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群吧 关注:2,068贴子:95,065

九州讲座,中华文明之科举传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主讲人信息:工部侍郎海兰珠,内外兼修,美貌与智慧并存,多才多艺的群花。
籍贯:河南郑州
星座:巨蟹
喜欢的历史人物:海兰珠
性格特征:外柔内刚
特殊爱好:看书,听歌,跑步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本科
讲座群九州★国学历史204461032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1-13 22:16回复
    前言:在中华文明千年传承过程中,科举及其带来的文明繁衍无疑是值得探讨研究的。千年科举制度的形成与变迁是怎么样的,科举考试都有哪些名目,科举众生为追逐功名的行为举止如何,科场情弊都将成为本讲的主要内容。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1-13 22:17
    回复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科举制度就是这灿烂文明中一枚夺目的玑珠,尽管它在岁月的流逝中褪尽昔日的光泽。
      科举制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孕育。
      上古圣明的君主尧曾经实行推荐考察的方法来选择接班人。他听族长们说,舜是个德才兼备的贤人,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让她们去观察舜的德行。果然舜仁孝礼顺,治家有方。后来,尧又让舜掌管教化和仪典。舜使教化大行,百官各得其所,远方的诸侯也纷纷表示服膺和礼敬。经过三年的实际考察,尧确信舜有贤德。当时,也有部落推荐了共工,还有的部落推荐了鲧,尧都把他们放到实际岗位去考验。结果发现,共工行为不检点,鲧缺乏政治才能。最后尧决定,把君位传给舜。舜做了君主,以后也用同样的方法选择了大禹作为自己的接班人。遗憾的是,大禹没有认真地去考察选拔贤人来治理国家。他死后,人们拥立他的儿子启为帝,从此开始了帝位的父子相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1-13 22:18
      回复
        曹操夺取政权后,对汉代的察举制度进行了改造,专门派中正官到各地考察去考察人才,按九个品级评定等级,推荐到朝廷考试,这就是所谓的九品中正制。实行九品中正制是要防止豪门权贵操纵举荐,但久而久之,中正官又为豪门权贵所左右,推荐上去的都是贵族子弟,考试也只是过过形式。西晋诗人左思才华横溢,他写的《三都赋》风靡都城,人们竞相传抄,但由于左思出身寒微,列不了上品,得不到举荐,于是他发出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慨叹。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1-13 22:20
        回复
          插播广告,欢迎大家加入九州204461032一起交流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1-13 22:21
          回复
            隋唐创立科举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采取分科取士的方法选举人才。科举一词即设科目考选人才的意思。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开始设置“进士”、“明经”科,试策取士,揭开了人才选拔史上新的一页。从此,考试开始作为衡量人才主要标准的观念逐步确立,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11-13 22:22
            回复
              科举名目
              常科
              进士、明经是科举的常科,考试的科目和时间、程序都是固定的,应考者的资格要求也是确定的。进士科这个名称很古老,原来指选拔优秀人才进送到朝廷供任用,到隋唐,就用它来称呼科举中的一个科目。进士科是名声最响亮的,以至于身居高位者以没有登龙门、成进士为遗憾。进士科之所以这么受重视,有多方面的原因。唐代进士科考试以诗赋为主,在士人心目中,擅长诗赋远比精通儒家经典重要得多,而且唐代朝廷文书也讲究文采,进士们踏入仕途,往往担任朝廷文职,接触上层政治核心,容易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青睐。另外,通过公平竞争考试而取得通往上层社会的通行证,对士人来说,更为荣耀。进士科是历代王朝开考的主要常科,统治者通过这条渠道,网罗了不少治世人才,更拴住了千千万万知识分子的心。唐贞观初年,进士出榜的那一天,唐太宗李世民悄悄的来到皇宫最外边的端门,看到新中第的进士们一个接一个出来,喜滋滋地对左右的大臣:“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英雄都掌握在我的手中了,真是一语中的!
