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吧 关注:1,726贴子:43,883

回复:大唐西域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赤鄂衍那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赤鄂衍那国。
赤鄂衍那国东西四百余里,南北五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伽蓝五所,僧徒鲜少。 东至忽露摩国
译 文:
赤鄂衍那国东西四百多里,南北五百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十多里。佛寺五座。僧徒很少,向东行走,到达忽露摩国。
注 解:
赤鄂衍那 Saghaniyan的音译, 其故址在 今铁尔梅兹东北的 迭瑙,义为“新村”。


IP属地:吉林38楼2021-08-26 11:21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忽露摩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忽露摩国
    忽露摩国东西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其王奚素突厥也。伽蓝二所,僧徒百余人。  东至愉(朔俱反。)漫国。
    译 文:
    忽露摩国东西一百多里,南北三百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十多里。国外是奚素突厥人。佛寺二座,僧徒一百多人。向东行走,到达 愉漫国。
    注 解:
    忽露摩:阿拉伯文 Kharun的音译。其故址在今天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杜尚别略西。


    IP属地:吉林39楼2021-08-26 11:22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愉漫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愉漫国
      愉漫国东西四百余里,南北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六七里。其王奚素突厥也。伽蓝二所,僧徒寡少。  西南临
      缚刍河,至鞠和衍那国。
      译 文:
      愉漫国东西四百多里,南北一百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十六七里。国王是奚素突厥人。佛寺二座,僧徒极少。向西
      南行走至缚刍河,便到达 鞠和衍那国。
      注 解:
      愉 漫: 阿拉伯文 Shuman的音译。 故址在今天 杜尚别附近。
      缚刍河:今阿姆河。


      IP属地:吉林40楼2021-08-26 11:23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鞠和衍那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鞠和衍那国
        鞠和衍那国  鞠和衍那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伽蓝三所,僧徒百余人。东至镬沙国。
        译 文:
        鞠和衍那国东西二百多里,南北三百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十多里。佛寺三座,僧徒一百多人。向东行走,到达镬沙国。
        注 解:
        鞠和衍那:故址在今天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卡菲尼甘河下游西岸的卡巴第安。


        IP属地:吉林41楼2021-08-26 11:24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镬沙国
          镬沙国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五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六七里。  东至珂咄罗国。
          注 解:镬(huo 四声) 沙特阿拉伯语Waxs的音译。其都城可能为洛瓦甘,故址在今天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西部瓦克
          什河下游的库尔干秋别之北。
          译 文:镬沙国东西三百多里,南北五百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十六七里,向东行走,到达珂咄罗国。


          IP属地:吉林42楼2021-08-26 11:25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珂咄罗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珂咄罗国
              珂咄罗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
            东接葱岭,至拘谜(莫闭反)陁国。
            译 文:
            珂咄罗东西一千多里,南北一千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东境接壤葱岭,到达 拘谜陀国。
            注 解:
            珂咄罗:Khuttal的音译。其都城 可能为呼尓布克,故址在今天 库尔干秋别东北一带。
            珂咄罗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  东接葱岭,至拘谜(莫闭反)陁国。
            译 文:
            珂咄罗东西一千多里,南北一千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东境接壤葱岭,到达 拘谜陀国。
            注 解:珂咄罗:Khuttal的音译。其都城 可能为呼尓布克,故址在今天 库尔干秋别东北一带。


            IP属地:吉林43楼2021-08-26 11:27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拘谜陁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拘谜陁国
                拘谜陁国东西二千余里,南北二百余里,据大葱岭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西南邻缚刍河,南接尸弃尼国。
              南渡缚刍河,至达摩悉铁帝国、钵铎创那国、淫薄健国、屈浪拿国、呬(火利反)摩呾罗国、钵利曷国、讫栗瑟摩国、曷逻胡国、阿利尼国、瞢健国。自活国东南至阔悉多国、安呾逻缚国,事在回记。
              活国西南至缚伽浪国。
              译 文 :
              拘谜陀国东西二千多里,南北二百多里,全境在大葱岭中。该国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西南邻近缚刍河,南境接壤尸弃尼国。向南渡过缚刍河,到达达摩悉铁帝国、钵铎创那国、 淫薄健国、 屈浪拿国、咽摩呾罗国、钵利曷国、讫栗瑟摩国、曷逻胡国、阿利尼国、瞢健国。从活国向东南行走,到达阔悉多国、安咀逻缚国,事情在归途部分记述。
              从活国向西南行走,到达缚伽浪国。 [注解] 拘谜陀:Kumadh的音译。故址在今瓦克什河上游的苏尔霍勃河流域。


              IP属地:吉林46楼2021-08-27 10:23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缚伽浪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缚伽浪国
                缚伽浪国东西五十余里,南北二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
                南至纥露悉泯健国
                译 文:
                缚伽浪国东西五十多里,南北二百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十多里,向南行走,到达 纥露悉泯健国
                注 解: 缚伽浪国 故址在今 阿富汗东北部昆都士以南的巴格兰。


