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吧 关注:135,193贴子:1,663,464

战国秘史之最终对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
  这篇文章讲述公元前340-279年,也就是战国中期的历史,这段历史的主旋律是秦国和齐国两大强国在各出机谋,争夺全天下的霸权,这一点可能和许多人印象中商鞅变法后秦国已经成为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独霸天下不同,我认为这个时期的齐国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可以和秦国并驾齐驱的强国,它们之间战略对决的结果决定了中国是否统一,以及谁来统一中国。每个人都知道,是秦国击败了齐国,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是其中的过程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极其艰难,惊险和曲折的,看了这篇文章后,大家也许会发现,这个过程比我们所能够想象的,还要更加艰难,惊险和曲折。
  阻挡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大对手是齐国,这是我提出的一个基本观点,齐国的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被低估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战国时代的其它强国,比如魏国,从刚平之战到桂陵,马陵之战,它有一个明显的衰落轨迹,再比如赵国,长平之战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它被秦国一点点地吞并掉,魏国和赵国都有一个长期的走下坡路的过程。当你看到一个人在不停的走下坡路,你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他以前所在的地位很高,经过这么久的不断下降还能位于现在的位置。而齐国是突然间衰落的,只经过一场五国伐齐战役,齐国就自由落体式的从山峰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从强盛的顶点沦落到差点亡国的窘境。后来的人们看到的情景是它一直都在谷底徘徊,不容易想象出它不久前还住在山峰顶上的赫赫威风。但是在战国中期,齐国对秦国造成的巨大困扰是确确实实的。


IP属地:四川1楼2019-09-21 18:01回复
    为了偷懒,借用一下长城大吧的图,还有我个人的局部修改。对大吧表示歉意。


    IP属地:四川2楼2019-09-21 18:04
    收起回复
      这就是为什么我越来越确信,秦史中商鞅时期的显赫战绩,诸如攻占魏国都城安邑,诸如占领河西地区,迫使魏国迁都等等,都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李斯,赵高这些人做手脚编造出来的。秦始皇烧掉各国史书,秦国史书成为唯一剩下的载体,没有了参照物,李斯,赵高可以大胆的去篡改和编造历史,秦始皇,李斯,赵高这些人都是法家,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达到吹捧法家先驱商鞅的目的。
      击败魏国,迫使魏国迁都是前361年,商鞅来到秦国之前的事情,占领河西地区是前332-330年,秦惠王时期的事情,至于攻占安邑,那是前286年的事情,离所谓的桂陵之战期间商鞅占领安邑已经隔了差不多70年时间了。如果商鞅面对最强国魏国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战绩,秦国的力量却被其他国家的顶尖战略家毫不在意的给完全无视了,这是荒谬的。
      按照秦史的说法,魏国从安邑迁都到大梁,是商鞅俘虏公子昂之后,前340年发生的事情。那么在这之前的前353年,孙膑围魏救赵,围攻大梁城,当时的大梁应该还是魏国的一个普通城市,魏国何至于这么紧张,把庞涓率领的主力军都紧急调回呢?这是一个逻辑矛盾。如果我们相信后来发掘出的魏国本国史书竹书纪年的记载,前361年,魏国就已经迁都大梁,那么8年之后,庞涓是在回援被围的都城,这个逻辑矛盾就不存在了。
      我的观点是,秦国崛起的转折性事件是秦献公改革,而不是商鞅变法。到了秦献公末年,秦国已经极其强大,取得了如下战绩:击败韩魏联军一次。击败魏国主力军队两次,一次是在石门,斩首六万;一次是在少梁,俘虏魏相公叔座,魏国需要依靠赵国的驰援,才能挡住秦国的攻势。魏国接下来就决定迁都了,让都城远离秦国至少是做出迁都决定的其中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请注意,这些战绩都是秦国独自面对公认的最强国魏国的时候取得的,没有得到来自任何其他国家的实质帮助,当时秦国的盟国只有一个弱小的周国,它只能给秦国提供名义上的支持。
      我们还可以把秦献公的战绩和齐国比较一下。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击败了魏国的绝对主力部队,这两次战役是齐国崛起的标志。不过,两次齐国都使用了孙膑的巧计,分别是围魏救赵和减灶诱敌,既然使用了巧计,那么齐国真正的硬实力就应该没有达到实际战绩所显示的那种突出程度,应该略为往下估计一点。而且齐国面对魏国并不能保证必胜,围魏救赵的第二年,魏国联合韩国在襄陵发起反击,齐国带着宋国和卫国迎战,结果是齐国战败。
      总体来说,秦献公的战绩和齐国的战绩实际上是差不多的,商鞅进行变法之前,秦国已经用足够有力的证据,表明自己是一个可以和齐国相提并论的强国。可是为什么身为当世的两大最强国之一,居然所有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呢?秦献公发起的战役是在西部边陲地区,其他国家比较不容易注意到。而到了商鞅当政的二十年时间里,也就是桂陵,马陵之战期间,秦国在战场上的表现极其糟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商鞅能力很差,有力量他也不知道怎么去运用。二十年的时间足够长了,长到可以给其他国家留下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秦国是不行的,关注它还是不关注它,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在秦献公战胜魏国后,周王曾经把他封为‘伯’,在春秋时代这是给霸主的标准称号,这一举动应该提高了秦国的国际声望。巧合的是,后来周王又把秦孝公也封为伯,而秦孝公的表现怎么看也配不上霸主的称号。这证明了其他国家的观点,周国是在假公济私,不顾原则,偏袒盟国,它把秦捧成霸主的事情根本不能当真。实际上,周给秦孝公的封赏确实是毫无理由的偏袒,而给秦献公的则是基本符合事实的,秦孝公拖累秦献公也被各国看低了。而且当时周王的号召力已经远远不能和春秋时代相比,所以,秦献公给秦国挣下的那点名声也渐渐泯灭了。
      一个国家被其他所有国家所低估,所遗忘,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表面上这是坏事,但是如果这个国家足够聪明的话,这完全可以变成一种好事。如果你是一个弱国,别人忘掉了你,就不会来侵略你,这是好事。如果你是一个有部分实力的比较强的国家,别人忘掉了你,你可以等着他们在鹬蚌相争后,自己来个渔翁得利,这是大好事。而如果你是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却不可思议的被人忘掉,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了,可以为最终统一天下奠定基础。在战略竞争中,真正的决战来临之前,别人越是低估你,对你就越有利。齐威王的战略完全没有把秦国考虑在内,这成为导致齐国后来失败的一个致命因素。所以,商鞅时代的糟糕表现,反而成为秦国的一个巨大优势,而且秦国也正好有足够聪明的人想办法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聪明人有两个,秦惠王和张仪。


      IP属地:四川4楼2019-09-21 18:06
      收起回复
        这个时期的秦惠王应该还做过另外一件事,他把最好的间谍都派到了齐国,在那里组建起一个间谍网,对齐国对外扩张的每一个迹象进行密切监视。由于齐国对秦国完全没有防备,这些间谍顺利在齐国扎下根来,而且开始成功地渗透进齐国的政府部门。
        当时的秦国连河西都还没有收复,河西收复之前,它没有能力抽出足够的军事力量在函谷关之外采取行动,当然更不可能插手遥远东方齐燕两国之间的事情。所以,它绞尽脑汁也只能做到以上两件事。我们看到的是,从一开始秦国的所作所为就是使出全力冲着齐国而来的,从一开始它就想着打倒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由自己来独霸天下。作为一个根本没有被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国家的领导人,秦惠王脑袋想的却是怎样让秦国成为独一无二的强权,他的超强自信可见一斑。
        这就是伟大政治家的天赋。不管来自外界的误导有多大,他都能准确地判断出自身拥有的条件到底是什么水平的。他还定下一个极高的目标,大家都觉得这个目标荒诞无稽,遥不可及,他却能把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从而成功地完成这个目标。如果不是秦惠王在关键时刻去世,如果他多活了哪怕一年,秦国真的很可能成为独一无二的强权,其他每一个国家都比它弱的多。
        幸运的是,秦国还有时间,楚国拖慢了齐国前进的步伐。楚国以为进攻赵国是齐国扩张计划的实施阶段,实际上这只是准备阶段,灭燕才是实施阶段,这是一个错误判断。但楚国的行动造成的实际结果是,第一强国齐国加魏国,对上了第二强国楚国加赵国,以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应该还是可以较量较量的,即使齐国决心运用它的全部实力,也并不能够轻易地解决掉对手,这是当时人的普遍观点,齐国也是这个观点,它发现准备阶段已经变的麻烦起来。准备阶段都被人打乱了,后面的实施阶段自然也就按顺序往后拖延了。
        只要还有时间就行,秦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做很多事情,等到秦国的事情都做完了之后,而齐国才开始去收获燕国这块果实,那时的秦国将让齐国大吃一惊。
        现在还是先回到徐州相王这一年,楚国的行动给齐国提了一个醒,自从大家都认定齐国是第一强国,它就树大招风,成为了众矢之的。它的每一个行动其他国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的军队的每一次出动都会让其他国家紧张起来。齐国已经很小心了,结果它刚刚和魏国结盟,什么事都还没做,楚国的反应就这么大。在这样的密集关注下,齐国还希望能够成功地去兼并一个七雄级别的国家,这确实是一个高难度任务,不过它并不准备放弃统一天下的目标,所以也并不准备放弃它的战略计划,只不过接下来它必须更加小心翼翼,把掩人耳目这四个字做到最大程度才行。
          怎样才能既把战略计划顺利地进行下去,同时又能最大程度的做到掩人耳目呢?我估计它的做法是这样的,首先,选择南守北攻的策略,对楚国只守不攻,把攻击力量都用在赵国身上。如果齐国只想防住楚国,应该是容易做到的,这和齐国本身的防御体系有关。齐国的东面是大海,无须设防。在北面是黄河与济水两条河流,“清济浊河,足以为限也。”依托这两条大的河流,齐国建立起坚固的防线。在西面和南面,齐国有意地留下一连串的缓冲国,把齐国和其他强国隔离开,这就是被统称为'泗上十二诸侯“的国家。经过长期精心营造后,齐国周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齐国因此获得了‘十二之地’的称号,在各国中,它的易守难攻程度仅次于有‘百二之地’称号的秦国。
        本来齐国和楚国也是被完全隔离开的,但是战国前期,尽管距离遥远,楚国却不辞辛苦的地跑来灭掉了东海岸边的莒国,齐国没有办法,只好出兵赶走楚国,把莒国土地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这样,齐国和楚国就有了直接边界线,不过这块边界线的正面毕竟比较短,齐国防守起来还是相当轻松的。
        齐国之所以不报复楚国的攻击行为,采取被动忍让的姿态,并不是因为它缺乏足够的实力。魏国曾经在陉山反击过楚国,齐国的实力比魏国强的多,它当然也可以这么做。但是,自从齐国开始决心执行它的战略计划,它就明确了一个重要原则:自己的力量要尽量地集中使用在对计划的推进有益的地方。楚国和赵国一南一北,位置分散,中间被韩魏给彻底隔开,而韩魏和楚国一直都是尖锐对立的,在可见的未来也看不到它们改善关系的希望。楚国的实力再强,它也没法越过韩魏去援助赵国。反击楚国,打败楚国,削弱楚国,这些事对齐国来说都没有明显的意义,相当于把力量浪费在不必要的地方。只要守住楚国,它就不能对计划产生实质性干扰,这也就行了。


