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吧 关注:25,040贴子:357,787
  • 10回复贴,共1

【资料】有关姜维的演义和史实对比(摘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下文字摘录自赵康生主编
《三国计谋鉴赏》一书(节选)
用软件进行文字识别然后手工校正(累死),时间匆忙可能会有些许错字。


1楼2011-11-04 13:04回复
    诸葛亮智收姜维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志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
    诸葛亮收姜维的事件是历史中实有其事的,但具体过程却与演义中有所不同。据《三国志·姜维传》记载说,诸葛亮在第一次出兵北伐时,姜维正好随天水太守马遵外出视察。而马遵听说蜀国军队马上就要进攻,属下的许多县已经闻风投降,因此,怀疑姜维等人是否也怀有异心,于是就连夜逃到上邽城去,准备据城抵抗。姜维等人发现太守已经逃离,也马上赶了去,但到了上邽城外时,城门却已关闭,并传令不许他们进城。姜维他们只好回冀县,哪知冀县也不许他们进城,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姜维等人只好投奔诸葛亮。因此,姜维的投降,是因为马遵怀疑他有通敌行为,把他抛弃,不准他进城回家,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主动投降的。另外,据裴松之注所引的鱼豢《魏略》一书记载,姜维进不了天水,但回到了冀县的家里,而冀县城中的官吏和人民,见到他回来都很高兴,便共同推举他当代表,去见诸葛亮。于是,他和上官子修在军民的反复要求下,不得已地来见诸葛亮。诸葛亮一见他,也特别高兴,并重用了他。这是说姜维是以冀城军民代表的身份来见诸葛亮,而被录用的。
    历史记载虽有不同,但都说明,姜维是主动投降诸葛亮的,诸葛亮很高兴地接纳了他。总起来看,事情比较平淡,没有什么动人之处,当然也不足以表现诸葛亮的慧眼识英雄。《三国志演义》不满足于这个事实,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改造和创新,使这一本来很平淡无奇的事件成了小说后半部中极为精彩的一幕。作者根据历史材料中诸葛亮很器重姜维,十分高兴地接纳他这一点,把诸葛亮消极被动地接受投降,改造成积极主动地争取姜维,既写活了诸葛亮,也写活了姜维,还从此生发出一系列曲折动人的情节和细节。
    首先,作者不仅让姜维识破了诸葛亮的引诱天水兵马出城,然后伏击的计谋,而且还教他打败了常胜将军赵子龙,使诸葛亮的进攻受阻,这就必然引起诸葛亮的惊异。然后,又让诸葛亮从南安郡人的口中,知道了此人就是“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的姜维,使诸葛亮情不自禁地称赞美维是“真当世之英杰也”,于是下定决心要得到姜维,这样就水到渠成地产生了智收姜维的种种行动,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姜维的不平凡,为诸葛亮后来尽授平生所学埋下了伏笔。


    2楼2011-11-04 13:07
    回复
      姜维诈败降曹真
      这个故事见于《三国志演义》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姜维的这次诈降败敌,《三国志》诸纪传和《资治通鉴》均未明确记载,史料中只是记载到魏太和二年(蜀建兴六年,228年)冬十二月。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郝昭坚守,曹真派费曜往救之。《三国志》未立费曜传,故未记载费曜死的情况。但是据史料,在诸葛亮第四次伐魏(魏太和五年,231年)时,费曜还参与了抵抗,故费曜肯定不会死于此次战斗。因此,“姜维诈降破敌”一计也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在史料的基础上创造和生发出的一计。


