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梨花吧 关注:11,603贴子:218,196

【民俗工艺制作】经典手工布袋戏偶:《樊梨花与薛丁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8-02-28 22:41回复
    作品《樊梨花与薛丁山》:


    3楼2008-02-28 22:44
    回复
      ★布袋戏之文案: 

      「布袋戏」的起源,由於缺乏详实可靠的文字或文物资料可供查证,所以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但闽南地区的专家学者,对「布袋戏」这种偶戏是在十七世纪明代以后才逐渐发展成形的,比较有一致的看法。 

      而在福建泉州、漳州与台湾地区,民间流传著一个怀才不遇的秀才,成为布袋戏主师爷的传说故事:十七世纪,明朝神宗皇帝的万历年间,泉州秀才梁炳麟(漳州的传说名孙巧仁),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但每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 

        有一年,梁炳麟又要赴考,他闻知福建仙游县九鲤湖仙公庙,神迹显赫,常在信徒的梦中,未卜先知指引明确的人生方向。於是,梁炳麟决心到仙公庙圆仙梦,求仙公指引他的功名利禄所在。当晚,梁炳麟在睡梦中,梦见福、禄、寿三仙及麻姑、魁星….等众神在扮仙献宝祝贺,第二天又抽得一个上签:「三篇文章入朝廷,中得三鼎甲文魁;功名威赫归掌上,荣华富贵在眼前。」,他欣喜万分,以为这一次科举考试,一定能高中无疑。 

      那知,梁炳麟依然名落孙山。回到故乡后,梁炳麟以教私塾维生。空闲时,他常到隔壁一位「傀儡戏」演师家参观,他看到演师要将十几条戏线维妙维肖的掌控,做出各种让人惊叹的动作,是必要历经好几年苦练才成。有一次,梁炳麟於观赏时,突然灵机一动,想到如果能将傀儡戏偶缩小,以手掌来操弄,一定更为灵巧。 

      於是,梁炳麟便订做小型戏偶,时常拿在手掌上演练;在熟能生巧的情形下,戏偶的动作日渐活泼,甚至比傀儡戏偶的动作更加自然动人。他便参考稗官野史,自编剧本,透过剧情来表达自己不得志的怨叹与无奈,也藉机尽情发挥自己的诗文才华,并讽刺考官无能,有眼无珠。 

      梁炳麟正式演出后,因为演出的口白,涵具文雅的诗词歌赋,又配合精妙的掌上技巧,立刻轰动了整个泉州,大家争相聘请他去表演。有一次,梁炳麟演到文状元的角色时,不知不觉的念出往日所抽到的签诗,才领悟到九鲤湖仙公示梦所指示的「功名威赫归掌上」,就是指他眼前的掌上世界。梁炳麟名扬福建省后,许多失意的秀才便竞相仿效,演起布袋戏。不过,他们大都自称:「卖艺卖声不卖影(露脸现影),暂借今朝候科期」,说明他们只是出於无奈,暂借布袋戏来谋生,他们的目标还是科举考试。这一传说故事虽不是真实,但点出布袋戏演师不但要有一手好掌艺,更要学习许多文史知识,才能应付戏剧的需要。


      4楼2008-02-28 22:44
      回复
        ★布袋戏的操纵: 

        布袋戏是一种小型的木偶戏,从另一个名称「掌中戏」我们可以体会得到,它是以手掌的大小为比例来操弄的,闽南语说的「擎尪仔」,就是指操纵布袋戏偶而言。 

        操纵时,将手掌伸入戏偶体内的布袋中,食指插著戏偶的头部,大拇指插在其中一个手臂上,剩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合并插在另一只手上。手掌需向内侧倾斜约三十度,俾使戏偶站立时看起来端正笔直,不致歪斜。 

        如果我们以两手共同操纵一个戏偶,右手支撑整个偶身,左手手指则配合角色身段摆动戏偶双脚,做出行走的动作。必须注意的是,不同角色的戏偶,其动作步伐也都各具特色,操弄手法各自不同。例如:小旦、老旦、鸨婆、阔老的步伐,脚步细小,称为「扭步」。文生、公末所用步伐,中庸均匀,称为「文步」。奸净、蛮番、武生、猛将等抬举步伐,扭摆角度较大,跨张阔架,称为「阔步」。而丑角的步伐则举止不定,漫无主张,称为「杂步」。这些都是操纵布袋戏偶各类角色的基本脚势。 