        IP属地:四川6楼2019-09-21 18:09
        回复
          如果其他国家因为齐国的低姿态而降低对齐国实力的评价,认为齐国还没有那么强大到足以两面出击,同时攻击赵国和楚国两个国家,齐国当然也是乐意的。
          同一时期在北面攻击赵国的行动,齐国必须做的很讲究。齐国的目标是削弱赵国,所以它不用去占领赵国的领土,这可以减轻其他国家对齐国扩张的担心,最初制定战略计划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这点。齐国需要做的,只是去消灭赵国的军队。我能够想出来的,齐国当时相对合理的攻击方式是这样的:在两国的边境线上,那些较大的据点和有较多军队防守的地方都不去理会,专门找那些只有几百人,一两千人的小部队,把他们消灭后再撤回来。赵国当然不会让边境线就这么空着,又派人过来防守。齐国却转移目标,去其他地方消灭其他的小部队,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回过头来消灭当地的赵军。这样周而复始,日积月累,不知不觉间赵国的损失就很可观了。
          这种做法需要齐赵之间的边境线比较长才好操作。齐赵的边境线长吗?稍微有点短,不过没关系,齐国的附庸国中山国和赵国的边境线非常长,齐国可以利用这一点。这段时期赵国曾经攻击过中山国,可能就是在报复中山国允许齐国利用它的土地来袭击赵国。
          齐国的想法是把每一次战斗的规模都限定在很小范围内,不去发动大规模战役。大规模的战役会让齐国在蒙受较多的损失后,消灭大量的赵军,接着赵国的边境线上会出现明显的漏洞。这个时候齐国是去占领还是不占领漏出来的空虚地带呢?不占领,又付出了一定代价,又有近在咫尺的好处,它却不去拿,别人会觉得齐国的行为太过奇怪,就有可能怀疑齐国的用心,齐国又不是傻瓜,它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如果他们长期思考,就有可能想到齐国的目的仅仅就是为了削弱赵国的实力,齐国不能让大家这么想。
          反过来,齐国选择了在重创赵国之后真的去占领它的土地,别人就会认为这是典型的扩张行为了,这对齐国同样很不利。所以大规模战役一旦发生,齐国对它的收尾工作会感到两面为难。
          但这并不等于说,齐国完全不能发动大的战役。前325年,齐国曾经和魏国联手,沉重的打击过赵国,结果魏将公孙衍打败赵将赵护,而齐国俘虏赵将韩举,占领两个赵国城池。不过请注意,据史书记载,这一次战役是由公孙衍提出的构想,而且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步骤。明摆着是魏国挑起了战争,齐国只是被动一方,这种情况下齐国大举出击,乃至占领一些赵国领土,都没有什么关系,只需要注意一点,事后记得要大肆宣传一下公孙衍的聪明才智,而对齐国的作用则只字不提。
          从外在表现来看,在北面,齐赵之间只是在不停的发生一些边境摩擦,几乎没有重要战事。而在南面,齐国也只是在防守。两面加在一起,给人总的感觉是齐国害怕和楚国赵国发生伤亡惨重的全面大战,所以它退缩了,忍让了楚国,同时减轻了对赵国的压力,这离当初大家所担心的齐国扩张还差的很远,这种担心也就逐渐平息下来,连楚国都开始想自己当初是不是有些反应过度了,徐州相王那一年之后,它没有再度对齐国发动大的攻势。齐国做的足够小心翼翼,它也比较成功地做到了掩人耳目,只不过,削弱赵国的进度因此变的很慢,时间变的很长,这是不可避免的。
          赵国的感受却是有苦说不出来。从徐州相王到五国相王这11年时间里,赵国只是在前325年被齐魏分别击败,还有此前的前328年被秦国击败,满打满算也只有这三次足以记入史册的败仗,三次败仗不能算是小损失,但是它的实际损失应该比这大的多。前325年的失败之后,赵国已经觉得有些承受不住了,这样下去赵国会被拖垮,所以它决定全面改变对外政策以扭转局势。它向魏国派出使者,表示希望和魏国改善关系,也愿意奉魏国为盟主,参加一个由魏国组建的联盟,后来,它参加了魏国所发起的五国相王行动。


          IP属地:四川7楼2019-09-21 18:09
          回复
            更可怕的是,这些国家里面也包括齐国。自从秦国在河西不断获胜,齐威王已经开始了对它的专门关注,秦国接着还能继续占领魏国本土的大片地方,齐威王对它的关注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他正在不断思考,这个凭空出现的国家到底有多少实力,对整个棋局能够产生多大影响。如果秦国把自己的全部实力暴露出来,齐威王发现一个强大到足以做棋手的国家开始插手棋局,这盘棋还能这样下吗?他肯定会重新考虑自己的战略,制定一个把秦国视为重要对手的新战略,这对秦国未来的发展实在是太不利了。还有,秦国已经识破了齐威王的战略而齐威王还不知道,张仪准备好好的利用这一点,如果齐威王有了新战略,张仪应该也能识破,但是新战略中秦国本身处于一个被严密监视和慎重对待的显眼位置,再想做什么事去利用它就太难了。
            可见,公孙衍的做法差点给秦国的利益造成极其重大的危害,所以秦惠王认为,这个人不能留下了。而张仪从秦惠王这里了解到秦国的真正实力后,发现自己来到了地方,很好,既然是这样,那么,就按照秦惠王的意思,给秦国制定一个追求最佳结果的战略。什么叫做追求最佳结果的战略呢?就是说,最后会让秦国变的一家独大,其他每一个国家都比它弱的多的战略。
            不久他就拿出了这个战略。这个战略的内容是什么呢?根据史书记载,张仪自己是这样来概括它的:“以秦韩与魏之势以伐齐楚。”看上去很简单,很容易理解,秦国有两个盟友,韩国和魏国,也有两个敌人,齐国和楚国。秦国的计划是联合韩国和魏国,攻打齐国和楚国。
            齐国就不用说了,它早就被秦国当做必须打倒的对手。问题在于,秦国为什么要把楚国也当成对手呢?根据常理,齐国很强,秦国应该联合尽可能多的盟友,同时尽量地孤立齐国,这对秦国才是最有利的形势。楚国现在和齐国是敌对关系,秦国逼着第三强国楚国和第一强国齐国从敌人变成盟友,联手来对抗自己,显然会增加获胜的难度,这种做法明智吗?
            民间传说中,因为张仪在楚国受到过虐待,所以他要想方设法的欺骗和报复楚国。连张仪自己可能也这么说过以减少各国对秦国真实用意的关注。张仪不是公孙衍,他不会让个人恩怨来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国家政策决定着国家利益,个人恩怨和国家利益相比又算的了什么呢?张仪之所以决定攻击楚国,理由在其他地方。
            楚国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维持平衡。秦国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打倒竞争对手,由自己来独霸天下,这会严重的破坏平衡,楚国和秦国的目标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正面对撞。就凭这一点,无论秦国做什么事,都很难去化解双方的矛盾冲突。楚国重视的是结果,当它发现有平衡即将被破坏的征兆的时候,会做什么事,看看徐州相王就知道了。秦国不把楚国当做敌人,到时候楚国也会自发的成为秦国的敌人。
            秦国和齐国距离很远,秦国率领联军攻打齐国的时候,背后会留下长长的交通运输线路,位于侧面的楚国一旦决定和秦国为敌,它随便选择一个地点攻击这条线路,都会是对联军的重大威胁。加强对这条线路的防守?那会需要浪费大量兵力,而且是一种很被动的做法。
            楚国也很容易选择它的参战时机。当齐国即将被打败的时候,就是平衡马上将要被打破的时候,也是战斗最激烈,双方军队最精疲力尽的时候,这时楚军以逸待劳的进入战场,从侧后进行包抄,和齐军一起夹击联军,可以把它的优势发挥到顶点,对联军来说,这将是一场灾难。
            所以,秦国不仅需要打击楚国,而且还要在打击齐国之前先打击楚国,至少要打到它只剩下防御的力量,没有进攻力量的时候,才能把注意力转移到打击齐国这件事上。
            秦国的目标是达到最佳效果,这就意味着秦国不可能放过楚国这个第三强国。还有,由于缓冲国的存在,韩魏和齐国的矛盾很小,它们对攻打齐国的兴趣不大。但是楚国和韩魏的关系是紧张的,把楚国加入敌人名单,也有利于秦国争取韩魏的外交工作。
            可见,张仪把楚国当做敌人有着充足的理由,是他对战略前景进行冷静思考的结果,这和他的个人恩怨一点关系都没有。
            关于敌人的部分讲完了,下面再来讲讲盟友的部分,这部分比较容易理解。韩魏的位置位于天下的中央,是四通八达的交通中枢地带,齐国和秦国一东一西,遥相对峙,被远远隔开,秦国必须在韩魏的帮助下,通过韩魏的领土才能打的着齐国,所以秦国必须争取韩魏成为它的盟友。楚国和秦国是接壤的,秦国可以打的着它,但是有了韩魏的帮助,通过它们的领土,秦国可以更方便的去打击楚国。另外,秦国一个国家对付不了齐楚两国,它也需要借重韩魏的军事力量,加强本方的实力。


