,再也没有其他价值。当然,并不是反对电子刊物,这种刊物能够活跃社团气氛,让大家联系更加紧密,是个很好的活动。只是有些社团总是想利用这种刊物,做所谓的“盈利”,这和微商的梦想有什么不同?这是否是某些人想证明自己的独立与能力而采取的一种不成熟的手段呢?我们依旧不得而知。


                        IP属地:日本13楼2018-02-03 20:01
                        回复
                          当然,在三年的社团生涯中,我还是结交了不少好友。比如上面提到的芜城的社长咸鱼同学,一出场就带着古风气息的阿榕社长、还有同样出没在各大文学社的洛阳和百灾,已经成家但不忘文学梦的秋韵社长,和家乡苏州一样温和的酒生同学,文章写的很棒的木心,钻研古乐的九九大哥,超有管理经验的卿言社长、还有我们认真而执着,能看出来是真心热爱文学的吧主林洺同学、可爱又细致的夏深鹿,常常问我意见的九四社长,太多太多了。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拿起书本,重拾梦想,这并不是坏事,也同样令人感动。在此再一次感谢陪伴我一路成长的大家,其中最感谢的是希平文学和挽乔文学社。一个给了我梦想,一个给了我回忆。谢谢你们。


                          IP属地:日本14楼2018-02-03 20:01
                          回复
                            那么,我先抛开“如何提高文学爱好者的文学水平”不谈,因为这是一个大话题,我写作水平不高,不敢多讲。单就说文学爱好者们应该如何进行社团活动呢?我认为,建立讨论小组、同好会、人数较少的文学交流组织都是可以的。而基于网络的正规社团的建立与经营,我想上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梦想可以有,但不要好高骛远;热血可以有,但不要太中二。往往架子大的,是权力小的;往往学问深的,是最为谦虚的。文学是不可代替的民族性强、社会性强的存在,是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门学问。文学社团也好,文学工作室也罢,我相信随着岁月的洗礼和文字的积淀,会变得越来越成熟,甚至也许真的可以做强做大。但是就目前这个阶段来看,三年以来,我们的社团环境总体上是以失败收场的。也许,这不过是自古以来热爱文学的人们的又一次小小的受挫的尝试;但大家都知道,它决不是我们年轻人放弃文学的理由。在这三年里,我也曾试图以协助者的身份帮助许多社团,如繁因文学社、共语文学社、采风文学社、笙火文学社、逾欢文学社等等,可惜都以没有成效或者失败告终。


                            IP属地:日本15楼2018-02-03 20:01
                            回复
                              如今由于诸多原因,我要从这个“圈子”退出了。除了希平文学外,其他社团也已经相继退出了。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钟情文学的人前赴后继,为文学社及文学社吧添砖加瓦。感谢让我待到最后的社团们:希平文学、秋声文学、采风文学社、共语文学社、笙火文学社、芜城文社、曜天工作室、于归文学社、屿汐文学社、云雾文学社、殇冬文学社、焚梧文学社、归辞文学社、洛轩文学社、素笺文学社、苍沅原创社、染梦文学社、曜墨文学社、离安文学社、执澈文学社、薄尘文学社、不眠文学社、初遇文社、风起文学社、第四人称文学社、洞里文学社、独夏文社、逢景阁文学社、顾年文学社、归凰阆苑文学社、归零文学社、灰黄文学社、锦楼文学社、井灯文学社、久栖文社、久时文学社、凌烟阁文学社、墨离宫文学社、墨源文学社、暖森文学社、琦毫文学社、清尘文学社、人间清欢文学社、十六年文学社、时湘文社、书双文社(创造最长记录:60天群内无人发言)、四合院文学社、挽初文社、挽乔文学社、挽颜文学社、温浅文学社、无瑟文学社、鸣蜩文学社、西辞文学社、汐陌文社、欣尘文学社、一只鲸文学社、衣挽轻离社、薏荷文学社、饮一杯否文学社、逾欢文学社、者说文学社。


                              IP属地:日本16楼2018-02-03 2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