      3楼2011-11-04 13:11
      回复
        姜维诱敌斩徐质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志演义》第一百九回“困司马汉将奇谋,废曹芳魏家果报”。
        姜维兵围南安(今甘肃陇西)一事,在《三国志·后主传》中只有(延熙)十六年“夏四月,卫将军姜维复率众围南安,不克而还”数字,《三国志·姜维传》所载略详:“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这与演义中时间作秋天不合,而且也没有演义中所说的胜利。斩徐质一事在正史中是延熙十七年(254年)事。姜维自南安撤退的第二年(即延熙十七年),“复出陇西(今替肃陇西),守狄道(今甘肃临洮)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今甘肃陇西),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三国志·姜维传》)。”
        显然,姜维斩徐质、败魏军,都系真实故事,但不是象演义中所说发生于延熙十六年秋。这里,罗贯中隐去了姜维先‘粮尽退还”的事实.也末着墨于姜维取得这次胜利前李简投降的有利条件,其意在突出姜维的智勇,这也许是作者罗贯中以蜀汉为正统的思想支配下的一种处理手法。他写姜维的诱敌之计,先写徐质的勇猛、又写夏候霸的诈败之计,衬托出姜维的计高一筹.战斗之结果,不仅取了徐质的人头,而且将司马昭逼上了缺水的铁笼山,这种处理的效果,意在进一步展示姜维奇谋妙算的成功。而事实上,姜维此以粮草为香饵的诱敌之计,应该说是出自罗贯中的艺术再创作。作者特别有见识地注意到蜀魏交战中蜀方军粮供应困难的史实,着意安排了这一情节,既使是今天看来,整个计谋的安排与筹画都不显得突兀生硬,若不考究于正史的文字记载,似乎找不出姜维此计的不实,这说明,罗贯中在创作《三国志演义》时,即使是某些杜撰出的故事情节,也不是凭空乱造,而是根据当时的待定的社会条件,加以合情合理的铺陈,这样,就使得他的艺术创造丝毫无损于历史的真实感。这也许正是《三国志演义》得具永久魅力的原由之—。


        4楼2011-11-04 13:16
        回复
          姜维背水破王经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志演义》第一百十回:“文鸯单骑退雄兵,姜维背水破大敌”。
          此事之梗概,《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云:延熙十八年(255年),姜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郤住钟题(即钟提,《邓艾传》及《资治通鉴》同)”。至于姜维如何大破王经,未有明言,此事在《三国志·陈群传附陈泰传》中,记载略显详细:“时(姜)维等将数万人至枹罕,趣狄道。泰敕(雍州刺交王)经进屯狄道,须军到,乃规取之。泰进军陈仓(今陕西宝鸡东)。会经所统诸军于故关(位洮水西,个甘肃临洮北),与贼(指蜀军)战不利,经辄渡洮。泰以经不坚据狄道,必有他变,并遣五营在前,泰率诸军继之,经已与维战,大败,以万余人还保狄道城,余皆奔散。维乘胜围狄道。”显而易见,演义所记洮西之战事,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并且在洮水两岸的战况也确实十分激烈。但演义所叙述音者,征诸史实,也不难看出,罗贯中的琢饰与加工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姜维所谓背水而阵大胜王经事,并没有在史书中作太多的叙述。而演义中把姜维胜王经于洮西一战,增加背水而阵的内容,则使战事增加了起伏与动感。而背水列阵取人之兵的故事,罗贯中恐怕是巧妙地吸收了西汉名将韩信破赵的历史故事,加以剪裁缀合而成。......罗贯中在《三国志演义》中,尊蜀汉为正统,尊蜀抑魏,所以,他写姜维的伐魏、用兵,无处不透出这种情感因素。演义中把王经退守狄道城时仍有兵万余的史实写成仅有“败兵百骑”,这“百”宇与“万”字之差,使姜维之战绩大不相同,显然这也是他故意夸大王经的败状来衬托姜维的战绩,借以对姜维进行无言的颂誉。
          不过,从洮西之战的史实来看,姜维不免有丝霸气,在他出兵之前,根本听不进张翼的劝告和阻止,对积极支持他出兵的夏侯霸则是另种表现。在取得大破王经的胜利后,又不听从张翼的劝阻,进围狄道,至使兵势受挫,无功而返。文书记载说:延熙十八年〔2历年),姜维打算出兵伐魏时,“唯(张)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姜)维不听,将翼等行,进翼位镇南大将军。维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经众死于洮水者以万计。冀曰:‘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维大怒。曰:‘为蛇画足。’维竟围经于狄道,城不能克”(《三国志·张翼传》)。演义在记叙张冀劝说姜维不要继续进围狄道城时,显然有意改写了史实,“为蛇画足”一语本来出自姜维之口,其意显然是说张翼劝其不要出围狄道是画蛇添足,即多此一举,在改写成出自张翼之口后,其意思就成了劝姜维自保令名、免毁大功,这样一来,姜维、张翼的形象也就与史实判若两人了,而这种处理手法,正是演义对姜维的一种偏爱情愫的体现。当然、这种处理.也不能说罗贯中无史料依据,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及宋人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十六,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八月条中就将“为蛇画足”一语自张翼口中述出,我们当然不必去探寻常璩和司马光这种记载的史源,单从《三国志》和《华阳国志》、《资治通鉴》的异文而罗贯中弃舍前者而依据后者之举,就足以反映他在创作中那个尊蜀汉而抑曹魏进而偏爱蜀将姜维的情结了。