            IP属地:四川9楼2019-09-21 18:17
            回复
              张仪的战略就这样结束了?从已经介绍的内容来看,如果张仪的计划顺利进行下去,最后的大战将形成秦韩魏对齐楚,三对二的局面,秦国这一方在国家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韩魏都是中等国家,楚国则是比较强的国家,秦国一方的优势应该是不明显的,这只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战略,那秦惠王把张仪请来干什么呢?这样的战略,秦惠王自己都制定的出来。
              还没有结束,战国七雄一共有七个国家,上面的计划中只提到了五个国家,还有两个国家,燕国和赵国没有涉及,作为一个战略家,张仪会把两个七雄中的国家给遗忘了吗?显然不会。上面的内容只是张仪能够公开说出来的部分,还有不能公开说出来的部分。请注意,即使是能够公开说出来的部分,张仪也不是一开始就把它们说出来了,而是等到后来才说出来的,至少也要等到齐威王去世之后才能说,不能给齐威王提供猜测秦国意图的任何线索。
              为什么不能提到燕国和赵国?因为这两个国家是齐国的最主要战略目标,如果秦国的战略公开的把它们也包括进去,那将和齐国的战略发生明显的重叠,这将立刻引起齐国的注意和警觉,然后去仔细的考察秦国的计划有没有可能和自己的计划发生利害冲突。这种做法当然是不行的。
              对已经提到的国家,齐楚韩魏,或敌人或盟友,张仪都给它们安排了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那么,对于燕国和赵国,张仪有没有给它们安排一个明确的定位呢?有。对于燕国,是盟友,不过这个盟友比较特殊,直到最后的大战来临之前,秦国都不能透露出任何要和它结盟的意图,也不能做任何准备要和它结盟的动作。秦国已经提醒过燕国,已经和它通过婚,这就足够了,已经给双方结盟打下了基础。燕国是齐国紧盯着的猎物,和它接触太多会引发齐国的猜疑。等到齐国终于决定向燕国发起进攻之后,秦国再带着韩魏向齐国发起进攻,燕国将自动成为秦国的盟友。张仪嘴上说的是三对二,心里想的却是四对二,只要在选定的时机出击,他就能做到四对二。
              关于赵国,则比较复杂。按照通常的观点来看,齐国正在不间断的攻击赵国,和赵国结怨很深,已经成为赵国一个最大敌人,赵国应该很愿意和秦国结盟,不用秦国多费心思多费力,赵国就可以成为秦国的盟友。大战爆发后,秦国带着赵国和韩魏一起去攻击齐楚,这样可以增加获胜的把握。如果有人这样想,张仪的决定将令他吃惊,恰恰相反,张仪的决定是:秦国将攻击赵国,帮助齐国去削弱赵国的实力。
              赵国已经被齐国打的遍体鳞伤,秦国却又上来多捅几刀,为什么张仪对待赵国如此之残酷?
              说来话长,其实,根本的原因不在决战时刻,而在最开始。河西战役之后,秦国暴露出它的部分实力,从隐形变成显形,齐威王开始注意到秦国的存在,同时,他也注意到,秦国占领河西地区后,已经和赵国之间有了共同边界线,这就使得齐威王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个秦国有没有可能通过赵国去援助燕国?自己的战略出现漏洞了吗?
              他的答案是,完全有可能出现漏洞。因为他发现,秦国和燕国已经建立起外交联系,而且比较密切,它们结亲了。当然,他没有想到应该去追根究底地探查一下当初双方结亲的具体时机和含义,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他只是想到,在自己进攻燕国的时候,燕国将很可能向关系良好的秦国求救。从秦国前往燕国,秦军的道路是这样的:首先从河西地区的北部渡过黄河,这里水流湍急,渡口稀少,河对岸就是山西高原上仅此于太行山的大型山脉吕梁山,翻过吕梁山后,秦军横穿整个山西高原,再经过太行山中的陡峭山路下到平原,最后到达燕国。这条路相当遥远而且相当难走,但是如果有赵国的全力接应,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齐威王看到了这个漏洞,张仪也看到了。只要这个漏洞还没有堵上,齐威王的注意力就会一直集中在秦国身上,如果这个漏洞长期无法弥补,齐威王有可能大幅度修改他的战略,这些都不是秦国想要的。为了防止齐威王这样做,张仪认为,秦国应该主动的帮助齐国把漏洞堵上,让齐国的战略显得是完善的。秦国应该自己去攻击赵国,和赵国成为敌国。于是史书中有了这样的记载,前328年,也就是张仪来到秦国后的第二年,秦国打败赵将赵疵,攻占了赵国的蔺和离石。
              问题来了,弥补漏洞就要攻击赵国,攻击赵国就要得罪赵国,而且一直到齐国攻燕为止的长期时间里秦国都要和赵国表现出足以让齐国放心的强烈敌对关系,这很可能会让赵国对秦国产生真正的敌意。张仪又开始想象未来战争发生时的图景,楚国处于正南方,齐国处于正东方,而赵国处于正北方,秦国率领的联军将以韩魏为中轴,对楚国,齐国连续实施扇面形攻势,在战争的整个过程中,赵国都将位于联军正后背的位置,所谓芒刺在背,特别是联军将对最大敌人齐国发起决战的前夕,背后的赵国近在咫尺,这很危险,不管赵国有没有楚国式的平衡意识,就算赵国只是想单纯的报复一下秦国,随便捅那么一两刀,对联军来说都是很难受的。
              张仪希望的是,战争爆发后,秦韩魏三个国家都能把拥有的全部兵力投入前线和齐楚的对阵中,后方无需留下任何兵力,无论是后方的边境线,还是后勤运输路线,都无需使用一点点兵力来防守。所以,只能对赵国说抱歉了,秦国为了消除后患,准备在战争之前就预先打的它完全没有动弹之力,让它不能产生一丝一毫的威胁。这事听起来很麻烦,其实并不费劲,因为齐国已经决定尽量削弱赵国,秦国只需要助它一臂之力就行了。
              等到齐国攻打燕国的时候,赵国肯定已经被削弱的差不多了,那个时候的赵国作为盟友并没有多少价值,既然秦国得罪过它,那么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它当做后患处理掉。经过这么一连串思考,张仪最后给予赵国的定位是-打击对象。齐楚也是打击对象,不过齐楚是战略决战阶段的打击对象,而赵国是战略准备阶段的打击对象。
              把燕国,赵国的部分加上去以后,就可以看出来,大战中的真正力量对比是这样的:战国七雄中的六个国家以四对二的形式展开搏杀,背后则留下一个双方都无需理会的瘫痪的赵国,秦国一方占有明显优势。而且还有额外福利,楚国的东方还有一个越国,越国是楚国看中的猎物,就如同燕国是齐国看中的猎物,在此前楚国的不断攻击下,越国亡国的前景已经清晰可见了。在这场大战中越国显然会希望秦国一方获胜,并且重创楚国,这是它挽救自己命运的难得机会,所以,到时候越国完全有可能会全力出手牵制住楚国的部分力量。
              根据地理条件细分后的对垒格局将是:对楚国,秦国和韩国展开正面主攻,越国进行侧后牵制。对齐国,秦国和魏国展开正面主攻,燕国进行侧后牵制,实力最强的秦国两场战争都是主力,在它从西往东的推进过程中,先和韩国一起对楚国进行重点打击,然后再和魏国一起对齐国进行重点打击。
              开战后齐国的主力部队会集中在北方以攻击燕国,而楚国是南方国家。楚国面积辽阔,联军如果选择从楚国的西线开始发起攻击,比如商於之地,远方的齐国根本无法插手。所以,尽管齐国和楚国是盟国,却不能联手迎敌,只能各自为战。而联军享有充分的战略主动权,可以按照顺序各个击破,先集中优势力量把楚国击败后,再把优势力量转移过去攻击齐国。还有,联军可以投入所有兵力,全力以赴地出击,不用担心任何后顾之忧,齐楚却被多方牵制。把这些因素都计算在内,得出的结论是:秦国一方占有巨大的优势,齐楚败亡在即。
              张仪战略计划的全貌介绍完了,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它:"借力打力,请君入瓮“。这个瓮是一个陷阱,张仪给齐国布了一个陷阱,这个陷阱的特点是什么呢?它的墙壁上安有反弹装置。一旦齐国决定开始攻击燕国,它就掉进了这个陷阱,然后齐国就会发现自己打出去的力量经过反弹又打了回来,打到了自己身上。秦国借助齐国的力量,给自己增添了一个盟友,又借助齐国的力量,消除了来自战线后方的威胁,这些结果都使得秦国可以更加有力的去打击齐国。