                IP属地:吉林47楼2021-08-27 10:25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纥露悉泯健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纥露悉泯健国
                  纥露悉泯健国周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
                  西北至忽懔国。
                  译 文: 纥露悉泯健国方圆一千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十四五里,想西北行走,到达 忽懔国。
                  注 解:
                  纥露悉泯健:穆斯林地理文献中的 Rub 与 Simingan 两相连城邦。其故址在今巴格林 以西之艾巴克。


                  IP属地:吉林48楼2021-08-27 10:26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忽懔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忽懔国
                    忽懔国周八百余里。国大都城周五六里。伽蓝十余所,僧徒五百余人。
                    西至缚喝国。
                    译 文:
                    忽懔国 方圆八百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五六里,佛寺十余座,僧徒五百多人,向西行走,到达 缚喝国。
                    注 解:
                    忽懔:即 Khulm,遗址在 今天 艾巴克以北的 塔什库尔干城 略北。


                    IP属地:吉林49楼2021-08-27 10:28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缚喝国“小王舍城”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缚喝国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小王舍城”
                      西至缚喝国。
                        缚喝国东西八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北临缚刍河。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人皆谓之小王舍城也。其城虽固,
                      居人甚少。土地所产,物类尤多,水陆诸花,难以备举。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皆习学小乘法教。
                      译 文 :
                      缚喝国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多里,北境临近缚刍河,该国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人们都称它为小王舍城。它
                      的城池虽然坚固,但居民很少。物产种类繁多,水生,陆生的花,很难一一列举。佛寺一百多座,僧徒三千多人,
                      都研习小乘佛教。
                      注 解:
                      缚 喝:Balkh的音译,即中国所谓的大夏国,其国都城故址在今天 阿富汗北部马扎里沙里夫 西北约19公里处的 巴里赫 旧城。
                      缚刍河:今 阿姆河。
                      小王舍城: 是指该城 犹如小的王舍城一般。王舍城,梵文Rajagrha的意译。
                      小 乘:梵文Hinayana的(希那衍那)意译。 指小乘佛教。早期佛教的主要流派。注重修行,持戒,以求得“自我解脱”
                      补充说明一些: 缚喝国 西汉时,月支西进,占领此地,称之为大月氏或睹货逻;其首都蓝子城当即系缚喝国。唐·
                      玄奘西行求法,尝路经此地,遇北印度磔迦国小乘三藏般若羯罗,随其学习《毗婆沙论》月余。当时该国佛教犹
                      盛,后逐渐衰微。