          5楼2011-11-04 13:25
          回复
            姜维斗阵破邓艾
            这个故事见于《三国志演义》第一百十三回“丁奉定计斩孙綝,姜维斗阵破邓艾”。
            姜维与司马望、邓艾相战于渭水南岸,《三国志·姜维传》略记其事云:延熙二十年(257年),姜维“欲乘虚向秦川、复率数万人出骆谷,至沈岭(今陕西周至县南)”,“魏兵惶惧。魏大将军司马望拒之,邓艾亦自陇右,皆军于长城(今陕西周至县南),维前住芒水,皆依山为营。望、艾傍渭坚围,维数下挑战,望、艾不应。”景耀元年,还兵成都,复“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于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这样看来,姜维与邓艾斗阵之事,虽然有些传奇色彩,但两军在渭水南岸相对峙确系实情。蜀汉末年,姜维屡次率军出汉中北伐,多无甚大战果,罗贯中在本回中勾勒出一幕双方列阵大战的惊险场面,并分述了双方主将的智谋韬略。特别是邓艾在斗阵之初中了姜维的激将法,吃了大败仗,仍然想如法炮制,打算借斗阵为名偷袭姜维的后山营盘,姜维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分析出邓艾挑战斗阵之举有诈,遂将计就计名与敌斗阵周旋,暗中早巳布下埋伏,专候邓艾前来偷袭。两军对阵时,姜维故意将敌人诈谋挑明,使司马望方寸大乱,结果将其击败。而邓艾却不曾想到姜维会识破其计,本来他可能以为姜维对排兵列队之法十分自负,他约其在阵法上一比高下,姜维会很高兴地静待来日在阵法上胜他,而没想到姜维会想到此中有诈,并先他—步设下了陷阱,埋伏下大军静待他来自投。这一战,罗贯中写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动静相间,将故事连续推向高潮,令人看后,忍不住拍案叫绝。毛氏评论此回时有云:“武侯(谙葛亮)与仲达(司马懿)斗阵法,姜维亦与邓艾斗阵法;而武侯斗阵只是一番,姜维斗阵却有两番。邓艾斗阵是真,即以斗阵破之,司马望斗阵是假,又不必以斗阵破之,则姜维又得武侯之意而化之矣。”毛氏虽是称誉姜维之智谋,但其意正可视为对罗贯中叙事才能的称赞。罗贯中的叙事之长,由此确实可见其风采。
            


            7楼2011-11-04 13:38
            回复
              姜维将计就计败邓艾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志演义》第一百十四回“曹髦驱车死南阙,姜维弃粮胜魏兵”。
              这个故事在《三国志》的《姜维传》和《邓艾传》中均无记载,所谓景元元年八月十五日姜维大破邓艾云云,《资冶通鉴》等文献中也均无一字谈及,只是姜维此次出兵的借口一一问司马昭弑君之罪—一司马昭弑杀高贵乡公曹髦另立元帝曹奂,乃是史言昭昭之事,《三国志·三少帝纪》及裴注引《汉晋春秋》和《晋书·文帝纪》均有记载。


