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侃油吧吧 关注:605贴子:334,465

回复:唐诗、宋词、元曲-------之宋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宫春》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赏析】
 这首词应当作于南渡之后而且作者对朝廷失望之后。作者写惜春、恋春的同时,借以抒发功业无成的苦闷和对北方故国的思念,同时也隐晦地表示了对统治者苟安江南的不满。上片写立春的景象和今不如昔的感慨。春天已重归大地,看美人的头顶鬓边,摇摇颤颤插带着彩幡。无端的一阵风雨,还不肯收尽残冬的余寒。“年时”二句,去年的燕子,料想它在今晚定然在梦中回到故都西园。用燕子的遭遇,指明汴京陷落的现实。末二句写到,今年我还没有备办黄柑酿制的美酒,更别说向亲友馈送青韭堆盘。从立春的无心绪和凄苦生活角度,抒发春怨的两重主题。下片再推进一层,“都笑东风”忙于梅柳,讥讽更加形象明朗。“闲时”句写到将来的他们愧对人生,写得深沉。凄清的忧愁缠绵不断,则是写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哀了。最后写实在害怕看见花开花落春光残,清早时关塞的大雁已先我返回了中原,感情凄怆沉咽,激烈情怀却描述婉曲便更能感人情怀。
【注】
(1)春幡: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裁为小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
(2)西园:原指供皇帝游猎的场所,因其地处京城西郊,故称西园。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亦称西园。
(3)浑:全
(4)自知足黄柑、青韭:苏轼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诗“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王十朋集注引赵次公曰“故事:立春作五辛盘,以黄柑酿酒,乃洞庭春晚也”按:韭为五辛之一。
(5)更:何况
(6)熏梅染柳:李贺瑶华乐诗“玄霜绛雪何足去,熏梅染柳将赠君”
(7)闲时二句:秦观千秋岁谪虔州作“日边清梦断,梦里朱颜改”
(8)解连环:战国策齐策六“秦昭王尝遣使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否?’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9)不知解,君王后引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61楼2016-03-20 23:54
收起回复
    《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
     这首词大约写在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之后。全词着力描写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的热闹景象。先写灯会的壮观,东风吹落了满天施放的焰火,像天空里的流星雨。接写观众之多,前来看花灯的人,男的骑着高头大马,女的乘着雕花豪华车,男男女女都衣服熏了香,怀里揣着香袋,过路的人多了,连路也是香的。这是从各个角度描写场面之热闹。凤箫声韵悠扬,明月清光流转,整夜里鱼龙灯盏随风飘舞。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头戴蛾儿、雪柳,身缀金黄色丝缕,在灯光照耀下,银光闪闪,金光铄铄,她们成群结队,欢声笑语,眼波流盼,巧笑盈盈,幽香四溢地从人们身旁走过。“元夕”的热闹与欢乐占全词十二句中七句。“众里”一句方始出现主人公活动。“那人”赏灯却不是“宝马雕车”,也不在“笑语盈盈”列中,她远离众人,为遗世独立,久寻不着,原来竟独立在“灯火阑珊处”。全词用的是对比和以宾衬主的手法,烘云托月地推出这位超俗的女子形象:孤高幽独、淡泊自恃、自甘寂寞、不同流俗。这不正是作者自己的写照么?