                      IP属地:吉林50楼2021-08-27 10:30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缚喝国 纳缚僧伽蓝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缚喝国 城外西南的 新僧寺庙的 事迹。
                        纳缚僧伽蓝  城外西南有纳缚(唐言新。)僧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大雪山北作论诸师,惟此伽蓝美业不替。其佛像莹以名珍,堂宇乃饰之奇宝,故诸国君长利之以攻劫。此伽蓝素有毗沙门天像,灵鉴可恃,冥加守卫。近突厥叶护可汗子肆叶护可汗,倾其部落,率其戎旅,奄袭伽蓝,欲图珍宝。去此不远,屯军野火。其夜梦见毗沙门天曰:“汝有何力,敢坏伽蓝?”因以长戟贯彻胸背。可汗惊悟,便苦心痛,遂告群属所梦咎征,驰请众僧,方伸忏谢,未及返命,已从殒殁。  伽蓝内南佛堂中有佛澡罐,量可斗余,杂色炫耀,金石难名。又有佛牙,其长寸余,广八九分,色黄白,质光净。又有佛扫帚,迦奢草作也,长馀二尺,围可七寸,其把以杂宝饰之。凡此三物,每至六斋,法侣咸会,陈设供养,至诚所感,或放光明。   伽蓝北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金刚泥涂,众宝厕饰。中有舍利,时烛灵光。   伽蓝西南有一精庐,建立以来,多历年所。远方辐凑,高才类聚,证四果者,难以详举。故诸罗汉将入涅槃,示现神通,众所知识,乃有建立,诸窣堵波基迹相邻,数百余矣。虽证圣果,终无神变,盖亦千计,不树封记。今僧徒百余人,夙夜匪懈,凡圣难测。
                        译 文:
                        小王舍城西南有座纳缚唐土称新。寺,这是该国已故君主建造的。大雪山以北的撰述经论的高僧,只有在这所佛寺里的,代代相继,不曾间断。佛寺里的佛像用名贵珍宝制作,殿堂是用奇异。宝物装饰的,所以各国君主贪图其利,都来攻击掠夺。这座佛寺原有毗沙门天塑像,灵验可靠,他暗中保卫着这座佛寺。最近突厥叶护可汗的儿子肆叶护可汗,率领由全部落组成的军队,突然袭击佛寺,想要图谋珍宝。在离佛寺不远处,驻扎下军队。当天夜里梦见毗沙门天说:“你有什么能力,敢破坏佛寺?”于是就用长戟穿透了可汗的胸背。可汗从睡梦中惊醒,便觉心痛,于是告诉属下梦所昭示的灾祸应验的情况,派人驰马迎请众僧,想要表示忏悔之意,还没等到使者复命,可汗即已丧命。 佛寺内南边的佛堂中,有只佛澡罐,容量大约一斗多。多种颜色闪耀,很难说出是哪种金属或美石制成的。又有一颗佛牙,长一寸多,宽八九分,色呈黄白,质地明亮洁净。又有一把佛扫帚,用迦奢草捆扎成的,长二尺多,方圆大约七寸,扫帚把柄用各种珍宝装饰。这三种宝物,每逢六斋日,僧徒聚集的时候,都摆设出来供养,因礼拜者的诚心所感,有时宝物会发出光芒 佛寺北边有座佛塔,高二百多尺,用金刚石粉末涂饰,各种珍宝交错装饰。塔内有舍利,不时闪耀出神异的光芒辉。 佛寺西南有一精庐,建造以来,经历了很长岁月。远方的高僧大德都聚集到这里,其中证得四果的,难以列举。所以众罗汉将要圆寂之时,显示神通,道友们就为之建立佛塔,各塔的基址相接,数以百计。有的虽然证得圣果,但是最终未显示神通,这类人也约以千计,他们入灭后,没有留下佛塔标记。现在这里有僧徒一百多人,虽然昼夜不懈,勤于修行,但究竟哪些已经超凡入圣,哪些还是凡夫俗子,很难辨别。
                        注 解:
                        纳 缚:梵文Nava的音译,“新”义。
                        毗沙门天:梵文Vaisrava na -deva 的音义混译,又称多闻天,是四天王之一,佛教的护法天神。
                        叶护可汗:是西突厥由盛而衰时期的统治者 咎 征:灾祸应验。 野 次:止宿于野外。
                        佛 牙:即佛牙舍利,相传 释迦牟尼圆寂之后,全身都变成 细粒状舍利,但牙齿完整无损,佛教徒奉为珍宝。予以供奉,称佛牙。相传有一颗佛牙很早传入中国。
                        迦 奢 草:迦奢,梵文kasa的音译。学名 Ssccharum Spontaneum,一种茅草,常作坐具等用。
                        六 斋:指六斋日,阴历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佛教认为此六日是“恶日”应该 持斋修福,
                        窣 堵 波:梵文Srupa的音译,义为,方坟,圆冢,功德聚等。即中国的 佛塔。窣堵波原是 佛教徒用以供奉和安置舍利(释迦牟尼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经文和各种法物的处所。
                        金刚泥涂:用金刚石的粉末涂饰。金刚,梵文Vajra的意译,因其极坚利,佛家视为稀世之宝。
                        舍 利:梵文Sarira的音译,意译为“身骨”。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结成的坚硬珠状物,又名舍利子。
                        证 :佛教称为参悟,修行以取得果位为“证”。
                        四果:佛教徒修习到圣果的四个阶段,即 须陀洹果(预流果),斯陀含果(一来界),阿那含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无学果)。第一阶段指凡夫初入圣道,断绝三界见惑。第二阶段指 断绝欲界九地中的前六品。第三阶段指 断绝欲界九地中的后三品。第四阶段指断绝一切见思之惑,永入涅槃。
                        罗 汉: 梵文Arhat(阿罗汉)的省称,小乘的最高果位,称为“无学果”。谓已断烦恼,超出三界轮回,应受人天
                        供养的尊者。
                        涅槃:梵文Nirvana的音译,佛教指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理想境界。
                        圣 果:佛教修行所达到的圆满境界。