              IP属地:四川10楼2019-09-21 18:17
              回复
                尽管张仪考虑的非常之详尽和完善,但是在这个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比如由于公孙衍的存在,拉拢魏国的工作变的出奇的困难。比如燕国的内乱实在是过于严重,以至于它几乎没有经过抵抗就被齐国给灭掉了。再比如楚国冒险在蓝田发起的反击。不过,经过一些有效的修补工作,这个陷阱最终成功地套住了齐国,如果不是秦惠王正好在那个时候去世,如果不是后任的秦武王决定解除这个陷阱,齐国当时就被憋死在里面了。
                关于这个战略的优点,可以用这样一些词语来形容它,宏伟,周密,严谨,简捷,巧妙,有效。在其中我想专门谈一谈简捷的具体含义,因为简捷是这个战略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所谓简捷,是指它在实施过程中操作起来特别简单。直到决战来临之前,秦国需要做什么呢?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去和韩魏结盟,由于韩国是魏国的小弟,秦国可以把工作重点放在拉拢魏国这一个国家身上。二是去敲打赵国,齐国已经承担了这个任务的主要部分,秦国可以在旁边悠闲的看着齐国做事,觉得它做的不够的时候自己再上去加把劲就行了。
                需要做的事情少,除了让大家可以多休息以外,还有什么优点?还可以减少秦国的行动轨迹,让其他国家难以察觉秦国的意图。很长一段时间里,别人看到的就是秦国在拼命的和魏国套近乎,或者过了很久才攻击一下赵国,谁又知道秦国这是在给远方的齐国布陷阱呢?张仪的战略真的很难很难识破,实际上,很可能最终只有一个人识破了,因为他是齐国人,他知道齐国的战略,并且把齐国的战略和秦国的行为联系在了一起。他是个绝对聪明的人,可是就算是他,也是在张仪战略即将发动的最后阶段才识破的。
                今天说点题外话,谁是张仪的真正对手?不是苏秦,不是公孙衍,也不是我过去一段时间认定的孟尝君,而是孟子。这是我今天才想到的答案。即使是聪明的孟尝君在齐国进入陷阱之后也没有提出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来,至少史书上没有这样的记载,他也只能在齐国进入陷阱之前想办法。只有孟子一个人在齐国进入陷阱之后还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张仪的陷阱不是无解的,齐国之所以差点被憋死是因为它没有按照孟子说的办法去做。
                现在看来,张仪的真正对手还真是孟子。按照孟子的办法做,怎么都不会进陷阱,这都是逻辑分析出来的。想象那个时代的情景,西方的张仪一直在教秦惠王怎么给齐国布陷阱,而东方的孟子一直在教齐宣王怎么去避开陷阱,很奇妙。
                通过张仪的战略,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崭新的争霸天下的思路。假设现在有两个正在相互竞争的,实力差不多的强国,它们都在暗中计划着超过对手,成为最强国,独霸天下,最后统一天下。它们应该怎么做呢?传统的思路是,先在周边地区找一个比较弱的国家,把它吞并掉,用这一种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实力,拉开和竞争对手的差距,由于对手力量已经弱于自己,无法阻止,它就可以由近及远,步步推进,占领越来越多的土地,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直到最后占领全天下。
                比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是当时的强国魏国分别发动的,试图吞并周边国家赵国和韩国的战争。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再比如齐威王的战略,是想首先吞并掉近邻燕国,为下一步的扩张计划打下基础。甚至后来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也是这种思路。
                自始至终,秦惠王和张仪表现出来的思路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秦国面对着和自己实力差不多的竞争对手,首先应该做的事情是集中精力去击败这些对手,削弱这些对手,让对手变成普通的弱国,在自己实力不变的情况下拉开双方实力差距,完成这个阶段性任务后,再开始扩张秦国的领土。这种新思路有什么好处呢?有两个好处,一是最开始,秦国不会表现出任何会让其他国家担心的扩张倾向,这有利于秦国去争取和团结尽量多的盟友,借助这些盟友的力量来打击主要对手,这就是为什么张仪的战略可以使秦国拥有四比二的优势的原因。二是,到了秦国真正准备扩张的时候,其他国家实力都比较弱,就很难以一个足以服众的国家为核心,联合起来反抗秦国。
                假设齐威王的战略顺利实施,成功地吞并了燕国,剩下的国家发现齐国已经成为最大威胁,它们很可能以楚国为核心,团结在楚国周围来对抗齐国,因为楚国是它们当中明显最强的国家,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这会增加麻烦。而张仪的战略目标达成后,就不会出现这种麻烦,可以为秦国将来统一天下创造最好的条件。
                这种思路也适合秦国具体的时空环境。齐国选择的扩张目标是燕国,楚国选择的扩张目标是越国,燕国和越国有个共同特点,它们都处于偏远的,其他国家难以到达,特别是强国难以到达的地方。燕国其他国家比较难以到达,越国其他国家几乎不能到达。而秦国没有类似的扩张目标,义渠国太小了,把它吞并了也不能给秦国增加多少实力,秦国想要有效地增加实力,它的扩张目标只能是东方的三晋国家。可是三晋国家处于中间地带,它们之中位置最靠边缘的赵国也号称“四战之国”,由于地理的原因,它们很容易向其他强国求援,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也很容易互相联合起来,秦国的扩张行动开始的时候可能比较顺利,但是渐渐地秦国就会发现没有什么好果子可以捞到,只是平白地和三晋各国成为关系很紧张的敌国。
                秦国想扩张,其他强国也想扩张。秦国和三晋纠缠在一起的时候,齐国和楚国正好完成它们各自的扩张计划,等到秦国回过神来,齐国已经吞并了燕国,楚国已经吞并了越国,结果齐国独占东方,楚国独占南方,无主之地只剩下三晋地区。如果这个时候秦国还不放弃,还在攻击三晋国家,成为超级强国的齐国挥挥手就可以把它打退。统一天下?这种事情秦国就不用想了,别人不来统一它就谢天谢地了。
                简单来说,传统的战略思路是先弱后强,先打弱国再打强国,而秦惠王和张仪的思路是先强后弱,先打强国再打弱国。在统一天下的道路上,秦惠王和张仪提出的战略思路是那个时期最适合秦国的思路,也可能是唯一可行的思路。
                在离我们如此久远的古代就能产生这样先进的,或者说是超前的战略思维是了不起的。可能是因为他们太先进,太超前了,以致于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并且愿意继承他们的那一套办法。据我所知,除了秦惠王和张仪,那个时代也就只有一个孟尝君表现出了同等水平的战略思维能力。无论秦惠王怎么从小灌输,秦武王就是始终不能理解打败远方的齐国对秦国有什么好处。无论孟尝君怎么解说,齐闵王就是始终不能理解打败远方的秦国对齐国又有什么意义。不过,秦惠王和张仪组成的是一个很罕见的,天才政治家加上顶尖战略家的恐怖组合,他们合作的这段时间内做出的明智决策,已经足以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坚实基础。为什么最终统一天下的是秦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关键因素就在这里。


                IP属地:四川11楼2019-09-21 18:20
                回复
                  张仪取代公孙衍之后,马上紧锣密鼓的按照既定的战略计划开展一系列动作。前329年,张仪刚刚开始掌权,这时楚国的楚威王去世,楚怀王继位,魏国想趁着楚国内部政局有些不稳的机会去攻打楚国。张仪把一批准备好的军事物资送给魏国,结果魏国在陉山一场大战,打败了楚国。本来秦国和魏国处于互相交战的敌对状态,张仪向魏国示好,是想为两国将来改善关系埋下伏笔。需要专门指出的是,这是300年来秦国第一次对楚国表现出敌意,第一次帮助楚国的敌人。秦楚持续通婚长达300年时间,它们是关系非常亲密的姻亲之国。可是在战略计划中秦国已经把楚国预定为敌人,未来的双方关系将要发生剧烈变化,张仪很早就开始打预防针,是想给大家一个心理准备和缓冲期,免得到时候大家感觉秦国太冷酷,翻脸不认人的速度太快。
                  第二年,张仪命令秦军攻击赵国,打败赵将赵疵,占领了蔺和离石,前面已经说过,这是为了弥补齐国战略上的漏洞,让齐威王放心。同时,这也是继续向魏国示好的行动,因为当时的赵国和楚国一样,是魏国的敌人。
                  同年,张仪开始亲自指挥作战,他和公子华一起进攻魏国的蒲阳城。张仪装作很费力的样子,用了很长时间才把蒲阳打下来。为什么我认为张仪是在那里装模作样呢?因为一整年秦国就攻下了蒲阳这一个地方,和前几年的战绩比起来差的太远。这是做给齐威王看的,表示秦国攻击力的极限到此为止了。齐威王看到之后,给秦国的实力下了一个最终结论,中等或者中等偏上。由公孙衍来指挥就是中等偏上,由张仪来指挥就是中等,秦惠王重用张仪,弃用公孙衍,识人不明,没那么聪明,无论是秦国还是秦惠王,都不用特别重视。
                  经过评估后,齐威王认为,突然出现的秦国带来了一些意外情况,但它还不足以破坏现有战略,用不着劳心劳神的去修改这个战略。齐威王松了一口气,他不再把秦国列为特别关注对象。秦国也跟着松了一口气,总算把齐威王给糊弄过去了。从此一直到齐威王过世,他都没有认识到秦国对齐国的潜在威胁,这说明齐威王的智商比秦惠王和张仪差很多吗?其实也不是。秦国刚刚才加入多国博弈体系,此前连诸侯国之间的外交活动它都不能参加。“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在齐威王的眼里,秦国是个缺乏经验的国家,漫无目标,四处出击,莽撞冲动是秦国这个阶段应有的行为模式,谁能料到秦国一开始就出了个天才政治家,而且他还任用了战略家张仪呢?齐国是公认的最强国,它在明处,秦国在暗处,齐威王先出手,张仪后出手,秦国的行为一开始就非常之老练,而且专门针对齐国制定政策,这是齐威王根本想不到的,他被完全瞒过去并不令人奇怪。事实上,齐威王活着的时候,秦国的行为一直都比较老实,尽量不做任何可能引起齐威王注意的多余事情,秦国从来就不敢低估齐威王的智商。
                  上述三个军事行动当中,攻占蒲阳是为了给公孙衍过去捅的篓子打一个补丁,赵国和楚国都是张仪的战略打击对象,赵国是现在的打击对象,所以秦国直接攻击了它。楚国是未来的打击对象,所以秦国借魏国的手间接攻击了它。一旦战略计划开始启动,张仪做的都是一些必要的,计划中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他没有把一点点力量浪费在不必要的,计划之外的事情上,而且他做事往往是一举多得的,我们看到的是张仪在应付当前任务的临时要求,实际上这些事也完全满足长远的战略需要,充分体现了他的思维周密性和战略家素养。
                  秦国攻击了一次楚国和赵国后,接着就没了下文,这又是为什么呢?楚国现在是牵制齐国的重要力量,秦国不希望它过多的卷入其他战事。秦国也不希望赵国的实力被削弱的速度太快,这是因为秦国自己的战略刚开始执行,还有很多工作没有来得及做,齐国的战略推进的太顺利的话秦国有可能跟不上,而且秦国也等的起,齐威王在位时间已经比较久,他的年纪老了,秦惠王还很年轻,所以把两国决战的时间往后推一推对秦国更有利。
                  没了战争可打,接下来的几年秦国度过的是轻松的日子。这段时间里忙碌的只有外交部门的工作人员,秦国正在使用他们可以想到的一切办法去拉拢魏国。这些办法除了前面提到的主动攻打魏国的敌国之外,还包括送人质,公子爵被作为人质送到了魏国。还有和魏国联姻,秦惠王的王后是来自魏国的贵族女性,后来秦惠王给太子娶的太子妃也来自魏国。还有和周国断交,从秦献公时期开始,周国和秦国已经是半个世纪的老盟友了,由于周国和魏国的关系很差,秦国决定切断和它的外交联系。还有就是签订对魏国有利的条约。