    【注】
    ⑴青玉案【wan3】:词牌名。“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⑵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⑶“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⑷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⑸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⑹“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⑺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⑻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⑼“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⑽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⑾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千百度:千百遍。⑿蓦然:突然,猛然。⒀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格律】:
    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因取以为调名。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IP属地:北京271楼2016-03-28 23:19
    收起回复
      《鹧鸪天》辛弃疾 (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赏析】
        这首词写病后的生活和感受。上片写病休中所见盛夏景色。可起句一派秋凉,躺在水边阁楼的竹席上,清冷冷好似凉秋,片片的浮云顺水悠悠,黄昏的暮色将它们渐渐收敛。晚闲,有心如止水的况味。后二句红艳艳莲花互相依靠,简直像姑娘喝醉了酒,羽毛雪白的水鸟安闲静默,定然是独个儿在发愁。下片写病后所感。先用殷浩和司空图两个典故,与其像殷浩朝天空书写“咄咄怪事”发泄怨气,倒不如像司空图寻觅美好的山林安闲自在去隐居,一座山丘,一条谷壑,也是风流潇洒多逸趣。末二句“不知”一转,不知而今衰损了多少精力,只觉得近来上楼懒登梯,否定了前面的取舍。黄蓼云《蓼云词选》中评道:“末二句放开写,不即不离尚含佳。”的确,似说病后虚弱的平常话,而实则写壮志成灰的悲愤和老却英雄的叹息,写得沉郁悲壮。
      【注】
      ⑴鹅湖:山名,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北。《铅山县志》记载:"鹅湖山在县东,周回四十馀里...《鄱阳记》云:'山上有湖多生荷,故名荷湖。'东晋人龚氏居山蓄鹅,其双鹅育子数百,羽绒成乃去,更名鹅湖。"鹅湖原名荷湖,因山中有湖,多生荷。晋人龚氏居山,养鹅湖中,于是更名鹅湖。⑵簟【diàn4】:竹席。枕簟是夏秋乘凉的卧具。⑶溪堂:筑在溪流边上的阁楼。溪指玉溪,即信江,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境内)。⑷冷欲秋:像秋天来了一样冷。⑸断云:孤云,一片云。⑹红莲相倚:红色的荷花密集开放,犹如醉酒的人相互依靠在一起。⑺浑:全。
      ⑻白鸟:指白鹭。《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鹭,水鸟也,好而结拜,故谓之白鸟。"⑼无言:白鹭静默的样子。⑽咄咄:表示失意的感叹。咄咄出自《晋书·殷浩传》,殷浩被放黜后,口无怨言,只是终日用手指在空中写"咄咄怪事"四个字。⑾且:姑且。⑿休休:安闲自得的样子。出自《旧唐书·司空图传》,唐末司空图隐居中条山王官谷,作亭取名"休休",作《休休亭记》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⒀一丘一壑:用班嗣语。《汉书·叙传》载班嗣书简云:"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IP属地:北京272楼2016-03-29 23:11
      收起回复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赏析】
          此词作于淳熙三年(1176),当时作者正在江西赣州任上,经行造口,作此书于壁。作者登台望远,在观山观水中,寄托忧时忧国之思。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兴亡之感。郁孤台为唐虔州剌史李勉所建,他曾登台西望长安。而自己哪有“长安”可望。当年金兵追隆祐太后,受难的百姓成千上万过赣江,伤心泪汇成无底的河,至今失地未收,实在可悲。“西北”二句,向西北遥望京都,可怜无数的青山将视线遮住。借叹息北望京城被阻隔,暗喻恢复无望。“可叹”中有无限悲愤。下片抒愁苦与不满之情。“青山”二句写眼前所见,大江滔滔向东流去,青山遮也遮不住。这里借水怨山有所暗喻:江水能冲破重重阻隔曲折而终于东去,而自己却无法挣脱羁留、冲破压抑而撇于一隅,岂不令人烦恼。江边暮色苍茫,鹧鸪声声,增添词人沮丧情绪,愁上加愁,益见词人爱国情怀。
        【注】
        (1)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2)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3)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宋都汴京。(4)愁余:使我发愁。(5)无数山:很多座山。(6)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格律】(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IP属地:北京273楼2016-03-30 23:47
        收起回复
          【清玉案】观灯
          银花朵朵辉煌夜
          似星万颗滑落
          城满孩童欢笑乐
          月柔光洒
          水漂天界
          街挂千灯贺
          金猴舞棒灯光烁