                        IP属地:吉林51楼2021-08-27 10:32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缚喝国 提谓城 和 波利城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缚喝国
                          大城西北方的 提谓城 和 波利城
                          提谓城及波利城  大城西北五十余里,至提谓城。城北四十余里有波利城。城中各有一窣堵波,高余三丈。昔者如来初证佛果,起菩提树,方诣鹿园。时二长者遇被威光,随其行路之资,遂献麨蜜,世尊为说人天之福,最初得闻五戒十善也。既闻法诲,请所供养,如来遂授其发、爪焉。二长者将还本国,请礼敬之仪式。如来以僧伽胝(旧曰僧祇梨,讹也。)方叠布下,次郁多罗僧,次僧却崎,(旧曰僧祇支,讹也。)又覆钵竖锡杖,如是次第为窣堵波。二人承命,各还其城,拟仪圣旨,式修崇建,斯则释迦法中最初窣堵波也。  城西七十余里有窣堵波,高余二丈,昔迦叶波佛时之所建也。  从大城西南入雪山阿,至锐秣陁国。
                          译 文:
                          从都域向西北行走五十多里,到达提谓域。提谓城北边四十多里处,有座波利城。两个城池内各有一座佛塔, 高三丈多。当初,如来刚刚悟道成佛,立即前去菩提树下,然后再到鹿园。当时两位年长之人遇到神威的灵光,就在追随他行路的时候,供奉炒麦粉和蜂蜜。世尊为他们阑释天人的福祉,这是第一次听到五戒十善的人。二位长者听到佛法教诲之后,向世尊请求供养的物品,如来于是给予他们自己的头发和指甲。二位长者即将返回本国时,向如来请教礼拜的仪式,如来用僧服中的大衣僧伽胝过去叫僧伽梨,是错误的。叠成四方,平铺地下,然后脱下上衣郁多罗僧,再脱下覆膊衣僧却崎,过去叫僧祗支,是错误的。都叠好铺平,上面倒覆食钵,竖立锡杖,按照这样的次序,建造佛塔。二人遵从如来命令,各自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内,根据如来旨意,修建两座佛塔,这即是佛法中最初的塔。都城西边七十多里处有座佛塔,高二丈多,是往昔迦叶波佛时代建造的。从都城西南进入雪山山曲,到达锐秣陀国。
                          注 解:
                          提谓城:是以人名讹为城名。 提谓,梵文Trapsa的音译,意译作 胡瓜,北印度商人,他与波利是释迦牟尼成道后最先受教的二人。
                          波利城:也是以人名讹为城名。波利,梵文:Bhalika的音译。意译作金挺。北印度商人,最先接受释迦牟尼佛教化者之一。
                          如 来:佛的别名。梵文Tathagata的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释迦牟尼的十种法号之一。
                          菩提树:即贝多树,梵文Bodhidruma的音译。意译作“道树”,“觉树”。菩提,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为“觉”“智”“道”等,佛教用以指 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
                          鹿 园:即鹿野苑,梵文作Mrgadava,在中天竺波罗奈国。释迦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谛之法,度 ?陈如,等五比丘,故名仙人论处。
                          世 尊:佛的尊号。梵文Lokanatha的意译,音译作路迦那他。因佛具万德,于世独尊,故名。
                          五戒十善:佛教指在家信徒终身应遵守的五条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相对于“十恶”的十种善行,即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挑拨离间),不恶口(口出狂言),不绮语(口出杂秽含淫意之语)不贪欲,不嗔恚 不邪见。
                          僧 伽 胝:梵文:Samghati的音译,又作 僧伽胝,僧伽邸,僧伽知。意译为重或合,因为是割截而更多合重而成。为比丘三衣中最大者。故称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穿,故又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
                          郁多罗僧:梵文Uttarasanga的音译,意译为上衣,是僧徒僧衣之一,在礼诵,听讲,布萨时穿此衣。 僧 却 崎:梵文Samkaksika的音译,意译为 覆膊衣 或 掩腋衣。系长方形衣片,为袈裟的下挂。
                          覆 钵:倒置的钵盂,为塔顶的一种形制,即覆钵形,一般作为就冲金轮的基础;
                          锡杖:梵文Khakkhara的意译,又作声杖,智杖,德杖等,得名于振动时锡锡作声,音译为吃弃罗,隙弃罗等。为
                          僧人所持的禅杖,杖头有铁环,中断用木,下安铁纂,振时作声,用于乞食或驱虫兽。
                          迦叶波佛:梵文Kasyapa的音译。又作 迦叶,迦摄波,意译作 饮光,是释迦佛以前之佛,于现世界人寿二万岁时出
                          世而成正觉,是 “过去七佛”之一。


                          IP属地:吉林52楼2021-08-28 10:37
                          收起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锐秣陁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锐秣陁国
                             锐秣陁国东西五六十里,南北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  西南至胡寔健国。
                            译 文:
                            锐秣陁国东西五六十里,南北一百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十多里,向西南行走,胡寔健国。
                            注 解:
                            锐秣陁:又作 锐末陀,Zumathan的音译。其地在今阿富汗的波尔克西南地区。


                            IP属地:吉林53楼2021-08-28 10:42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胡寔键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胡寔键国
                              胡寔健国  胡寔健国东西五百余里,南北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多山川,出善马。  西北至呾剌健国。
                              译 文:
                              胡寔键国东西五百多里,南北一千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山川很多,出良马。向西北行走,到达 呾剌
                              健国。
                              注 解:胡寔键:波斯语Guzganan的音译。其地在今阿富汗西北部 席巴尔干以南。


                              IP属地:吉林54楼2021-08-28 1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