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萝莉爱军娘吧 关注:2贴子:113
  • 14回复贴,共1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6-02-29 21:59回复
    细说三国
    ——聊聊三国那些被误解的人和事儿
    在坐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学生讲坛,我是来自高二(7)班的沈雨霏。今天呢,就由我来和大家聊聊三国。
    说到三国这段历史,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一说到三国,大家可能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这些英雄人物;还有官渡、赤壁、夷陵这些经典战役;又或者是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这些故事和计谋……而且自古以来,三国时期这段历史就成为文学家和艺术家们青睐的对象,其中的代表作品,就是明初作家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了。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6-02-29 22:00
    收起回复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不得不说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三国志》、《后汉书》这些史学著作。想必在坐许多同学对于三国的了解,也是来源于这部作品。但是,文学作品是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的,其中多多少少也包含了虚构、美化的成分,以及作者的主观情绪在里面,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书中人物的“历史形象”就有了偏差,形成了一定的“文学形象”;而伴随着文学作品在民间的广为流传,这些人物在老百姓心目中,又会形成一个“民间形象”。由于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是超过史学著作的,因此在历史的传承中,在街头巷尾的口耳相传中,这些具有偏差的“假相”,往往就会取代真相,在人民群众心中扎根。因此今天我将撷取三国时期一些被大家普遍误解的人和事儿,试图来还原和分析历史的真相。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三国”这个概念。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6-02-29 22:01
      回复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三国志》种周瑜的形象。依《三国志》记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知周瑜的籍贯、家世和外貌,按现在的标准来看,也可以称得上是标准的“高富帅”了。那么这位汉朝的“高富帅”,平时都在干什么呢?
        “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起初啊,孙坚组织义军讨伐董卓,来到了周瑜的老家舒县,正是如此,周瑜从此和孙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快,周瑜与同龄的孙策就结为好友,“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周瑜为此还特地让出一座大宅子给孙策居住。两人之友情可见一斑。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6-03-04 22:04
        收起回复
          然而周瑜的才能不仅仅在于稳定朝局,更在于战场上的调兵遣将。周瑜最著名的战役恐怕就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打响的赤壁之战了。
          其实周瑜在他生命当中最后的三年中,也连续打赢了三场大战,即江夏之战、赤壁之战和江陵之战。这三场大战以赤壁之战为中心,江夏之战作为前期的预备和铺垫,江陵之战则是其后备扩展和延伸。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把这三场大战一一道来,这里就来谈谈最著名,也是误解最多的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10月,江夏之战半年后,占领荆州的曹操,将锋芒转向孙权,而周瑜自告奋勇,迎战20万曹军。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赤壁古战场究竟位于何处?
          北宋大文豪苏轼曾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与赤壁之战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世。然而苏轼笔下的“赤壁”是湖北黄州的赤鼻矶,而真正的赤壁,位于湖北蒲圻市。因此蒲圻赤壁被称为“武赤壁”;黄州赤鼻矶也被称为“文赤壁”。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6-03-16 22:10
          回复
            第二个问题,赤壁之战中究竟有没有草船借箭、借东风、苦肉计之类的故事呢?赤壁之战的真实过程又是如何呢?
            下面我就来详细地为大家分析赤壁之战的始末:
            我们刚才说到周瑜在他生命的最后,打了三场大胜仗,其中第一场江夏之战,就为赤壁之战作了一个巨大的铺垫。
            江夏郡西有一个水口叫陆口(今湖北赤壁市西),在江夏之战中,周瑜为全歼黄祖,派兵占领了陆口,将东吴的控制地盘扩张到了陆口一线,提前半年为迎战曹操做好了战场选址的准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攻占了荆州的曹操,将锋芒转向了下游的孙权。周瑜主动请缨,率领三万东吴水军奔赴上游,迎战曹军。
            吴军和曹军在赤壁遭遇后,据《周瑜传》记载,“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也就是说,曹军在遭遇战失利后,才退居北岸,而周瑜带领的吴军却早已在南岸驻扎了。也就是说,赤壁之战的选址,是周瑜主动选择的结果。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6-04-04 09:27
            回复