              明经是科举另一项常设的主要科目。明经的“经”,是指儒家的经典;“明”是明白、通晓的意思。明经科考试要求应试者书读并且背诵儒家的经典和权威的注释,了解它们的旨意。明经科考试相对进士科要容易,因为它主要靠记诵,更多地靠死记硬背的功夫。年轻人记忆力强,所以考上的人比进士及第者年纪往往轻得多。唐代有人称,“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意思是,50岁考上进士,算是年轻的;30岁考上明经,算是老的。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多少还是反映实际的情况。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1-13 22:22
              回复
                洋人考生
                在浩浩荡荡的科举大军中,有些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比如洋人。人们对洋人参加科举这件事倒是另眼相看的。中华文明在古代长期称雄世界,魏晋南北朝起,就不断有外国人到中国来留学。古代中国人的观念是;中国处在大地的中间,中国是世界的文化中心,因而对来学习的外国人采取了十分友好的态度。一些外国留学生置身于中国的文化环境中,也被科举所吸引。日本来中国留学的人很多,有些参加了科举考试,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倍仲麻吕。阿倍仲麻吕有个中国名字,叫晁衡。他在国子监读书,成绩优秀,科举登第,并在唐朝任职。李白、王维等十人同他都有交游。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生活了50多年,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与中国山水相连的朝鲜,越南也曾有留学生在中国参加科场角逐。明洪武四年(1371),朝鲜的金涛考中进士,被授予官职,后来回国,当到了宰相。洪武十八年(1385),金涛的同胞崔致远也考上了进士,因为他不太会说汉语,所以没有授职,让他回了国。越南考中进士的更多,有的后来成为高级官员。
                这种情形到清代起了变化。由于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自守,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科举上再难见到洋人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1-13 22:26
                回复
                  科举众生(考官)
                  1、清正操守
                  在浊水横流的科举场上,总有一些洁身自好、清正廉洁的考官,尽力维持科场的严明。
                  《唐语林》提到的卫次公可以算得上一个。他当吏部侍郎的时候,要求自己亲宗中获得科举出身的人都不要参加吏部试。一次,卫次公的侄子卫申甫瞒着他从江淮来参加考试,自己找到经办官员,说得了官就出城。经办者看他是上司的亲属,也不敢太认真,就答应了。没过多久,卫申甫中选得了江南令的职务,正要离开京城,碰到了卫次公的老仆人,不得已只好来拜见卫次公。卫次公问他来这儿干什么,卫申甫知道自己瞒不过,照实说了。卫次公觉得蹊跷,自己怎么没见侄子的名字啊。他让卫申甫把任命书拿出来看,上面正是自己的签名。卫次公气急败坏,立刻把经办人员招来素问。经办者说,所用的名字都是假的。卫次公只有摇头叹气,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11-13 22:28
                  回复
                    插播广告
                    禹铸九鼎而分九州,九州,中华也。五千年沧海桑田,看不完的辉煌与没落,道不尽的豪情与叹息,流不尽的英雄血,儿女泪。欢迎加入九州国学★历史一起追寻历史的脚步,笑谈古今,明往事,鉴未来。欢迎加入九州204461032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11-13 22:30
                    回复
                      弄权滥情
                      主持科举考试本来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主考官应当公正、慎重,然而你在科举场上滥用权力的事却层出不穷。科举草创的唐代,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凭社会名声来取人,以显示自己有眼力,博取世人称誉,在唐代似乎是很平常的事。唐人写的《玉泉子》里谈到贞元七年(791)杜黄裳知贡举的一件事。他得知一个叫尹枢的人很受文士称道,就微服暗访。他来到尹枢的居所,询问这次考试有哪些名士。尹枢只是嗯嗯地含糊应答,什么也不说。杜黄裳见此情形,干脆把自己身份挑明了,表示知道尹枢是名士,但不了解别的人。尹枢兴奋地站起来道谢,而后把自己得意的学生崔元略、自己欣赏的贫寒人士沐藻、令狐楚等几个人介绍给杜黄裳。后来,尹枢就成了这年的进士科状元,他推荐的几个人也榜上有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11-13 22:30
                      回复
                        、白丁考官录取轶事
                        自作聪明录取
