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式心得一:首因效应,开门见山
首因效应是心理学上一个很常见、很基础,但却很有用、在现实的使用中屡试不爽的效应。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
那么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这么说未免太复杂,粗人我来举个例子吧,我们常常说的“一见钟情”就是这种“首因效应”的体现——即对方外表给人的第一印象,让人产生了爱意。
而网络精英们在这篇文章里就是使用了这种方法,教育我们P民儿的。
“大宋提刑官”一文开宗明义,它这么说道:
“真实的宋慈,是一个办案认真,有问题意识,却缺乏正确研究方法和准确一手资料的儒家士大夫。真知灼见和谬误并存的《洗冤集录》,不幸因后世的知识体制化,反而成为妨害司法勘验与法医学发展的阻力。”
短短一段话就给宋慈明确定性了,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暗示极为强烈的。
我们要注意它的用词,可谓言简意丰,字字珠玑,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负面暗示,粗人我试举数例
1、“真实的宋慈”:换句话讲就是,你们小P民儿之前知道的宋慈都是假的,我这儿大象公会的宋慈才是真的。
2、“有问题意识”:简单来讲就是,你对问题的理解也就停留在一个“意识”上了
3、“却缺乏正确研究方法”:笔锋一转,就明确地告诉你,光“有问题意识”算个P
4、”(缺乏)准确一手资料“:暗示你神探断案靠的不是一手资料,那是什么呢?当然是臆想啦!
5、“真知灼见与谬误并存”:当然重点在谬误啦。谬误?神探?神探怎么会谬误?先把你从神坛上拉下来,拉完了才方便我顺便踩几脚。
6、“知识体制化”:在看似客观地给宋慈定完性之后,大象公会终于图穷匕见了。
结合马上紧跟着地“妨害司法勘验与法医学发展的阻力”来看。
可谓一箭三雕。哪三雕呢?且听粗人我慢慢说来
第一,暗示宋慈哪是什么神探,是“阻力”啦——你是阻力,怎么不赶紧滚,还顶着个神探的头衔,占着茅坑不拉矢?
第二,黑了体制,这个不用说了吧?往大了讲,知识体制化,这不仅仅是在说司法,这就是在说中国没有自由的知识啊。
第三推卸了责任,装出了一副理客中的无辜状,你不能说我在说宋慈不好,因为前面我也说了,《洗冤集录》里面有真知灼见呐!我对事不对人呐。知识体制化的大背景才是罪魁祸首。
如此一来二去,对于宋慈,乃至中国古代司法,乃至中国古代知识的整个首因效应就形成了,在这样与之前认识强烈反差的刺激下,读者难免心生疑惑,慢慢地,不知不觉间便坠入了网络泔水家洗脑的洗脑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