          仙女抛花体安坐
          不晓自身天外客
          看霓虹炫
          绕门环舍
          城没光中过


          276楼2016-04-01 11:49
          收起回复
            《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赏析】
              本篇为淳熙十四年(1187),自浙江湖州前往苏州访问范成大,途经吴淞所作。吴淞江边,太湖之滨,一路明山秀水,自然引起词人的几多感慨。起句写北国的鸿雁毫无心机,从太湖西畔飞去,随着浮云而去,时序已入深秋。次写山峦气象,几座寂静的山峰清冷、凄苦,仿佛在商量着黄昏时骤雨飞瀑,天气阴沉不开,似愁客情怀,再即景怀古,无限惆怅。下片写道唐朝陆龟蒙曾隐居在甘泉桥边,词人也打算追随他在甘泉桥边住。“共天随住”只是欲共未共,欲住难住的“拟”而已,一字之中深寄了多少现实的凝重感。末尾以近景残柳垂条参差随风舞收煞,含古今沧桑之感。
            【注】
            (1)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吴松:即今吴江市,属江苏省。(2)燕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燕雁无心:羡慕飞鸟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3)太湖:江苏南境的大湖泊。(4)商略:商量、酝酿。(5)第四桥:即吴松城外的甘泉桥。(6)天随:晚唐陆龟蒙,自号天随子。(7)何许:何处,何时。
            【格律】
            (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
            上片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
            下片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


            IP属地:北京277楼2016-04-01 23:29
            收起回复
              《踏莎行》姜夔(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赏析】
                淳熙十四年元旦,姜夔从故乡汉阳东去湖州途中,到达金陵,在船上梦见了远别的恋人,写下了这首词。上片为感梦思人。首二句写梦中目睹耳闻玉人前来,像飞燕般体态轻盈,像黄莺般话语娇软,分明又在白日梦境中跟你相见。“夜长”二句是无奈、琐屑而颇具悲剧力量的对话,你说长夜漫漫,薄情人怎知“我”辗转难眠?春天初到,“我”便早被相思病苦感染。下片写睹物思人,写别后的难忘旧情。“离魂”句暗用唐传奇《离魂记》中“倩女离魂”的故事,推进一层写恋人的深情,最后两句以景作结,在淮南千山清冷的月光下,恋人的梦魂飘然而去,更衬托出词人凄苦的心境。这里着一“冷”字,使自然界的静态物景与词人缠绵悱恻的情意相合,尤见词境凄冷奇绝。
              【注】
              (1)沔东:唐、宋州名,今湖北汉阳(属武汉市),姜夔早岁流寓此地。丁未元日,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元旦。(2)燕燕二句:莺燕借指伊人。苏轼《张子野八十五岁闻买妾述古令作》:“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3)华胥:梦里。《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4)郎行:情郎那边。
              【格律】
              (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
              上片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下片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IP属地:北京279楼2016-04-04 00:29
              收起回复
                花香鸟语红雕树,软柳布,添梁祝。客醉白堤归忘处。
                求春风住,拨烟雨雾,怎辨东西路。
                谁家莹玉着装素,纸伞半遮美娇目。
                未语先羞花海入。
                增迷一束,旧途何去,独自伤诗赋。
                ————青玉案。春痴。新韵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0楼2016-04-04 10:09
                收起回复
                  《青玉案》清明感怀
                  落花解语清明近,望紫陌,苍苔印。
                  短暂春光歌似锦。
                  桃枝残落,梨园风凛,顿感荒凉沁。
                  繁华一世霜涂鬓,几许痴心莫托信。
                  都道凡俗无可悯。
                  百年之后,与谁对饮,人去何须吝!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81楼2016-04-04 10:21
                  收起回复
                    《庆宫春》姜夔
                      (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自封禺同载,诸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赏析】
