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侃油吧吧 关注:605贴子:334,494

回复:写律诗,依平仄,思前想后笔难落。看谁不出错!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七绝】蝉
一缕清凉透碧纱,
夏蝉犹自唱闲遐。
不知西陆多风雨,
坐等霜花就菊花。
《平水韵》下平声【六麻】


IP属地:北京73楼2016-08-29 11:16
收起回复
    ==========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 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 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IP属地:北京82楼2016-09-03 11:50
    收起回复
      【五绝】小鸭青莲图
      翠盖荷溏静,风吹蔽玉莲。
      春潮鸭先暖,逐水戏清泉。
      《平水韵》一先韵。注:第三句:“春潮鸭先暖”用的是变格平平仄平仄。


      IP属地:北京84楼2016-09-05 15:55
      收起回复
        ======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
        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 “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 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 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 )(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或(c)。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


        IP属地:北京88楼2016-09-09 12:28
        收起回复
          【七律】次韵《中秋节》
          昨夜天高万里明,赏花观月好心情。
          香飘桂子成佳酿,馥溢杯盘待敬行。
          老友樽前长叙旧,新朋饭后笑声盈。
          诗词答谢添文雅,共度中秋妙趣生。
          附录匪兄原诗:
          中秋节
          望月今宵格外明,千家美酒溢欢情。
          桂花满地无心睬,驿路通途少客行。
          游子临屏言唯唯,隔空睹貌笑盈盈。
          时来已有高科技,不守嫦娥了此生!


          IP属地:北京91楼2016-09-16 17:34
          收起回复
            【五绝】秋雨
            夜半闻秋雨,声随梦底游。
            去来山海外,相问衣衣裘。
            《平水韵》十一尤
            注:第一个“衣” yì音,作动词,穿衣(解)


            IP属地:北京98楼2016-09-26 17:20
            收起回复
              【七绝】禁喧令
              秋风飒飒菊花黄,燕过鸿飞去远方。
              水榭亭台空画阁,难寻老迈咏华章。
              《平水韵》七阳韵
              【七绝】其二
              一纸公文冷画屏,无心再踏五龙亭。
              诗情化作烟云过,曲项回廊绕寂宁。
              《平水韵》九青韵


              IP属地:北京104楼2016-10-13 09:07
              收起回复
                【五律】晚行留言
                独感中州客,闲来问候声。
                蓬门多不扫,垢面未能迎。
                倦鸟难为语,寒蝉有共鸣。
                恰逢秋夜早,踏月又临行。
                《平水韵》八庚


                IP属地:北京108楼2016-11-01 12:55
                收起回复
                  雕兄出手不凡,对偶工整,好诗!


                  IP属地:北京131楼2016-11-08 09:21
                  收起回复
                    ============对偶的几种形式============
                    (一)工对
                    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
                    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本诗的对仗相当工整。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
                    (二)宽对
                    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
                    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待续)


                    IP属地:北京135楼2016-11-19 12:13
                    收起回复
                      【七绝】幽兰
                      避去凡尘卧幽谷,
                      无争世事绽芳容。
                      只因香馥传千里,
                      引得蜂蛾觅故踪。
                      《平水韵》二冬韵


                      IP属地:北京136楼2016-11-21 16:45
                      收起回复
                        ============对偶的几种形式============(二)
                        邻对:
                        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称为"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
                        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自对:
                        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
                        李商隐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
                        (待续)


                        IP属地:北京143楼2016-11-26 12:07
                        收起回复
                          ============对偶的几种形式============(三)
                          接对:
                          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借对有两种借法。
                          1、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2、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示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IP属地:北京148楼2016-12-06 12:42
                          回复
                            众人点赞把俺夸
                            臊的宰象羞答答
                            毁誉三省争强势
                            嘿嘿呵呵笑傻瓜
                            俺也油一首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1楼2016-12-08 05:56
                            回复
                              ============对偶的几种形式============(四)
                              【错综对】:
                              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
                              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
                              【流水对】:
                              近体诗对仗的一种。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
                              如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诗的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它们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


                              IP属地:北京153楼2016-12-08 10: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