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画》\\第三章 个印\第九节 爱的理念:柏拉图 ①
在苏格拉底的思想中,无知的智慧,隐约着人的有意识。无论古希腊人,还是其它种群的古代人类,都因为有意识,而不同于其它生物。人的有意识,开始于世界的理解,而不是自己的了解。这也是原始的自然神,早于人的思想者的原由。人的有意识,就若是从孕育中出现的婴儿;也若是睡着的人,从梦中醒来。这是意识,从虚无以生命实现存在之后,从自然无意识向有意识的进阶。人有的意识,来自于虚无,也来自于自然,却开始自由的存在。这样的自由,可以实现于外在的世界中,就若文明;也可以实现于内在的心灵,就若思想。文明,以世界的物质标志着,成为人有意识的象征;而思想,以意识的符号映射着,需要人有意识地了解。人的有意识,在人的意识中,还处于无意识中。所有的人,都愿意自诩是有意识的人,但却并不确定有意识,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苏格拉底而言,意识到自己的有意识,却意识不到那是什么?然而,这已经是很有意识了,因为在他之前,只有赫拉克利特深入过意识的心灵。即若苏格拉底并不是到达者,却因为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成为人有意识的实践者。那无知的区域,在苏格拉底之后,将由柏拉图开拓。柏拉图不同于苏格拉底之处,在于他以理念,确定了意识的范畴。那就若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在“我仔细地观察我自己”中,发现为灵魂所独有。柏拉图的意识,也不在于人外在的世界中,而在于人的灵魂中,那爱的理念。
理念,是柏拉图的意识,对世界的映射。这个世界,不是感官的世界,而是理念的世界。或者,基于理念,世界应该是宇宙,因为它超越人。苏格拉底的智慧,在于他意识到,作为人的无知;而那无知的部分,在柏拉图的意识中,成为理念的宇宙。它不在人的世界中,而是在宇宙的范畴,这是人有意识的时空。柏拉图,不同于苏格拉底之处,在于他不停留于人的世界。对于柏拉图来说,苏格拉底对死的那种超越,其中存在着灵魂不死的永恒。柏拉图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桎梏,从中解脱出来,是精神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要尽快地飞离尘世,飞离就是变得同神一样。”灵魂脱离肉体,沉思美好的理念世界,是柏拉图的意识自由的终极。当然,这只是意识上的,而非人可以实现的自由。人的灵魂,除了纯粹的理念之外,还有欲望。所以,人要到达理念的世界,需要一种厄洛斯的爱。只有爱的理念,才可以接近最高的理念,即逻各斯。柏拉图,以爱的理念,在苏格拉底无知的智慧,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之间,发现了逻辑的次序。在柏拉图的意识中,逻各斯是宇宙的目的,即一个理性的宇宙,或者一个精神体系。“世界的繁华壮丽,昙花一现,情欲也将随之消逝。”那可以持久的存在,是世界的理念,因为至高的善的理念,即逻各斯。这样,柏拉图以灵魂分离于肉体的方式,在理念的世界中,发现了逻各斯的存在。
柏拉图,是赫拉克利特之后,又一个确定逻各斯存在的人。尽管在对逻各斯的理解上,柏拉图和赫拉克利特,有所差异。但是,这应该是同样的存在,因为二者的逻各斯,都存在于非感官的存在中。这对于巴门尼德的存在而言,是一种非存在的存在,却是一种真正的存在;对于苏格拉底而言,这是一种无知的智慧,也是一种真正的智慧。或者,逻各斯,这样的非存在的存在,对于巴门尼德和苏格拉底而言,是以非存在的否定而确定的;对于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是以存在的肯定而确定的。人的有意识,也是如此,因为它并非存在,却存在着。柏拉图,对于人有的意识而言,找到了一种灵魂分离的方法。这对于精神和物质而言,是灵魂和肉体是二元论的;可是,对于人的有意识而言,却是灵魂一元论的意识。以精神决定物质而言,柏拉图是唯心主义者;可是,以人有意识的主体而言,这没有任何的主义倾向。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所有人的有意识。正如柏拉图将世界,分解为无数的理念,却没有意识到,那就是意识的本质那样。但是,意识作为人的拥有,对于柏拉图而言,已经非常地深入。这是赫拉克利特之后,人的有意识,以思想的体系,对意识存在的确定。正是因为如此地深入意识,柏拉图的理念,才会在成为古希腊哲学史,乃至西方哲学史的典范。
