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吧 关注:812,529贴子:31,909,610

古剑奇谭装备再整理(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博物里确实已经写了不少了,带着图整理一下,实在是太喜欢这些设定了,顺序为按照主属性从低到高。
什么?为啥要发?水帖还需要理由吗[斜眼]
发散的内容不会拘泥于装备本身,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多数内容整合自游戏和网络,内容有所筛选,但真假自辨,部分流传度很广的文章和实在找不到古书的文章,不贴图举证;真伪未知的会写出来。权当一个图鉴也不错。
师尊的脚镇楼


IP属地:北京1楼2023-11-11 09:26回复
    武器篇·剑
    1.鱼骨头(攻+0……)


    “空眼眶中透出一丝寂寞”
    龙宝宝任务赠送,虽然也叫鱼骨头,但不能附魔。剧情里,穿着黑猫外装的苏苏严肃地拿出一根鱼骨头说要小心应战,总是别有一番风味


    IP属地:北京3楼2023-11-11 09:29
    收起回复
      2.树枝(攻+3,敏+1)

      虽然它是一根树枝,但它的类型也是剑,而且DLC天墉旧事里面三个主角是可以装备的。你以为它很普通,殊不知它是全游戏唯一一个加敏捷的武器


      IP属地:北京4楼2023-11-11 09:30
      收起回复
        3.黄铜剑(攻+10)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制品是出土于姜寨遗址的铜片和铜环,距今约6700年,最早的青铜器距今也有5000年的历史。
        青铜指铜锡合金,黄铜指铜锌合金。氧化锌在至少900℃的高温下,才能被碳还原,生成锌单质;而锌单质的沸点为907℃,所以反应生成的锌是气体。气态锌和冶炼炉中的二氧化碳混合,在高温条件下会再次氧化,必须要有特殊的冷凝装置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因此,冶锌比铜、锡、铅等要更难,黄铜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比青铜晚得多。直到唐代,钱币中的锌含量才归于稳定,而我国最早的黄铜铸币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
        所以虽然《古剑奇谭》中这把黄铜剑是最低级的剑,但铸造工艺至少并不落后。
        但是话说回来,铜的莫氏硬度为3.0,锌的莫氏硬度为2.5,而铁的莫氏硬度为4-5,所以黄铜其实并不适宜铸造兵器,游戏中黄铜剑的攻击不如生铁剑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IP属地:北京5楼2023-11-11 09:31
        回复
          4.生铁剑(攻+14)


          唐代的铁器已经非常普及,在架空时代中,铁匠铺随处可以打造也是合理的。不过生铁质地很脆,抗拉强度220Mpa左右(和铜差不多),屈服强度140MPa左右;而目前的高强度钢可以达到二者均在1000Mpa以上,于是又有了下一把青钢剑。


          IP属地:北京6楼2023-11-11 09:31
          回复
            5.青钢剑(攻+18)


            不知道青钢是什么,青钢剑大概是……青色的钢质剑?


            IP属地:北京7楼2023-11-11 09:32
            收起回复
              6.松纹剑(攻+25)


              “刃上有松纹”,松纹剑的剑刃便是花纹刃的一种。(讲道理,我没看出来游戏建模的花纹在哪儿。)
              近代·周纬《亚洲古兵器图说》中写道:“亚洲古兵器之优良甲于天下,至今尚名垂不朽,且可实用,迥非欧美白刃之所能抵御者。推其来源,实以中国三代铜兵及战国时吴之干将、越之欧冶子所铸之花纹刃铜兵及铁兵为其始祖。所谓花纹刃者,即刃上铸成天然花纹呈各种图形,如《吴越春秋》及《越绝书》之所谓龟文、缦理、流水、芙蓉、珠袵、深渊、高山、大川、流波、冰释等形是也。汉人之所谓松纹剑及蟠钢剑是也。”
              又曰:“以制刀剑,其锋刃极为坚韧犀利,其锋口具有暗藏锯齿之作用,有斩钉削铁之功、切金断玉之力,他种刀剑一与接触抵御,鲜有不被其削损或斫断者,此东方花纹刃之所以名垂不朽,至今欧美大钢厂尚不能制造可以抵御之刀剑也。”
              又曰:“中国铸造花纹刃之科学艺术,始于远古,盛于春秋战国,衰于秦汉,汉以降失传无闻。……故吾人认为亚洲各民族之花纹刃悉源出于中国(吴越文化)。”


              花纹刃的工艺自秦汉后逐渐失传,或许也和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汉·贾谊《过秦论》)有关,书中对伊朗、日本等地的花纹刃工艺也有所涉及。

              周纬对花纹刃的评价极高,认为它是亚洲兵器永受世人推崇的最大特彩,而游戏中松纹剑的攻也高出一般的生铁长剑不少,给予之应有的地位。


              IP属地:北京8楼2023-11-11 09:34
              收起回复
                7.鱼腹剑(攻+40)