                  IP属地:四川12楼2019-09-21 18:21
                  回复
                    没错,我认为这是一个对魏国很有利的条约,经常听到有人说这是一个对秦国有利的条约,魏国居然相信张仪的一番花言巧语,把整个河西都割让给秦国,它难道不是被张仪给忽悠了吗?我的看法不同,河西战役之后,河西地区已经在秦国的实际控制之下,魏国不过是承认既成事实而已。条约中规定秦国把河东占领的魏国领土都还给魏国,包括张仪刚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的蒲阳城,双方以自然分界线黄河为界。连河东的魏国本土都需要秦国发善心,主动还给魏国,魏国哪里有能力自己去收回河西呢?河西原来就是秦国领土,对秦国很重要,秦国再怎么善良,也不可能把河西也还给魏国的。这个条约的实质是,魏国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就可以收回大片领土,遇到这种好事的机会在战国时代可不多。
                    在秦国的密集外交攻势下,它和魏国的关系很快就到达了蜜月期。前325年,魏国和韩国的君主到秦国推尊秦惠王为王,同时秦国也承认韩魏两国的王号。到了这个时候,拉拢魏国的工作完成了吗?远远没有。魏国和齐国还是盟国,他们还在共同进攻赵国。秦魏关系确实变的很亲密,但是这个时候的秦国还不敢暴露它的真实意图,要求魏国疏远齐国,更不用说要求魏国和自己一起去攻击齐国了。
                    前325年,魏惠王刚从秦国回国,他认为秦魏关系这么好,来自西线的威胁完全消失,形势对魏国有利,于是下令公孙衍联合齐国大举进攻赵国。秦国和魏国搞好关系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这个,第二年,张仪占领魏国的一个城池陕城,稍微表达了一下它的不满。
                    不管怎么说,总体而言,现在的齐国和秦国感觉比较愉快,它们的战略计划都在以恰当的速度向前推进着。可是,齐国和秦国不久以后就发现,事物的发展正在逐步脱离它们预先设计好的轨道和方向,而且发生这种重大变化的原因还和它们自己的行为密切相关。魏国开始产生不同的想法,前323年,它发起了五国相王运动。
                    徐州相王以来赵国连遭攻击,它当然不准备就这么等死,于是改变策略,想躲进一个联盟以寻求安全,很明显,周边国家里,齐国和秦国都不可能收留它,只有魏国和它有一些老交情,战国前期,它们都是三晋联盟的成员,而且在一起做盟友的时间还不短,所以它开始向魏国不断示好,表示愿意服从魏国的领导。我们已经看到,这些年来,秦国一直都在努力的讨好魏国,而齐国的做法也差不了多少。齐国对赵国和魏国采取一打一拉的政策,它攻打赵国,拉拢魏国,企图用这种方法来分裂两个国家的关系。北边的赵国,西边的秦国,东边的齐国同时都在奉承魏国,连一向桀骜不驯,对魏国不服气的赵国都低头求饶了,南边的韩国本来就是魏国的小弟,这就让魏国的感觉异常良好起来。魏国接着又想到一个问题,和齐国一起攻打赵国,打了这么多年了,好像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既然魏国的地位这么高,这么受到各国欢迎,那我干嘛还需要听从别人的指挥棒行事呢?不如把新小弟赵国收下来,自己组建一个联盟,自己做老大,这是不是更好呢?
                    魏国的国君魏惠王在位时间很长,他开始做国君的时候魏国还很强大,当初就是他发动了桂陵,马陵之战,想让魏国独霸天下,看的出来,他是个不甘寂寞,雄心勃勃的人,而且还是个做老大做惯了的人。如果有机会,他的选择会倾向于重新做一个威风八面的联盟老大,而不是做其他强国的跟班。由于近来的遭遇,魏惠王觉得魏国的真实号召力可能比自己以前保守的估计要更高一些,所以他派出公孙衍四处活动,看看魏国的号召力到底能高到什么程度,能够把多少国家拉进一个以魏国为首的联盟,结果魏惠王发现以前的自己还真是过于保守了,公孙衍的外交活动效果非常之好,韩国,赵国马上表示愿意加入联盟,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一向不怎么搭理人的燕国也愿意参加,甚至公孙衍还成功地挖了齐国的墙角,把它的附庸国中山国争取过来,这就真的是意外惊喜了。
                    新联盟包括战国七雄中的四个国家外加中山国,也就是说,秦,齐,楚三大国之外的几乎所有国家都积极响应了魏国的号召,其声势之浩大令人生畏。如果这五个国家组成联军发起攻击,秦,齐,楚中的单个国家显然都不是对手,它们不得不开始考虑联手了。张仪和齐、楚大臣在啮桑相会,商讨怎么去应付这一即将出现的严重威胁。对于五国相王,齐国的感觉是既出乎意料又令人震惊,这个事件完全破坏了它的既定战略,把燕国,赵国和其他三个国家绑在了一起,现在它不能再继续去攻打孤立的赵国,将来它也不能指望去吞并孤立的燕国,而且它还失去了一个很有用的附庸国,这实在是太糟糕了。
                    齐国的战略从根本上被破坏,秦国也一样,秦国的战略是借力打力,借着齐国战略的势头来牟取自己的利益,齐国的战略进行不下去,秦国的战略也就被终止了。所以,即使五国联盟不去进攻齐国和秦国,这两个国家也不会容忍它的存在。齐国跑去联络魏赵燕三国,看看有没有可能和它们一起迫使中山国又把王号废除掉。它对外公开宣称的理由是,中山国只是一个千乘之国,实力弱小,没有资格称王。其实齐国的目的是想在五国联盟内部制造分歧,挑起矛盾,瓦解这个联盟。它的不良用心最终被各国所看穿,没有获得什么效果。
                    但是,感觉最紧张的是楚国。楚国发现老对手魏国现在领导着一个巨型联盟,它认为,等到魏国把这个联盟的庞大军队组建完毕后,最有可能第一个遭到攻击的目标是楚国,到时候楚国就遭殃了。毕竟在五国相王之前,齐国,秦国和魏国的关系都还是比较良好的,而楚国和魏国的关系一直是对立的。既然如此,先下手为强,楚国抢先对魏国发起了攻击。楚国军队在襄陵打败魏军,并且占领八个魏国城池。
                    魏国被楚国打败不奇怪,奇怪的是,魏国是独自被楚国打败的,眼看着魏国丧师失地,没有一个国家来支援它。下一年,魏国又遭到秦国的进攻,它丢失两个城池,秦国进攻的时候,魏国也只能独自抵抗。
                    在一阵忙乱中,秦,齐,楚都做出了各自的反应,然后它们才愕然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根本就没有什么以魏国为首的五国联盟,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盟,自始至终就只有魏国一个国家在孤家寡人的战斗。这时人们不禁感到很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魏国的众多盟友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徐州相王以来赵国连遭攻击,它当然不准备就这么等死,于是改变策略,想躲进一个联盟以寻求安全,很明显,周边国家里,齐国和秦国都不可能收留它,只有魏国和它有一些老交情,战国前期,它们都是三晋联盟的成员,而且在一起做盟友的时间还不短,所以它开始向魏国不断示好,表示愿意服从魏国的领导。我们已经看到,这些年来,秦国一直都在努力的讨好魏国,而齐国的做法也差不了多少。齐国对赵国和魏国采取一打一拉的政策,它攻打赵国,拉拢魏国,企图用这种方法来分裂两个国家的关系。北边的赵国,西边的秦国,东边的齐国同时都在奉承魏国,连一向桀骜不驯,对魏国不服气的赵国都低头求饶了,南边的韩国本来就是魏国的小弟,这就让魏国的感觉异常良好起来。魏国接着又想到一个问题,和齐国一起攻打赵国,打了这么多年了,好像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既然魏国的地位这么高,这么受到各国欢迎,那我干嘛还需要听从别人的指挥棒行事呢?不如把新小弟赵国收下来,自己组建一个联盟,自己做老大,这是不是更好呢?
                    魏国的国君魏惠王在位时间很长,他开始做国君的时候魏国还很强大,当初就是他发动了桂陵,马陵之战,想让魏国独霸天下,看的出来,他是个不甘寂寞,雄心勃勃的人,而且还是个做老大做惯了的人。如果有机会,他的选择会倾向于重新做一个威风八面的联盟老大,而不是做其他强国的跟班。由于近来的遭遇,魏惠王觉得魏国的真实号召力可能比自己以前保守的估计要更高一些,所以他派出公孙衍四处活动,看看魏国的号召力到底能高到什么程度,能够把多少国家拉进一个以魏国为首的联盟,结果魏惠王发现以前的自己还真是过于保守了,公孙衍的外交活动效果非常之好,韩国,赵国马上表示愿意加入联盟,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一向不怎么搭理人的燕国也愿意参加,甚至公孙衍还成功地挖了齐国的墙角,把它的附庸国中山国争取过来,这就真的是意外惊喜了。
                    新联盟包括战国七雄中的四个国家外加中山国,也就是说,秦,齐,楚三大国之外的几乎所有国家都积极响应了魏国的号召,其声势之浩大令人生畏。如果这五个国家组成联军发起攻击,秦,齐,楚中的单个国家显然都不是对手,它们不得不开始考虑联手了。张仪和齐、楚大臣在啮桑相会,商讨怎么去应付这一即将出现的严重威胁。对于五国相王,齐国的感觉是既出乎意料又令人震惊,这个事件完全破坏了它的既定战略,把燕国,赵国和其他三个国家绑在了一起,现在它不能再继续去攻打孤立的赵国,将来它也不能指望去吞并孤立的燕国,而且它还失去了一个很有用的附庸国,这实在是太糟糕了。
                    齐国的战略从根本上被破坏,秦国也一样,秦国的战略是借力打力,借着齐国战略的势头来牟取自己的利益,齐国的战略进行不下去,秦国的战略也就被终止了。所以,即使五国联盟不去进攻齐国和秦国,这两个国家也不会容忍它的存在。齐国跑去联络魏赵燕三国,看看有没有可能和它们一起迫使中山国又把王号废除掉。它对外公开宣称的理由是,中山国只是一个千乘之国,实力弱小,没有资格称王。其实齐国的目的是想在五国联盟内部制造分歧,挑起矛盾,瓦解这个联盟。它的不良用心最终被各国所看穿,没有获得什么效果。
                    但是,感觉最紧张的是楚国。楚国发现老对手魏国现在领导着一个巨型联盟,它认为,等到魏国把这个联盟的庞大军队组建完毕后,最有可能第一个遭到攻击的目标是楚国,到时候楚国就遭殃了。毕竟在五国相王之前,齐国,秦国和魏国的关系都还是比较良好的,而楚国和魏国的关系一直是对立的。既然如此,先下手为强,楚国抢先对魏国发起了攻击。楚国军队在襄陵打败魏军,并且占领八个魏国城池。
                    魏国被楚国打败不奇怪,奇怪的是,魏国是独自被楚国打败的,眼看着魏国丧师失地,没有一个国家来支援它。下一年,魏国又遭到秦国的进攻,它丢失两个城池,秦国进攻的时候,魏国也只能独自抵抗。
                    在一阵忙乱中,秦,齐,楚都做出了各自的反应,然后它们才愕然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根本就没有什么以魏国为首的五国联盟,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盟,自始至终就只有魏国一个国家在孤家寡人的战斗。这时人们不禁感到很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魏国的众多盟友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IP属地:四川20楼2019-09-21 22:38
                    回复
                      想要知道魏国为什么被这么多国家放鸽子,需要先知道为什么这些国家会参加五国相王。我们先来看看燕国参加五国相王的目的。早在春秋时期,楚国最先称王,前334年,齐国和魏国在徐州相王,前225年,秦国,韩国,魏国互相承认王号,而这一次魏国发起的相王运动,韩国和赵国都已经确定会参加,如果燕国再不参加,战国七雄里面就只有它没有称王了,别人都晋升王国,只有它还停留在侯国的级别,以前大家都是同等待遇,现在燕国见到谁的面都要平白无故的低人一等,这是划不着的。所以我估计,燕国参加五国相王只是想搭上末班车而已,它并没有改变传统国策的意思。燕国的传统国策就是闭关自守,不和任何国家为敌,也不和任何国家结盟。在这种国策的指导下,燕国不可能成为魏国的真正盟友。直到后来燕国被齐国灭掉,有了一次刻骨铭心的亡国教训之后,燕国才会去改变它的传统国策。
                      再来看中山国,中山国出身于戎狄游牧部落联盟,它是一个自己慢慢地发展起来的国家,而不是由周王分封所建立的国家,从建国到现在,它都没有一个正式的身份和等级,公侯伯子男,它哪一级都不是。和过去的秦国一样,中山国一直都被华夏各国当做夷狄另眼看待,几乎没有参加国际外交活动的机会,但是秦国至少还有一个周王给的合法身份,中山国连这个都没有。而中山国后来又引进了儒家思想,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就让它对名分的渴望变的越来越强烈。同样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它对跻身于各国所承认的文明国家行列也产生了强烈渴望。
                      五国相王给了中山国难得的机会,参加一个有许多国家参加的热闹的外交大Party,在会上它将以平等身份和魏,赵,燕这些大国交往,它还可以获得一个名分,并且是可能获得的最高级名分。同时,它也可以享受到高规格的华夏族传统礼仪,比如称王时举行的“乘夏车,称夏王"之类的仪式,这就等于默认它的文明国家身份。五国相王一举满足了中山国的全部梦想,所以它不惜冒着把宗主国齐国惹恼的风险,不惜和齐国暂时断交,也要来参加这个活动。
                      中山国和燕国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称王的利益,它们对服从魏国的号令毫无兴趣。五国相王后不久,中山国就心满意足的重新回去做齐国的附庸国去了,燕国也重新回去继续做与世无争的宅男去了。它们的行为有点象是买了东西不付钱,可以说把魏国摆了一道,但是无所谓,魏国实力不强,为这种事报复它们?魏国还没有这种能力。
                      韩国不一样,韩国是真心想和魏国结盟的,韩国的地理位置比较凶险,身处多个诸侯国的团团包围之中,和魏国结盟是它长期形成的一种用来自保的传统国策,但它没想到,魏国出了一个野心大到连韩国都不放过的魏惠王,他在马陵之战中发起全面进攻,想把韩国一口吞掉,魏惠王的计划没有成功,这场战争却给韩国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马陵之战后没过几年韩国就决定和魏国改善关系,但它实际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原谅过魏惠王,它的内心想法是,魏惠王在位时间已经很久,年纪很老了,先和魏国改善外交关系,等到魏惠王一死,魏国换一个最高领导,到时候立刻就可以和魏国缔结真正的联盟。从此以后我们看到一个奇特现象,魏国所有的外交活动韩国都鼎力支持,而魏国所有的军事行动,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韩国都没有提供过一点点帮助。
                      出乎韩国预料的是,魏惠王别的本事稀松平常,但却特别能活,他活了81岁,在位整整50年,在那个时代这是一个极高的寿命和极长的在位年份,结果韩国不得不耐心的等待很多年,郁闷的陪着这个它不喜欢的家伙参加很多外交活动。赵国在桂陵之战中的遭遇和韩国在马陵之战中的遭遇一模一样,它对魏惠王的感受也和韩国一模一样,所以赵国决定依葫芦画瓢,学习韩国的榜样,先和魏国把外交关系搞的很好,但是在魏惠王死前暂时不给魏国提供任何军事援助。鉴于现在的魏惠王已经将近80岁,赵国很有把握的认为它应该用不着等多久了。
                      韩国和赵国想和魏国结盟,但它们不想在魏惠王的领导下做到这件事,这就是为什么五国相王中韩国和赵国对魏国的战败都袖手旁观的原因。到了最后,四个盟友中魏国连一个也指望不上,它成了一个国际笑柄,魏国没有正确的估计自己的力量,想做这么多国家的盟主,它果然出洋相了吧?连带着五国相王也被大家看成一场闹剧。
                      受到嘲笑的魏国却不承认自己已经失败了。魏国坚持它的观点,五国相王中建立的联盟不是一个虚有其表的空壳,而是有实质内容的,起码韩国和赵国是值得信任的。只不过时机还没有到,只要时机一到,真正意义上的联盟就可以形成,魏国就可以成为真正的盟主,那个时候谁还敢说魏国是笑柄?原来,魏国也不是太迟钝,它知道韩国和赵国的真实想法,韩国对待魏国的特殊态度持续了很久,魏国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一现象,理解了韩国,自然也就理解了赵国。
                      这个时机不好公开说出口,但是魏惠王是心知肚明的,他感觉既尴尬又失望。尴尬的是他意识到魏国之所以处境这么困难,根本原因就在自己身上,一旦自己不在人世,魏国的处境有望得到迅速的,显著的改观。失望的是小弟们都在盼着自己死,看来有生之年重新做一次老大的愿望没有办法得到实现。问题是,魏国同时和秦,齐,楚三个国家的关系恶化,自己又不可能去自杀,现在而今眼目下魏国无法依靠韩国和赵国,只能独自去应付,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度过这个难关呢?他想到的办法是,投靠三个国家中的一个,利用它的力量来抵消其他两国对魏国的压力。
                      魏国的下一个问题是选择哪个国家去投靠。以楚国和魏国的关系,楚国是不用考虑的。齐国也很快被排除掉,这主要是由于赵国的原因。齐国长期以来一直都在攻击赵国,它和赵国是敌人。本来魏国是和齐国联手,一起攻击赵国的,但是现在魏国开始改主意了,它觉得未来的联盟中如果只有韩魏两国,实力不够强,声势也不够大,所以它想把赵国保下来,组建一个由三个国家结成的联盟。可是,魏国这样做就必须违背齐国的意志,它不仅不再去攻打赵国,而且还要和赵国保持友好关系,而且还要和赵国结盟。魏国曾经想把齐国的附庸国中山国挖走,当时它就得罪了齐国,齐国已经发出过愤怒的咆哮。可以想见,齐国对魏国最近的所有行为都很不高兴,魏国和赵国结盟后它会更不高兴。和齐国的矛盾眼看着就要进一步升级,魏国当然不可能去投靠它。