在哲学史之外,柏拉图,还是一个古希腊人。他出生于雅典的贵族,青年时师从于苏格拉底。后来,游历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那正如他的作品《理想国》的描述,更多是一种乌托邦的想象。最后,柏拉图回到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的体育馆附近,创立了一所学园。在这所学园里,他写下自己的思想,并传授给他的学生。在古希腊哲学史中,柏拉图之后,还有一个思想者,就出自这所学园,他就是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人生中,苏格拉底是一个重要的人;尤其苏格拉底的死,对于当时处于青年时期的柏拉图而言,有很大的触动。无论是灵魂对肉体的分离,还是理想国的构思,都应该与此有关。雅典人对苏格拉底的判决,其中的不正义,反而成就了柏拉图的政治理想。为证明其理想的正确性,柏拉图找到了世界的理念,以及至高的善的逻各斯作为基石。然而,现实犹如肉体的桎梏,让柏拉图感到了脆弱。因此,在他的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之间,出现了世界灵魂,这个上帝的影子。柏拉图,作为有意识的人,感受到了现实的不自由。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不自由,让柏拉图更多了爱的理念。那是一种精神的爱,就若古希腊神话中爱神,厄洛斯。对于柏拉图而言,哲学就是厄洛斯存在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古希腊哲学,由柏拉图深入的本质,爱智慧。此外,柏拉图还传递了另一种,人与人的爱;那就是超越于肉体,自由于精神的,柏拉图式的爱。
↓
②
在苏格拉底的思想中,无知的智慧,隐约着人的有意识。无论古希腊人,还是其它种群的古代人类,都因为有意识,而不同于其它生物。人的有意识,开始于世界的理解,而不是自己的了解。这也是原始的自然神,早于人的思想者的原由。人的有意识,就若是从孕育中出现的婴儿;也若是睡着的人,从梦中醒来。这是意识,从虚无以生命实现存在之后,从自然无意识向有意识的进阶。人有的意识,来自于虚无,也来自于自然,却开始自由的存在。这样的自由,可以实现于外在的世界中,就若文明;也可以实现于内在的心灵,就若思想。文明,以世界的物质标志着,成为人有意识的象征;而思想,以意识的符号映射着,需要人有意识地了解。人的有意识,在人的意识中,还处于无意识中。所有的人,都愿意自诩是有意识的人,但却并不确定有意识,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苏格拉底而言,意识到自己的有意识,却意识不到那是什么?然而,这已经是很有意识了,因为在他之前,只有赫拉克利特深入过意识的心灵。即若苏格拉底并不是到达者,却因为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成为人有意识的实践者。那无知的区域,在苏格拉底之后,将由柏拉图开拓。柏拉图不同于苏格拉底之处,在于他以理念,确定了意识的范畴。那就若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在“我仔细地观察我自己”中,发现为灵魂所独有。柏拉图的意识,也不在于人外在的世界中,而在于人的灵魂中,那爱的理念。
