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吧 关注:6,535贴子:39,503

重看孟子,以得新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孟子吧呆了这么久,发现自己发的帖子里面提及孟子先生的少得可怜。并不是说《孟子》一书没有讨论的价值,而是我觉得里面道理十分明白显然,没有讨论的必要;加之网上鱼龙混杂,善意的讨论很容易变成辩论,进一步演变成谩骂,拉黑等等,耗费许多时间。
如果是文义训诂方面的问题,已经讨论了上千年,不会再有什么新东西出来;那就是讨论里面的思想吗?貌似很多人都是用圣贤话语为自己打个辩护,跟临时抱佛脚的行为没什么区别;或者偶尔发出一念之诚,当下毕恭毕敬,仿佛迷途之人回了家,但是,一念之诚是说明不了什么的。
训诂文义没什么新鲜的,思想内涵又十分明白显然,更不必花费笔墨。我前几天过了一遍《论语》,趁热打铁,开一个随想式的笔记,记下重看孟子中的新感悟,就当是交学费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0-26 22:19回复
    背景:
    孔孟之道,所以先说孔子再说孟子。
    根据太史公的描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其先宋人(今河南商丘),论语中夫子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知下了一辈子的功。当过司空、司寇,政绩卓越让邻居齐国生畏,送女乐文马以沮之,遂离鲁而周游列国。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其师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曾子之徒)之门人。当时各国君主志在开疆拓土、称霸天下,以能兵强将为贤、攻伐克敌为高,故孟子先生周游列国而不见用,晚年与门人作七篇,讲道德、说仁义。
    古有经史子集四部,七篇被列为子部,南宋朱子发现其价值,将其并入四书之列,变成经部。
    《论语》20篇,短小精悍多为语录,一万多字;而《孟子》七篇共四万多字,有对话,有文章。言辞犀利仿佛无所畏惧之猛士,洋洋洒洒有如席卷不尽之江河,英气逼人,勇敢正气,是堂堂的大丈夫之言。
    所以看《论语》心情平淡,看《孟子》却澎湃不已;念《论语》语气和缓,念《孟子》却局促,声音不自觉越来越大。不同时代背景之下圣人言辞变化之不同,自是一番不同气象,应当明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0-27 00:05
    回复
      我的感受却与楼主不相同,孟子七篇并非没有讨论的价值,语言虽简洁,意思却极深,且无穷无尽。就孟子提出的学问用功法就有很多讨论的价值,比如集义之功,养气之功(浩然之气,夜气)持志之功,知言之功,尽心之功,修养良知之功等等,学问之大之深,如沧海难尽。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10-27 12:17
      收起回复
        梁惠王第一
        为何孟子先生及其门下在订七篇时候将梁惠王盖于群章之始?要知道明明还有齐宣王、滕文公啊,当然有原因存在。正如我们写作文时第一段话用于总领全文,来表现出最重要的东西;写论文时的摘要作为整篇论文的浓缩,贯穿始终。这里也体现出古人之用意。
        《论语》中虽然“仁”、“君子”词汇出现最多,但是开篇却是一个“学”字;《孟子》里面名词变得更多,也更加抽象。北宋程子说:孟子开口便说仁义。
        为何?因为前面说的时代背景,夫子的春秋时期尽管礼崩乐坏,但只是萌芽阶段,民心仁厚尚存,不然鲁国怎么会出现麒麟呢?而孟子先生所处战国时期天下大乱,梁惠王开口便问“利”,这是天下的通病,利欲瘴人形成风气,人人耳濡目染而不知反,梁惠王又岂能幸免?这难道不是“诚”的体现吗?可以想象到梁惠王之前谈话的人都是纵横家、兵家之流,要么连诸侯,要么战必克,久而久之,梁惠王以为的政治就是外交和军事,没有其他可能。
        孟子先生当然注意到了此病,也有了解决措施。要是去除人民心中的利欲,逐个救治,不可能救的完,况且执政者播其恶于众,刚刚治好的又会复发;夫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以应该先从执政者开始。听到梁惠王的这个“利”字,岂能放过?随即以仁义回应,希望梁惠王自反。梁惠王不能自反,于是就离开,找别的君主;若所有君主都不用,便有了天不欲平治天下之感慨,当世不用,恐其恶风恶俗将荼毒于后人,故退而著书以示后生,吾辈能不自反乎?