                鱼腹剑的获得方式一般认为是吃鱼头煲,但其实如洞冥广记所言,食用鱼类食物可以“吃到”,除了鱼头煲,吃宋嫂鱼羹和菊花鲈鱼羹也是能吃到的。

                鱼肠剑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汉·袁康《越绝书·卷第十一-越绝外传记宝剑第十三》:“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吴王阖庐之时,得其胜邪、鱼肠、湛卢。”


                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吴王僚违背了先王定下的 “兄位弟嗣、弟终长侄继位”继承原则,将本应属于公子光的王位据为己有,因而公子光意欲夺权上位。深受公子光厚待的专诸奉行“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决心要为公子光献身。他将匕首藏于鱼炙腹中,借酒酣献鱼刺杀王僚,周围人这才反应过来,上前杀死专诸。专诸身死,而他过人的才智、视死如归的气魄和为知己者死的壮举永垂青史。鱼肠剑本是出自名家之手,又因专诸的事迹,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乃“勇绝之剑”。
                汉·刘向《战国策·卷第二十五-魏四》:“(唐雎曰:)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彗星袭月、白虹贯日、苍鹰击殿,古人认为此种异象昭示着有大事要发生,虽不知真假与否,但古人一定也对专诸刺王僚的勇气敬畏非常。
                而鱼肠剑其名,有两种说法,第一种便来自《史记》中记载的这个故事,认为因藏于鱼腹而得名;另一种说法认为鱼肠剑的花纹盘曲挫折如鱼肠一般,故名鱼肠,上面的松纹剑亦是以这种方式命名的。
                宋·沈括《梦溪笔谈》:“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胁,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沈括认为,鱼肠剑就是松文剑、蟠钢剑。将鱼烤熟后,剥去两胁、露出鱼肠,鱼肠剑的花纹形似之而得名。(因游戏中同时有松纹剑和鱼肠剑,故前文未摘用此处二者为一剑的说法。)

                周纬先生在《中国兵器史稿》中,留下了这张珍贵的鱼肠剑拓本,让我们得以瞻仰人们在那个大动荡时代中创造出的辉煌。关于鱼肠剑,书中亦有描述,内容过于专业,就不在此过多叙述了。


                IP属地:北京9楼2023-11-11 09:37
                收起回复
                  8.噬月(攻+44,30%吸血效果)


                  噬月玄帝本身居然没有词条,不知道是我没收集到还是就是没有。噬月,取自“天狗食月”的传说,这个传说应该并非中国本土,或许是由印度传说演化而来。噬月二字代表噬月玄帝是一只狗玄,汉·许慎《说文解字》:“黑而有赤色者爲玄。”就是说玄是黑中有红,代表了噬月玄帝的颜色。

                  事实上,中国古代并不流行“天狗食月”,“蟾蜍吞月”似乎更加主流。相关内容较多,在此列几句比较典型的诗句:唐·卢仝《月蚀诗》“传闻古老说,蚀月虾蟆精”;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二)“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宋·汪梦斗《八月十四夜月食》“老天故露妖蟆恶,要索卢仝寸铁诗。”;
                  而古人对于月食的认识则不局限于民间传说。《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论语》:“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从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或是借此劝谏君王仁政,或是从中领悟自省之道,人们对月食的认识已超过其本身。汉·张衡《灵宪》中,更是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
                  噬月玄帝施放技能“八荒啸月”时,一轮红月泣血,这正是“血月”的奇观,而红月亮恰是一般出现在月全食的时候,与其噬月的名字又相合。

                  噬月玄帝出色的美术、文案、配音及其文化内涵(还有强度),共同铸就了一个出色的艺术形象。


                  IP属地:北京10楼2023-11-11 09:39
                  收起回复
                    9.盘云剑(攻+45)


                    盘云是啥?它为啥比松纹剑高了这么多攻击?不得而知,我只能尝试做一下解释。
                    盘云,即发髻,唐·温庭筠《相和歌辞·张静婉采莲曲》:“兰膏坠发红玉春,燕钗拖颈抛盘云。”结合外形,或许是因为此剑的剑格形似发髻,从而得名盘云剑。


                    IP属地:北京11楼2023-11-11 09:39
                    收起回复
                      10.霄河(攻+49,招架率+10)


                      天墉城校剑,拥有题剑诗的一把剑,虽然攻只有49,但是颜值可以排进前五。二代的霄河·玄天已经点名了这柄剑的来历。


                      IP属地:北京12楼2023-11-11 09:40
                      收起回复
                        11.定光剑(攻+61)


                        南朝·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序》:“殷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岁次甲子,铸一剑,长二尺,文曰定光,古文篆书。”定光剑便是取自太甲铸的这把剑。

