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侃油吧吧 关注:605贴子:334,485

回复:中国古代奇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米兄辛苦了,谢谢分享!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5-09-20 23:19
收起回复
    一天天,一年年,老了红颜,只为等一个缘;
    一句句,一段段,尽写无言,只求一个夸赞。
    起舞翩跹看红颜,醉里挑灯啸长剑。
    英雄胆,美人脸,古今人、多少看得穿?
    金戈铁马扫平川,冲冠一怒为红颜。
    豪杰汉,女儿绵,痴情人,后世说疯癫!


    26楼2015-09-21 09:42
    收起回复
      米兄还有没有分享的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5-09-21 15:20
      回复
        璇玑图

        《晋书》卷九六《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名蕙,字若兰,善属文。苻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玑图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841字本,是通行的版本,《回文类聚》首卷录之。
        “璇玑图”流传到后世,又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伤透了脑筋。唐代女杰武则天,就“璇玑图”着意推求,得诗二百余首。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明代学者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无法分辨其体,给解读造成困难。康万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


        30楼2015-09-21 15:44
        收起回复
          脱御连环 苏小妹

          久慕郎秦假乱真,假乱真时又逢春,
          时又逢君花含玉,花含玉久慕郎秦。


          33楼2015-09-21 19:20
          回复
            圈圈词

            朱淑贞是宁海人,自幼刻苦读书,会弹琴,会画画,尤其会写诗填词。她写的《生查子》词深受后人赞赏。她嫁给了一位读过不少书的商人。结婚不久,丈夫外出经商,很久没回家。她十分想念他,就给丈夫写了一封信。她丈夫拆开一看,信上没有一个字,画的全是圆圈儿,这是什么意思呢?她丈夫苦思冥想,怎样也猜不透这些圆圈代表什幺意思。正在他发愁的时候,一阵风吹来,吹落了手中的信纸,她丈夫上前抬起,才发现后面有用楷书小字写的一首词,是对正面圈儿信的解释: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
            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
            单圈是我,双圈是你。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
            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
            我密密加圈,你密密知我意。
            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情,一路圈儿圈到底……
            不久,朱淑贞因病去世,她丈夫为了纪念她,给她修了墓,立了碑,并在墓碑上刻了这首《圈儿词》。从此,《圈儿词》就流传开了。


            34楼2015-09-21 19:22
            回复
              吴绛雪的《栀子同心图》

              吴绛雪的《栀子同心图》形若盛开的栀子花。全图凡165字,中间是以“雪”为核心的81字组成的方阵(图心的“雪”字也可分拆成“雨”“山”二字)。其余84字成弧形均匀排列在栀子花瓣外缘,每瓣14字。如以中上方的圆弧为第一瓣,按顺时针方向。
              栀子盛放,六瓣同心。按一定顺序分布于瓣缘和花蕊的文字,左旋右折,勾心斗角,往复顺逆,可以吟出成百上千首诗词来。清朝咸丰初年,永康芝英人氏明经应菉园先生潜心研读《栀子同心图》,收获颇丰,共读得五言绝句六首、七言绝句四首、词三十二首、六言诗二首,计四十四首。读者诸君如有兴趣,不妨以此为基础继续玩索,相信一定能从《栀子同心图》中发掘出更多的回文绝唱来。


              35楼2015-09-21 19:23
              回复
                神智体

                夜长横枕想心歪,斜月三更门半开。
                短命到今无口信,望断肝肠没人来。


                36楼2015-09-21 19:24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15-09-21 20:45
                  回复
                    唐朝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78)秋天,魏扶被派往某地担任科举的主考官。他一进入考场,就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张贴示众:
                    梧桐落叶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
                    前两句演染了考场的肃穆气氛,也表示了坚决杜绝舞弊的决心。后两句是说:自己也经历过应考的辛苦,如今一定要善待应试者。可是,此人言行不一,评卷极其苛刻,导致考上的人极少,引起应试者的强烈不满。有一个考生就将他各句诗的头两个字抹掉,使它成了一首五言绝句:
                    落叶满庭阴,朱门试院深。
                    昔年辛苦地,今日负前心。
                    这一来,最后一句的意思就与原作完全相反,气得魏扶吹胡瞪眼。此事成了当时的趣闻。


                    IP属地:北京42楼2015-09-21 23:33
                    收起回复
                      2、另有一种缩身法,不是缩字,而是减句子
                      渔 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日出烟销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首天际下中流,岩间无心云相逐。
                      苏轼以为:其尾二句,虽不必亦可(见《诗人玉屑》卷十)。甚至有人以为东坡此论柳宗元复生亦当心服,清人郑板桥在书写此诗时就仅取前四句而缩之为一首七绝。
                      又如杜荀鹤《春宫怨》本为五律;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明·王世贞认为:删去后四句,为五绝乃妙。他又把王勃的“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八句、高适《哭单父梁九少府》二十四句、白居易“曾与情人桥上别”六句都删为绝句。纪昀也把白居易《晚岁》十六句,删剩八句。似乎把字句当成内容的衣服,衣服竟宽肥,就得“剪裁”浮词、芟繁去秽地加以缩身。至于缩身后是否更合体,则众说纷纭