        所以《孟子》七篇的本源就是如此,以仁义扫除利欲,我们尽管在千年之后,结合自身经历与见闻,也能想象到有多困难;换个角度想,千年之前的祖先有如此胆识气魄,我也跟着骄傲。
        夫子的仁义是自修,而后推已及人,宽厚敦和居多;孟子先生的仁义变成了利剑,攻击性十足。这是时代背景导致的表面不同,但二位夫子的仁义果真不同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0-28 11:14
        回复
          支持楼主分享心得体会!


          IP属地:北京5楼2023-10-28 20:29
          回复
            继续说梁惠王
            之前说孟子先生注意到了天下的通病是利欲二字,也有了对治思路,即仁义二字。
            顺带一提,这个病的病根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当时只是初期,夫子开出的方子是仁,做法是先让每个人都树立当君子的志向,而后学六艺。通过学和习来达成目标、调整习气。由于这些概念提出不久,大家积极性很高,都配合治疗,良好风气已经初步形成,加之病根尚浅,易于拔除,不至于太费气力;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情况已大不同:一者,诸子百家其他各家也不是摆设,会找各种思想言论的漏洞进行攻击诘难,甚至编造出一些故事来佐证自己观点,贬低儒家;二者,儒家内部学问体系太大,开始分裂为八脉,久而久之,各个方向壮大,儒家本质开始变得模糊;三者,上位者动不动扯一些名词,要么智仁勇,要么士君子,老百姓耳濡目染,耳朵都起了茧子,加之一些伪君子善于从中寻章摘句为自己打掩护,人们听到这些开始感到厌烦;设身处地地想,在今天听到领导讲话说一些高大上的名词,我们也会感觉无聊,心里想:你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别人呢?不会脸红吗?但领导说的内容确实没问题,下属厌恶也没问题,问题出在以后如果来一个真正能做到的人讲话,大家都不想听了。
            这就是孟子先生所面临的。
            夫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孟子先生在这样的处境下,必须先要论辩,将其他各家对自己的批评都一一理清,再指出他们的不足,当时的对手不比春秋时期,自知理亏会沉默自省,而是趋避巧且覆藏密,如果想象不到的话,可以回顾网上碰到过的键盘侠,而且是身经百战有文化的那种。所以言辞太软根本拿不住人,如果孟子先生不辩,儒家说不定会走上墨家那样的路。
            其次,提出当前的病与对治之药,即以仁义去除利欲。儒家分为八脉后,各有所长,这里重新确立了仁的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并提高了义的份量。
            具体怎么着手去除利欲?答案就是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些话(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都是一些很平常的、接地气的话语。听惯了高谈阔论的梁惠王听到这话,就仿佛是重病在身者带着黄金万两跋山涉水访名医,得到的答复却是按时睡觉好好吃饭一样。梁惠王想要的是一颗仙丹,吞下去后百病俱消长生不老,多少钱也在所不惜,孟子先生说没有这种东西,别人给你的仙丹都是毒丹,请不要自作聪明。
            孟子先生提出的措施,树桑、畜牧种田来保证衣食,庠序兴起仁义向善之心,久而久之,必然能稳步地达到目的,且没有副作用。梁惠王被利欲熏心已久,眼光极其短视,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措施,已经失去了坚持的能力与决心,或者,根本就没听出孟子先生平实语句后的意味来。
            齐宣王是表面附和,但其实也不懂。
            滕文公确实理解了孟子先生,并且很尊重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1-04 13:12
            回复
              孟子七篇的精华
              方才说,孟子先生有感于利欲瘴人心已久,希望以仁义扫除利欲,而这需要找一些君主才可实施。
              所以我之前从治病的角度,将孟子七篇当医书来看,可以分为两个体系,其一是君王问答,其二为问答后的答疑与纠偏。
              将仁政推荐给君主,君主接受后播撒于国家以改变风气,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尽管困难重重,也是最完美的一条路;正如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而后天下之旱苗得以滋养,如果君主不接受,全年无雨,难道眼睁睁看着禾苗枯死?只有去找灌水车自己拉水灌溉,虽说不至于颗粒无收,但少去了天时之佑,也只是苟延残喘。况且,煞费苦心地拉水后去地里浇灌,时间与财力支出极大,浇完水后改变土壤结构,对下一年作物产量有影响……
              所以我认为梁惠王一篇就是在讲孟子先生求雨的经过,后面六篇尽管有很多名言迭出,终归是求雨失败后的无奈之举。就算灌水的车有多豪华,就算自己采购的禾苗有多抗旱,就算自己耕耘有多勤劳,就算把害虫去得有多干净,也比不上一场好雨;就算浩然之气养得多好,就算知言知人境界多高,就算将别家诘难破除得多巧,也不如一个理解自己的君王。人们看孟子更关注后几篇,大概是喜欢其中的文势语脉或修身言论吧!