                      IP属地:四川21楼2019-09-21 22:40
                      回复
                        楚国,齐国都不行,那就只有秦国了。这些年来秦国对魏国好的有点过分,秦国应该是容易说话的,所以魏国派使者去秦国提出结盟要求。秦国一看,魏国和齐楚两国同时进入敌对状态,还愿意和秦国结盟,这和张仪的战略计划正好吻合,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它马上就答应了魏国。于是,秦国把刚占领的几个城池还给魏国,反秦的公孙衍和惠施被赶走,张仪来到魏国做丞相,有些史料中说张仪这时身兼秦魏两国的丞相。魏国使出这一招后效果很好,齐楚看见韩,赵,魏三个国家正在走的越来越近,背后还有秦国,它们都不敢动了。
                        从前322年到前320年,秦魏联盟维持了两年时间。这两年时间里张仪在魏国都做了些什么事?他在忙着和魏国最高领导层加强私人交往,张仪本身就是魏国人,他是做这事的合适人选。两国领导层的私人关系变的更好,秦魏联盟的基础就可以更牢固。他还做了另外一件事,为远征齐国的军事行动做准备。按理说,最后进攻齐国的只有秦国一个国家,准备工作并不是很复杂,应该用不着两年之久。之所以用了这么久时间,是因为张仪在等待一个时刻的到来,什么时刻呢?齐威王的去世,前320年是齐威王去世的那一年。
                        齐威王如果象魏惠王一样长寿,张仪也会觉得很棘手。幸好,齐威王的寿命比较正常,他比魏惠王晚13年即位,比魏惠王早一年去世,一共在位36年,这已经是一个足够长的时间,但还是差了魏惠王一大截。齐威王一死,秦国的胆子马上就大了许多,它直接向齐国发起了进攻。
                        有一点需要记住,秦国在齐国有一个非常成功的间谍机构,对齐威王病情的基本情况秦国是清楚的。还有,下一任的齐宣王还在做太子的时候,关于他的性格和能力的报告就已经送到了秦惠王和张仪的面前。对齐宣王,秦国早就做出了评价,这是一个各方面都合格的,中规中矩的领导者,他比不上齐威王。在齐威王的领导下,齐国击败魏国,崛起成为第一强国,齐宣王没有那么厉害,他也不具备齐威王的敏锐战略头脑,他只能按照齐威王留下的计划,亦步亦趋的行动,如果现行的战略计划行不通,他没有能力去制定一个足够好的新战略。所以,齐国的最高领导者换人后,秦国不需要再象以前那样顾虑太多,它的行为可以更直接,更放肆一些。
                        但是,没有韩魏的参加,秦国独自去进攻齐国,这不符合张仪的既定计划,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想到,齐楚都是强国,和齐楚开战,那肯定是一场艰巨残酷的大战,韩魏有所犹豫是正常的,秦国应该首先给韩魏作出示范,展现自己全力以赴投入战争的决心和勇气。现在,真正的时机还没有到来,齐国还没有进攻燕国,这个时候就提前带着韩魏一起去进攻齐国,齐国看到敌人这么多,有可能会提高警惕性,所以他觉得韩魏参不参加无所谓,秦国没有期望通过这场战争就能把齐国打垮。而且张仪选择了一个齐威王去世,刚刚即位的齐宣王权力还不巩固,齐国政局有些不稳定的时机发起进攻,看能不能浑水摸鱼,捞到一些便宜,同时也试探一下齐军的战斗力。
                        张仪想的是很美,但他没想到齐国出了个名将匡章,他指挥得当,把秦军打的大败。张仪也没有想到战场上的失败会紧跟着导致外交领域的失败。秦军一吃败仗,魏国就立即宣布解除和秦国的盟约,张仪的魏国丞相职务也被撤掉,他只能不光彩的回到秦国。
                        魏国人翻起脸来比翻书都快,这个行为有点过分。它应该也替自己找了一些借口,比如,秦国行事太冲动招惹了齐国,秦国离齐国很远,它又不怕齐国报复,反正齐国打不着它,到时候倒霉的还不是跑不掉的魏国,等等。我认为,这些借口都只是借口而已,魏国这么干脆的和秦国划清界限,是因为它本来就不准备和秦国长期做盟友。大概这个时候的魏惠王已经重病在床,魏国确定魏惠王这次应该挺不过去了,所以它开始预先为新联盟的成立做准备工作,和秦国解除盟约也是准备工作的一部分。但是你总不能和盟友说掰开就掰开吧,总还得有一个理由,秦国的战败就给了魏国这个理由。