              8楼2011-11-04 14:05
              回复
                夏侯霸误中空城计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诏班师后主信谗,托屯田姜维避祸”。
                姜维兵出洮阳,败于侯和一事,史书确有记载。《三国志·邓艾传》有“景元三年(262年,即蜀景耀五年),又破(姜)维于侯和”数字,同书《姜维传》也仅有“(景耀)五年,维率众出汉、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今甘肃岷县南)”—句,只是记其事之梗概。
                


                9楼2011-11-04 14:10
                回复
                  《三国志·廖化传》裴注引《汉晋春秋》记载有廖化劝阻姜维出兵之事较详:景耀五年,姜维率众出狄道(治今甘肃临洮),


                  10楼2011-11-04 14:18
                  回复
                    姜维假降施巧计
                    这个故事见于《三国志演义》第一百十八回“哭祖庙一王死孝,入西川二士争功”和第一百十九回“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演义所载姜维假投降而施其计谋一事所涉及的人物、事件过程和人物的大部分言语在正史中均有详细记载。大致说来,这个故事约分几个层次,即姜维降钟会、离间钟会与邓艾关系、劝说钟会谋反、预谋坑杀魏军诸将等,这一过程中,姜维的目的只有一个:恢复汉家江山,重立后主之威。
                    姜维降钟会事,《三国志·姜维传》载:“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钟)会于涪军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辇、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诸葛诞)、太初(夏侯玄)不能胜也。’”裴注引干宝《晋纪》云:“会谓(姜)维曰:“来何迟也?’维正色流涕曰:‘今日见此为速矣’会甚奇之。”《三国志·钟会传》也载曰:“(邓)艾进军向成都,刘禅诣艾降,遗使敕维等令降于会。维至广汉郪县,令兵悉放器仗,送节传于胡烈,更从东道诣会降。”演义中所述姜维降钟会前已与诸将议定假降之计,看来在正史中并无所本,但他奉救降于钟会确是实情,只是投降的地点不在剑阁而在广汉。
                    钟会与邓艾之矛盾激化,终于钟会上书言邓艾必反以及司马昭分别授邓艾以太尉、钟会以司徒事,史有明文。《三国志》中《邓艾传》、《钟会传》载之颇详。《邓艾传》略云;“钟会、胡烈、帅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变衅以结,诏书槛车征艾。”《三国志·钟会传》裴注引《世语》:“会善效人书,于剑阁要艾章表白事,皆易其言,令辞指悖傲,多自矜伐。又毁文王(司马昭)报书,手作以疑之也。”不过,邓、钟二人相谗陷,并不象演义中多系姜维离间,《钟会传》述其事固云:“会内有异志,因邓艾承制专事,密白艾有反状,于是识行槛车征艾。”以此而言、是因邓艾当权,钟会心怀异志,视之为绊脚石,故加谗陷而欲置之死地。所以,史有“会所惮惟(邓)艾,艾既禽而会寻至,独统大众,威震西上。自谓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加猛将锐卒皆在己手,遂谋反”之说(《钟会传》)。
                    以此而言,钟会谋反是否出自姜维的鼓动可当另论。当然姜维的确就此事向钟会进行过一番剖析,据《姜维传》裴注引《汉晋春秋》载:“会阴怀异图,维见而知其心,谓可构成扰乱以图克复也。乃诡说会曰:‘闻君白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于扰攘,以见疑于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于九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暗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媚之岭,而从赤松游乎?’会曰:‘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于此也。’维曰:‘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于老大夫。’由是情好欢甚。”这里,仅能说明姜维是在看到钟会已有谋反之心后才向他进行鼓动的,决不是因为姜维的鼓动才有了谋反之心,只是姜维的鼓动对于钟会早下决心是起了措波助澜作用的。按史实言之,钟会之速反,与司马昭亲临长安以图镇抚入蜀的钟会等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据史书记载.钟会得到司马昭到长安的来信后,“惊呼所亲语之曰:‘但取邓义,相国(司马昭)知我能独办之;今来大重,必觉我异矣,便当速发。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我自淮南以来,画无遗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归乎!’会以(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五日至、其明日,悉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及蜀之故官,为(郭)太后发丧于蜀朝堂。娇太后遗沼,使会起兵废文干(司马昭),皆班示坐上人,使下议讫,书版署置,更使所亲信代领诸军。所请群官,悉闭著益州诸曹屋中,城门官门皆闭,严兵围守。”由此记载断定,钟会谋反是矫诏而起,并以软禁诸将官为发端的,但史籍中并未明言此举系出自姜维的建议,这是演义中的着意安排。
                    