              现在我们来看看赤壁周边地区的地图【PPT放地图】,可以发现,赤壁正好处于吴军先前拿下的陆口旁边,可以得到来自陆口的军事支援,背靠坚实的屏障,进攻当然就有优势。再看赤壁周围的地势,是连绵且陡峭的山岗,敌方难以在此停船登岸,堪称易守难攻之地。而且长江在赤壁地区所在的江面,由上游的1500米左右骤然收缩至1100米左右,江水流速增大,水流湍急,来自北方不谙水性的曹军与轻车熟路的东吴水军在如此险恶的长江上交战,即使没有后来的火烧连环船,曹操也是凶多吉少了。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6-04-04 20:36
              回复
                下面言归正传,说说七步诗的故事。众所周知,曹丕曾经和曹植进行过一场激烈的世子之争,最终夺取王位并篡汉的曹丕,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下面这首著名的《七步诗》了: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故事的结局自然是曹丕十分羞愧,放过了曹植。
                那么问题来了,七步诗的故事最早出自南朝刘义庆所编的《世说新语》,相去三曹的年代大约二百多年,《世说新语》也相当于他搜集的一个前朝文人的段子集。只是对于汉魏晋的研究材料太少,才使得《世说新语》成为研究那个时代人物风貌的重要材料,却并不代表其中所述的就是史实。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6-04-07 21:00
                回复
                  当然要论证这首诗是伪作,可以从曹植集是否收录、诗歌是否符合时代、是否符合历史实情来论述。
                  一、先从曹植集的版本上来看,曹植的著作在当时有两个集子,一是曹植亲自编次的,二是魏明帝曹叡召令编辑的。直至晋时,曹植的作品的流传和保存是比较完整的,舛误不会太多,如果七步诗出现在这两个集子里,当时人的引用一定很多,但纵观南北朝,只有《世说新语》“一家独秀”地提及了此诗。
                  此外唐人李善在为《(昭明)文选》作注时也多次引用《曹植集》的内容,但他在为《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中“陈思(曹植的谥号)见称于七步”一句作注时,引《世说新语》而不是《曹植集》,盖七步之事当源于《世说》,而当时流传的《曹植集》中并无此诗。而我们现在在学龄前背诵的四句的《七步诗》据考证最早出现于北宋后期,然而现存最早的南宋《曹子建文集》的刻本中也是不录《七步诗》的。
                  二、从诗歌的形式和风格来看,建安时期五言诗的创作还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根据三曹集以及目前流传下来的众多汉魏晋时期的五言诗来看,五言六句或四句诗并非当时的创作主流,且风格相去甚远。而且曹植自己的诗集中,也是看不到这种格式的五言诗的,故《七步诗》非常不符合当时的创作特点。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6-04-07 22:40
                  回复
                    二、从诗歌的形式和风格来看,建安时期五言诗的创作还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根据三曹集以及目前流传下来的众多汉魏晋时期的五言诗来看,五言六句或四句诗并非当时的创作主流,且风格相去甚远。而且曹植自己的诗集中,也是看不到这种格式的五言诗的,故《七步诗》非常不符合当时的创作特点。
                    三、从历史史实来看,曹植被封东阿王时,曹丕早已去世三年,那时已经是他的儿子曹叡当皇帝了。而《世说》中所述曹丕难东阿,也与史实不符。
                    此外,在黄初年间,由于曹丕苛禁宗室的政策,曹丕和曹植仅见面过三次。
                    第一次曹丕因犯错进京,但还没见到洛阳城墙的影,就被曹丕打发回去了。
                    第二次见面则是因为曹植醉酒犯事,被人告到了曹丕处。曹植本人也是怕得要死,中途就跑到了姐姐清河公主那里求情。后来曹植“科头徒跣”到曹丕和卞太后处请罪,而曹丕对曹植“严颜色,不与语,又不使冠履”又使卞太后不乐,最后还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把曹植打发了回去。这次风波因为卞太后的参与,曹丕也不可能当着自己母亲的面逼迫曹植作《七步诗》。
                    二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黄初六年。这时曹丕刚刚南下伐吴失败,而曹植也在屡次的打击中逐渐收敛。曹丕在回朝的途中路过曹植的封地,于是打算去看看这个弟弟。不同于过去两次的冷漠,这次的兄弟相见格外温情,“欣笑和乐以欢孤,陨涕咨嗟以悼孤。”(曹植《黄初六年令》),曹丕还赐给了曹植一些东西,实在不像要欺负他的样子。
                    因此,我们有理由得出结论,在黄初年间丕植兄弟这三次见面,曹植是没有机会写下《七步诗》的。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6-04-08 17:38
                    回复
                      三、千古一相诸葛亮
                      最后我们要讲的是蜀汉。不得不说蜀汉在三国中是一个矛盾体,在三国历史上,它是一个相对弱小的存在,但是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它又是后世所尊捧的对象。而诸葛亮,可以算得上是蜀汉这个矛盾体中的矛盾集合体了。
                      因为罗贯中的一部《三国演义》,使得蜀汉丞相诸葛亮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在演义当中,武乡侯诸葛孔明羽扇纶巾,谈笑之间弹指便可定下战局。天文、地理、兵法、奇门遁甲更是无一不通,无一不晓,最终襄助刘皇叔从一个身无寸地、寄人篱下的新野小守卫成为日后亲率七十万精锐部队高调征伐吴主孙权的昭烈皇帝,也使得自己落下了一句“智多而近妖”的评价。不过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残酷,会将人们相信多年的事物统统化为乌有:没有经典的草船借箭,没有神秘的施法借东风,就连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三气周瑜之戏码也不复存在。于是,迷茫中的三国迷们不禁要问了:那么,在辅佐刘备的最初,武侯诸葛亮究竟为这个集团做出了何种贡献,来获得内部的承认与尊重,以致到中后期,刘玄德会放心将后方根据地全盘托付给他,甚至临终前将自己的大业一并交予他的手中呢?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6-04-09 09:09