                      IP属地:北京43楼2015-09-21 23:33
                      收起回复
                        中国古代奇诗(七)·同旁诗
                        同旁诗,每句都以同旁字排列的诗叫同旁诗。又叫联边诗、嵌字中字体,又叫口字体,同旁诗最先为南朝(陈)沈炯《和蔡黄门口字咏绝句》,因为其诗每字的字形均含“口”字,故名。
                        汉字的偏旁部首,除了表示意义,有些还能使人联想到相应的形象。因而同偏旁的字的集中使用,每每使字句排列与内容相映成趣,给人以“见字如面”的感觉。正如鲁迅云:“蔽芾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汉大赋如《子虚》、《上林》的许多段落,就常以此来铺陈状物。后人则将此特色变本加厉地拉杂成整幅对联或诗章,从而获得句意之外的情致。如旧时大车店对联云:“远近通达道;进退返逍遥。”某女自叙身世的上联云:“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前者皆从“走之”,字行排列,虽平仄不叶,却颇能给人以“大车哼哼,遵大路兮”的感觉。后者皆从宝盖,形象烘托出该女子独处幽闺的寂寞牢愁。此手法用于诗中,则同样可产生奇特趣味。同旁字诗有三种,一种是全诗只用一个同旁字,一种是一句用一种同旁字,还有一种是每句部分字利用同旁字。如果只有部分句子使用同旁字,其他句子不用同旁字的诗,只能说运用了同旁字的方法,却不能说是同旁字诗。


                        IP属地:北京46楼2015-09-23 23:19
                        回复
                          《和蔡黄门口字咏》 陈朝·沈炯
                          嚣嚣宫阁路,霝霝谷口闾。
                          誰知名器品,語哩各崎嶇。
                          诗意在于嘲讽衮衮诸公的昏庸无能:一个个高官显爵,据要路津,以“名器”自诩,谁知说起话来,却满口佶屈,不知所云。诗中四句二十字,若用繁体字书写,竟有四十一个口字,表里相济,形象衬托出尸位素餐者“浑身是口说不清”的尊容,讽刺得辛辣而幽默。
                          《 戏题 》宋·黄庭坚
                          逍遥近边道,憩息慰惫懑。
                          晴晖时晦明,谑语谐谠论。
                          草莱荒蒙茏,室屋壅尘坌。
                          僮仆侍偪侧,泾渭清浊混。
                          内容是写士大夫“一肚皮不合时宜”的孤愤清贫。首句写行路。字皆从“走之”;次句写情绪,皆从“心”;三句写天气,故从“日”;四句写剧谈,字皆从“言”;五句写荒草,字皆“草头”;六句写蜗居,字皆“土”底;七句写身边僮仆,字皆从“立人”;末句写贤愚混杂如泥沙,故字皆从“点水”。此诗外形与内容,虽不似《口字咏》之奇谐妙契,但起到了衬托作用。
                          同偏旁的汉字有限,以之写诗又必须顾及构词的意义,同时又不得不将内容削足适履以迁就形式,因此同旁诗虽不可贵,却属难能,黄庭坚之后,似乎就很少人问津了。


                          IP属地:北京47楼2015-09-23 23:21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49楼2015-09-25 00:09
                            回复
                              中国古代奇诗(八)·同字诗
                              同字诗,也称复字诗,就是在诗中重复使用相同的一个字,差不多每句都有,甚至每句不只一个字,但读起来不觉罗嗦,反而有一种新鲜感,像无名氏的《春诗》:
                              春水春池满,春诗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二十个字里有八个春字,整个一幅新春图。
                              杨柳织春愁,锁愁眉,倚画楼,红愁绿惨花枝瘦。
                              未休,新愁再投,几番愁杀黄昏后。
                              挂愁钩,将愁问月,愁将楚云收。
                              明·杨慎《黄莺儿·和张月坞》,每句用愁字。这里把抽象的愁字写的具体化了,正好和王昌龄的《闺愁》“闺中少妇不知愁”对读。
                              有一位无名氏写的《花月诗》,更耐人寻味。
                              有花无月恨苍苍,有月无花恨转长。
                              花似美人临月镜,月明如水照花香。
                              扶筇月下寻花前,携酒花前带月尝。
                              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
                              这是文人雅士对月与花的体验。花似美人,月明如水,花丛漫步,饮酒赏月,何等悠闲,何等潇洒。如与元代明本和尚的《松月诗》对读,则会有一种更深层的理解,因为这是一首僧人对月与松寄托了佛教禅理的诗。
                              天有月兮地有松,可堪松月趣无穷。
                              松生金粉月生兔,月抱明珠松化龙。
                              月照长空松挂衲,松回禅定月当空。
                              老僧笑指松头月,松月何妨一处供。


                              IP属地:北京50楼2015-09-25 0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