                    本词写境空阔清远,写情超旷秀逸。“暮愁”句,暮霭生愁、渐渐充满空阔的天地;需要轻灵的天使,故有“呼我”句,呼唤鸥鸟愿与它结盟隐逸,它翩翩飞舞似欲降下,却又背人转身掠过树梢远去;需要时间的延伸,故有“那回”二句,那次归返吴兴,荡开云雾寒雪,乘着孤舟连夜启程。然而种种挣扎皆归为虚无。过片以“伤心”三句作收束,伤心往事今又重见,依稀隐约的是秀眉一样连绵的山峰,像青色黛痕低压着双眸脉脉含情。“低压”二字即是对现况的凝练概括,自此引出下片。采香径里正是早春寒冷,老子我婆娑起舞,独自放歌谁来回应?在垂虹桥头向西遥望,孤舟御风引领我飘然远行,这真是平生难以遏止的豪情逸兴!待“我”酒醒顺波舟行已渐远,我正凝神思念,她耳戴明珠闪闪,足裹素袜纤纤,如今美人何在?词人不仅有“暮愁”,便呼“盟鸥”,“春寒”亦能“自歌”的洒脱超逸情怀,而且更有“重见”时的“伤心”、“酒醒”后的“凝想”,这种时代赋予他的忧郁感,虽然深刻而又持久,却正在其一张一弛、一儒一道的天才笔法中得到了缓冲和稀释。
                    【注】
                    (1)绍熙辛亥: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2)石湖:指范成大,号石湖居士。(3)垂虹:即垂虹桥,在今江苏吴江,因桥上有亭曰垂虹,故名。(4)封、禺:皆山名,在今渐江德清。梁溪:今江苏无锡。(5)还过木末:又掠过树梢。(6)老子婆娑:老夫我对着山川婆娑起舞。


                    IP属地:北京282楼2016-04-04 23:52
                    收起回复
                      《齐天乐》姜夔
                       (丙辰岁与张功甫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甫约余同赋,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词甚美;余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伫之。)
                       庚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赏析】
                        这篇咏物词,借描写蟋蟀悲鸣,倾泻人间幽恨。开篇点“愁”字,以庾信赋愁引出蟋蟀悲吟。露水沾湿的铜铺外,长满苔藓的石井台旁,都是蟋蟀呜叫的地方。在词人听来,那叫声是哀苦之音,是受了委屈的儿女在亲人面前的哭诉,也是无眠思妇的孤独的纺纱声,是闺中少女独坐屏风前的凄凉叹息。下片用敲打着烛灭后的窗子的夜雨声,用捣衣棒与石砧撞击的声响,与蟋蟀声错杂交织,加浓鸣声凄苦。“候馆迎秋”、“离宫吊月”,既是指蟋蟀经常出没的地方,又是比喻其叫声如同旅舍中的游子,离宫中的宫女的悲叹。豳诗略略点题,忽以儿女笑声旁衬一笔,末再以谱入乐曲“声声更苦”,拍合“愁赋”。全词写蟋蟀悲鸣,广泛触发人间哀思。举凡骚人失意、思妇念远、迁客怀乡、乃至帝王蒙尘,如许憾恨,无不借秋虫宣发。则秋虫之鸣,实乃时代哀音。
                      【注】
                      (1).丙辰岁: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2).张功父:张镃,字功父。南宋将领张俊之孙,有<南湖集>。张达可:不详。(3).裴回:即徘徊。(4).中都:此指汴京(今河南开封)。促织:古称蟋蟀为促织(5).庾郎(庚郎):北朝诗人庚信,曾作<愁赋>。(6).铜铺:铜制的铺首,装在门上能衔门环。(7).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8).候馆:迎客的馆舍。(9).离宫:皇帝出巡在外住的行宫。(10).豳诗:指<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有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漫与:即景写诗,率然而成。(11).写入琴丝:谱成乐曲,入琴弹奏。


                      IP属地:北京283楼2016-04-05 23:53
                      回复
                        软雨如诗,东君微颤。枝头娇蕊痴萌淡。
                        春秀潇洒过山湖,无心却惹芬芳艳。
                        前世难随,今生相伴。香凝粉翅双双恋。
                        高天织满怨思云,情关恨笔添一叹。
                        ————踏莎行。春。新韵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4楼2016-04-06 21:01
                        收起回复
                          《八归》姜夔(湘中送胡德华)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筱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逢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漂渺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赏析】
                            本篇为送别之作。胡德华是作者友人。本词一开始即描写雨后庭院,在这独抱孤影、销魂伤神的空院,又看见竹篱墙暗处萤光闪灭,青苔覆盖的台阶下蟋蟀的鸣声凄切。化用白居易《琵琶行》,点明“送客”,且推进一步,叹惋江山好、啼鴂悲,离情中交织着身世感、家国愁,情致深婉沉痛。下片承上,由相从说到分别,烟渚行舟,正面描绘分别场景。沙洲上寒冷的烟雾渐淡,人已随着舟船渐移渐远,隐隐约约可见遥远的行舟,像一片落叶飘转。末以“想”字提领,点化李杜诗,设想行者家人跷盼之切,到家团聚之乐。文君夫人定然期望很久,她足踏罗袜倚着修竹愁容暗淡,归家之后,将翠玉酒杯斟满双双对饮,垂下珍珠帷帘,悠闲地观看一轮皎洁的明月。此词场面依次递转,生活情趣极浓。
                          【注】
                          (1)八归:姜夔自度曲。 (2)暗雨:夜雨。 (3)——篠(xiǎo)墙:竹篱院墙。篠:细竹。 (4)蛩:蟋蟀。 (5)水面琵琶:指白居易《琵琶行》事。 (6)啼鴂(jué):亦作“鹈鴂”“鶗鴃”,即杜鹃鸟。(7)未款:不能久留。 (8)文君:汉司马相如妻卓文君。(9)翠尊:翠玉的酒杯。(10)玲珑:皎、晶莹。


                          IP属地:北京285楼2016-04-06 22:37
                          回复