              论修身,孟子先生是顶尖的。修身的最终目标是修人,可是天未欲平治天下,有命在,君子岂能不知命?
              出于利欲之志,而后患得患失无所不至;出于平治天下之志,而后浩然有归志。天命不在,君王不用,便以孟子先生之学问为不美吗?堂堂亚圣之学,既然君王不学,不妨我来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1-05 17:59
              回复
                孟子的著作不多,他的思想也基本上沿袭了孔子的思想。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1-07 11:24
                回复
                  《大学》中既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目标,亦有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方法。尤其是最后“治国平天下”一节的“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两次出现,正好可与七篇中的梁惠王参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1-11 10:09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11-21 11:45
                    回复
                      孟子治自己偏多,孔子治别人偏多。
                      大多数人乐于治人忌于治己,所以孟子不会消亡,但更不会普及。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1-26 11:47
                      收起回复
                        公孙丑第二
                        这一篇讲进退。
                        开篇即是“当路于齐”如何、“加齐之卿相”如何,以道自任,进也,欲进道于王而援天下也。随即引出古代的伊尹、伯夷、柳下惠、孔子等贤人对进退的态度选择。
                        然后齐君待臣不以礼,孟子先生有退志。但恰逢战事,君子不能在国家动乱的时候离开,就仍然留在齐国,但不接受俸禄,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还有一些对小事的取舍抉择,例如“辞小受大”、“三宿出昼”、“绰绰有余”,都体现的一个“义”字,而且是集义,集大义而后可生浩然之气。
                        到这一篇的收尾,终于有了一连串的“孟子去齐”,道不见用,退也,隐道著书以示后人也。
                        该进则进,丈夫之才岂能如匏瓜一般系而不食?
                        能退则退,天行有常只好效明珠埋土自掩其华。
                        进退果决,丝毫不为心累,何其豪气也!何其潇洒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2-10 15:24
                        回复
                          孝是最大的仁,最重的义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这段话,孟子先生回答了充虞的疑问,也回答了之前鲁平公与嬖人臧仓的疑问,也回答了墨者夷之的疑问。尤其是最后一句,短短九个字,让我一个男的眼里有了泪水。
                          孟母三迁的故事无人不知,听到后无不动容。何况于孟子先生本人呢?孟子先生对母亲的养育之恩、尊敬感激之情万字也写不完,最后凝炼成了这九个字。忆往昔,母亲的训斥与关心历历在目;看今朝,自己学有所成却直面孤独。大丈夫绝不是丢失了情感的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有着超乎常人的情感与希望,精力充沛的仁义之士。
                          父母为孩子无私付出,孩子长大后也要为父母付出,这就是絜矩之道了吧?亲戚邻居都认可孝行,都觉得忠厚可靠,这就是推己及人了吧?所以孝是最重要的德,百善孝为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2-18 19:18
                          回复
                            滕文公第三
                            求雨小成,万物复苏。
                            上篇答文公问,下篇答学生问。
                            先以滕文公之问引出孟子先生有关治国的想法。一路读下来,可见孟子先生并非夸夸其谈,相反,其真才实学之富,似乎累万纸而不能尽,我反而觉得孟子文本中的语句,是孟子先生担心大家看不懂而写得较为浅显?或者不让人们觉得自己在炫耀文采、以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有所收敛?
                            emmm,扯远了。
                            孟子先生先后对诸侯丧祭之礼、税收、教育和农业做出论述,都说的是大方向,至于细枝末节,就是“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对答如流,逻辑严整,可敬可佩。
                            下篇答学生问,感觉没什么好写的。(我也想多写点,但总不能没话找话~)
                            另外,上篇陈相百工事不可耕且为、下篇公都子曰夫子好辩,这两章可谓文采飞扬,且极为相似,但前者明厉养、后者言治乱,是不可不察也:
                            斥农墨、难陈相而攻异端;
                            忆尧舜、追孔子而续道统。
                            诗书礼记,广征博引,文脉连贯,故孟子七篇不可不背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1-23 12:57
                            回复
                              終於把你盼回來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1-23 13: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