                        太甲是商汤的嫡长孙,商朝第四任君主。《史记·殷本纪》:“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由此观之,定光剑应为太甲在桐宫思过之时所铸,据说定光剑可聚日月光辉于刃尖,查不到出处,但可以作为此剑名称的解释。


                        IP属地:北京13楼2023-11-11 09:46
                        回复
                          12.白虹(攻+65)


                          这部分经历了反复修改,把我心态都快写崩溃了[斜眼]因为每次都发现了新的资料,结论每次都有较大变化,写的我身心俱疲,现在应该是第四个大版本了……
                          洞冥广记里写的很清楚了,白虹乃吴王六剑之一。而我在国图数字图书馆中找到晋·崔豹《古今注·卷上·舆服第一》,内中写道:“吴大帝有宝刀三、宝剑六。宝剑六:一曰白蛇,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宝刀三:一曰百炼,二曰青犊,三曰漏影。”

                          啊?不是白虹?怎么成了白蛇?之后我又查了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这本书内容和《古今注》几乎一样,作者在序中云《古今注》“差失间脱”,要为其“更订补释”。虽然这段话被拆分到了两个位置,但写的也同样是白蛇。(本来我以为是删了,查紫电青霜的时候才发现的。)第四柄宝剑此处为“奔星”而非“流星”。



                          结果在白荆群友的提示下,翻看了其他两个版本的《古今注》。这才发现这两个版本都作“白虹”[斜眼]且开头均为“吴大皇帝”而非“吴大帝”,句末为“漏景”而非“漏影”。


                          又有晋·干宝《搜神记·卷八》:“乃洪郁,起白雾摩地,白虹自上而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刘季握。’”结合汉高祖刘邦斩蛇的剑也为三尺(具体见武器篇·双剑·紫电青霜),或许可以认为这柄宝剑因是“白虹”所化,得名白虹,又因后来高祖以之斩蛇,得名白蛇,所以两个名字都有道理。但《古今注》中既有白虹(白蛇)又有斩蛇之剑,却不认为二者是一柄,也未能就此定论。
                          总之,《古今注》里到底记载的是白蛇还是白虹,或者吴王六剑应该是白蛇还是白虹,以我的能力是不可考了。也许是传抄时误笔造成;也许是后人为了与汉高祖的斩蛇之剑区分开,将其改成了白虹;也许是后人推崇汉高祖的斩蛇之举,将其改成了白蛇;也或许是那柄叫白虹的宝剑和吴王六剑的传说渐渐融合,最终形成了白虹;也或许这柄剑既可以叫白虹也可以叫白蛇——但其实这些不重要。
                          简介中云此剑“离鞘有白虹贯日”,也表明制作者有意将白虹贯日与白虹宝剑结合起来,此剑大概率也确实因此得名。在文学作品中,“白虹”多与聂政刺韩傀、荆轲刺秦王两个故事相关。《战国策》:“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战国·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后两句疑为后人补作,但流传亦甚广。“白虹”也因此成为英勇无畏、豪气如云的代名词。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理想和抱负奋不顾身,若非白虹贯日此等绚烂景象,又该如何道尽他们的悲壮呢?白虹的存在与否,并不会影响一代代人对英雄的敬畏,只不过是否具象化罢了。
                          (但是讲道理,引用时能写出“三国吴大帝孙权有六柄宝剑”这种明显翻译过的文字,小龙人多少在写的时候有点不走心了。)


                          IP属地:北京14楼2023-11-11 09:50
                          回复
                            13.却邪剑(攻+80,招架率+5)


                            却邪剑出自晋·王嘉《拾遗记·卷第十-诸名山·昆吾山》:“至越王勾践,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祠昆吾之神,采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一名掩日,以之指日,则光昼暗。金阴也,阴盛则阳灭。二名断水,以之划水,开即不合。三名转魄,以之指月,蟾兔为之倒转。四名悬翦,飞鸟游过触其刃,如斩截焉。五名惊鲵,以之泛海,鲸鲵为之深入。六曰灭魂,挟之夜行,不逢魑魅。七名却邪,有妖魅者,见之则伏。八名真刚,以切玉断金,如削土木矣。以应八方之气铸之也。”

                            上述八柄剑合称“越***”,却邪乃第七剑。文中记载十分清晰,与游戏中的说法完全匹配,就没什么可多说的了。


                            IP属地:北京15楼2023-11-11 09:51
                            回复
                              14.青冥(攻+100)



                              青冥,即青天,此剑或许因颜色天青而得名,便在此列举一些含有“青冥”二字的名句:战国·屈原《九章·悲回风》:“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儵忽而扪天”;唐·李白《长相思》:“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宋·苏轼《水调歌头》:“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IP属地:北京16楼2023-11-11 09: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