理念,是柏拉图的意识,对世界的映射。这个世界,不是感官的世界,而是理念的世界。或者,基于理念,世界应该是宇宙,因为它超越人。苏格拉底的智慧,在于他意识到,作为人的无知;而那无知的部分,在柏拉图的意识中,成为理念的宇宙。它不在人的世界中,而是在宇宙的范畴,这是人有意识的时空。柏拉图,不同于苏格拉底之处,在于他不停留于人的世界。对于柏拉图来说,苏格拉底对死的那种超越,其中存在着灵魂不死的永恒。柏拉图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桎梏,从中解脱出来,是精神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要尽快地飞离尘世,飞离就是变得同神一样。”灵魂脱离肉体,沉思美好的理念世界,是柏拉图的意识自由的终极。当然,这只是意识上的,而非人可以实现的自由。人的灵魂,除了纯粹的理念之外,还有欲望。所以,人要到达理念的世界,需要一种厄洛斯的爱。只有爱的理念,才可以接近最高的理念,即逻各斯。柏拉图,以爱的理念,在苏格拉底无知的智慧,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之间,发现了逻辑的次序。在柏拉图的意识中,逻各斯是宇宙的目的,即一个理性的宇宙,或者一个精神体系。“世界的繁华壮丽,昙花一现,情欲也将随之消逝。”那可以持久的存在,是世界的理念,因为至高的善的理念,即逻各斯。这样,柏拉图以灵魂分离于肉体的方式,在理念的世界中,发现了逻各斯的存在。
柏拉图,是赫拉克利特之后,又一个确定逻各斯存在的人。尽管在对逻各斯的理解上,柏拉图和赫拉克利特,有所差异。但是,这应该是同样的存在,因为二者的逻各斯,都存在于非感官的存在中。这对于巴门尼德的存在而言,是一种非存在的存在,却是一种真正的存在;对于苏格拉底而言,这是一种无知的智慧,也是一种真正的智慧。或者,逻各斯,这样的非存在的存在,对于巴门尼德和苏格拉底而言,是以非存在的否定而确定的;对于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是以存在的肯定而确定的。人的有意识,也是如此,因为它并非存在,却存在着。柏拉图,对于人有的意识而言,找到了一种灵魂分离的方法。这对于精神和物质而言,是灵魂和肉体是二元论的;可是,对于人的有意识而言,却是灵魂一元论的意识。以精神决定物质而言,柏拉图是唯心主义者;可是,以人有意识的主体而言,这没有任何的主义倾向。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所有人的有意识。正如柏拉图将世界,分解为无数的理念,却没有意识到,那就是意识的本质那样。但是,意识作为人的拥有,对于柏拉图而言,已经非常地深入。这是赫拉克利特之后,人的有意识,以思想的体系,对意识存在的确定。正是因为如此地深入意识,柏拉图的理念,才会在成为古希腊哲学史,乃至西方哲学史的典范。
在哲学史之外,柏拉图,还是一个古希腊人。他出生于雅典的贵族,青年时师从于苏格拉底。后来,游历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那正如他的作品《理想国》的描述,更多是一种乌托邦的想象。最后,柏拉图回到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的体育馆附近,创立了一所学园。在这所学园里,他写下自己的思想,并传授给他的学生。在古希腊哲学史中,柏拉图之后,还有一个思想者,就出自这所学园,他就是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人生中,苏格拉底是一个重要的人;尤其苏格拉底的死,对于当时处于青年时期的柏拉图而言,有很大的触动。无论是灵魂对肉体的分离,还是理想国的构思,都应该与此有关。雅典人对苏格拉底的判决,其中的不正义,反而成就了柏拉图的政治理想。为证明其理想的正确性,柏拉图找到了世界的理念,以及至高的善的逻各斯作为基石。然而,现实犹如肉体的桎梏,让柏拉图感到了脆弱。因此,在他的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之间,出现了世界灵魂,这个上帝的影子。柏拉图,作为有意识的人,感受到了现实的不自由。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不自由,让柏拉图更多了爱的理念。那是一种精神的爱,就若古希腊神话中爱神,厄洛斯。对于柏拉图而言,哲学就是厄洛斯存在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古希腊哲学,由柏拉图深入的本质,爱智慧。此外,柏拉图还传递了另一种,人与人的爱;那就是超越于肉体,自由于精神的,柏拉图式的爱。
↓
②