        当出场的戏偶较多时,或演出两个戏偶对话时,通常便是用双手各操一个戏偶,而以手指摆动头部及双手,动作较为单纯。不过,在演出对打的场面时,则以手臂舞动双偶,使其翻滚跳跃;有时也配合拳脚或兵器的动作操作偶手,做出挡格及攻击的动作。凡此种种,均为丰富戏偶生命的重要表现手法。 

        布袋戏的操作看似简单,其实当中藏有许多的窍门,以及必须注意的原则,掌握了其中的要诀之后,才能使手中的戏偶动作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千万不要以为拿著戏偶随便动作就是操纵,这样反而忽略了木偶的生命性,须知「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背后学习的辛酸与所下的苦功,实是难以为外人言说的。有机会不妨学习操作看看,自能体会其中的甘苦。 
         
         
        戏偶作品:《薛丁山》


        5楼2008-02-28 22:45
        回复
          .


          6楼2008-02-28 22:45
          回复
            经典手工布袋戏偶


            7楼2008-02-28 22:46
            回复
              《薛丁山》:


              8楼2008-02-28 22:46
              回复
                ★布袋戏的制作: 

                一个布袋戏偶的制作过程,必须经过十三道步骤: 

                1. 选材: 

                即选取适合雕刻的木材,一般多采用梧桐木为主,质地坚韧而轻巧耐用,不易变形,容易雕凿,操演轻便。近来因梧桐渐少,乃以樟木代之,更有防虫防蛀之效。 

                2. 雕刻: 

                衡量雕凿的尺寸后,选定角色类型,先以黑笔勾勒轮廓,将五官定位。之后,运用各式各样的雕刻刀,先雕粗胚,再进行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甚至皱纹等的细部刻画。线条细腻,此时偶头面部已呈现出明显固定的表情。 

                3. 磨平: 

                木偶雕刻完成之后,表面上留有许多凹凸不平的曲线,必须用粗砂布反覆磨擦,直到大致平整。 

                4. 打土底: 

                在雕刻好的胚胎上涂盖一层薄薄的胡粉或土黄泥,等乾燥后,用砂布细磨,直到光滑圆润,没有粗糙的毛细孔为止。通常需反覆打三次土底。 

                5. 刷白底: 

                用白色粉末调成泥浆状,粉刷在胚胎上,使其均匀平整。 

                6. 贴棉纸: 

                用薄而强韧的棉纸黏贴在白胚上,可使木偶表层坚韧,能防止日晒及碰撞时所造成的损坏。黏贴棉纸时必须用力推压,使其紧贴木偶而不致浮凸。 

                7. 调五色: 

                在早年的农业时代,色彩的取得来自於天然物质,且以黑、白、红、黄、青(蓝)五种颜色为主,再进行调配。但在今日,化学颜料极为普遍,颜色来源充足,色彩也更富有变化。 

                8. 上彩: 

                选取合适的色彩,调和之后,将颜色画在胚上。一个戏偶往往需漆上六、七次,每上漆一次,就先置於通风处晾乾,待其水分乾燥后,再上第二遍漆。如此不断反覆,直至色底密实。 

                9. 勾画脸谱: 

                勾绘出眉毛、眼眶、嘴唇、皱纹、冠架、黑发等基本线条,如果为花脸,则需勾画出复杂的脸谱造型。 

                。


                9楼2008-02-28 22:46
                回复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11楼2008-02-28 23:02
                  回复
                    好可爱的戏偶啊~!~


                    12楼2008-02-29 12:21
                    回复
                      顶顶顶!好帖啊!试试,试试~~


                      IP属地:广西13楼2008-03-01 08:43
                      回复
                        好帖!顶


                        14楼2008-03-10 21:29
                        回复
                          很可爱!这对欢喜冤家≈≈


                          15楼2008-03-23 22:02
                          回复
                            好有趣好可爱哦~


                            17楼2008-07-29 14:53
                            回复
                              自唐代以来,民间关于樊梨花的故事便广以流传了,其中以讲她与唐朝名将薛讷(薛丁山)的爱情故事居多。提到薛丁山,就不得不提薛家将。薛家将三代一尽忠烈,浴血破敌,才换得唐初的盛世太平。而薛丁山作为薛仁贵之子,便是其中主要人物之一。评书里第二十六回“鲁国公三赴寒江关 薛丁山三请樊梨花”,讲的,也便是薛丁山与樊梨花二人。


                              18楼2008-09-09 12: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