                        IP属地:四川22楼2019-09-21 22:41
                        收起回复
                          这两年时间里,表面上看来秦国和魏国是盟友,它们站在一起,和齐楚形成对峙局面,张仪已经非常接近他的外交目标。其实不然,秦魏和真正的联盟还差的很远,它们在各做各的事,各走各的路。秦国的目标是借这个机会把战略计划往前推一大步,同时彰显自己的领导风范。魏国的目标是依靠秦国的力量来度过眼前的难关,和秦国结盟是一个权宜之计,它已经准备自己做领导了,韩国和赵国已经被它看做下属力量,将来要在魏国的指挥下统一行动,当然它不会让自己和韩国跟随秦国的领导去进攻齐国或者卷入其他战争。秦国通过魏国去攻打齐国,它愿意提供方便,因为秦,齐,楚互相攻打,互相消耗兵力是魏国所喜闻乐见的,只要不把韩,赵,魏三国的力量牵扯进去就行。
                          秦国忙着和魏国近距离加强关系的同时,魏国却一直在忙着和韩国赵国频繁沟通,交换意见。它早就规划好了,魏惠王一去世新联盟就可以成立,到时候它将是唯一的领导,它并没有给同样自居为领导的秦国在这个联盟中留一个位置,所以秦国被踢出去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前319年,生命力顽强的魏惠王终于在许多人的期盼眼光中离开了人世,这些眼光既有来自本国的,也来自其他国家的。现在,我们可以来回顾总结一下他漫长的半个世纪执政期间所创造的主要“业绩”。他即位后不久,就被秦献公多次打的大败。在著名的桂陵,马陵之战中,他的主力部队连续遭到齐国的歼灭。徐州相王中,他被齐国所利用,而且一利用就利用了11年,这个期间他还把河西给丢了。五国相王中,他又过于自大,给魏国招致不必要的损失。魏惠王总是那么的雄心勃勃,活力充沛,力争上游,然而,奇怪的是,这样性格的一个人带来的结果却也总是事与愿违,把一道道不断衰弱的里程碑留给了他的国家。
                          深入考察魏惠王的一堆失败案例,我们还可以发现他所犯下的一个巨大战略性错误。他没有认识到一个基本问题,魏国身处的环境和韩国一样凶险,身边有两个盟友的保护对魏国来说是很重要的。几十年时间里,他都把传统盟友赵国和韩国视为扩张目标或者敌人,对它们不断发动战争,造成了三晋国家的严重内耗和分裂瓦解。而同一时期,三晋周边的几个国家,秦国,齐国和楚国,都在努力抓住魏惠王提供的机会茁壮成长。魏惠王刚即位的时候,魏国还是公认的最强国,到了魏惠王统治的后期,争霸天下大赛的主要选手已经变成了秦国,齐国和楚国。对于这个时候的魏国,无论秦国和齐国表面上显得有多么的尊重,它们的内心深处也只是把魏国当成一个应该想办法加以利用的棋子而已。用现代的话来说,魏惠王的统治时期是一个霸权从中央地带向周边地带转移的时期。到了生涯末期,魏惠王才开始去重建三晋联盟,只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买,他醒悟的实在是太晚了。
                          魏惠王还没有过世的时候,也许就在秦国刚被踢走后不久,魏国迫不及待的把公孙衍和惠施这些人请了回来,让他们来组织管理很快就要正式成立的新三晋联盟。应该说,魏国对公孙衍过去表现出来的能力是相当满意的,公孙衍主持的五国相王失败了,但魏国知道真正的问题出在魏惠王身上,而不是公孙衍身上,所以魏国并没有因此怪罪他。不仅不怪罪,而且还要升他的职,公孙衍被任命为联盟大军的总指挥,达到了一生当中权势和荣耀的顶点。
                          张仪,公孙衍,"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话,在这句话里,他们两人是齐名的。其实,这是多年以后才做出的总结,一直到前319年为止,公孙衍的国际威望和名声远超张仪。他在秦国任职期间,几年时间里就给秦国扩张了大片土地,而张仪不仅没有扩张土地,还把一些土地还给了魏国。公孙衍在魏国任职期间又击败了赵国,而张仪指挥的攻齐战役以失败告终。张仪在外交工作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但是这一领域也是只见开花不见结果,魏国总是自作主张,想干嘛就干嘛,想踢走秦国就踢走秦国。事实证明,秦国的极力讨好对它产生不了一点影响。从任何角度来看,已经在秦国掌权10年的张仪都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如果张仪这个时候离开秦国到六国去求职,他求得理想职位的希望仍然是渺茫的,反倒是公孙衍会很抢手。大家都觉得秦惠王看人眼光不行,把能力强的一个放走了,留下了一个能力弱的,这就是为什么被秦惠王赶走的公孙衍却被魏国当成宝贝的原因。
                          魏惠王的葬礼举行完毕之后,韩,赵,魏三国的领导人都不禁擦了把汗,拖延了很久的联盟终于正式宣告成立了。三晋联盟在战国前期曾经所向无敌,尽管重建过程费尽波折,它的成立依然称得上是影响国际局势的一件大事。接下来,如愿当上领导的魏国派人去询问其他国家对于新联盟的态度。“我们现在有了当今天下最强的一个联盟势力,请问贵国有什么看法啊?”于是,三晋以外的四个国家开始挨个投票了。
                          魏国没想到,秦国第一个把它的反对票扔到了魏国面前。魏国使者还没有到达秦国,秦国已经开始攻击韩国,并且占领韩国一个城池。
                          秦国之所以急着进攻韩国,是为了给齐国传递信息,三晋结盟后,秦国担心齐国看到敌人力量非常强大而决定放弃既定战略,它想通知齐国,现在不是齐国单独面对三晋联盟,是秦齐两国共同面对三晋联盟。齐国的既定战略希望犹存。秦国不久前还和魏国关系良好,它不把秦国刚刚转了一百八十度大弯的立场传递给齐国,齐国自己是很难推断出来的。