                      回复
                        首先我们来看看诸葛亮的出山。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备于徐州大败,面临曹操的沉重打击,不得已从中原逃到南方的荆州,去投靠有宗亲关系的刘表,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在荆州,刘备发觉自己始终缺乏一个能够充分提供思想策略的得力谋臣,于是他就在荆襄一带访求贤才智士,就这样,他遇到了诸葛亮。也就有了刘备三顾隆中礼聘诸葛亮的故事。
                        在诸葛亮还未跨出家门时,就已经为刘备拟定好了开创蜀汉大业的完整设计:“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诸葛亮之隆中对,可以说是局面清晰,战略明确。欲效仿汉高祖刘邦当年,为刘备大定天下。由于有前人之例做借鉴,具有高度可实施性与成功性,几乎可以说是确定了之后持续半个多世纪的三国鼎立之局面。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6-04-09 11:03
                        回复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年仅27岁的诸葛亮正式出山,从此为刘备、为蜀汉奉献一生。但就在不久之后,一个重要的难题摆在了他的眼前: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刚刚成为大汉丞相的曹操加紧了他的统一步伐,亲率数十万大军南征刘表。八月,还未等及曹军入境,荆州牧刘表病逝,少子刘琮接手荆州。
                          九月,曹操的大军进入荆州地境。没有经历一场战斗,也没有通知近在咫尺的皇叔刘玄德,刘琮消无声息的打开襄阳门户,遣使投降,将荆襄八郡拱手交予曹操。
                          至此,可保全刘备的唯一方法就是将东吴也一同拉下水,借助东吴的精兵良将,解除他们的燃眉之急。
                          由于荆州一失,与之连壤的东吴也必将面临是和是战的难题。与立志一统天下,又被曹操视为死敌,欲除之而后快的主公不同。吴主孙权作为占据一方的诸侯,除了战,还有降这条路可走。不过,随着他的投降,隆中对大局必将为之崩坏。
                          如今,摆到诸葛亮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以自己的智能说服当时于战于降之间举棋不定的吴主孙权倾出全力对抗当时号称有水步八十万的曹氏大军。并与自家主公结盟,从而保护隆中对大局不致崩坏。
                          不得不说,除却战略眼光独到外,诸葛亮还是一个颇具外交才能的政治家。他对吴主仲谋的说辞,丝毫没有折损自家的颜面,并始终坚持共同抗曹,而非依傍东吴之军为自家解围的说法,只言片语间就令孙权倒向了“积极抗曹,三分天下”的隆中对大局,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局面。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6-04-09 11:32
                          回复
                            十四年后,关羽被杀,孙刘联盟破裂,公元222年,陆逊在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夷陵区)火烧连营,大败刘备。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东),时年四十三岁的诸葛亮接受刘备的临终嘱托,以丞相身份,全面掌管蜀汉的军政大权。
                            夷陵之战后的蜀汉元气大伤,诸葛亮便采取休养生息的方法,首先与孙吴重新交好,然后安抚百姓,放缓处理南中的叛乱。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而随后平定南中的叛乱,也让蜀汉收获了大批的军用物资,蜀汉在备战上达到了充足富饶的程度,配合蜀汉内部清明的政治,蜀汉的国力很快就有所好转。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诸葛亮统领大军离开成都北上,前往汉中。临行前,诸葛亮上书后主刘禅,写就了流传千古的《出师表》。
                            在其后的六年中,诸葛亮亲自率领主力,主动对魏国发动攻击四次,两次出兵祁山,一次出兵陈仓,一次出兵褒斜道;另外派遣将领陈式、魏延非主力进攻各一次。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在第五次北伐中,诸葛亮因长期积劳成疾,心力交瘁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诸葛亮去世后,蜀军全军退回汉中,至此历时六年之久的诸葛北伐结束。
                            纵观诸葛亮这一生,从未做过一件有亏于刘备的事情,一直忠心耿耿的效力于其鞍前。在他死后,仍旧一心一意的辅佐才识并不如父亲的少主,不可不谓之“正”。而青年时即提出的“隆中对”亦不可不谓其“有谋”。至于达治知变,更是一再为世人所见。他乃社稷之重器,国君之辅相。除他之外,再无第二人可担得起“千古一相”之称谓。
                            他以自己一生之忠诚,满腹之才智,将一个国家稳稳的担在自己肩上,用自己二十余年的奉献,创造了蜀汉,乃至整个三国时代里最辉煌灿烂的盛世。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6-04-09 17:51
                            回复
                              结语
                              在三国这个烽火连天,饿殍遍野的乱世中,不知多少英雄于战场上叱咤风云;也不知多少风流人物于城头指点江山。在这个乱世,再宏伟的梦想,最后也只能化作碎片,随着无尽江水向东逝去;再辉煌的名字,也只能在史官笔下留下只言片语,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最后,我想用杨慎的《临江仙》作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谢谢大家!


                              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16-04-09 2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