                    13楼2011-11-04 14:38
                    回复
                      至于说钟会有意将软禁诸将官棒杀、坑埋之事,是从胡烈给其亲兵和儿子的书信中得知的。胡烈在信中说“丘建密说消息,会已作大坑,白棓(棒)数千,欲悉呼外兵入,人赐白幍,拜为散将。以次棓杀坑中。”同时,当时“诸牙门亲兵亦咸说此语,一夜传相告。皆彻(遍)”(《钟会传》)。另外,演义中所说姜维曾让钟会把软禁诸将坑杀事,在文书中也没有明确讲明是姜维,仅说是有人建议,原文是:“或谓会:‘可尽杀牙门骑督以上。’会犹豫不决。”(《钟会传》)但是,有史料说明,在坑杀魏军将官—事上,姜维是积极绞动过钟会并有其预谋和打算的。据《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载:“(姜)维既失策,又知(钟)会志广,教会诛北来诸将,欲诸将既死,徐杀会(此句《姜维传》裴注引《华阳国志》作“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后主(一作“还复蜀祚”),密书通后主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歇使计授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姜维传》裴注引孙盛《晋阳秋》也这样说:“(孙)盛以永和(东晋穆帝年号,345年—356年)初从安西将军(桓温)平蜀,见诸故老,(言)及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钟会,因杀之以复蜀土,会事不捷,遂至泯灭,蜀人于今伤之。”不仅说明姜维直接动议钟会诛杀诸将,而且说姜维之计在借钟会之手杀诸将后再杀钟会及坑杀魏兵。再技东晋时期人孙盛所说他听到的蜀地故老百姓的传说,姜维投降钟会早就有“因杀之以复蜀土”的打算,这与前述史实有些牴牾。问题是,从”蜀人至今伤之”的说法看,至少在姜维此后八九十年时,在蜀地人们仍然保存着这种蕴含着无限怀恋的传说,罗贯中在创作中有意地加以吸收并进行艺术的再加工,是很容易理解的。
                      另外,姜维之死,据《钟会传》记载,乃因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八日胡烈之子等兵马冲入城中后,被乱兵斩杀而死。《姜维传》也记载说:“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裴注引《世语》又载:“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升)大。”演义中所说姜维因心疼转重无法完成既定计策而自刎,当是罗贯中本人对姜维的褒重而作的艺术处理,这样显然可以使姜维之死更为悲壮感人。
                      ......
                      罗贯中对姜维百折不回的忠贞是有无限深情的,本回的章目就以“假投降巧计成虚话”为题,流露出作者无限的伤感与遗憾。演义中所引叹姜维之诗句也颇能令人体味出作者的这种心情;“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毛氏在评论此书时,就指出罗贯中所描写的姜维,说“其计不为不深,其心不为不苦”,且怀着与罗贯中相同的心情为元人“诸葛末亡犹是汉”的诗续对了“姜维不死尚为刘”一句,确实不负姜维之心志也。
                      (完结)


                      14楼2011-11-04 14: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