                          IP属地:四川23楼2019-09-21 22:42
                          回复
                            但它没有进攻魏国,只进攻韩国,而且只占领一个城池,在传递信息的目的达成之后立刻就收手。说明它不想过于得罪三晋,不想在三晋联盟实力还比较完整的时候先于齐国和三晋爆发大战。
                            秦国认为战略利益最重要,这一点上必须寸步不让,而且秦国对不久前魏国断然撕毁盟约的行为很是恼火,所以这次它毫不客气的投出了至关重要的一票。这一票意味着秦国决心和齐国联手,掐死三晋这个刚刚重建的联盟,魏国不知道它接到的是死刑判决书,它只是觉得事情有点不妙了,一向对魏国笑脸相迎的秦国这次态度完全不同,变的和齐国一样的敌对,一样的强硬,看来未来日子中联盟遇到的考验不会少。
                            齐国和燕国没有多考虑,很快就投出了自己的一票。齐国的票上是大大的两个字:反对。既然还有希望,谁挡在齐国追求战略目标的道路上,谁就是齐国的敌人。齐国的态度如此之强硬,魏国也怒了。这个齐国还讲不讲道理,它已经欺负赵国这么多年,到了现在还想继续欺负下去,赵国到底怎么招它惹它了?我们魏国现在和赵国公开结盟,就是在表明我们保护小弟的决心,齐国却还是不依不饶,这么说齐国岂不是也没把我们放在眼里?算了,走着瞧吧。
                            燕国的一票在魏国的意料之中:支持。燕国从来都不想得罪人,更不想得罪强大的新三晋联盟,而且五国相王的时候燕国还欠了魏国一个人情,它肯定投支持票。至于同样参加过五国相王的中山国,它已经回到了齐国的怀抱,在那里安心的做它的附庸国,不再胡思乱想,也不再做任何可能让齐国发火的事情,所以问都不用问它。
                            如果楚国也投反对票,联盟就会遇到和五国相王时期相同的处境,被秦,齐,楚三国从三面进行夹击,这是很不利的处境。以楚国和魏国的关系,它投反对票魏国不会感到意外。但是,这一次楚国犹豫了,因为它发现,五国相王是国际形势的一个明显转折点。五国相王以前,齐国,秦国两个国家和魏国的关系都非常友好,五国相王以后,齐国和魏国的关系开始进入直线下滑状态,到了现在已经成为彼此怒目相视的敌人。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则出现了剧烈波动,先是敌对,接着是结盟,然后又是敌对,并且是比上次更加严重的敌对。在五国相王时期,楚国判断,一旦魏国领导的联盟决定发起攻击,自己将成为第一目标。而现在,楚国判断自己大概只是第三目标,秦国和齐国才是排名第一第二的攻击目标,等到联盟和秦齐两国打完后,还有没有剩余的力气来攻打楚国,恐怕还应该打个大大的问号,因此楚国基本上是安全的。
                            对于国际形势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秦齐两国为什么会对魏国组建联盟反感到这种程度,楚国有些莫名其妙。它想来想去,所能找到的解释是秦齐都不喜欢边境线对面出现一个强大,团结的势力,削弱它们的影响力,损害他们的利益。楚国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但这个解释是合理的,说的过去的,谁身边有一个强大的邻居都会觉得不自在。不管怎么样,楚国得出的结论是,总的形势变化对自己很有利,既然自己变的更安全了,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它灵机一动,投出了令人意外的一票:支持。


                            IP属地:四川24楼2019-09-21 22:43
                            回复
                              楚国为什么投支持票?它的用意在于,进一步减少自己首先遭到联盟攻击的可能性,由于和魏国的关系,它始终不能完全放下心来。同时,它希望魏国不再担心楚国之后,可以集中力量和秦齐来一场更激烈的较量。新三晋联盟和秦齐正在形成互相对抗的两大阵营,在楚国看来,联盟一方在国家数量上占优,而秦齐一方在单个国家的实力上占优,双方的力量对比大致上是平衡的。完美的平衡从来就不存在,只要北方各大势力的力量大致平衡,它们打的越是热火朝天,楚国就越高兴。
                              拿到这一票后,魏国松了一口气,还好,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投票结束了,最后的结果***二,两票支持,两票反对,这个结果的意思是,东方的齐国和西方的秦国将对它们中间的新三晋联盟进行两面夹击,而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国选择的是坐山观虎斗。
                              实际上,这个结果不是还好,而是极其糟糕,比魏国想象的更为糟糕。到现在为止魏国还没有意识到情况的严峻性,对于敌人的强大和它们的敌意之深刻,魏国的认识都有所不足,秦齐两国是当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它们的战略已经规定了必须把赵国和韩魏分割开,新三晋联盟却要把赵国和韩魏紧密联接在一起。它们的战略已经规定了需要继续攻击赵国,新三晋联盟却要把赵国保护起来,从一开始,联盟的成立就和秦齐的战略方针产生了不可化解的尖锐冲突,它们必然会使出全力来绞杀这个联盟,而它们联手的力量是联盟的力量根本不能抗衡的,这从一开始就意味着新三晋联盟将没有未来。
                              前318年,三国联军在一起整顿训练完毕后,公孙衍开始指挥这只军队向秦国发起进攻,这让秦国和齐国都小小的吃了一惊。内心里,秦齐都觉得联盟最聪明的做法是先努力防守,力求自保。别的国家不知道,但是秦齐都知道,赵国已经被严重的削弱(这里面还包括魏国的部分功劳),这个联盟是一个瘸腿的联盟,以它的现有力量,在秦齐的攻击下能够保住自己,生存下去就不错了,还敢主动出击简直有点不知死活。
                              如果联盟错误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决定主动发起攻击,秦齐都觉得它的第一攻击目标是齐国的可能性更高一些,不久前秦国和魏国还是盟友关系,和魏国矛盾更大一些的应该是齐国。齐国已经做好了迎接攻击的准备,结果却发现联军主力正在向秦国边境线不断集结。这让齐国感叹自己的好运,又捡到便宜了。为什么是“又”捡到便宜呢?如同楚国不明白秦国和齐国投反对票的真正原因,齐国也不明白秦国投反对票的真正原因,它想得到的解释也和楚国一样,秦国这样做是因为讨厌身边出现一个强大邻居。所以,齐国以为自己得到了一个糊里糊涂的免费帮手,有了秦国的帮助,齐国可以用相对较小的代价去打垮联盟,这已经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没想到联盟又把主力部队派去攻打秦国,现在齐国可以先休息一段时间,观察形势,等到它们打的不可开交,损失惨重后,再以逸待劳的出来收拾残局,从背后给予联盟致命一击,轻松的完成预定的战略任务,这样它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变的更小了。一切都在朝着对齐国最有利的方向发展,它觉得自己最近的运气真是很不错。
                              那么,魏国怎么会做出先去攻打秦国的决定呢?公孙衍想报复秦国,这个没有疑问,但是刚即位的魏襄王为什么会听从公孙衍的意见?因为魏襄王想在秦齐两国中挑一个比较弱的出来,先打败它来给联盟立威,这叫做柿子拣软的捏。魏惠王在位时间久,秦献公发动战役的时候他就已经是魏国君主,而且商鞅也是从他这里出去的,他知道秦国本来有实力,只不过被无能的商鞅掩盖了,所以他对秦国的实力有着足够的尊重,不会轻易对秦国开战。但是魏襄王不知道这一事实,他只知道秦国不久前刚被齐国打败,秦国没有齐国那么强大,他对秦国的实力缺乏足够的尊重,在魏襄王的眼里,秦国甚至可能比楚国都要弱一些。再加上本方的指挥者是常胜将军公孙衍,秦国的指挥者则是一直表现平庸的张仪,打败秦国就更有把握了。
                              秦国被看做容易对付的软柿子,还有之前魏国毫不在意的切断和秦国的外交关系,这两件事都让秦国意识到一个问题,魏国的新领导层有些不太尊重秦国。从张仪在秦国掌权开始,秦国都是对魏国态度最好的一个国家,而且在两年结盟期间秦国也帮助魏国度过了一个不小的难关,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最先遭到它的攻击,魏国的做法有些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味道。
                              不过,秦国并不觉得特别愤怒,反正它也没有准备给新三晋联盟留一条活路,秦国接受了教训,一味的对魏国好并不是最有效的外交方式,在国际外交中,实力才是得到尊重的基本条件。它前段时间隐藏实力的工作做的有些过于成功,以致于被人当做它本来就不具备多少实力,所以魏国才敢于随意的对待它。从现在开始,秦国决定在战场上教一教魏国怎样去尊重自己。齐威王不在了,秦国可以适当的暴露出部分实力来,这样做已经没有多大关系。由于首先被攻击,秦国不得不打更多的仗,暴露出更多的实力,但也仅此而已。


                              IP属地:四川25楼2019-09-21 2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