                        《清稗类钞》记载了一个穆彰阿率的人,大约是满族的官员。此人主持科举,决定成绩名次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把阅卷官送来的推荐卷放在案几上,然后烧一炉香,恭恭敬敬,仰望苍天作揖。拜完了,便拿起一份卷子,而后一只手伸到衣袋里去摸。摸什么呢?摸鼻烟壶。原来此人好嗅烟鼻,口袋里常放两只鼻烟壶,一只是琥珀做的,一只是白玉做的,大小款式完全相同。他摸出一只鼻烟壶,如果是琥珀的,就放到一边,表示录取了,如果是白玉的,就放到另一边,不录取。等到该录取的名额满了,剩下的卷子就全部扔到一边,不再录取。苍天无眼,竟然让这样的昏官来主考。莘莘学子的命运,捏在这样的官儿手里,不是倒霉透了了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11-13 22:31
                        回复
                          名字好坏录取
                          人的名字是人的一种代表符号,它本身无吉无凶,但人们起名字的时候往往寄托某种希望,讨讨口彩。科举考试唯才是举,名字如何本无关系,可是因为皇帝信命,或者想讨口彩,有些人还真由于名字改变了命运。
                          明洪武十八年会试,一下子取了472人。殿试确定名次的那天,明太祖朱元璋说他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大钉子。他要大臣们说说是什么兆头,大家七嘴八舌谁也说不出个道道。阅卷官把拟好名次的卷子送上来。朱元璋接过一看,第一名是花纶,眉头一皱,说太年轻了,往边上一搁。第二名练子宁,第三名黄子澄,……翻着翻着,突然,他眼前一亮,原来翻到一份卷子。考生叫丁显,这不正好应了昨晚的梦吗!丁者钉也,显者应梦也。朱元璋龙颜大悦,毫不犹豫将定为丁显第一。丁显当年才28岁,按说他是不够状元格的,因为他的卷子才写了300字,而且不少地方有毛病。他怎么也没想到,名字会给自己带来好运。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11-13 22:32
                          回复
                            科场作弊
                            1、枪替
                            枪替就是代考。自有科举,就有枪替。据说,唐代已经是“入市非正身,十有三四。”,可见枪替之活跃。能为别人做枪替手的人,都是有一定才华的。之所以为他人做嫁衣,或为金钱,或为义气,或为私情,也有的是恶作剧。晚唐诗人温庭筠就是一个乐于同考官捉迷藏的著名枪手。
                            温庭筠是唐代开国元勋温彦博的后代,温氏家族曾显赫一时,但到晚唐,温氏家道衰落,温庭筠更是穷的只剩几本书,常常靠人施舍度日。特殊的家庭环境造就了是人的特殊性格。他恃才傲物,蔑视权贵,又放浪形骸,好为狎游。温庭筠才思敏捷,工于辞章,常常能下笔万言,尤其擅长诗赋,与大诗人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温庭筠有个绰号叫“温八叉”,传说他进考场从不打草稿,叉八次手就能写成一篇八韵律赋,可见文笔神速。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却屡试不第,落拓一生。其原因,人们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就是说他屡屡为人做枪替手,违反科场规矩。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5-11-13 22:33
                            回复
                              、夹带
                              夹带是科举考场中最常用的舞弊手段,夹带的东西不外乎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经书典籍,或是前人高中者的优秀例文,或是好事者猜题拟作的范文。
                              最常见的夹带形式是往衣服里藏,往鞋帽里塞。后来查的严了,就将衣服鞋帽做成夹层。清代乾隆年间规定,应试者衣服鞋袜通通用单层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人干脆就往衣服上写东西。至今北京博物馆还保存着一件写满麻麻密密四书五经的内衣,堪称文物中的一绝。
                              除了穿戴物之外,携带物野史用来夹带的工具。一般进考场可以带文具、餐具、食物、烛炭之类,用一个篮子装着,人们就在这些东西上打主意。比如,把笔筒掏空,砚底做夹底,蜡烛弄成空心的,塞进夹带物,或者把纸卷包在食品中。
                              3、暗号
                              考官与考生串通起来舞弊,野史科举上的一个奇观。双方约定暗号,考生在卷中写出暗号,考官见暗号则给予好成绩,这就是所谓的“关节”。
                              邵博的《邵氏闻见后录》记载了宋代杨大年知贡举暗示关节的事。当时,杨大年是翰林学士。有一天,同乡中打算应科试的一些人来拜访他。有人对他说,你是学士,肯定会主持科考的,希望能预先教一点办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5-11-13 22: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