                            《念奴娇》姜夔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赏析】
                              作者于淳熙十五、十六年来往于杭州、湖州,本篇为他泛舟杭州西湖赏荷花而作。起笔荡舟观荷,小船搅闹了艳红的荷花丛,记得来时曾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意境美不胜收。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许多游人不曾到过的荷花淀,有更多艳美的荷花。那种“三十六陂”却“人未到”的清幽绝俗,那种“风为裳,水为佩”的潇洒古朴,这才是真正“令人挹之无尽”的“幽韵冷香”。荷塘深处,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词人赞美荷花的词句。下片写担心荷花迟暮、西风摧折的无限眷念。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节,为愁情笼罩。“争忍”写荷之情,“只恐”写爱花人之忧虑。“高柳”、“老鱼”,多情挽留,更使词人依恋难舍。全词写出荷花美妙之形和高洁之神,体现出词人惜香爱美的词情,将读者引入一个纯洁的童心世界。
                            【注】
                            (1)武陵:今湖南常德县。(2)薄:临近。(3)朅(juān):来,来到。(4)吴兴:今浙江湖州。(5)相羊:亦作“ 相佯 ”。亦作“ 相徉 ”。 徘徊;盘桓。(6)光景:风光;景象。(7)三十六陂:地名。在今 江苏省 扬州市 。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8)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9)菇蒲:水草。菇即茭白。(10)青盖:特指荷叶。(11)争忍:犹怎忍(12)凌波:行于水波之上。常指乘船。(13)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14)田田:莲叶盛密的样子。(15)沙际:沙洲或沙滩边。


                            IP属地:北京286楼2016-04-07 23:08
                            回复
                              《扬州慢》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赏析】
                                扬州是古代的江南名城,素以繁华富丽而著称,是士大夫文人风流俊赏之地,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曾有过游历扬州的经历,曾写下了许多歌咏扬州城市风物人情的佳作。然而到了宋代,自金兵数次南侵之后,扬州城便遭到了极其惨重的破坏。此词凭吊扬州荒凉,寄托黍离哀思。开篇擒题,扬州是淮南的著名都城,竹西亭是扬州的风景名胜,初次到扬州,在此解鞍下马,稍作停留。经过昔日春风骀荡的十里繁华旧境,到处长了青青野麦,自从金兵窥犯长江之后,毁废的城池和高大的树木,厌恶说到战火刀兵。天色渐渐黄昏,凄清的号角吹送着寒冷,传遍了整座空城。下片写对扬州的感受。料想杜牧重到扬州也会愕然震惊,纵有赞美“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的绝妙才能,也没有兴致表达当年的情思。以小杜诗境与扬州现境对比,自然高妙,浑化无迹。末言二十四桥依然完好,而只有一弯冷月寂寞无声,那桥边红芍药,年年花叶繁茂,而无人欣赏,充满时移景迁,物是人非之感。
                              【注】
                              ⑴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⑶维扬:即扬州。⑷荠麦:荠菜和麦子。弥望:满眼。⑸戍角:军中号角⑹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黍离》:《诗经·王风》篇名。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见“宗室宫庙,尽为禾黍”,遂赋《黍离》诗志哀。后世即用“黍离”来表示亡国之痛。⑺淮左:淮东。扬州是宋代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⑻竹西佳处: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宋人于此筑竹西亭。这里指扬州。⑼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⑽胡马窥江:指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攻破扬州,直抵长江边的瓜洲渡,到淳熙三年姜夔过扬州已十六年。⑾废池: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⑿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⒀杜郎: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俊赏:俊逸清赏。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⒁豆蔻:形容少女美艳。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⒂青楼:妓院。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⒃二十四桥: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有二说:一说唐时扬州城内有桥二十四座,皆为可纪之名胜。 见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 一说专指扬州西郊的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见《扬州画舫录》⒄红药:芍药。


                              IP属地:北京288楼2016-04-08 23: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